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384节

  陈敬云本来是不打算建这么多战列舰的,但是当时英美两国已经提议限制海军军备,而英日两国也是强烈要求中国也必须参与到海军条约中来,不然让拥有两艘战列舰的中国放任到海军条约之外,日本说什么也是不会签署这个条约的。

  基于中国也即将参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现实情况,为了能够在海军条约中取得更多的吨位,而且在知道这些战舰不可能真正建成的时候,陈敬云也是批准了海军提出的第三期发展计划,不过两艘战列舰注定只能成为纸面战舰的。

  现在中国已经是准备在发展多年,已经拥有成熟技术的江南造船厂如果要开工建造国产战列舰了,其主炮还是需要进口美国的十六寸炮,火控系统也需要进口,整艘船的零部件国产比例只占了30%不到,剩下的重要零部件全是进口货,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自造战列舰的想法,实际上造不出来也没事,因为陈敬云就没指望过这艘战列舰能够完工。这艘以炎帝级战列舰为蓝本进行了小幅度改良后的战列舰被命名为尧帝号,在炎帝级战列舰回国后的次月,也就是九月份正式确定设计,出于争夺海军吨位以及让日本投入更多海军军费的目的,和当年的炎帝级战列舰一样,中国海军依旧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丝毫没有保密的态度。

  尧帝号战列舰在1921年12月正式在江南造船厂动工!

  而早在尧帝号战列舰开工之前,中国海军第三期发展计划中的两艘重巡和两艘航母在上半年就已经相继动工,对于陈敬云来说那两艘战列舰造不出来没事,因为他从来就没打算过要造出来,单纯就是为了争夺海军吨位和恶心日本人而已。但是重巡和航母却是中国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当尧帝号战列舰还没有完成设计的时候,改进自华山级航母的新一代航母早已经是在1919年就完成了设计,并且其首舰在1921年的2月份就动工,2号舰在3月份动工。两艘改进自华太级重型巡洋舰的世广级重型巡洋舰也是在上半年和下半年相继动工。

  1920年开始各国就开始为了限制海军军备开始谈判了,而各国为了赶在海军条约正式签订之前都是加快了各自的施工,1922年初,日本拼命赶工总算是让加贺号战列舰和一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完工,并且来不及试航之类的就直接进入海军服役,次月后美国的一艘南达科他级和一艘列克辛顿级战列巡洋舰也是相继完工服役。而这个时候条约还没有正式签订,各国还相继提出了更大口径和更大吨位的战舰,比如日本的13号战舰计划,虽然计划装备的十九寸大炮在试射的时候出现呢了炸膛迫使日本回到了十八寸的路子上来,但是装备十八寸舰炮的战舰已经是提出了各国的建造日程当中了,日本如此,美国同样如此,就连战后财力吃紧的英国也是不勒裤袋紧跟着发展N3战列舰。

  不过这种非理性的海军竞赛始终不是正常现象,经过多次的谈判和利益交换后,1922年10月,各国终于是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

  条约中规定了各国的海军主力舰的最大吨位,英美两国相同为六十万吨,日本为四十五万吨,法国和意大利为二十万吨,而中国也是获得了十五万吨的吨位。日本极力后也是获取了其理想的达到美国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不过这是建立在同时面临中国海军的威胁下。而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取得了和英国相同的吨位后代表着美国势力比肩英国,而更重要的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后英日同盟解散,这才是美国最大的收获,对于美国而言,华盛顿海军就是为了给英日同盟准备的庞大葬礼!

  法意两国是打酱油的,因为虽然给了他们二十万吨的吨位,但是他们要达到这个吨位的话还得继续建造。

  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主力舰的吨位最少,但是也有着十五万吨,这可是把对中国海军中超过一万吨的军舰全部给算了进去,并且把第三期海军发展计划中的两艘世广级重巡也算入了主力舰之内,由于条约中规定除了航母、主力舰外,其他作战军舰不得超过一万吨和八寸的舰炮,以至于中国现役的两艘华太级重巡以及正在进建造当中的两艘世广级重巡都是被算入了主力舰之内,虽然中国极力争取说这四艘重巡只是装备了八寸炮,并不是主力舰,但是美国和英国为了仿制日本在未来也建造大量拥有均衡防护的一万五千吨以上的八寸炮舰,所以硬性规定了辅助舰上限为一万吨以及八寸的舰炮,不过为了补偿同意中国将主力舰吨位从十万吨增加到十五万吨。但是为了防止中国利用这些重巡的吨位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其中明确规定条约期间这些一万五千吨的重巡代替舰也要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一样,必须要满足二十年舰龄后才允许建造代替舰。

  而各国在签约签订十年内,除了条约规定内继续建造和完工的主力舰和航母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新建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十年后可以按照条约规定建造代替舰。而中国主力舰的舰龄都很短,哪怕是1932年以后也到不了二十年的期限,所以那时候中国要想提前建第三艘战列舰的话,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到时候把那两艘才十年舰龄的华太级重巡以事故的名义给自沉了,那么那时候中国腾出主力舰吨位并可以按照条约立即建造代替舰了。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美国和日本,只是这些花费了无法军费造出来的战舰舍不舍得就这么自沉掉,那就要看各国的海军将领够不够疯狂了。

  按照条约规定,中国的主力舰只能保留两艘炎帝级战列舰,两艘华太级重巡,两艘正在建造当中的世广级重巡。而现役的两艘前无畏战列舰以及两艘缴获自德国的装甲巡洋舰必须退役,而考虑到中国缺乏训练舰的情况,允许中国将一艘装甲巡洋舰改装为训练舰,其余三舰必须退役拆毁,并且中国正在建造当中的两艘战列舰也必须停止建造并拆毁。

  相对于主力舰的吨位过少,中国海军获得的航空母舰吨位却是很高,这是因为中国的航空母舰本来就多,原本的改装航母泰山号;去年和今年才完工服役的华山号、黄山号;这三艘加起来就五万多吨了,然后加上中国根据第三期海军发展计划建造的两艘衡山级航空母舰,那么就是有十万吨了。

  当日本要求中国的航母吨位只能限制在六万吨的时候,陈敬云立马就指示伍廷芳等外交代表退场,并以拒绝签字为要求迫使英日等国同意中国和日本一样拥有十万吨的航母吨位,虽然不如美国和英国的十三万五千吨,但是和日本的十万吨持平,比法国和意大利的六万吨要多。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即是限制了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更是国际地位的一次排名,中国虽然获得的总吨位排在最后头,但是能够被强行逼着参加华盛顿海军条约,这已经是证明了中国在各国心目中地位的提升,要是和前清时候的那个样子,人家日本都懒得要求你参加海军条约。

  1922年后,世界各国海军开始进入所谓的海军假日时期!

第〇五五一章 海军假日时代

  1922年10月份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对世界海军的发展可谓是影响巨大的,条约对主力舰吨位设置了三万五千吨的上限,对主力舰的舰炮设置了十六英寸口径的限制,而这一举措直接让各国的巨舰大炮计划暂停下来,尤其是日本雄心勃勃的十八寸大炮以及英国打算在N3战列舰上使用的十八寸巨炮都不得不未出师身先死。

  而对主力舰三万五千吨的上限限制,就让中国的炎帝号战列舰、黄帝号战列舰、日本的加贺号战列舰、天城号战列巡洋舰、美国的南达科他号战列舰、这五艘战舰成为了仅有的超过三万五千吨并且拥有十六寸巨炮的战舰。而作为老大帝国的英国自然是不会允许发生这种事情的,不过搞海军限制条约是英国人所倡导并且是支持的,所以对于限制三万五千吨英国人也没有办法,但是他们要求可以继续建造两艘主力舰用以对抗各国的新式战列舰,因此按照条约规定,英国可以在条约签订后立即开工建造两艘主力舰,并且单舰的吨位上限是四万吨。

  一旦这两艘战列舰完工后,英国才有可以和中美日等国新锐战列舰相对抗的战列舰。

  虽然因为大英帝国的影响力让英国成为了条约签订后唯一可以立即建造两艘四万吨主力舰的国家,但是同样可以通过这个事实已经可以证明,英国的国力已经遭到欧洲战争严重打击,要不然的按照英国一贯以来的造舰计划,战争期间英国的新式战列舰早就四艘四艘的开始建造了。国力的萎缩让英国无法继续执行两强政策,甚至让英国无法建造更多的战列舰,这也是英国为什么极力推动海军限制条约的根本原因。

  同样是因为英国的国力削弱原因,英国人恨不得其他国家连舢板都不能造,这样他自己也就不用造了,所以才会给巡洋舰弄出了一个一万吨和八寸炮的上限来,而且死活不承认中国的华太级重型巡洋舰和在建的世广级重型巡洋舰是辅助舰,强行把这两级舰划入到了主力舰的范围,为的就是限制日本和中国继续建造超过一万五千吨这种火力和防护相当均衡的巡洋舰,更害怕美国人也在后头跟风,到时候估计又会演变为一场重型巡洋舰之间的军备竞赛,所以英国人干脆就按照中国以前的两艘兴上级万吨重型巡洋舰和日本正在开工的古鹰级一等巡洋舰为标准,制定了非主力舰和航空母舰外,其他作战舰艇的吨位不得超过一万吨,舰炮不得超过八寸的限制。

  正是因为这些限制标准,才会出现条约重型巡洋舰这种不实用还死贵死贵的舰种,也让中国的两艘华太级重型巡洋舰和两艘世广级重型巡洋舰成为了条约期间仅有的四艘火力与防护均衡的重型巡洋舰,后面日本和美国造的重型巡洋舰虽然在火力上和速度上都要强于这四艘重型巡洋舰,但是他们的防护却都是轻型巡洋舰的标准,换句话说中国的这四艘重型巡洋舰在未来数年后和英美日的万吨重型巡洋舰单挑的话,中国重型巡洋舰上的八寸炮乃是五寸的副炮都可以轻易地给对方造成致命损伤,而对方的八寸舰炮却是无法给这四艘重型巡洋舰造成致命打击,按照防护自身主炮设计的均衡性一万五千吨的重型巡洋舰不是那种只有一万吨的条约重型巡洋舰能够比较的。

  当然了,这也和各国对重型巡洋舰的使用定位不同有关,日本对重型巡洋舰的定位是雷击舰队的旗舰,是用来率领雷击巡洋舰和雷击驱逐舰进行雷击作战的主力,英国的薄皮重型巡洋舰纯粹就是用来巡航殖民地,保护航线的。而美国的重型巡洋舰受到没有更多战列巡洋舰的限制,加上美国海军中提倡的进攻和主动权等因素,所以更推崇火力,十门八寸炮的火力比中国的四艘均衡型重型巡洋舰都要多出一门来,比日本的雷击重型巡洋舰六门八寸主炮就更多了。

  至于中国的重型巡洋舰定位也是慢慢发生变化,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高速巡洋舰队的主力舰使用,换句话造出来就是为了打击日本的海上交通线的,所以在1913年的年代里就造出了二十九这种高速舰,火力也只有六门舰炮。

  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期海军计划实施后,航母和战列舰成为中国海军的主力,重型巡洋舰的定位开始向前卫舰队的主力转变,为主力舰队提供侦察之余并担任次要战线上的炮战主力。所以这一时候就提高火力外也提高了防护,相对而言航速虽然提高了,但是也只有三十二节,远不如日本在建的古鹰级重型巡洋舰三十四点五节的航速。

  而在第三期海军发展计划中,重型巡洋舰的定位依旧是前卫舰队的主力侦察舰,并为战列舰和航母提供防空火力,所以世广级重型巡洋舰依旧保持了九门八寸主炮,防护和之前的华太级重型巡洋舰也相差无几,但是采用了更多的防空火力,而更重要的就是这几年里世界范围内动力系统技术的进步,动力机组进一步加大功率,使得速度达到三十四节。之所以要这么高的速度,那么因为中国的刚服役的两艘航母以及在建的两艘航母都是拥有超过三十节的航速,作为舰队护航兵力和前卫舰队使用的新式重型巡洋舰也必须拥有比航母更高的速度才行,不然谈何给航母提供前卫侦察。

  只不过这种均衡性的重型巡洋舰按照条约中国也是不能够继续建造了,为此中国海军为了如何建造下一代重型巡洋舰而闹心不已。

  此外由于飞机的发展,中国海军还为战列舰以及重巡甚至五千吨以上的轻巡都装备了水上飞机,用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空中侦察能力。

  “现在兴上号和兴南号的舰龄都已经超过了八年,这几年虽然保养的还算良好,但是由于使用频繁,各系统的状况都不是很乐观,代替舰的建造必须是要提上日程了!”程璧光正在和萨镇冰商讨着未来海军的发展。

  萨镇冰也是点点头:“前些年我们主力舰少,不管是训练还是其他任务都只能用兴上号和兴南号,用的多了损耗快也是正常的。这两舰也算是为我国海军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了!”

  说到这里后,萨镇冰沉思了会后道:“至于这两舰的代替舰计划还需要仔细考虑,现在第三期发展计划已经中断,两艘尧帝级战列舰没了,而且以后也不能造超过一万吨的战舰,这海军未来如何发展我们还需要一个详细的规划的,不过就这么走到总统面前要造舰款子,他是不会批的,我也没那个脸提!”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不但给英日美海军的巨舰大炮计划化为泡影,也让中国海军的第三期发展计划遭到中断,中国海军萨镇冰和程璧光等人叫嚷着的四四六舰队计划还没有开始施行就已经成为了泡影,当初海军提出第三期发展计划的时候,就是想要把海军建成一支拥有四艘战列舰,四艘航母,以及六艘重型巡洋舰和相关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辅助舰的庞大舰队。国内的部分海军将领和日本的八八舰队相比较后称之为四四六舰队,而实际上现在的日本海军在条约签订前叫嚷的已经不是八八舰队,而是十八舰队,即保持舰龄在八年以下的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八艘。只是中国的四四六舰队计划落空后日本的十八舰队也成为了泡影,现在乃是九五舰队,拥有了九艘无畏级以上的战列舰和五艘战列巡洋舰。

  这个四四六计划是中国海军的野望,计划中的两艘新式重型巡洋舰和两艘航母已经在建了,但是在萨镇冰等人看来最主要的两艘战列舰却是被迫停工,这就让中国海军提出的四四六舰队计划直接落空。

  “这样,我和舰政司那边再商讨条约后重型巡洋舰的设计方案,然后修正第三期计划的原定内容!”程璧光如此说着。

  萨镇冰点头:“嗯,这个计划就由你来负责吧,这几年你做得不错,我也是老了,这中国海军的希望迟早是那些年轻人的!”

  程璧光听到这话却是略微一愣,萨镇冰今年其实不过六十三岁,这个年龄对于军政大佬而言并不算太老,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的年龄,不管是从军还是从政,如果没有特殊机遇的话慢慢一路往上爬,等爬到海军上将、担任海军部总长这个职位的时候六十多岁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实际上他程璧光今年也不比萨镇冰年轻多少,他程璧光今年也是六十一了,只比萨镇冰少了两岁而已。

  按照正常情况如果这两个人如果身体状况不出现太大的变化,不像安华林那样身体糟糕到无法处理政务的话,那么他们还是可以继续再干个十来年的。这几年来南京共和政府里头虽然陆续有高层辞职退居幕后,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当年跟着陈敬云起家的安华林福州起义时就已经五十六岁了,随后安华林跟着陈敬云走过了他人生总最为灿烂的十年,不但任职了多年权势滔天的财政部总长,1915年后更是进一步坐上了政务院院长之位。而这个职位对于皇帝时代或者是现在陈敬云独裁的年代里,已经是人臣可以爬上的最高位置,再上一步那就是陈敬云的位置了。这几年来说安华林没有坐一坐陈敬云屁股下的那股位置的想法是骗人的,但是他到底是没有了希望,一届政务院院长还没有干满,他就已经是连续中风数次而住院,到了1919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完全放下了政务院的日常工作了。到了1920年第二届总统选择换届的时候,安华林也是没了争夺的心思,主动请辞了政务院院长一职,陈敬云也就顺水推舟让他退了下去。

  类似安华林这样的人在中国军政高层里有很多,国民军体系是年轻,但那是指1913年的时候,而主要指的是军方,并不是说政府方面。其实政府方面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官僚了,向马寅初这样三十多岁就身居高位的官员并没有多少,其他的安华林、洪子泰、乃至郑祖荫这些人到了今天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而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开国功臣,所以尽管年纪大了但是依旧一个个都占着位置,而大量近十年内从中层慢慢爬起来的四五十岁的那一群官员们大多数还是待在省府里又或者是在院部里担任司长、处长之类的职位,如果这些开国的老头子们不退下去,这群四五十岁的壮年官员们估计还得继续等十几年才能爬上去,而等到他们爬上去的时候都是六七十的,再掌权两届十年的话那也是七八十了,这种情况陈敬云是不希望看见的,军政高层虽然太年轻了不行,但是太老了也不行,最好是五十岁左右就能够上来,然后干个十几年在六十五到七十岁之前退休养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而健全的权力更替体系。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军方当中,陆军要好很多,大多数人都还很年轻,但是海军里情况就糟糕的多了,一大票海军将领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中国海军里头的少将年纪低于五十岁的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五十以上的,而中将军衔的除了宇文涛外其他全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

  军政高层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慢慢出现,而对于陈敬云老说年龄其实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的重点是:这群老人大多数都是跟着他一路走过来的,位高权重已经十余年之久了,比如萨镇冰这个海军部总长已经当了足足十年,是时候退下来了。

第〇五五二章 战后经济危机

  陈敬云当年为了拉拢海军,同时也是为了保持海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全盘接受了前清时代的海军,不但军官还是士兵他都是继续用着,萨镇冰和程璧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了,毕竟海军相对于陆军和空军而言太过于特殊,一个海军军官的培养是以十年计的,根本就不是陆军那种几个月就可以速成培养,哪怕是高级将领也顶多进修几年而已,海军的哪怕是中层军官都得学习多年。

  前清时代海军的高级军官的培养模式一般都是国内先学几年,然后舰队里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到英国留学三四年,再到英国海军中实习一段时间,毕业后回国才能担任舰长这种中层军官,并成为高级海军将领的储备人才。现今中国海军的所有现役实职将官里头,几乎全都是有着留学的经历,而担任要职的海军高级将领清一色是留学英国出身,要不然其他人怎么会说现在的中国海军就是一群假洋鬼子呢。这些留学回国的海军中层军官历练个十几年后才能慢慢爬到舰队司令这种职位。这个和个人的军功乃是运气都无关,而是因为海军的高级将领没这十几年时间来学习和历练,根本就无法指挥舰队作战。

  宇文涛如果不是有着陈敬云的鼎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短短十年内爬到中将位置并担任作战司司长这个关键职位。

  陆军和空军都是陈敬云一手建起来的,可以说是被陈敬云掌控的很彻底,但是海军方面陈敬云很多时候只能是在大方针上指导指导,实际事务就很少插手,要不然当年陈敬云也不会惊讶于海军那群人竟然没有自己的吩咐就去试验航母甚至改装航母了。

  虽然说海军依旧是听从陈敬云的号令的,但是这种状对于习惯掌管一切的陈敬云而言多少不舒服,这些年来一直也是在海军中培养自己的嫡系力量,从军校开始培养,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成立后,陈敬云已经为海军建立了海军大学,自己培养海军高级将领。另外也是支持现有的嫡系力量快速爬上去,宇文涛就在陈敬云的支持下已经晋升为中将,并且担任了海军部作战司的司长,海军部里可没有参谋部这种机构,所以海军部里的作战司也不同于陆军的作战司,反而是更像陆军作战司的上级机构参谋部,主要担负全海军的战略制定规划以及在战争时期直接指导海军各舰队作战,要不然也不会是宇文涛这个海军中排名前几位的中将来担任司长了。

  陈敬云要培养嫡系力量,要掌控海军力量的心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那些部下们都是跟着他差不多十年以上的老人了,也是陆续看出了这种苗头,所以一些年纪大一些的人都是开始主动让位。

  而这个主动让位也并不是说就是把权力都让出去了,而是退居幕后,比如说在军工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唐辉康,他一样也是辞去了职位,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淡出政界而是继续以陈敬云私人工业顾问待着,影响力也并没有减弱多少。再比如萨镇冰,他要是从海军部总长这个位置上退下来,那么他依旧是海军唯一的上将,下面的众多海军将领不是他的学生就是他的手下,这影响力是依旧的。唯一和现在不同的就是现在他站在前台,而退下来后就是站在了幕后。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以退为进的手段,萨镇冰知道如果自己继续坐在海军部总长这位置的话,陈敬云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以陈敬云的手段,估计自己以后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首节 上一节 384/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