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94节

  孙乾叹了口气,说道:“大战在即,我等怕动摇军心,故而不敢禀告主公。本想待主公询问战果之时,再告知主公。不料~”

  “哎!”

  刘备紧握着剑柄,冷声说道:“蔡瑁奸人,屡用走水借口,致使我军军需短缺;又行刺杀之法,害某于檀溪。今后若有机会,备必杀之,以泄心头之恨。”

  今时得胜孙权,刘备本欲乘胜追击,深入吴郡之中,彻底灭孙权,拿下江东。不曾想蔡瑁又在扯自己后腿,拖着冬季的军需服装不给。面对绵长的补给线,没有棉服又无被褥,在冬季深入吴郡,大军根本就打不了仗,说不准还会非战斗性减员。

  刘备看了眼身后的棚帐,吩咐说道:“此战得胜,我军缴获江东军辎重不少,尽快将被褥送与伤兵避寒。且让人多在帐内生火盆,以驱寒气。”

  “诺!”

  刘备抚慰完伤兵后,进而回到大帐,处理军务。

  “主公,此战我军大胜斩首二千六百余人,俘虏江东兵卒四千余人,斩杀敌将周泰、董袭、程咨等三名将领,又缴获战马一百余匹,甲胄四百余领,弓弩千张,粮草、辎重难以计数……”

  诸葛亮将战俘及战损情况,递上去说道:“我军阵亡将士约七百多人,轻重伤将士一千二百人左右……”

  诸葛亮的文疏颇是详细,上至具体斩俘,下到缴获军需数目,让刘备一目了然。

  刘备端坐在榻上,将文疏放了下来,不甘心说道:“孙权所部大败而走,麾下精壮将士多有死伤,若能乘胜追击,必能攻入吴郡。可惜蔡瑁又借走水为名,短缺我军冬季辎重。”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主公,亮以为我军即便有冬季辎重,亦不可轻易进兵。”

  “哦!”

  刘备抬头看向诸葛亮,好奇说道:“孔明何出此言?”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羽扇,说道:“启禀主公,近月以来刘荆州病情加重,难以理事,襄阳内外皆被蔡瑁、蒯越二人把持。昔主公得以南下,乃蔡瑁、蒯越二人谋划到紧要关头,唯恐主公与长公子破坏二人谋划。”

  “今蔡瑁、蒯越得手,隔绝刘荆州内外音信。今秋冬可以走水为名,断绝我军冬季辎重。明岁春夏恐又会以缺粮为由,不向我军提供兵马钱粮,届时我军又当如何是好?”

  诸葛亮又用羽扇遥指黟山,说道:“且黟山六县尚未攻取,金奇拥万户于乌聊山,毛甘握万户屯安勒山,陈仆、祖山等率两万户屯守林历山。得主公赐粮之恩,山越诸蛮归心者数千户。”

  “以亮之见,主公与长公子何不收兵回师,安抚黟山六县,以兵威降服五万户宗帅、山越,编户齐民,出兵纳赋,教化诸蛮;又施以德政于鄱阳、豫章二郡,休兵罢战,聚拢钱粮,以待明年作战。届时即便蔡瑁、蒯越断大军军需辎重,我等郡县亦可自我筹备。”

  诸葛亮的行为偏好是稳扎稳打,徐徐而进,不太喜欢过度征伐,滥用军力,且又伤害百姓。

  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借荆州之力下江东,早期是没有问题,但如今刘表患病在榻,蔡瑁、蒯越渐渐掌握襄阳内外大权。刘备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过度依赖荆州,而是需要搭建自己的行政体系,通过占领区的县乡提供兵马钱粮与大军。

  孙乾亦有同感,说道:“主公军师所言不无道理,彼时我军下江东如婴孩,仰人鼻息。今我等已壮,又攻略丹阳诸县,若再仰人鼻息,届时擒住我等咽喉,我军将受制于人也。”

  刘备叹了口气,说道:“孔明、公佑所言备岂能不知,仅是备担心曹操脚步。备从仲邈口中得知,曹操已克河北,二袁北逃。若不抓紧时间,备担忧江东未克,曹操却已率兵南下。”

  诸葛亮挺直腰板,朗声说道:“河北局势,亮略有知晓。曹操虽取河北,但并州高干仍在,二袁北逃幽州,且有塞外乌桓为援;辽东公孙氏,又恃远不服。以亮观之,曹操当西取并州,北灭乌桓二袁。若二袁逃至辽东,曹操挥兵至辽东,荡除辽东,取二袁首级,方敢南下。”

  “北方辽阔,曹操虽兵马强壮,但少则三年,长则五年,不能扫荡诸雄。今孙氏仅剩吴会二郡,待主公内修民政,越至明年,挥兵东征,一年足可灭孙氏。届时内修武功,修船练兵,可待曹操南下矣!”

  刘备沉默不语,似乎在思索什么。

  见状,步骘拱手说道:“主公,我步氏族人从山阴迁徙而出,骘得族人书信,言孙权帐下平东校尉贺齐率军征讨会稽山越蛮夷而回,兵马约有万人之众。且吴郡乃孙氏起兵之地,族人聚集之所,孙权得此万人,又借地势民情,当可与我军相抗。”

  闻言,刘备神情微动,抿了抿嘴,说道:“既然如此,就此休战,命诸将进取黟山六县,备于此收编山越、宗帅。明年春,出兵吴郡,剿灭孙权。”

  “主公英明!”

第138章 编户谋三郡

  刘备起身凭空虚扶金奇、毛甘、尤骞等人,笑道:“诸位首领行奉汉室,孤身守义,不愿降服孙氏。且又能在鏖战之际,出兵援救,备深感幸焉,当上表天子,为诸位表功。”

  在刘备大胜孙权后,简雍驱车前往拜会二人,又晓以利弊,劝服金奇、毛甘二人下山归降。刘备对金奇、毛甘二人率部众二万户归降自己,甚是欣喜,以上表天子为名,封二人为关内侯,以赏功绩。

  对于山越蛮人尤骞,刘备亦厚恩相待,封尤骞为校尉,命其入山规劝山越蛮人下山。尤骞受领校尉,尽心尽责,入山劝得五千户山越下山归顺。刘备加封尤骞为抚越校尉,又精选山越蛮兵千人,交由尤骞统领。

  “谢将军仁德,我等当竭尽忠心,以报将军恩德。”众人大喜,拜谢说道。

  刘备面浮笑容,说道:“诸位归义,手下族人甚多,当二、三万户之众,仅歙县一地,不足以治之,且今丹阳太平,数万百姓屯于山间,地狭民贫,难言安乐。”

  “备命诸葛亮军师勘察歙县周围乡亭地段,挑选水土肥沃之地,处于山水之间,宜耕种稻田,又可得鱼虾之丰,三岁劳作,当可存一岁之粮。诸位当从诸葛军师调遣,迁往浙阳、新定、始新三县。”

  浙阳在歙县的西乡地,后世黄山市所在地,之前属于亭,因土壤肥沃被诸葛亮看重。

  新定、始新二县,位于浙水的下游,后世千岛湖所在地,属于乡里级别。在千岛湖水库未建的汉末,仍然是盆地地形,临湖近山,水土丰茂。诸葛亮与步骘、严畯几人跋山涉水,见到如此地貌,便决定在此地设立二县。

  诸葛亮持扇拱手,笑道:“劳烦诸位相助亮规劝山民下山,移入新居。”

  在刘备采纳诸葛亮自力更生的方针后,表诸葛亮为军师校尉,使督丹阳郡,调其赋税,安抚山越、宗帅。

  糜竺已从庐陵太守,调为丹阳太守,由于郡治宛陵不在手上,暂时以歙县为治所。

  “诺!”

  金奇、毛甘二人对视一眼略有迟疑,想到即将到手的关内侯,及刘备恐怖的军事力量,还是应了下来。

  待三人走后,刘备收起笑容,说道:“孔明,今新设三县,百姓迁徙事务繁重,非有才能之人不能任之,不知孔明心中可有人选?”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主公,诸葛子瑜,步子山、卫子旗、严曼才,皆是江淮贤人,主公若能委以要职,以示崇贤礼士之风。届时无论是江淮北人,亦或是江东士族皆会投效至主公帐下。”

  卫子旗,卫旌,徐州广陵郡人,乃是步骘的好友。随着刘备拿下丹阳,势力随之壮大,这些江淮士人纷纷心动。受步骘举荐,卫旌出仕刘备,然与诸葛瑾、步骘三人一样,虽有官名,却无实权。

  刘备斟酌半响,担忧说道:“子瑜乃孔明兄长,备尚可信之。但子山、子旗、曼才三人初入帐下,不敢授予县守要职,恐会坏了大事。”

  诸葛亮眉头微皱,说道:“主公何出此言?公事之中岂有兄弟之亲,诸葛子瑜与亮同为主公帐下效力,即是同僚;归于家中,述兄弟之情,方为兄弟。亮举荐三人贤士,乃是为主公大计而思,而非蝇头苟利。”

  刘备见自家鱼儿发脾气了,连忙哄道:“军师,备失言也。备仅是忧虑四位贤士才干不及,又是初入备帐下效力,且他们多人还曾为孙权宾客。若孙权兵至,就怕……”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主公所忧不无道理,亮以为可让亲信将兼领县长屯驻边县,又命大将率精兵屯扎歙县,若有敌寇进犯,则挥兵阻之。让初入主公帐下贤士,出任内地县长。”

  说着,诸葛亮用羽扇指点舆图,说道:“主公,诸葛子瑜性情敦仁,秉事以仁,可为始新县长;严曼才为人忠厚,才华过人,可任浙阳县长……”

  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卫旌出任新定县长,糜竺以丹阳太守治歙县。

  顿了顿,诸葛亮用羽扇轻敲黟县,说道:“启禀主公,金奇、毛甘二人归降,然陈仆、祖山率二万户山民屯于林厉山,自恃山势险峻,据不从命。亮以为可命张将军率本部兵马征讨二人,又命步子山随军从之,及克二贼,设海阳一县,将二贼部众分迁陵阳、黟县、海阳三县,授步子山为海阳县长。”

  在刘备的兵威下,大量的山越、宗帅归降,但仍有少部分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以为可以与正规军较量。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安排,数着舆图上的郡县,笑道:“本欲谋取黟山六县,却不料得军师布置安排,可得黟山九县,民五六万户,口三十余万。若能全据丹阳,兼治理得当,丹阳百姓不少于七八十万之众。”

  说着,刘备的嘴角灿烂起来,说道:“若能合吴郡、豫章、鄱阳、庐陵、会稽五郡人口,当有两百万之盛,倾江东兵马,至少可出十万兵,精兵亦能有五万。”

  江东在两汉处于吴越之地,受中原士人鄙夷。连诸葛亮也难逃这种影响,知道殷礼乃江东本地人,也不由赞叹芦苇之地能出如此俊杰人才。

  但在北方长时间的战争混乱中,人口大量死亡,百姓奔赴江南,实际上在一定上抹平了南方与北方的巨大的差距。

  丹阳七八十万人口多吗?在战乱的年代看来确实多,然而在和平年代,却不过是中原普通郡的人口而已。

  孙权在未拿下荆州之前,能与曹操在巢湖打了四场战皆不分胜负,除了有水军优势外,与江东拥有的大量人口有关。毕竟在汉末乱世中,江东遭遇屠戮、兵乱的次数较少。

  盘算着这些人口、兵马数字,刘备仿佛见到曹操南下荆州,自己率雄兵十万,与他在荆州对峙。那时曹操纵有万骑奔驰,踏江惊水,但自己也有千船为马,据江为城。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刘备正在幻想中,轻咳一声,说道:“江东地广人稀,山脉纵横,蛮越盘踞,需缓缓图之,切不可急切行事。且主公仅领丹阳郡,养二万精兵已是乏力,又何谈供养五万精兵。”

  从幻想中被打击出来,刘备兴致不高,叹息说道:“刘荆州仅授备丹阳一郡,备可养士卒二、三万,但不足养如此数目精兵,当真受制于人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亮有一策,可让主公多得精锐万人,又能多辖一郡。”

  “哦?”

  刘备心生好奇,问道:“不知孔明计从何出?”

  诸葛亮将羽扇轻敲会稽郡,说道:“会稽郡古为越君之所,被秦灭之。会稽南部常有越人盘踞,袭扰县城,攻杀官吏。三年前山越诸部起兵数万人,扰乱会稽,贺齐率军从征,降服壮丁众多。”

  “主公可借剪除孙权羽翼之名,遣一上将率兵入会稽郡,以南部都尉之名,征讨山越,管辖会稽南部之地,自置县城,收编蛮夷,取为精锐。届时主公名虽仅有丹阳一郡,加上会稽南部都尉之地,可有两郡之地。”

  说着,诸葛亮又轻点移到鄱阳郡,露出笑容说道:“此则为三郡之地。”

  刘备扶着膝盖,若有所思说道:“云长出征会稽可为否?”

  “舍关将军之外,无人可以委任。”诸葛亮说道。

  “恩!”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云长名声高崇,受领亭侯,出任南部都尉颇是合适。就不知云长所在庐陵战况如何,不知何时能胜孙贲、孙辅兄弟。”

  “孙权败走吴县,以亮猜之,关将军不日可胜孙贲、孙辅二人也。”诸葛亮说道。

  刘备抿了口茶水,说道:“黟山天寒,备与长公子将率兵回豫章过冬,孔明可待翼德平定陈仆、祖山二贼后,与备于豫章会合。”

  “诺!”

第139章 温酒劝降

  庐陵,赣县。

  庐陵位于豫章郡南部,会稽郡西北方。自刘备、刘琦二人从荆州回来,兵分三路。刘备自统大军入黟山,又命霍峻攻庐江,关羽节制黄忠讨孙贲、孙辅兄弟。

  关羽本部三千五百人,黄忠帐下二千兵马,合计五千五百兵马;而孙贲、孙辅兄弟二人,虽两次败于刘备之手,但他们帐下亦有五千余众的兵。

  当孙贲、孙辅据赣县自守,不与关羽交战。关羽仅凭借手上的那些兵马,想短时间内击败孙贲、孙辅兄弟二人,亦是无可奈何。

  但两军对峙数月之久,关羽也并非没有办法,其命手下诸将降服周围诸县,慢慢端掉孙贲、孙辅的补给物资。

  今近冬季,关羽的战术奏效了,孙氏兄弟的物资果然出现短缺,逃亡者不少。

  中军营帐内,关羽捋着长须,浏览刘备送来的战报。

  “咦!”

  看着霍峻得胜的战果,关羽惊讶了声,说道:“霍仲邈居然能以背水列阵,击败夏侯渊、孙瑜二人,颇是精彩啊!”

  说着,关羽轻笑说道:“夏侯渊不过莽夫尔,于禁赏罚不明,孙瑜好文弱武,败之却也不难。不曾想他们败于背水列阵之手,徒给后世留了几分笑话。”

  言语间,可以听出关羽几分惊奇之感,然也仅是惊奇而已。在他眼中更多是对夏侯渊、于禁、孙瑜三人的不以为然,他与夏侯渊、于禁有过了解,知道二人真实水平如何。

  黄忠坐于位上,拱手说道:“关君侯,今霍将军大败孙曹联军,刘豫州得胜孙权大军。孙氏已撤至江左吴郡,孙贲兄弟二人已无援军,我军又断其军需粮草,不日赣县可下也!”

  关羽上扬嘴角,扬了扬手中的战报,说道:“孙氏兄弟困守数月,粮草已尽,今冬时将至,又无冬衣,安能久守。二人不过欲观孙权能否救援赣县,安有死战之念乎?”

  黄忠迟疑少许,问道:“若依君侯之见,接下当如何行事?”

  将兄长战报送入城中,抄写数十封射入城中,以乱孙氏军心。”

  关羽捋着胡须,微眯双眸,说道:“于赣县城外布设宴席,请孙贲单人赴宴,言其家眷儿女之事,又述旧情。”

  当初荆州大军攻入南昌之时,孙贲来不及带上家眷。致使家眷落入荆州军手中,荆州军以礼相遇其家眷。

  “诺!”

  ……

  晚秋之时,天气渐冷,关羽离赣县三百步设为帷帐,左右军士远离。独自坐在帐内,煮着温酒,等候孙贲。

  半响,孙贲骑着战马,在随从的护卫下,出了城门。帷帐周围并无伏兵,且军士远离帷帐,仅有关羽一人,心中微微安心。但面对关羽的勇力,孙贲有些畏惧,离着帷帐十几步距离,独自不敢入帐。

  关羽坐在帐中,笑道:“昔兄侍袁术之时,你我曾是见过,今何故畏羽。羽仅是欲与伯阳兄聊聊而已。”

首节 上一节 94/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