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223节

  “六伯公,送来三百年血参一株,滋养元气。”

  又一只玉匣展露,里头那株血色人参,形如婴儿,参须蜿蜒,隐有灵气鼓荡。

  这两样,虽也珍稀,却还在情理之中,算得上是体面厚重的见面礼。

  待到最后一项,姜亮语气也郑重了几分:

  “七姑婆所赠,是一套‘小聚灵阵’的阵旗。”

  此言一出,姜义手中茶碗微微一顿。

  姜亮取出的,是十二枚寸许长的玄铁小旗,丝帛为面,银线绣成繁复符文,幽光流转,暗暗呼吸天地之气。

  “此物虽名曰‘小’,却能聚拢方圆里许灵气,化为己用,对修行颇有益处。”

  姜义的目光在那套阵旗上停留良久,方才收回。

  暖玉、血参,不过寻常礼数。

  可这一套阵旗……便不是寻常鬼仙家眷,能随手取出的东西了。

  姜义缓缓点了点头。

  心底那点被老桂算计的不快,也在这一桌贺礼前,烟消云散。

  他方欲开口,堂中那缕姜亮的神魂却忽地一愣,旋即抱拳告罪:

  “爹娘稍待,孩儿去去便回。”

  话声未落,身影已然散尽,只余一桌子未散的喜气,还在案上氤氲。

  姜义倒也不恼,只将目光落回桌案。

  伸手取出两块暖玉,一枚递与大儿媳金秀儿,一枚则落在姜锐之妻赵绮绮手中。

  自家骨血,自小便在灵泉旁长大,根基厚实,用不着此物温养。

  倒是两个媳妇,底子浅些,若能日夜贴身带着,也算是长久的补益。

  二人欢喜得不行,连声道谢。

  谢声未了,姜亮的身影又在席旁凝成。

  这回脸上的喜气更浓,几乎要从眉梢眼角溢出来。

  不等父亲开口,他已抬手,又将几件光华各异的物事摆上桌来。

  他手中那卷礼单,不知何时又添了一截,比方才长了一倍不止。

  只听他朗声念道:

  “新媳妇十三伯公,贺碧水圭一枚!”

  “新媳妇二十七姑婆,贺凝神香一盒!”

  “……”

  念到一半,姜亮神色微滞,脸上喜意不觉多了几分哭笑不得。

  他冲众人一拱手,苦笑道:

  “爹娘莫怪,孩儿还得再去一遭。”

  言罢,身形再度一散。

  堂中忽地静了片刻,姜义与柳秀莲对视一眼。

  彼此眼底,同时浮出一丝说不清的疑惑与茫然。

  这……到底是哪一出?

  自此往后,倒像泼了水的墨,收也收不住。

  几日之间,那鹰愁涧的方向,活似开了闸的河口,贺礼一拨接着一拨往姜家涌来。

  姜亮这位新晋的公公,竟成了个专职脚夫,日日往返,忙得不亦乐乎。

  才几日功夫,姜家平日里堆柴放耙的杂物屋,已被各色仙家物事填了个半满,宝光流溢,连屋顶都照得锃亮。

  而他手中那卷礼单上的称谓,也是一行行往下排去。

  自最初的“三伯公”、“七姑婆”,一路排到了“七十八伯公”、“九十七姑婆”。

  再往后,索性连名头都省了,只剩些“叔公贺”、“姑婆贺”的字眼,活像流水账一般。

  这些贺礼,倒也颇有趣。

  有的,不过几方暖玉、一盒香料,随礼而已,意思到便罢。

  可也有些,却是“九转大还丹”、“太乙金精”之流,连天上正经的上仙,也未必能轻易弄到手。

  虽说礼物原是个心意,贵贱不好多论。

  可姜义看着这一屋子的光华,还是忍不住暗暗感慨。

  这桂家的亲眷,倒真是枝繁叶茂,鱼龙混杂。

  只奇在,这样一个盘根错节的庞然家族,自己先前竟半点风声都未曾探得。

  越想越觉邪乎。

  敖烈当日那番话,姜义此刻更是笃信。

  这等家族,人脉势力铺陈得天罗地网,偏又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能做到这般,反倒说明了太多东西。

  直至数日后,鹰愁涧那边方才安静下来。

  姜义将那一屋子的贺礼逐件盘点,分门别类,妥帖安置。

  有的分给家人佩戴温养,有的移去树屋以助灵气,还有些则用来浇灌护养那三株桃树。

  至于眼下无用的,便一股脑收进壶天之中,留作后日。

  只是将那满屋宝光翻检一遍,终究还是可惜。

  琳琅满目,却偏偏不见能解燃眉之急之物。

  哪怕一件储水、降雨的宝贝,也无半分影子。

  他心下正欲将此事翻过,姜亮的神魂却又悄然来至果林。

  只是这回,脸上不见半点喜色,反倒东张西望,神色小心,似是怕旁人瞧见。

  姜义心头微动,却未出声,只神念缓缓散开,绕着山林扫了一遭。

  林静鸟闲,风声无异,这才收回心神,淡声问:

  “怎么了?”

  姜亮凑近前来,压低嗓音,低声道:

  “爹,钦儿那边……方才又收了两份贺礼。”

  姜义闻言,连眉毛都没抬一下。

  这几日贺礼收得手软,耳朵听得生茧,早已麻木。

  见父亲不以为意,姜亮咽了口唾沫,才将后半句吐出:

  “只是……这回送礼之人,并非桂家的亲眷。”

  话到此处,他神色凝重,带着几分莫名的不安。

  “有些……特殊。”

  “特殊”二字一落,姜义面上的随意也收了个干净。

  抬眼看向姜亮,神色间,已然多了几分正色。

  姜亮见父亲神色已然郑重,这才从袖中,小心翼翼取出一卷崭新的绢帛。

  他没有立刻铺开,而是先轻轻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

  仿佛那上头写的,不是寻常名姓,而是两道沉甸甸的符诏。

  “南海,惠岸行者,贺杨枝玉露一滴。”

  “南海,捧珠龙女,贺莲池陶瓶一尊。”

  言罢,他抬手一招,一尊陶瓶已凭空落在掌心。

  姜义的目光落在那瓶上,只一眼,心中便有个判断。

  新,毫无争议的新。

第192章 净瓶玉露,合修法门

  一尊陶瓶,安安静静卧在姜亮掌心。

  模样平平,不似什么仙家至宝,倒像是哪家丫头池塘边信手捏的泥坯。

  瓶身细细长长,陶质粗糙,线条也歪歪斜斜,透着几分稚气。

  通体一派新气,仿佛昨日才出窑,连尘埃都还未来得及落。

  姜亮却捧得郑重,手指微紧,像是生怕打翻了天书。

  嗓音不觉低了几分,带着敬畏:

  “桂老传话,说此瓶乃那位捧珠龙女,亲手取落伽山莲花池底净泥,依玉净瓶之式炼成。”

  言至此,他顿了顿,眼里波光暗转,才又缓缓接道:

  “虽比不得真玉净瓶盛纳四海,然装下一湖烟波,想来尚可。”

  “一湖烟波……”

  姜义闻声,心头微震,立时伸手,将那只看着颇为寒素的陶瓶接过。

  瓶身入手,温润寻常,与市井陶器并无二致。

  然而当他将一缕神念探入瓶中时,却猛然一滞。

  那岂是方寸之地?

首节 上一节 223/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