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238节
他那虚影在月色下更显通透,话里却带着几分洞明:
“如今,天师府在凡间吃了瘪,那老师父算是暂时保下了。就看天上那几位,能不能顶得住压力了。”
姜义这些年闲来无事,经史典籍也翻了不少,里头关于朝堂党争、权术制衡的篇章,也算看过几回。
此刻听来,自然品出了几分弦外之音。
天上,也并非铁板一块。
这四海龙王府与天师道,瞧着是走得近;
而老君山与那风伯雨师,怕是归于另一脉了。
念及此,姜义心头有些复杂。
大孙姜锋,如今是西海龙王的女婿,亦是天师府亲传;
儿媳文雅,则在老君山积德修行,闺女那头的婆家,也出自兜率宫一脉……
这几方,哪一边都沾着些亲缘,哪一边,也都说不上全然亲近。
他如今打心底里,也只盼着天上神仙自个儿争自个儿的,莫要再将这祸水,引到凡间来。
自那一夜洛阳雨后,天下的风向,便悄然转了。
老君山那位老师父以五雷法求雨功成,非但未受天谴,反倒香火鼎盛的消息,似长了翅膀,经由各路神祇、大小道观,一夜间便传遍了四海。
天下道门,闻风而动。
一时间,各地醮坛林立,请神祝祷之声,不绝于耳。
只是,得道的真人高功毕竟是少数,起初倒也只是杯水车薪。
可这般行径,却好似在那张无形的禁令上,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口子一开,便再难合拢。
渐渐地,便连那些并无高功坐镇的穷乡僻壤,也开始有甘霖落下。
两界村也稀稀拉拉下了场雨,村北的溪流也渐渐复流了。
又是祠堂讲学时,姜亮带来的消息,便印证了这番变局。
“天师道那头,如今是面子里子都丢了个干净,早早便灰溜溜地回了鹤鸣山,封闭山门,不再见客了。”
“四海龙王府也下了令,先前缄默不语的各地水君,此刻都争着抢着行云布雨,唯恐落于人后。”
“鸿儿那边,自是早早占了先机,如今正得他那位姑公鼎力相助,沿着泾河上下显圣,忙着收拢香火信众呢。”
姜义心里默默盘算,自是不信那四海龙王一夜间便都转了菩萨心肠,开始怜悯起无辜百姓。
想来,不过是老君山那一拳未曾打开,眼瞧着大势已去,再也禁不住道门求雨的势头。
索性便顺水推舟,抢着恢复降雨,免得这人间香火,都叫另一派占了去。
不过这些天上的大事,云里的神仙,倒也轮不到他一个山野村夫来操心。
如今村里既已不缺水,姜义自然便也不再隔三岔五往地底钻。
将那点心思,都搁在了自家闺女身上。
这一场旱灾折腾下来,姜曦的肚子,也已是七八个月的光景,瞧着已是圆滚滚的。
姜家这头灵气充沛,她自然是留在娘家待产。
刘庄主与刘子安父子俩,更是几乎日日都守在院里,嘘寒问暖,好生伺候着。
好在这几个月里,刘子安那门“招云”的法子,倒也修入了门。
如今腾云驾雾地去巡山,小半日便能打个来回。
从天上以神念往下探,地界上的风吹草动,比以往用脚走着看,还要清楚几分。
这般腾云驾雾的本事,自是把刘庄主眼馋得不轻。
他先前还端着些架子,如今也顾不得那许多,时常跟着姜家人一道,学经论道,参详玄理了。
如此又是半月过去,外头那场席卷天下的风波,也渐渐尘埃落定。
此番搅动,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天下间掌管雨水的各路水府神祇,几家欢喜几家愁,自是免不了的。
好在早有筹谋,姜家那头,倒还算占着个“欢喜”。
姜鸿循着泾河一段,连绵数百里的沿岸,施云布雨,广受香火,趁势兴建了三座龙王庙,收拢供奉。
连带着泾河下属的两条支流,亦被他纳入囊中,各建起一座水祠。
五庙香火在手,便是在整条泾河流域里,也算是个说得上话的人物了。
当然,小小年纪能有这番光景,除了自家肯下功夫,背后那位泾河龙王姑公,自是没少出力。
只是这人情往来,从来不是单向的施舍。
作为交换,泾河龙王那几个瞧着有些奇形怪状的儿子,在旁的水府地界里得的好处,只怕还要高出数倍不止。
姜义心绪一时也有些复杂。
一方面感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可归根结底,自家在这场风波里,却实实在在,是得了好处的。
灵素庙里那点香火,如今鼎盛得几乎日夜不息。
从远在洛阳的李文雅,到跟前姜钦、姜锦两个小人儿,神魂在香火愿力滋养下,都愈发凝实了几分。
羌地那头,大黑与姜锐借着大旱,开疆拓土。
便是后来听闻天师道下山,行事收敛了些,那地盘也已是拓开了数倍不止。
从先前只掌着五处偏远小部,到如今手上握着四五个中等部族,底下小部落更是十余个,鹰神庙也已是起得如火如荼。
无论地界还是香火,都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至于鸿儿,便更不必说了。
从一介无名小龙,到如今坐镇泾河沿岸数百里,坐享五座水祠香火的水府正神。
这桩获益,不可谓不丰厚。
姜义眼下也只能轻叹口气,深感自身在这般天地大势前的无力。
也唯有暗下决心,好生修行,日后,能将这自家人的命数,多几分攥在自个儿手里。
风波既定,村子里那点日子,便又回了旧时的模样。
茶余饭后,乡邻们念叨得最多的,无非是灵素娘娘与太上道祖的慈悲。
这般人人欢喜的氛围底下,本就好事将近的姜家,院里那点喜气,便也被衬得愈发浓郁。
更有那灵素祠里上了心头的信众,私底下便将姜家这桩喜事,与天上那场甘霖牵扯到了一处。
说是什么福星降世,天降祥瑞云云,传得是有鼻子有眼。
第201章 喜得外孙,天生圆融
一声清啼,忽地在满院候望的人心头炸开。
那声音清亮悠远,不似凡婴孱弱,倒如一声脆响,直透屋瓦,撞进众人耳里心头。
顷刻之间,院中那根绷了一宿的弦,尽数松开。
先前各自寻了石凳、门槛坐等消息的亲眷,此刻几乎不约而同地站起身,簇拥着朝那扇紧闭的房门围去。
脸上神情虽各不相同,却都压不住一股关切与欢喜。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柳秀莲抱着个小小襁褓走出,眉眼间带着几分劳乏,更多的却是抑不住的喜色,步子稳稳当当。
以姜曦如今修为,腹中胎儿自是灵气滋养,早非常俗。
临盆之际,更有灵息激荡,非常接生婆子哪里近得了身?
这村里村外,也唯有柳秀莲这般已踏入修行门槛的,方能从容应手。
姜义与刘庄主,自是头一个迎了上去。
两位老爷子并肩凑近,却不似寻常人家般急着分辨男女。
毕竟刘庄主早说过,他们刘家自镇守山中以来,历来一脉单传,且必是男丁,此处自不用多疑。
二人只把眼神落在襁褓之中,瞧得比账房先生点银子还仔细。
看的,不是别的,正是那小人儿的根骨资质。
这一瞧,便移不开眼了。
襁褓里那婴孩,甫一落地,竟半点寻常稚弱都无。
一身肌肤莹白如羊脂浸润,隐隐透着光泽;
一口先天元气鼓荡在小小胸膛里,圆融饱满,不见半点外泄。
在这般灵气充盈的境地里,呼吸竟也安然自若。
襁褓中小手小脚扑腾不停,力气十足,倒像个生龙活虎的小郎君。
两位老爷子见状,哪里还不明白?
这分明是个天生的修行胚子,筋骨调息之事,全不必费心,日后只管直入观想、读书明神,便能走得稳当。
二人对视一眼,眼底笑意藏也藏不住,连嘴角的胡须都忍不住翘起几分。
院子里的喜气,登时便沸腾开来。
姜义闻言,抚着颌下长须,笑得满面褶子都舒展开去,眼角余光里,尽是满意。
这心头,当真是快活非常。
只觉这些年行善积德,竟换来接连不凡的后人,便似上天也垂青自家。
心念电转间,他不自觉地,将眼前这甫一出世的外孙,与远在鹰愁涧的曾孙,暗暗掂了掂轻重。
倒也不是要分个高下,只是二者,确乎走了两条迥然不同的路数。
眼前这外孙,像一块天成的美璞,气机圆融,毫无瑕疵。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