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226节

  听说有些地方,还会在丰年供养残疾之人,待到旱年,便将其抬上山顶,任烈日曝晒,以求上苍怜悯。

  如此折腾一番,若天上仍滴水未下,那便是神佛不给面子。

  人心里的敬畏,也就要转成怨气。

  于是,第三步自然而然。

  砸龙王庙,推雨神祠,把那些泥胎木偶拖出来,丢在毒日头底下晒,问祂们为何光吃饭不做事。

  外头的大城,如今大抵也快走到第二步。

  两界村这弹丸之地,却没那许多繁文缛节。

  村里没个能下罪己诏的大人物,村里又被古今帮暗暗压着,不曾闹出全村跪求的场面。

  于是省了中间的周折,径直一步,便跨进了这第三重境界。

  求神,不成。

  骂神,便成了最后的念想。

  姜义如今是村中长者,素来有些威望。

  一路走来,但凡遇见个乡邻,总要停步,恭恭敬敬唤他一声“姜老”。

  也有熬不住的,凑上来,脸上带着讨好的希冀,低声打探:

  “姜老,您见识广,这天……到底是怎么了?可有法子救救咱们?”

  姜义每每只是抬眼,看一眼灰蒙蒙的天,那干得仿佛要冒火星子的天。

  然后轻轻一叹,拍拍对方的肩膀,语气里带几分无奈:

  “天无绝人之路。再熬一熬,总会有转机。”

  话虽如此,转机何处,他却只字未提。

  于是,那人眼里的光亮,肉眼可见地暗了下去,叹口气,又缩回墙角。

  这一幕,姜义一路上已见了七八遭。

  众人的失望,他收在眼里,却只是默然。

  就在这时,一缕清凉如水的神意,自祠堂方向悄然拂来,不染烟火。

  姜义脚步微顿。

  须臾间,一道淡青影子自祠中飘出,几次闪烁,已凝成姜亮身形,悄无声息落在面前。

  村人凡眼,自看不见这般神魂之态,倒也省得遮掩。

  “爹。”姜亮点头,神色里带几分肃然。

  姜义负手而立,并未作声。

  “问过了。”姜亮言简意赅,“兜率宫那位刘家老祖传了话下来。”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嗓音忽转,学得惟妙惟肖:

  “两界村这等弹丸之地,无人上心。只是……莫要声张。”

  姜义闻言,紧绷的嘴角,这才不易察觉地松了些。

  这些日子按兵不动,将那瓶湖水扣在手里,任村中愁云惨淡,等的,便是这一句。

  他轻轻一点头,旋即转身,长长叹了一口气,冲着方才围上来的几位乡邻,抬了抬下巴:

  “唉……实在不行,把各家的井,再往下挖挖罢。”

  此言一出,那几张脸上的兴头登时塌了,皆如霜打茄子。

  有人忍不住嘀咕:“姜老,这法子早试过了。我家那口井,前儿又掏下去三尺,水影都没见一个。”

  姜义却不以为意,只是淡淡一笑:

  “此一时,彼一时嘛。地底水脉,与天上云头一般,也是会走的。此处不出,不代表彼处也绝。死马当活马医,总比干坐着强,不是?”

  这话听来似歪理,细细咂摸,又像真有几分道理。

  众人面面相觑,从彼此眼里看见了同样的无奈,终究还是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第二日天光乍亮,两界村少见地热闹了一回。

  “嘿咻、嘿咻”的号子,此起彼伏,倒真有几分兴旺气。

  古今帮里的青壮先拔了头筹,家家户户的汉子们甩开膀子,镐锹齐下,叮叮当当,跟自家那口井较起了劲。

  尘土翻飞,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流淌,混作一道道泥痕。

  妇人们提篮凑食,将家中仅余的干粮合在一处,勉强煮得一锅稀粥,端去井边,给那些埋头挖掘的男人们添口气。

  然而这热闹劲头,不过半日便渐渐淡了。

  日头越爬越高,晒得地皮冒烟。

  一口井,两口井,三口井……挖出的土堆高起,井底却干得掉渣。

  那点盼头,随着一筐筐土被提上来,也一并耗了个干净。

  至了晌午,号子声稀稀落落,继而全无。

  汉子们瘫坐井边,望着黑漆漆的井口,神情木然,心底空落。

  折腾一圈,依旧一无所获。

  村里但凡带井的院落,皆被折腾过一遍,只余下灵素祠前那口老井未动。

  此井不属哪家,又挨着祠堂,多少带了点敬畏,前些日子谁都不曾去碰。

  可眼下,院里井眼尽数掏过,人心散了,士气泄得干干净净。

  人人面上带着死灰,再没半分劲头。

  多挖一锹是力气,少挖一锹也是力气,左右都无水出,何苦空耗?

  最后,还是姜锦看不下去,自学堂里缓步而出,一身素衣,神色清冷。

  目光在人群里扫过,落在几个汉子身上。

  “牛护法,余护法,你们几个,跟我来。”

  牛护法是姜明的发小大牛。

  余护法则是余大爷的孙子余小东,早年因家里果子多,替帮里出了不少力,如今也算个元老。

  二人闻言,二话不说,扛起家伙什,随她往灵素祠老井走去。

  余下的村人,也只木然地跟在后头,三三两两,像被线牵着的木偶。

  寻了处树荫,或坐或蹲,听井底“叮叮当当”的动静,神色依旧麻木。

  “唉,又是白费劲……”

  “老天不开眼,挖穿了地心也没水。”

  “咱村子,怕是要绝了。”

  怨言叹息,混着燥热气息在村中飘荡,越发添了几分心烦意乱。

  如此约莫半个时辰。

  井底那单调的敲击声,忽地停了。

  紧接着,一声轻呼自幽深井口传出。

  地面上围观的人群先是一愣,像被针尖扎了似的,齐齐绷紧了身子。

  一道道目光,一瞬间全都凝在那黑洞洞的井口,紧张得连呼吸都忘了。

  只见下一刻,大牛那道壮硕的身影,若狸猫般轻捷,自井口纵身而起。

  他早已今非昔比,气息沉长,身法轻灵。

  这数丈深的井,竟一个纵跃便轻巧上来,落地之时,悄无声息,脚跟未曾半点晃动。

  然而更惹眼的,却是他怀中小心捧着的一物。

  那是一块尺许高的青石,石质温润,形态古朴。

  奇在石面上,自然浮雕出一副纹路。

  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手执拂尘,须发飘然,眉眼间带着几分悲悯,又似有几分超然,俯瞰苍生。

  其神态、其法相,竟与道观里供奉的道祖,有七八分相似。

  井口边,死一般的寂静。

  只是片刻,便被一声粗野的咒骂打破:

  “他娘的!还当是什么宝贝,闹了半天,就是块破石头!”

  一个汉子猛地从地上蹿起,脸上那点才燃起的希望,顷刻碎裂,化作暴躁与狰狞。

  他双眼赤红,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唾沫横飞:

  “拜了半辈子神佛,换来个大旱!如今还从井里冒出来耍咱们!看老子不把它砸个稀巴烂!”

  话未落,便伸手去抢大牛怀里的青石。

  大牛被这股凶气吓了一跳,下意识抱紧了怀里的石像。

  就在那汉子手指将要触及青石的瞬间,一只苍老却沉稳的手,轻轻搭在了他腕上。

  是姜义。

  不知何时已近在咫尺,神色平淡,只一双眼,似古井无波。

  “周老三,”他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压人的分量,“急什么?”

  周老三梗着脖子,嗓子里还憋着火气,可在对上那双眼的刹那,气焰不由自主地矮了几分。

  姜义松开手,转而看向大牛怀里的那尊青石像,语气缓慢,却字字如铁:

  “若是无用,你摔了它,不过多费一把力气。若真有用……又岂是你能轻慢的?”

  “有用?”周老三嗤笑一声,想要再争。

  姜义却再不理他,只脱下自己一件干净外衫,走到大牛身前,将那石像仔仔细细拂过一遍,把泥水与湿气都拭了去。

首节 上一节 226/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