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59节

  ......

  「洛水之誓的被打破,不仅是对诸夏政治契约精神的玷污,也是对洛水名声的极大污染。

  从此之后,政治再也没有了契约精神。

  连带着当年指着洛水发誓的光武帝刘秀,也跟着染上了臊味。」

  刘秀:朕根本冷静不了一点!!

  “司马懿,贼子坏我名誉!”

  “朕要杀了你!”

  刘秀暴躁的拔剑乱砍,吓得想要劝慰的内侍也不敢上前了。

  他双眼充血的看着天幕,立马的司马懿“和蔼可亲”,落在刘秀的眼中却是那样的十恶不赦。

  刘秀恨得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你最好别让朕知道你的祖宗是谁!”

  「你若像他三分,我便慌了神!」

  「司马懿的行为,也让老臣们从此失去了年龄的保护。

  功高震主,成为了更实质性的猜忌!」

  「司马懿在洛水放的屁,不仅熏到了三国时期的天下士族,也熏到了后来李靖脸上,熏到了李善长的嘴里。」

  「现代网友不禁调侃道:“特么的司马懿,把养老保险干碎了!弄球嘞?”」

  李靖:......

  李善长:?!0v0!

  与此同时,天幕下各时空的老臣们满面泪流,谁懂啊,就因为司马懿干的好事,我们这群老臣都得先天背上一层猜忌。

  明明自己没有造反的心思,甚至都不敢造反。

  皇帝也知道自己没有造反的条件,但是皇帝依然会猜忌他。

  就因为他是老臣!

  洛水之誓出现前,谁会相信司马懿能干出来这个事?

  容不得皇帝考量人心,容不得老臣把握君心。

  你说你虽然上岁数了,但是精神矍铄老柴可燃?

  呵呵,一把岁数了还不退休是不是想学司马懿呢?

  就算油箱还有油,自此之后老臣们也不敢轻易去燃了。

  这燃的不是自己的高光,是全家的骨灰啊!

第168章 天道好轮回

  「唐太宗李世民大家知道吧?」

  「自古以来对于李世民的各种溢美之词数不胜数,完全可以说他就是诸夏文化的优秀帝王代表,文治武功盛隆、谦虚待下、心系臣民、英明神武。」

  「人们常说做李世民的臣子可以得到善终,因为自信的唐太宗认为天下没有任何人能有自己的功劳大,能有他更神武。」

  「李靖就是一个例外。」

  五十岁的李药师,李世民认为他有古之神将风范。

  六十岁的李卫公,李世民觉得此人乃大唐定国之柱也。

  七十岁的老李头,落在李世民眼中怎么看都是鹰视狼顾!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当时的李靖已经重病缠身,可李世民亲自到卫国公府上拜访探望。

  李靖心生感动,一个劲的祝福陛下旗开得胜。

  哪知道走到门口的李世民来了一句:

  “卫国公定然能好起来的,司马宣王也是七十岁高龄再立新功嘛!”

  “朕可是很期待能和老将军再出征一次的。”

  当司马懿的名字落在李靖的耳中,他怎么还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这比任何神医灵药都管用!

  李靖的病也没有那么痛苦了,腿也不疼了,腰也能挺直了,面色都红润了不少。

  硬生生从床上爬起来抱着李世民的脚,“陛下,老臣要和您一起去高句丽!”

  「李世民晚年深受病痛折磨,尽管政务已经交给了太子处理,但依然强撑着身子迟迟没有咽气。」

  「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底,李靖病情急剧恶化,于七月初二病逝。」

  「李世民才缓了一口气,对太子说:厚赏李靖家人,且将李靖厚封!」

  「七月十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

  「为什么李靖死了八天李世民才去世呢?

  网友们是这样回答的:李二怕李靖头七回魂了!」

  ......

  贞观群臣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想笑又不敢第一个当出头鸟的表情。

  后人对陛下和李靖将军的调侃,很难评.....

  李靖:“......”

  司马懿,你好歹毒啊!

  当年在洛水射出的箭,时隔四百年正中老夫的眉心!

  上首的李世民复习着三国的历史,被天幕的有趣讲解逗得乐不可支,忽闻天幕将他比作了猜忌臣下的人,更是调侃他会把李靖视作司马懿,李世民当场破防:

  “这定不知是哪传来的污蔑谣言!”

  “但凡看史就知,司马懿这人先忠后叛,欺诈狡瞒乱朝贼人也!”

  “此人如何能和朕的药师将军相比?”

  甘露殿里的群臣也是纷纷点头,很是认同李世民的话:

  李药师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李世民可不是曹魏的皇帝能比的,没看见此前一连串的赞美吗?

  而且司马懿造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先前蛰伏多年准备了很多手的工作才有了高平陵之变。

  试问李药师怎么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做这种工作?当羽林卫是摆设还是当李君羡是瞎子啊!

  “我是知道药师将军用兵如神的,但比之陛下好像还差些意思......”

  李靖猛然回首看去发声的人,居然是长孙无忌!

  呜呜呜,辅机你是个好人。

  李靖感激的冲着他点头示意。

  杜如晦摇了摇头,笑道:“许是如赵宋一般的野闻,被民间听风是雨的记录在册,经过润色和传播后成了诬言。”

  群臣连连颔首,全当个笑话不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事情揭过去后,李靖倒是表现的极为洒脱:

  “老臣戎马一生,为大唐建功立业,死后还得到了陛下与太子的追封,这是我的荣誉啊!”

  “况且,与陛下同休,这更是荣耀也!”

  李世民:......

  你说的是人话吗?

  李靖很洒脱,满面的有荣与共,李世民就不嘻嘻了:

  “药师将军,你长我二十八岁......”

  “朕不觉得有什么可荣的...”

  无语,回去后就下令全国名医进京。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政治生态是什么样的呢?」

  「权臣当世,幼主在朝。」

  「哦豁!扑面而来是熟悉感啊!!!」

  十七岁的曹芳成为了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角色变成了司马懿。

  孙吴是最先出局的,因为它消耗于无穷尽的内斗。

  可是,季汉灭亡于263年。

  孙吴灭亡于280年。

  名义上,曹魏灭亡于266年,实际上却死在了249年。

  以国祚论最先出局何尝不能是曹魏呢?

  「正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高平陵之变后又过了两年,司马懿病逝。」

  「传奇掘墓人司马懿一生都在致敬自己的偶像曹操,所以他到死身上还挂着大魏太傅职,更没有封王。

  魏帝曹芳为他封赏郡公他都严辞不受!」

  「所以,司马懿到死都是“大魏忠臣”

  一如曹操到死都是大汉丞相一般」

  天幕下无数的古人们:......

  六百六十六,演都不演了,司马老贼成忠臣了!

  闹麻了,野史也不敢这么修啊!

首节 上一节 159/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