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104节

  果不其然,在刘树义坚定的说出这句话后,李世民当即叫了一声好。

  他双眼看着刘树义,声音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我大唐臣子,自该有此魄力!”

  “刘树义,朕非昏君,知晓一日破案的难度。”

  “但正如杜仆射所言,此值紧要关头,朕能等,可贼人不会等,一旦河北之地生乱,届时必将满目疮痍,死伤无数……”

  “所以,朕只能将压力交给你。”

  “但朕可以向你许诺……”

  刘树义下意识看向李世民。

  就听李世民沉声道:“若你能一日破案,力挽狂澜,粉碎贼人阴谋,朕许你县子之爵!”

  县子之爵!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脸上都不由露出惊异之色。

  很明显,这个封赏,是他们之前未曾商量过的。

  唐朝有九等爵位,从上到下分别为王、嗣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与县男,爵位与官职不同,官职代表的是权利,爵位代表的则是荣耀与地位,代表你在陛下心中的位置,代表你给大唐立下了多少功劳。

  而且县侯之上的爵位,有一些可以世袭。

  拥有了爵位,可以说,就拥有了一个家族传承的根基,若是可以世袭的爵位,更可以保证几代以内,家族不会落魄。

  虽然他现在只是县子,没资格世袭,可有了爵位,就有了爵位晋升的机会,谁能知道他以后就不能继续向上晋升,到达县侯、县公,甚至国公呢?

  所以,多少人一辈子,打破脑袋都想获得一个爵位。

  但现在是唐初,爵位尚未泛滥,李世民将爵位握的很紧,除了跟随他的功臣外,他还尚未将爵位赐予过其他人。

  故此,李世民能许诺给刘树义爵位,并且还不是最低一等的县男,而是再上一等的县子之爵,足以看出他对刘树义,确实十分看重。

  且这个看重,不是因为杜如晦。

  否则,最多奖赏一个县男,便已是莫大的皇恩了。

  而爵位也是有品级的,虽不是实权官职,但有了这个爵位,也就相当于有了同等的待遇。

  县子之爵,是正五品待遇。

  也就是说,刘树义若能侦破此案,真的成为县子,他的待遇,便可由从六品,一跃成为正五品,俸禄更为丰厚。

  与妙音儿所说的尽快升到五品,虽然官职没到,但地位与俸禄却巧合的先到了……

  刘树义知道李世民一定会重赏自己,却没想到是这般重赏。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动,再度行礼,道:“臣必竭尽全力侦破此案,不负陛下厚爱!”

  见陛下这般许诺,刘树义却仍旧十分冷静沉着,没有丝毫失态,长孙无忌眸底深处不由闪过些许精芒,他终于知道杜如晦为何如此看重刘树义了。

  杜如晦捋了捋胡子,看向刘树义的神情,既有担忧,也有欣慰。

  担忧是越丰厚的奖赏,等同的就是越大的危机,若刘树义无法破解此案,他不知自己能否保下刘树义的性命。

  而欣慰,则是刘树义哪怕在陛下面前,都能如此沉着冷静,远比其他同龄的年轻一辈的官员稳重的多,这必会给陛下更好的印象。

  李世民见刘树义宠辱不惊,的确如杜如晦所想的那般,满意的点头。

  “时间紧迫,朕不耽搁你查案的时间。”

  “持朕手谕……”

  他拿起书案上的手谕,将其递给杜如晦,杜如晦又转交给刘树义。

  见刘树义双手接过手谕,李世民才继续道:“你可调集任何人员辅佐你,也可调查任何人、任何事,谁敢抗命,便是违抗朕的命令,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朕只要结果!”

  “只要能破案,你就算把天掀了,朕也给你撑腰!”

  刘树义心中一凛,感受到李世民的决绝,连忙行礼:“臣明白。”

  “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是!”

  刘树义不再耽搁,与杜如晦对视了一眼后,便迅速离去。

  看着刘树义身影渐渐远去,最终消失于视野之中,李世民沉默片刻,道:“长孙爱卿。”

  “臣在。”

  “你去见李靖,着李靖秘密调配兵力,时刻盯着河北之地的动向。”

  他目光幽深,声音满是天子之威:“一旦有风吹草动……朕准他先出兵镇压,再禀报于朕。”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都是心中一震,连忙躬身称是。

  家国大事,鸡蛋绝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李世民抬起眼眸,重新看向殿外的方向。

  “朕不想在大唐之内大动兵戈,所以……”

  “刘树义,别让朕失望啊!”

  …………

  都亭驿位于朱雀大街西侧,含光门南第二坊,也即通义坊内。

  刘树义策马狂奔,没多久,就到了都亭驿外。

  “来者何人?”

  刘树义刚靠近都亭驿,就迅速被值守的金吾卫警惕盘问。

  这些金吾卫每个人都神情紧张,手已经握紧刀柄,手背青筋跳动,似乎自己但凡有一个字说的不对,他们都会立即动手。

  “刘员外郎?”

  这时,刘树义尚未开口,一道熟悉的声音,忽然从驿馆内传出。

  接着就见脸庞黝黑,背后背着两板巨大板斧的程处默快步走了过来。

  “真的是你?”

  程处默好奇询问:“你怎么来这了?该不会……”

  他想了想都亭驿内发生的案子,心里顿时有了一个猜测:“你是来查案的?”

  刘树义点了点头,他翻身下马后,便将李世民给自己的手谕递给了程处默。

  程处默茫然的接过手谕,下意识将其打开。

  然后……

  他手一颤,差点没把手谕掉到地上。

  程处默连忙将手谕塞回到刘树义手中,道:“你怎么不告诉我这是陛下手谕啊?要是我手滑,把陛下的手谕掉到地上,我脑袋都得搬家。”

  刘树义见程处默被吓得脸色煞白的样子,笑道:“这不是让你知道我来干什么嘛。”

  “那你说一声就行了,不用亲自给我看的……”

  程处默蒲扇大的巴掌用力拍着自己胸膛,只听砰砰之声不断响起,看的刘树义眼皮直跳,生怕程处默把自己肋骨给拍断了。

  片刻后,程处默长出一口气,这次的惊吓才仿佛过去。

  他漆黑的眼珠转了转,旋即靠近刘树义,压低声音,道:“这案子恐怕不会好查,你不该接这个案子的。”

  “陛下之令,岂是我能拒绝的?”

  “倒也是。”

  程处默看向刘树义,道:“那你可有的忙了,这驿馆内人员不少,仅是势力,就有四伙。”

  “对了……”

  他好奇问道:“陛下给你几天时间,让你破案?”

  刘树义一边向驿馆走去,一边随口道:“一天。”

  “一天!?”

  程处默脚步一顿,双眼瞪大的看着他:“真的假的?”

  刘树义苦笑道:“你说呢?”

  “完了!”

  程处默眉头紧锁,看向刘树义的眼神,不由露出一抹哀悼之色:“一天时间,你连口供可能都问不完,怎么可能找出凶手?”

  程处默奉命封锁都亭驿,来的比自己早一些,明显知道更多的信息。

  刘树义直接道:“说说,怎么回事?”

  程处默深吸一口气,道:“我刚刚不是跟你说了,这都亭驿内,此刻有四伙势力……”

  “一伙,就是来自河北的官员,他们一共有十人,以死者易州刺史马富远为首,负责保护他们的衙役借宿在长安城外的驿站内,否则人会更多。”

  “一伙,是从太原来京述职的官员,他们人数不多,只有五人,以刺史安庆西、司法参军崔麟为首。”

  “一伙,是来自薛延陀的使臣团,薛延陀首领夷男希望获得大唐的认可与支持,特遣使团前来朝贡。”

  “而最后一伙,就是驿馆内的官吏侍卫了,人数最多,近百人。”

  他看着刘树义,忍不住摇头道:“这四伙势力,人员众多,既有外邦使臣,也有长安官吏,还有外地官员……成分之复杂,反正我刚听到时,只觉得头疼。”

  “而昨晚,他们都住在这里,也就是说,他们都有作案的机会,想查出究竟是谁作为,恐怕不会容易。”

  “更别说……”

  程处默左右瞧了瞧,靠近刘树义,压低声音道:“我担心河北道那些官员,还有薛延陀的使臣,未必会愿意配合。”

  刘树义眉毛一挑,道:“为何这样说?他们做了什么吗?”

  程处默道:“河北道的官员一惊一乍,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我不是来保护他们,反而是来害他们的,他们对我们的防备心极强。”

  “而薛延陀的使臣们……你也知道,他们原本就是突厥人,后来在陛下的支持下,组建了薛延陀汗国,但这改变不了他们曾经与我大唐精兵血战过的事实。”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以薛延陀臣民的身份出使大唐,对我们的防备心,不比河北道官员低多少。”

  刘树义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他没想到,一座小小的驿馆内,在昨晚,竟是聚集了这么多势力。

首节 上一节 104/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