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231节

  诸葛亮点了点头:“应该是,因为怎么看怎么像。”

  玄德公默然无语。

  “搞得多感动一样,我显宗皇帝才是开创者好吧?”

  明明我汉家的祖宗才是最念旧情的,怎么就不报道一下我朝的明帝?

  ......

  甘露殿里贞观群臣,这会用华丽的袖袍抹着鼻涕眼泪,一点都没顾及形象,哭得哇啦啦的。

  陛下待他们不薄啊!

  观天幕,居然个个善终,还入了凌烟阁,享受大唐后世历代的香火供奉。

  这是多大的恩赐啊!

  “臣等,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摆了摆手,虚扶起群臣,“诸位都是跟着朕一步步打天下治天下的人,朕做了皇帝,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朕说过要和你们享富贵,就一定做到。”

  大唐皇帝心底从刚刚就一直暗爽,虽然有些生气天幕上的李二怎么一直哭,但是每个画面的结局和反映出来的信息总归是好的。

  看吧!大唐的二凤陛下是多么心胸宽阔,气量如海,是多么的伟大和仁慈啊!

  自古功高震主?

  在他那儿就行不通!

  【“说到底,还是李世民自己提点的好。

  尉迟恭在一次朝会上闹脾气,把劝架的李道宗眼睛都打受伤了。

  李世民当时就意识到了勋贵们出了问题,直接说:

  我当年看《汉书》的时候,为汉高祖苛待功臣,清算他们的行为很不耻。所以我当上皇帝之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和你们共富贵。

  可是如今,你们一个个这般模样,朕终于懂了汉高祖当年的心情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为了天下,只能去法办功臣。

  朕想要和你们共富贵,希望你们不要自误。”】

  【追评:“这个我看过,但尉迟恭可是李二的头号狗腿子,我严重怀疑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给所有功臣看的戏。”

  追评1:“尉迟恭活到了高宗时期,这家伙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就辞职在家炼仙丹了。”

  “尉迟恭?别人举报他谋反,李世民直接喊过来问他你谋反了?

  尉迟恭回答:对,我就是谋反了,陛下你信吗?你要是信了,我还说啥,直接砍头呗!

  然后直接脱衣服说:臣这一身的伤,都是为陛下扛下的,陛下要是不信,臣死也无怨言。

  李世民直接抱着尉迟恭痛哭,说他信。”

  追评3:“二凤爱哭鬼!”】

  ......

  尉迟敬德这老货,就差跟陛下穿一条裤子了。

  虽然平时骄纵小错误不断,可是大事从不含糊,大错误也从来因为恪守规矩而不犯。

  在朝堂上公然骄纵?然后把宗亲王爷的眼睛打伤了?

  秦琼嘴角一扯,拧着眉稀奇的瞅着尉迟恭。

  你这老小子,啥时候这般无法无天了?

  公然作乱于朝堂之上!

  六百六十六!

  所有人都意会到了天幕飘过去的那段话包含的信息,将来的他们必然有人飘了,可能还不止一个,甚至都到了犯大错的地步了。

  皇帝肯定是知道事情了,于是借机提点他们。

  众人看了看尉迟恭,又看了看上首自得的大皇帝。

  功臣们心领意会,朝着二凤拱手拜谢:“臣等谢过陛下提点,避免臣误入歧途!”

  倒是尉迟恭,呲着牙咧着嘴,肆无忌惮的打量着在场的众人。

  哪个王八蛋造谣老子谋反的?

  没看见有人都说了,老子是陛下的头号狗腿子!

  尉迟敬德一点都没以那句浑话为耻为羞。

  笑话!你以为当皇帝的头号狗腿子是谁都可以的吗?别人想当还不行呢!

  ......

  明朝洪武年间

  奉天殿里朱元璋摇了摇头,人家李世民说得真对啊,这一点他不得不承认。

  皇帝真的是上位之后眼里就只有自己的社稷江山,变得冷漠无情不顾而旧时友了吗?

  “唐太宗借汉高祖故事告诫群臣,咱今儿个就借着唐初的故事来告诫你们。”

  朱元璋双手背负,踱步殿内,朗声道:“咱给了你们丹书铁卷,就是想咱老兄弟们可以共享富贵。”

  “莫要学前人自误,让咱到时候下了死手。”

  “你们没了富贵,家族被抄没,咱也落了个屠戮功臣的结局,两方都难看,这就不好了。”

  ......

  【“虞世南的作品好多都失传了,真可惜,褚遂良、阎立本这俩书法大家和丹青大家也失传了好多作品。”

  追评:“最可惜的就是李靖了,那可是军神啊!他的兵法失传才是遗憾。”

  追评1:“我看隋唐演义,不是李世民一直惦记着李靖的兵书,所以李靖临死前主动焚毁的吗?”

  追评2:“???李世民惦记李靖的东西?他是皇帝啊!

  你都说了你看的演义,这玩意连野史都不算,纯民间文学也信啊!那我还说演义里李靖五十岁娶了个十六岁的女人呢!老牛吃嫩草!”

  追评3:“演义里尉迟恭还左拥右抱姐妹花呢!

  正史里,人家尉迟恭富贵后世家想嫁女,皇帝也有心思为他续弦,结果尉迟恭直接跪下对李二说:他不能因为富贵就忘了糠糟之妻。他没什么能给他老婆的,只能给死去的发妻一个国公夫人的名号。

  李世民听后大为感动。”

  追评4:“因为李二想嫁自己的女儿,估计尉迟恭也嫌害臊,他都一把年纪了,居然皇帝要给他送小少萝。”

  追评5:“看了正史才知道有许多的并不像脸谱一样。像程咬金等人富贵后直接娶了世家小姐,或者为自己儿子挑选世家千金。

  尉迟恭的脸谱形象就是粗汉,可就是这样的人富贵之后不娶正妻,一辈子未曾续弦,为二十五岁就早逝的发妻争个名声。”】

第247章 老李家的爱好

  李靖的兵书全都失传了?

  诸夏自古讲究一个学艺、齐天下、传道、名千古的人生梦想,像是李靖这种基本上已经超额完成了诸夏人的人生目标了。

  害怕自己的本事被别人学会?

  那诸子百家的圣贤们到底在图什么?

  甘露殿里的众人忍不住感到心疼,就连李靖也内心在滴血。

  他这辈子人臣已经做到了极致,当然司马宣王的那种不算。

  至于名垂千古,后世都把他奉为天王了,还有什么大奢求?

  孙子厉害吧?

  吴子厉害吧?

  论起打仗和业绩来,李靖自问不输于这些前辈。

  可就差一个传道了。

  所以,自从大唐皇帝没有再用他出征后,老李就一直在家琢磨着总结自己的用兵之道。

  名字都想好了。

  《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

  现在后世人告诉他,自己引以为傲的李氏卫公兵法居然失传了......

  李靖陷入了浓浓的沉思里......

  “药师将军,我有个主意。”一旁的李世?见到李靖低头沉思的模样,好声提醒道:

  “不如你把自己的兵书多抄录一份带到坟墓里,如何呢?”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方法乍一听很不靠谱,可是认真思考下来就很靠谱啊!

  最起码有唐一代,都不会有人敢盗李靖的墓。

  人家可是陪葬昭陵的,盗李靖的墓,昭陵卫都能给他剁成肉末了。

  “好主意!”李靖抚须大赞。

  房玄龄笑道:“大争之世,唯有纵横战功者方为第一流。如今太平治世,如何传道授业于天下人,才是第一流。”

  大唐皇帝点了点头,十分认同这个说法:“药师将军尽管去写,怎么保存和流传后代,朕替你想办法!”

  李靖感激的点了点头。

  其实二凤倒是想得很简单,无非是臣子名气越大,他这个皇帝也就跟着越水涨船高。

  都有人震惊于他怎么驾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还不能证明他这个观点吗?

  往后天下会愈发承太平,越是太平盛世,越是需要以莫大的文治武功来奠基,需要以传世的文臣武将来彰显。

  也就越需要皇帝怎么荣待功勋来激励天下百姓,也就越需要天下百姓来为功勋卓著的国家英雄传名颂功。

  “污蔑啊!”李靖忽然就叫冤。

首节 上一节 231/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