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24节
“军师,你们又打趣我。”
张飞:“军师,倘若我哥哥真不能返回荆州,我可要找你要人呐!”
关羽:“军师,你瞧瞧我这弟弟,哈哈!”
赵云:“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侍,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慰平生。虽肝脑涂地,亦心甘情愿!”
徐庶情真意切,跪倒在地:“单福终遇明主矣!”
孔明:“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庞统自荐帐下,久蒙主公厚恩,早思肝脑涂地,方称本心。”庞统俯首大拜。
“我感刘皇叔知遇之恩从未忘记报答。”
“亮不能临阵讨贼,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何颜于九泉之下面见先帝!”
“诸葛氏三代世受国恩,今日以身殉国得报先主之恩,不堕先祖之名,大义可成矣!”
一头银发的黄忠死前笑道:“臣乃一武夫,浑浑噩噩于长沙,幸遇陛下!”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大将军姜维英气勃发,持刀策马于沙场上,身后站着的诸葛亮和赵云,两人皆是以怜爱的目光笑望着他。
“倘若就此收兵,武侯遗志,先主大业岂不成泡影!”
“我姜维才疏志短,但忠心可鉴!至死也要保住先帝创下的基业!”
“姜维,大势已去,岂可强为!”
“姜维,你主已降,你又为何不肯投降?”
“姜维,他甚至都未见过先帝!”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
各朝时空正在看天幕的古人们,望向画面里一位位耳熟能详的忠臣良将的真情流露,每个人都恨不得以死相报的慨然大气,忍不住为之失神。
奇怪,季汉的这群君臣,怎么身上像在发光一样?
“这就是纳首而拜的魅力吗?”
“我若得昭烈帝这样的主公,即使以死报知遇之恩又有何妨?!”
“老刘家又触发基因红利了,魅魔体质!”
刘备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大?
身为老祖宗不好说太具体,但他觉得能与自己一比了。
如此繁多的忠臣良将为了汉室的理想而奋斗,哪怕大汉至终也没能复兴。
可是,有他们这样熠熠生辉的星星努力过。
他还有啥好苛责的。
刘邦目光灼热的望着天幕,忍不住热泪滚烫,“纵然身死,也要图报汉室吗?”
“哈基维,你这家伙!”
公事堂里的一众人再见初遇的场景,心绪思动难平,那是他们为了理想而加入了刘备阵营时的来时路,那是他们的纯真过往。
“主公!”赵云率先抱拳败礼,其余人也不甘落后,纷纷表示:
“今生得遇主公之恩,纵然身死又如何?”
“但愿助主公兴复炎汉大业!”
“嗨呀,你们这是做什么?起来,都起来啊!”刘备眼角湿润,作虚扶状让众人起身。
“都起来,咱们不要玩这一套!”
“备能有诸位以死相随,此生已无憾矣!”
“诸位!......”
好一番的互表心意后,公事堂才迎来了安静。
“诸位,可有注意到这个叫姜维的?”孔明摸着下巴,出声道:
“此人屡次被天幕提及,其画面又得以展现,足可见是一忠汉的国士啊!”
刘备忽然想到,天幕中的一言:
你从未见过先主,为何不肯投降。
第129章 张飞:军师,我看着你就寝
刘备心中一动,缓缓说道:“若能得此人为我所用,何愁大业不成。”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只是,不知此人现今身在何处啊!”
刘备目光坚定,“若能得知,备以诚意相待,定要请此壮士共襄大业!”
此时,远在天水郡刚开始启蒙的姜维猛然打了个喷嚏。
「时至今日,我们再论起三国时,依然会讨论这样的问题,三家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统一诸夏的可能的?
很多人认为,蜀汉是最早失去一统诸夏的可能的一方,也有人开玩笑道:始误于隆重对!」
孔明:......
“这对吗?”诸葛亮嘴角一抽,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从我开始就没了可能。
堂中谁不知当年主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
庞统、法正在一旁捂嘴轻笑,之前老被安慰的刘备:“军师,别放心上,后人说话多促狭。”
「曹魏暂且不谈,单说季汉一统的可能性,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在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失街亭之后便气数已尽。
演义里孔明挥泪斩马谡,正史中记载,马谡自告奋勇去守扼要之地街亭,随即轻敌大败,致使前线取得了三郡辉煌战果,甚至可以一举光复凉州、西雍的蜀军不得不撤退回师。
回到成都后,作为战犯马谡被下狱,于牢中郁郁而死。」
天幕讲到此处,适时的出现了一张地图,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的关西地形清晰的一一显现,甚至还有不同的地形地貌还有河流山川情况。
更清晰的是,蜀军的进攻路线下,每光复一座郡便将其插上红色的小字汉旗,更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蜀魏两方对战的形势发展。
来不及解释了,孔明单看见地图就震惊到了。
“先将此舆图全都临摹下来!一点都不能差!大家都来帮忙!”
“这是何等清晰明了的坤舆图啊!”李世民喃喃道,“不管了,此图对我大唐西出必然有重用,先抄下来!”
甘露殿内的内侍们赶紧动手,眼睛死死盯着天幕画面,手脚并用的画着地图。
天幕前的各朝古人们,也都被这种一览无余、清晰明了的地图给深深震惊到了。
管他用到用不到,先抄了再说。
宋朝的君臣们这样安慰自己。
“刘备临死前都告诉诸葛亮了,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人就是太会说话了,会哄人,把诸葛丞相给哄住了。”
“父皇,马谡之谋论也算不上很差。”朱标摇了摇头,“以武侯的本事,真正没有才华的人他怎么看得上呢?”
“儿臣以为,马谡和赵括是一类的人。”
“本事自然还是有的。”
“可能还不低。”
但不能真正于沙场上真刀真枪的历练出来,一切才华终究是空中楼阁,水中泡影而已。
......
「也有人认为,季汉统一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进行时,当时的季汉太有汉太祖刘邦出蜀的味儿了!
故而,一种观点认为,关羽之死就是蜀汉落幕的开始。
也有人认为,孔明写给阿斗的《出师表》没有姜维,导致姜维不得信任才失去了一统的可能性。
刘禅不全信姜维这是无稽之谈。
诸葛亮死后,再也没人能平衡成都本地派、荆州派、徐州派等多方势力的利益,也没人能兴民而旺财政等等了,国力的衰退是必然的。
作为君主的刘禅,最是知道这种情况。
对于姜维的多次请求北伐,其实不止刘禅“听信谗言”不让他去,诸葛亮留下的辅政大臣蒋琬、费祎、董允三相也不同意。
不是不让你去。
是国力不够啊,得攒钱啊!
也由此延伸一个观点,季汉四相早亡导致先主和孔明留下的政治班子的大凋零,才让季汉失去了一统的可能性。
这种观点,是认为文武陆续凋零,后继之秀乏缺上的。
谁让汉中之战没多久,黄忠马超全都病死,就连年纪轻轻的首席谋士法正也病逝了。
甚至诸葛亮也由于操劳过度,英年早逝,蒋琬等其余三相也是病逝。」
荆州南郡公事堂外
正忙着文书整理的蒋琬身形一愣。
我,蒋琬,成了军师后面的大管家?
我本事这么大吗?
啊,这.......
咱们季汉都这么短命的吗?
众人愣愣的看着天幕,又扭头看了看孔明,一想到军师每天睡得比狗都晚,起床时鸡都没打鸣。
嗯,合理了。
“三弟,你安排一伍兵士,每日下值之时,护送军师回家休息。”刘备沉思了一下,认为这事儿交给张飞来办才最合适,交代道:
“哦,对了,下班记得搜身,不得让军师偷偷携带公文政务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