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92节

  关羽看到辛弃疾的战绩后,嘴角一抽:“万军之中取敌首级,你到底是武将还是文人?”

  诗词写得好就算了,武德也这么充沛?

  “难道你也读春秋?”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三岁。」

  《宋史·辛弃疾传》:弃疾乃约......忠义人马五十......径趋金营......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辛弃疾这一机智又勇猛的行动,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

  时人叹然:“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

  就连一向怯弱求和的完颜构,在得知了辛弃疾的英勇事迹后,都连连惊叹:猛士也!

  汉朝武帝年间

  “八百人就八百人,八百人怎么不能冲......等等,五十人???”

  霍去病愕然看着天幕,辛弃疾率五十个人奔袭金营的勇猛身姿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眼睛里。

  这一场景以极其震撼的冲击力深深折服了未央宫上下的君臣们。

  刘彻更是震惊的无以言表,直接站起身来,连连摆头称啧。

  “胆略如去病,勇猛如项羽,此人可为帅才!”刘彻赞叹道:

  “辛弃疾!你就是大宋的霍去病啊!”

  看到了这里,霍去病也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哥们”感到欣慰不已。

  真是好样的,真没给咱去病家族丢份啊。

  天幕上仅仅只是放出了辛弃疾勇猛冲阵的画面,和几句史书的记载。

  但在场的众人都很清楚,五十人冲五万人而擒获叛徒,最终还逃之夭夭了。

  这里面包含的信息可太多了!

  胆略!运气!实力!

  辛弃疾敢冲,这是一胜!

  冲杀并成功,此乃二胜!

  忠良愿追随,就是完胜!

  这情况下人家还乐意追随你去冲杀,还不能证明其人的治军能力吗?

  “能把握倏忽一逝战机者,可谓将帅也!”卫青亦是赞不绝口道:

  “万军取一人,这就很看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战机的把控眼光了。”

  “他成功了,就证明了他的战斗素养。”

  更何况他才二十三岁啊!

  这样的人才可塑的机会还有更多,能成长的上限也会更高!

  李清照:“......”

  这个她还真不好评,于军略她是外行。

  不是讲文化人吗?怎么讲上武将了?!

  刚才还说辛弃疾是词中之龙,现在看他的生涯事迹,咋都跟吟风弄月的文人扯不上关系吧?

  李清照此刻是真被辛弃疾的英武风姿震撼到了。

  如此少年郎,可不就是冠军侯霍去病在世吗?

  照姐久久的才挪开震惊的眸子,薄唇轻启:“是个好汉!”

  “比我家那死出强!”

第202章 美芹十论

  「天下所有人都想当然的认为为,像辛弃疾这样的人才注定要得以重用,拜将封侯。」

  「就连辛弃疾本人也很谦虚的认为,他的起点都这么高了,朝廷给他压压锐气,先来个一营将军也是能接受的。」

  「然而,现实却给辛弃疾开了个玩笑。」

  「南宋朝廷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做了一个负责起草公文的小官。」

  赵匡胤:???

  江阴签判?签判?

  你给我开玩笑呢!这特么连官都勉强算是的一个大吏就把咱大宋的英雄打发了?

  “就连俺都不能一定做得到的冲营擒将,被辛弃疾给做到了。”

  “如此古今往来的悍勇人物,居然做了个签字的!”

  签判是何官职?

  这么说吧,判官判完案后要写案情书,这时候负责对案件档案签字封存的官员,就叫做签判。

  连判官的副手都算不上。

  赵匡胤看到这里是真的恼了!

  辛弃疾这样的名将之材居然被完颜构这样大材小用了!

  浪费人才啊!给俺赵大,俺能立马带身边悉心教导。

  南宋之前的古人们看到这里十分不解,任命一个小文官咱们先不说什么了。

  问题是,人家是个武将啊,你任命个文官?!

  你但凡任命个小点的武官都没毛病!

  只有北宋的人们,看到辛弃疾南归后的结局若有所思。

  龙椅上的赵官家脸色铁青,刚才他也被辛弃疾这样的少年英雄感染的热血沸腾,现在陡然看见这样的欧亨利结局,心中情绪一时起伏不断。

  晏殊扫视了一圈班直,看了番官家脸色后,宽慰道:“官家,我大宋向来重视士大夫。”

  “兴许是后世大宋朝廷不想埋没天才,先给他士大夫身份过渡呢?”

  “是呀!同叔说得对,定是后世朝廷想得更周到,现在的小官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过渡。”

  “官家宽心,后面辛弃疾肯定能发挥大用的!”

  众人紧接着开口上前劝慰,赵祯的脸色这才有了缓和,靖康耻的画面当初就看得他差点晕死。

  如今的赵祯是万万看不得一点刺激画面了,一想到不孝子孙的行为,就恨不得当时打在墙上。

  最好,别让朕知道是那个儿子继位的!

  朕管不了你们,还管不了你们祖宗吗?

  收起思绪后,赵祯沉吟道:

  “那朕就拭目以待吧!”

  ......

  「辛弃疾立下了天下响动的功绩,也回到了南宋的国土上,更是受到了皇帝的亲自嘉奖,最后为何没有受到该有的重用呢?」

  「因为辛弃疾作为一位从沦陷区南下的“归正人”,注定要受到南宋君臣的猜疑、排挤乃至诬陷和迫害!」

  大宋朝廷不把他打入间谍处死就算好的了。

  “多可笑啊!”

  “自己放弃的臣民主动归附居然成了二等人。”

  扶苏眼睛都瞪圆了,难以置信宋朝的作为。

  之前他的父皇看见汉朝的霍去病,都快馋哭了。

  宋朝可好,主动送上门的名将都不要,还给人家打上了二等国民的身份。

  “唉!臣是名臣,君非明君!”嬴政摇了摇头:

  “昔年先祖穆公时,野人唐突杀了他的坐骑都没有追责,还为野人送上了自己的美酒。”

  “正因为穆公不以野人卑鄙,对待所有秦人一视同仁才能成就穆公的霸业。”

  “青史昭昭,到了后世莫说普通的国民,就连名士都要成为二等人了。”

  宋朝不亡,还有天理吗?

  殿中的众人连连点头,靖康耻后不是宋朝丢脸主动放弃的北地吗?

  怎么有脸说人家是归正人的?

  先伤北人之心,再毁北人之根。

  种种举动把北人往外推。

  这是真没想过恢复中原啊?

  哥们,你怎么看起来比异族还异族?

  各朝时空里的古人们眉头紧紧的拧起,对宋朝鄙视北人的行为破口大骂。

  “这宋朝也配称为中原王朝?”

  “荒唐!岂有此理!”

  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炎汉四百年早就将大一统的理念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诸夏人的骨子里。

  如今古人们看到宋朝的自废武功的政策后,直接就断言:

  “宋朝没救了,太没出息了!”

  “乱世之中不想一统九州的政权,会是什么好政权吗?”

  一眼望到头了!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完颜构禅让皇位于皇太子赵眘,是为宋孝宗。

  由于完颜构子嗣于靖康之变中身殒,南逃途中受到惊吓而一生无子。

首节 上一节 192/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