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37节

  「徽钦二帝被俘,靖康耻的发生,实际上北宋已然亡国。」

  「但赵玖不愿意。」

  「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赵玖登基了。」

  “继而导之谓之绍,朕当绍宋!”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身为汉家天子,尔等汉家儿郎,何怕一死?”

  “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凋零残破,朕谈何社稷安宁?”

  “国家受难,朕一日不克复中原,坐立难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先祖庇佑?先祖庇佑的废物上百年也没有收回燕云,平定西夏,倒是好出息,葬送了江山,自家北狩,让天下受辱?”

  “朕的功绩不说秦皇汉武,起码可以比肩光武了吧?赵家的哪位先祖敢自比光武?”

  “平庸之辈窃居高位,早该身死道消,不受香火!”

  “败坏社稷的废物,又岂配朕去惦念?活该横死他乡!”

  “尔等勿要再说,我太祖能取得天下,正是因为人心所向,而非先祖和神明庇佑。”

  “如今朕败退金军,还于旧都,养甲二十万,剑指两河,意在黄龙,更是天下人心所向!”

  他说:“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大宋没有南逃的官家!”

  “我汉家天子,可以亡国亡己,决不可弃百姓而亡天下!”」

  刘彻听得一番高燃语段,眉飞色舞,只觉得好一个扬眉吐气。

  “靖康耻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可当下却能改变未来!”

  刘彻龙睛虎目,他很欣赏这个叫赵玖的孩子,如果我的太子能有几分这样的霸气就好了。

  “先贤曾言: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世祖能在山河凋零之际力挽狂澜,怎么比不上朕了?”一向自信自傲的刘彻被天幕里赵玖的风姿折服,毫不吝啬的夸奖道:“要朕说啊,赵玖再造乾坤的功绩,足以和朕比拟!”

  英雄多出于乱世,深宫养不出猛虎,刘彻左思右想着,要不让朕的太子也去民间历练历练?

  刘据:......

  爹,我怕我下了民间见到百姓惨状后,忍不住造反...

  刘备呵呵一笑,“赵玖能以为汉世祖皇帝自比,说明他心中将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汉家天子了。”

  之前的宋朝官家,那都是些什么货色啊。

  毫无汉家天子的形象。

  孔明眉头紧锁,看着自己抄录下来的天幕信息,思忖着说道:“宋世祖登基以前,宋朝居然没有燕云?!”

  没有燕云,相当于北方无险隘可据守,北方异族多是游牧部落,他们想要入侵或者打秋风,没有了关隘的阻拦,冀州豫州一大片的平原地带,简直让他们回到了忠诚的狼居胥。

  庞统后知后觉,才发现宋朝这样还能立国百年,它的文武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能无北关享国百年,就不能收复了燕云?”

  法正冷哼一声,说道:“其实这就是宋朝的问题所在,能守百年,却不能收复。”

  “早就暴露了出了历代宋廷的德行了,贪图逸乐,毫无进取之心!”

  守寡在家的李清照来到南方后,常思少女时的生活,也痛恨国破家亡的时局。

  为此,在家没少饮酒作词,以此消愁。

  天幕出现后,早年在东京城出了名的爱出头,一向爱凑热闹的易安居士早就搬好了凳子,一直管看着。

  只是,现在的她有些懵。

  赵官家怎么念我的词啊?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写来骂赵明诚那个软骨头的,怎么让官家读了,还读的这么英明帅气...

  北宋的历代皇帝,让赵玖的一番言论说得面红耳赤。

  你这小崽子,说的那么好听,不还是我赵宋的子嗣嘛!

  还有,太祖和你有什么关系!

  赵匡胤倒是心底一片暖意,这孩子真会说话啊。

  他其实也想开了,大宋要是真这样亡了国,还不如拱手让贤,让天下人为天下计而自取之。

  两晋以来,世人对司马氏骂了多少年了,赵匡胤虽然喜读韬略,但文化功底并不差,两晋的事情重演在了大宋。

  真的会让人戳脊梁骨啊!

  “玖儿是个好孩子啊!朕开创了基业给子孙施为,居然上百年都没能拿下燕云。”赵匡胤面带慈笑,“有宋一朝,能有玖儿这样的好孩子,朕就算到了地底下,也有脸和秦皇汉武说话了。”

  赵二焉坏焉坏的,看到赵玖出彩他心底就不得劲。

  “兄长,徳昭德芳...”

  大哥,你的好玖儿可是除了你以外把大宋的历代先皇都骂了一遍了,咳咳,你的儿子......

  黑汉子的脸更黑了。

  “着人给赵德昭赵德芳喊过来!”赵匡胤怒气冲冲的说道,顺手还抽出了自己大玉斧和大鞭子。

  今天他想执行家法了。

  赵二:待会贤明的晋王殿下一定会为两位侄子求情的!

  「一根玉带拴住跋扈烈马

  半只鸭子喂饱吞金巨兽

  八公山力挫金兀术

  尧山对射阵斩了完颜娄室

  白马绍兴明天下之志

  韩信墓前尽显帝王风范!」

  一道苍老的声音,穿透了时空的壁垒,古老又苍莽的将各朝先辈的目光,再次放在了天幕上。

  祇在低语着,在诉说着,那原本应该的事儿。

第37章 我自乘风去

  “岂合巴山雪夜,相望别离......”

  降调版的《风夜行》音乐响起,天幕上一帧帧绍宋的高燃画面闪过,伴随着音乐声穿透各朝古人的情感壁垒,唱到了人们心底。

  「有人说,绍宋是为了这点醋才包了这顿的饺子。」

  “我自乘风去,留下一轮雪月...”

  完颜九妹此时终于是看懂了天幕的意思,那什么的赵玖,那建炎和绍兴的年号,分明就是在说他自己。

  完颜九妹面容阴狠,该死的天幕,居然以这种笔法阴阳朕!

  “朕保住了汉家的半壁江山,难道还不够吗?”

  “这群人根本不懂朕为天下计的辛苦!根本不懂!”

  历史本应如此,本该如此,本能如此...

  终究并非如此啊!」

  「如果说绍宋还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它只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历史...」

  “不过宿命,回首往事皆成雨...”

  天幕下,各时空的宋人心为之颤,眼含热泪,他们不敢相信,期待的好日子居然是假的。

  我大宋终究是没有这样的官家存在吗?

  “官家!”内侍急忙扑了过去,搀扶住将要跌倒的赵匡胤。

  “快去宣刘太医!”

  内侍扶着赵匡胤靠在软榻上,为他揉捏着肩膀,一边等太医的到来。

  赵二老实的站在一旁,低头看着脚下的石砖,心里不知在嘀咕着什么主意。

  “官家,您要保重身体啊!”石崇信掩面哭泣,“天幕都说了您突然的驾崩才没有收复燕云...”

  赵普也附声道,“事啊,官家,倘若您收复了燕云,我大宋...”

  应该不是这般了吧?

  赵匡胤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他那颗九转盘桓的心,终究还是死了。

  绍宋的美好,真的只是一场梦啊!

  历史本该如此,本应如此,我大宋本能如此...

  “天幕给朕看了好大一场戏呐!”

  赵匡胤双眼无神的看着天花板,低声呢喃着。

  “倘若没有这场梦,朕或许可以忍受大宋的命运。”

  “可朕偏偏知道了,大宋本可以改变那样的命运,但...”

  为什么?这就是大宋的命吗?

  不,朕还年轻,朕还能打!

  德芳德昭还小,一定是朕去世太早没教育好孩子。

  大宋才开国,朕还有的活!

  “大宋的未来,朕不能认可!”心底一股不服输的劲上来后,赵匡胤在软榻上坐直了身子,他的眼中再次焕发了神采,看着自己的文武群臣,朗声道:

首节 上一节 37/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