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27节
闹麻了!都死绝了自然就没了。
于是,在江东士族青一片白一片的脸色里,在周公瑾一旁使劲打助攻的情况下,江东豪族妥协了。
这才有了赤壁之胜。
「如果说,周瑜没有早逝,鲁肃也没有的话,孙权没有那么早陷入独木难支的情况,也许孙吴的霸业还能持续。」
天幕话语一转,画面切换。
“袁术借我兵马,是以先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
“哎呀,不妥呀!”面若冠玉的周瑜登场。
“不妥?”孙策疑惑。
周瑜:“只怕是日后退了他兵马,那袁术也不肯将玉玺归还呐!”
孙策不急不忙:“不会?”
“断然不会!”周瑜急忙又道,生怕孙策信了袁术的谎话。
“如果不是他不还我玉玺,而是我不还他兵马呢?”
周瑜都快急哭了,心道别开玩笑了喂!
“哎呀,兄长切勿戏言!”
“为些许兵马,怎能与那个传国玉玺相比呢?”
孙策眯缝着眼瞅着周瑜,别装了老弟。
周瑜:?_ ?
「搞错了,再来!」
画面悠悠一转,伴随着绵柔的音乐声。
身形俊挺,面如冠玉的纹锦素袍美男子独立于桥头的身影如松傲立。
“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
“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
“令人......抱憾终身!”
一旁的小字浮现表明他的身份:周瑜,字公瑾。
......
当绝世风姿的周瑜傲立桥头的身影出现,曹操嘴角一抽,第一时间就感到了脑壳疼。
放谁不好,偏偏放周公瑾。
任他周郎再翩翩玉公子,落在曹操眸中就是个活生生的大魔王。
他看到的是赤壁的一场大火,烧灭了他一统的希望。
“刚讲完夷陵的大火,现在又来复习赤壁大火了,是吧?”曹操撇了撇嘴,一脸的难言。
“孙吴果然是鼠辈,一个个就会杀人放火!”
“不对,当年的项羽也爱玩火!”
“江东纵火犯!”
“祖传的啊!”
啊!孤不想看见周瑜啊,好烦!
一闭上眼睛,全是周瑜和大火。
“大哥!俺记得曹操曾经与你青梅煮酒论英雄。”张飞咂吧着嘴: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对吧?”
“啧啧,你俩都让江东的鼠辈用火烧过,哈哈...哥,别打俺了......”
刘备终于是忍无可忍了,挥拳就让张飞学会什么是孝悌伦常。
诸葛亮望着天幕里周公瑾的身影,一阵感叹。
周郎妙计安天下。
曾经孙吴阵营对刘备威胁最大的人杰,英年早逝了。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两把火!”】
曹操:???
我不说你周瑜坏话了行吧!
曹操心中悻悻,不就是暗地里吐槽了几句吗?
用得着让天幕托话传言呐!
与此同时,各朝时空里也因为天幕的话头一转,落在了周瑜的身上后,人们望着周公瑾的风姿一时心绪万千。
“倘若周公瑾这等人杰没有英年早逝,孙吴岂能用出白衣渡江这种计谋?”
“周瑜太可惜了,英年早逝!”
“周郎妙计安天下,就连随口而说的话都这么富含哲理,受教了!”
“就算周公瑾还活着,也不一定能妙计夺荆州吧?他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就是,我可是听说周瑜为人小气的很,让诸葛亮活活气死了呢!”
“你个不读书的愚民,听戏听多了吧?周瑜是被流矢射死的!”
“啊?这样吗,你好厉害噢!”
“??你是不是偷偷骂我了?”
“方今曹贼欺君篡,囚天子于许昌,屯暴兵于江东,我今奉命讨伐,征讨曹贼,保卫江东!”
画面一转,万军阵前,身着银甲头戴,壮有姿貌的周郎赫然挥出宝剑,其英武俊逸的模样深刻的展现在所有观众面前。
天幕一侧浮现草书字迹:周郎妙计安天下,赤壁尽显英姿发。
“即刻点火!”
军令一出,万千箭矢带着火苗齐发,将曹操大军的木船瞬间点燃。
而曹军由于铁索横连的计策,一艘起火,霎时染遍了所有楼船,根本没有一艘可以幸免。
“今日我便让曹贼八十万大军葬身火海,有去无回!”
远处的楼船上,以周瑜为首的孙刘联军欢声笑语,庆祝计谋之成。
诸葛亮拱手笑道:“大都督谈笑间,即让曹军灰飞烟灭,妙也!”
月明星稀下,江面上火光冲天直入云霄,江水沸腾着像是要将大水全部熬干。
周瑜望着眼前此景,胸膛豪气万分的放声大笑。
镜头聚焦,逐渐虚化画面,周郎的身影渐渐模糊。
新的画面尚未浮现,人声先出:
“即使苏秦、张仪复出,舌如利刃,口若悬河,安能动我心哉?”
虚化散去,锦衣的周公瑾醉里挑灯舞剑,月色朦胧,星月皆醉,而人不醉。
第133章 害怕慈父是对的
赤壁之火,映照了周郎意气风发的模样,月下舞剑,映照了公瑾人生得意的时刻。
画面再转,英朗俊逸的周瑜躺在小乔的怀中,气若悬丝的哀叹:“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以报君恩,岂可因为一人而坏国家大事!”
“江东,无懦夫矣!”
画面逐渐定格,随之满满黑掉,象征着风华绝代的周郎落幕。
“江东猛虎孙伯符,江东之帅周公瑾。”李世民望着天幕里间接出现的二人,呢喃道:
“此二人若不早逝,江东之霸业或许可成、三足鼎立之势怕是难存......”
贞观群臣里,杜如晦笑道:“这也只是假设。”
“天幕先前之言可谓妙理,江东之内仇早已埋下,其结局或许早就决定了。”
“只叹周瑜英姿,孙策霸气,人死而灯灭也!”
......
天幕下,江东的群臣望着昔年大都督的风采,眼眶不知不觉间已是湿润。
昔年,周郎尚在,羽扇纶巾,谈笑间击败了来犯曹贼的八十万大军,其功威震华夏!
孙权心中一时思绪万分,若是公瑾还在,他是不是就没有这么累了?
合肥之战的耻辱也不会有了吧?
“大都督,我江东的大都督啊!”
“天不假年,何必夺我江东英才!”
「江东派和江淮派之间脆弱的平衡是怎样结束的呢?这里我们来举例一个切入点:庞统。
是的,在演义里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
对于庞统的印象,相信诸位相当熟悉,可能大部分人的认知存在于演义中的形象,庞统妙献连环计,使得周公瑾火烧赤壁。
随后庞统投靠刘备,在入蜀之战里身中流矢死在了落凤坡,英年而逝。」
我庞士元死于流矢吗?
庞统人麻了。
这会他的脑子一片浆糊,晃悠悠的站起身却脚步虚浮,险些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士元,天幕之命非如今你之命也!”诸葛亮连忙上前搀扶住晕乎乎的庞统,俯身在他的耳边喊道。
庞统一双眼睛睁到极致,目色中尽是不甘神色: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