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95节

  “当然,对于当事人而言,哪怕化成灰灰一直躺在土里,肯定是最好的。”

  诸葛亮说罢,话头一转,“不过,我发现后世人的工巧之技貌似很出神入化!”

  “人死之后还能根据尸骨检验出现生前的死因。”

  “岂不是历史谜团不再有任何遮掩了?”

  很少说话的云妹也笑着挠了挠头,“军师之言醍醐灌顶。”

  “我是没有想到曹贼也算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了,最后居然死于了牙疼,这和陈元龙之死类同,倒是颇有唏嘘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孤巧设的陵墓怎么会被凿了!

  曹老板目瞪口呆,因为先汉诸帝只是经过短短一个小乱世的动荡,就让匪寇把墓给盗了。

  这样的教训告诉了他,陵墓一定不能显眼。

  心中早就有不少预案的他是真的万万没想到,还是会被人给挖出来。

  呜呜呜,孤英雄一世,还是尸骨不寒吗。

  荀攸见到曹操一脸的郁闷,上前开解道:“主公,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

  “最起码,主公通过后世人医术,知道了自己的病因,岂能不是好事?”

  “噢!”曹操闻荀攸的话后,茅塞顿开,大笑着一拍桌子,道:“公达之言在理啊!”

  “孤一直以为是头风病才让孤痛苦多年,没想到是牙齿引起的头疼。”

  荀攸笑着道:“主公,既然心病得开,知晓真理,当立即延请名医,为您诊治牙病啊!”

  朱翊钧可怜巴巴的望向他的太岳,“太岳,朕,朕被他们欺负了。”

  张居正拧着眉头作思考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后来居然混这么惨,尸骨都让人给刨了。

  望向楚楚可怜的朱翊钧,心道:培养天子不能松懈,看来功课得加倍了。

  腿疼咋了,太祖爷晚年眼都快瞎了还批阅奏折了。

  小小年纪就一把年纪的朱翊钧,看着心事沉重的太岳,以为要获得关爱了,眼中的希冀之色愈浓。

  太岳果然还是关心朕的,嘿嘿...

  【追评:“能不能发掘一下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世宗朱厚熜、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墓啊,我想看看他们怎么被药死的。”

  追评:“估计不会,明神宗陵墓挖掘一是当时监管不够,被人以权谋私给通过了,不然也不会挖帝陵,现在考古,除非迫不得已,是不可能开挖帝陵的。

  二是很多人都认为明实亡于万历,所以挖他负面影响小,不会惹起公众方案。

  你看那群人敢不敢考古明孝陵?不得人喷死啊!”】

第96章 嘉靖:欺天啦

  明朝的各时空里,许多皇帝不禁心中松了一口气,没挖朕的就行。

  心中同时涌上不少恼意,抢朕的权抢朕的钱,都这么过分了。

  居然还没到底线。

  岂有此理了。

  “果然读书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该杀!都该杀!”

  朱元璋一眼便看透了隐藏在明代诸帝离奇死因里的谜团了,无非争权夺利而已。

  奉天殿中的文官们:......

  上位,要不要这么搞人啊,本来上班就累。

  您确定俺们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老道士陡然心中慌乱一下,嘴中默念叨着道经,良久后才平复好心中起伏的沟壑。

  旋即眉头就是紧紧连在了一起,额上青筋暴起,一阵阵的来回抽动,整个人暴怒到了极致。

  该死的国蠹,目无君父的老贼!

  抢了朕的钱还不够,居然连朕的人都看上了!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了!

  “欺天啦!”

  ......

  赵飞继续向下翻看着评论,对于各路网友的发言他不置可否,手指向下继续滑动,新的视频接着推送而上。

  「斧声烛影的阴谋论#宋太宗#孤儿寡母」

  「宋初兄终弟及的传位一直饱受争议,赵匡胤的暴毙同样留下了千古谜团」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的的确确是非自然死亡的。」

  赵二人麻了。

  他已经可以听到自己慌乱的心跳声了,依稀间感到后面坐着的赵大已经将手摸到了玉斧上,仿佛下一刻就会暴起,给他这颗好头颅上开个花儿。

  哎!赵光义心中陡生哀叹。若还真是他动的手,恐怕娘娘出面都救不了他的命了。

  可别啊,宋太宗赵炅干得好事,和我赵光义有啥关系。

  他虽然之前一时得意惊喜,最后登上了皇位。

  但那些事情,终究是未来发生的。

  现在出了天幕这回事儿,以后怎样谁也说不定。

  赵炅享的福,他赵光义一点都没受过呀。

  起码,赵炅没这样在文德殿里死命的磕过头。

  「宋史中的记载,赵匡胤开宝九年,也就是他驾崩的这976年里的行程是十分密集的。」

  「不是召见各国使臣,就是召见自己亲臣,要么就是去禁军巡查,去军营视察,或者就是巡查各部院司,完全可以说是一会儿都没闲过。

  在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赵大甚至还跑到了洛阳游玩了一个月。

  大限将至的人,可不会有这样的雅兴。」

  赵匡胤听着天幕上的分析,也跟着连连颔首,说的在理。

  他要是真快死了,肯定要先安排好后事。

  文德殿中的群臣支着耳朵也在倾听着,真如宋史的记载而言,皇帝去世这一年还真没什么将死的征兆。

  谁家将死之人精力这么充足,上蹦下跳的。

  「在正史中,还记载了赵匡胤于九月份视察了国营纺织厂,额,咳咳,就是绫锦院这个机构。

  随后赵大又跑到了开封城南的园子里去看风景了。

  这还没完,他紧接着又去了礼贤宅逛了一圈,也就是视察项目开发进度了。」

  【“礼贤宅?这貌似是诸夏历史最早的功德林啊/.坏笑”

  “礼贤宅是赵大专门圈地修建的一大片院子,用来收留被他打败臣服后的对手的,可惜他死的太早,也就钱俶自个住进去了。”

  “而且礼贤宅是给战败者住的,但需要交钱,虽然那些降人亡了国,之前可是皇帝国王,家底丰厚,宅子是有的,住下需得拿钱来买。

  开封府寸土寸金,这么好的位置和风景,你不拿钱怎么行。

  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疑似最早的黑心地产商——赵匡胤。”】

  武帝刘彻看到这里若有所思,一番沉思后,不禁慨叹赵匡胤身为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想法就是独特。

  建造一堆院子,放在一块。

  不但解决了投降归附后的皇帝不放心问题,又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仁贤的美名。

  好吃好喝供着你,还修建了院子给你住,够给面子了吧?

  常言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

  也是这个道理。

  刘彻自信一想,在自己眼底下修一堆院子给身份敏感的人住,可不就像西周的分封吗?

  宋国等国,身为商朝降臣、王族,身份敏感,那就封到自己人眼底下就行。

  周围都是大国、宗室、忠臣,想闹也不好闹。

  “朕要不要也修一个功德林?”刘彻摸了摸下巴,长安就一个上林苑还是太煞风景了,园子修得多点才有盛世之风。

  下了朝,就去霍霍一下桑弘羊,朕总感觉这小子的榨财之...啊,是生财之道还有灵感。

  到时候朕在建章宫外圈一块好地,盖些气派的院子,高价卖给那些豪强贵族。

  嘿嘿,生财有道,生财有道啊!

  这宋太祖一个黑军汉,脑门还挺好使的。

  「整个九月份,赵大都可以说是活蹦乱跳的,就连十月六日的时候,史书还记载他去军营里看将士们演武了:

  “帝幸西教场,观飞山军士发机石。”

  所以,才有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不少人在猜测赵大之死乃是喝酒喝死的缘由了。

  虽然说根据我们现代考古研究发现,高度的蒸馏酒是南宋时期才有的。

  也就是说,北宋的酒还是那种低度数酒,喝醉喝到醉死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网友们也拿这个常常戏言:“李白千杯不醉,换我上,我也行!”」

  正和杜甫、高适喝酒吹牛的李白脸色微红,望向天幕上的调侃,李白好奇道:

  “后世的酒能喝死人吗?”

  “到底多好喝的酒啊。”

  “我还没喝到都已经诗兴大发了。”

  「赵大本人是很有自律性的,连克己都无法做到的人估计也当不上皇帝。

首节 上一节 95/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