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41节

  姜锋仰头灌下一大碗凉茶,“咕嘟”一声,搁下碗抹了把嘴,喘着气笑道:

  “这回跟着师长往西海采药历练,大队人马走得慢,我寻思着离家不远,就跟师父告了假,自个儿脱了队,快马加鞭,想赶回来瞧一眼。”

  说着说着,声气低了些,神色也带了点赧然,像做贼心虚似的悄声道:

  “最多歇一晚。明儿一早,还得动身去追他们。”

  话音一落,屋里顿时静了一瞬。

  柳秀莲那点刚捂热的欣慰劲儿,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就又被心头那股酸楚给压了回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没再多问,只一边抹着围裙下摆,一边朝院里走去,口中张罗着:

  “等着,奶奶去宰只灵鸡,今儿个得好生补补你。”

  说得平静,脚下倒快。

  姜义却一直不出声,站在旁边,蒲扇没扇,眼睛却微眯着,打量着这个许久未见的长孙。

  筋骨底子嘛,不算出挑,也不算差,是那种四平八稳、不惊不喜的料子。

  好在有姜家那门呼吸法打底,这几年里,气息吐纳得倒是圆融有度,没什么淤滞。

  可真要往深里瞧,那定心凝神的功夫却还嫩着点,神色浮动,眼里清明虽有,终归不稳,静则不足,沉则未达。

  不过嘛,天师道自有一套规矩门道,他这个半路看客,也不便妄言。

  念头转过,心下也就不再细究,拍了拍姜锋的肩膀,嘴角一挑,笑道:

  “走,陪爷爷去屋后转转。那几棵果树前些日子又结了果,颗颗甜得滴汁儿,今儿叫你吃个够。”

  话说得轻松,脚步却稳,转身便先迈了出去。

  姜锋应了一声,抬手抹了把额上的汗,提着袖子跟了上去。

  脚下生风,一路踏着斑驳光影,像小时候追着鸡跑出院子时那样,眼里也不自觉漾出几分没褪干净的笑意。

  屋后的果林子绿意正浓,树影斜斜地铺着,满枝的果子压弯了枝头,挂在阳光里泛着亮。

  可姜锋没急着伸手去摘,只脚下一拐,绕过几棵老树,径直奔着那棵歪脖子枣树后头去了。

  那年头,他还没长过桌高,搭下那个树屋,此刻依旧歪在那儿。

第140章 炼丹筑命,制符养性

  此时正值仲夏,姜家屋后的果林,枝头灵果熟得发亮,压得枝桠东倒西歪。

  甜香浓腻,连吹过的风都像醉过了似的,带着几分果酒的醉意。

  姜锋却像是闻不见似的,脚下步子闲闲,不疾不徐,袍角一扫,已然踱向那片林深处的老地方。

  那棵歪脖子树还在,树屋也还在,只是里头光景早已换了好几轮。

  如今只有姜曦时常进去打坐修行,小姑娘心细,收拾得一丝不苟,窗缝都不漏风。

  偏偏这一带的水木灵气这些年愈积愈浓,竟逼得那树屋里头氤氲起一层青碧的雾气。

  远远望去,那雾就像静着的一汪春水,虚虚托着整间屋子。

  雾里桌椅犹在,轮廓依稀,只不见真容。

  姜义站在不远不近处,似是随手一拐,闲来转转。

  面上看着淡,心头那口气却吊得紧,拢在胸中不上不下,随时要扑腾一把,带人抽身而去。

  这片林子,灵气是浓的,寻常修士梦里都求不来的宝地。

  可浓到了这份上,便不全是福了。

  若底子浅了,胆敢一脚踏进去,怕还未得几分润养,先叫这好处活生生“呛”住了。

  姜锋却不慌,拾阶而上,步子不快不慢,袍摆掠着叶影,一路走得稳。

  待到青雾跟前,果然觉着气息一紧,仿佛整个人沉进水里,四下皆是软中带重的压迫。

  他却没露怯,不声不响地摸出一道杏黄符纸,符角还带着点折痕。

  指尖轻捻,口中念起咒来。

  细得像初夏夜里的蚊吟,声虽小,气却足,字眼听不真切,倒像在与谁打招呼。

  符纸展开,轻飘飘地贴在自己心口。

  甫一接触,那纸像是活了,悠悠晕出一圈温润的光,薄薄一层,如雾非雾。

  原本有些躁意的灵气,一见那光,竟乖得像认了门的乳兽,低低伏着,顺顺当当从他四肢百骸钻了进去,一丝不漏。

  姜锋这才抖了抖袖子,理了理襟角,脚下一松,身子一矮,整个人便悠悠然没入那团青碧里头。

  树下的姜义仍是那副模样,脚没动,心头却是松缓了些。

  这天师道的法门,果然有点门道,倒也不枉这小子折腾这些年。

  他也不催,只负着手,微偏着头,像是闲来纳凉。

  耳根却没一刻真闲着,细细听那边动静。

  那树屋本就不大,里头除却灵气涌动,空荡得很,最多落了几缕打坐时留的墨痕香灰。

  不过一盏茶工夫,青雾轻轻荡了两荡,姜锋便自里头走了出来。

  步子还稳,脸上也寻不出什么异样,只那眼底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恍然。

  像是方才雾里走了一遭,走见了什么,又没全带回来。

  姜义看在眼里,没出声,只背着手,领着这个大孙儿往林子深处踱。

  两人慢悠悠走着,顺手摘些果子权作消遣。

  “咔哧”一声,他随手折下一枚灵杏,连擦也懒得擦,就这么递了过去,语气淡淡,却似不经意道:

  “方才那道符,倒是用得挺顺手。”

  话音未落,眼角余光却早飘去姜锋脸上。

  瞧他嘴角还吊着点没收干净的笑意,有股少年人的得意劲儿,便又继续道:

  “当年听你爹说,要真想以气催符,非得‘神旺意定’、以意领气不可。你这路数,倒像是另辟蹊径。”

  姜锋咬了一口灵杏,汁水一爆,酸甜得正好,唇边不由自主便漾出个笑来。

  “阿爷说反了,孙儿方才使的便是正法。爹那套法子,才是给外头人用的。”

  他说着,手一甩,将果核抛了出去,划了个懒洋洋的弧线,落进旁边草丛里,连叶子都没惊动。

  “咱们天师道的弟子,受了祖师正箓,自有香火护身。”

  “符纸一展,真言一念,神意便至,哪还用得着那般拧巴。”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像是换了语调,又接着往下引:

  “不光是符,神通也好,术法也罢,许多门道,讲的都是借祖师之力。只要箓在,心定,那香火气便在,自然能使得动。”

  姜义在旁听着,胡子一捻,点了点头,嘴角却挂着点看不透的笑:

  “借来的力?”

  语气里似懂非懂,却偏生带了点调侃味道,像打趣,也像试探。

  “那你们在鹤鸣山上,平日里头修行,怕不是都花在给祖师爷磕头上了?”

  姜锋听得一乐,倒也不恼,又摘了颗果子,在袍角上蹭了蹭:

  “祖师的力,就算只是借用,也不是谁都撑得起的。”

  他说着,抬眼瞥了瞥林间天光,神色也略略收敛了些。

  “自个儿要是空心芦苇管,风吹得再响,吹出来的也是空响。”

  “山上教的,终究还是性命双修的根本。”

  他说到这儿,语声顿了顿,像是细细思量了一番。

  “不过山上的路数,跟家里教的有些不同。”

  “山上讲修命,靠的是炼丹,厚养己身;修性呢,则是制符,收心养性。丹炼得多了,精气神自壮;符画得久了,心也便定了。”

  话才说完,那少年人眼里的光便压也压不住,唇角不觉扬了起来,神气里透出几分得意。

  “孙儿在家时,您打的底子就结实,再加上那口呼吸的路子……”

  语调一转,声音便拔高了半寸:

  “如今就算按着炼丹筑命那一套来算,山上那些同辈的师兄弟们,哪个也追不上我!”

  姜义见他说得得意,脸上也露出些欣慰笑意。

  又摘了一兜子灵果,爷孙俩这才慢悠悠地晃回前院。

  屋门一推,热气扑脸,饭香里还带着一股子药韵。

  柳秀莲早已收拾停当,桌上摆了几碟爽口小菜。

  灶上那口老瓦罐咕嘟咕嘟地响着,里头煨的是老灵鸡。

  肉香混着药香,再带点灵气的清甘,把整间屋子都熏得暖烘烘的。

  姜锋在家中自是松弛,靠在桌边,说着些鹤鸣山上的新鲜玩意儿。

  什么某位师叔炼丹失手,炸得满屋乌烟瘴气,连胡子都烧去半边;

  又说起那位养白鹤的师姐,好不容易养得一鸟清灵,结果偷啄了几枚后山的朱果,醉得东倒西歪,翅膀耷拉着趴在竹林里,一躺就是三天。

  两个小弟妹听得咯咯直笑,连柳秀莲也忍不住抿嘴摇头。

  一屋子笑声热汤,像是夜色也给熬得温软了几分,窗纸上晃着灯影,人间气正浓。

  直到夜色沉透,那锅鸡汤才姗姗揭盖,香气氤氲,热气一扑。

  汤刚一盛好,姜明恰从后山踱了回来。

  人未到先带了几分夜气,步子松,神色淡,一身袍角还沾了点湿气,像是从林子里拎着星光出来的。

  姜锋忙起身见礼。

  姜明眼中微一亮,倒也没板着脸,口里只轻轻嗯了声,算是接了这礼。

首节 上一节 141/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