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23节

  “哎,但愿云长能放过我手下兵马,他们都跟随我多年了。”

  ......

  天幕视频的伴奏音乐轻声响起:“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曹操颤颤巍巍的望着匣中故人,只见关羽面色如生,和平日一般。眯着笑说:

  “云长公,别来无恙。”

  ......

  与此同时,三国之前的朝代的先辈们面容凝重,拧着眉头,心中对关羽之死抱以太多的叹息。

  诸夏向来是祖宗崇拜和英雄崇拜。

  自周礼诞生之后,经百家和儒家的深化,人们对舍身求义者的评价更高。

  天幕里展现出来的关羽形象,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完美的诸夏英雄,仁义,忠勇,好学,果敢。

  完完全全符合了各类人群对英雄的想象。

  因为他们是诸夏人,都有着同样的信仰和习俗,所以在先天上就喜爱关羽。

  “如此英雄,怎能这样落寞呢!”刘邦瞠目结舌,嘴巴难以合上。

  画面播放到了如今,他也无法相信,这样义薄云天的英雄居然草草落幕。

  再忆起先前“十年之功”的岳飞,汉太祖刘邦不由得一声长叹。

  “天下昏庸奸诈者如此之多,竟使英雄好汉无立锥之地乎?”

  ......

  「襄樊大战,关羽大势将成,与刚刚赢下汉中之战夺取关西之地的刘备形掎角之势。

  却遭到江东“白衣渡江”之计偷袭荆州,不日荆州全境皆失。

  关羽走投无路,被吴国重军包围,强行突围之后,被追至临沮擒获。

  由于他不肯受降于吴,与其子关平俱被斩杀。

  关羽死后,孙权害怕刘备的报复,割其首级送予曹操。

  曹操亲率汉室及魏国文武前往洛阳厚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立汉寿亭侯碑。

  自从,江东便得鼠辈之名,流传千古。」

  【“江东鼠辈,纳命来!”——IP江苏

  “可恶的江东鼠辈,害我大业未成!”——IP川蜀

  “江东鼠辈,拿命来!”——IP内蒙

  追评:“哥们,你匈奴凑什么热闹?!”

  追评1:“大胆,我乃汉室血裔,太祖子孙也。”

  追评2:“??你也叫刘继业?”】

  项羽:???

  好好好,他终于明白江东鼠辈从何而来了。

  他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成了顶天立地的大事,后人居然出了这样的奸诈小人,败坏江东名声。

  项羽大为恼火,想要发怒,可天幕上演绎的事实又让他不得不哑然。

  我江东子弟居然被骂鼠辈,而我身为江东走出来的西楚霸王,还特么无法反驳!

  现在,他也反应过来了,之前十万人打不过八百人的还是这伙人。

  特么的,丢人的事儿全是这一伙人干得!

  “大王,您好像是江北人。”龙且轻声提醒。

  项羽:bushi?

  “亚父,这白衣渡江为何意?此计可是害了真英雄啊!”

  观看天幕半天的项羽,心中十分认同关羽这样的武士。

  对他的死更是惋惜顿足。

  范增闻言沉默半晌,思考起能杀死忠勇无双的关羽的计策到底有多厉害。

  白衣,顾名思义白色的衣服。

  《吕氏春秋》有云,将平民和商贾代名词了“白衣”,泛指庶民,与百姓的词意很是接近。

  是了,是了,此处的白衣指的就是普通人和商人!

  白衣渡江,意思是普通的商人过江河。

  我理解的是对的,但我怎么忽然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范增嘴巴微张,愕然抬头望向项羽,目光呆滞没有神色。

  范增猛摇了摇头,他的头脑风暴依然在不停运转:

  应该不是老夫想的那种让士卒假扮成平民偷渡后,突然发起袭击的计策吧?

  不至于吧?这也太卑鄙了。

  诸夏的道德底线可是很高的!

  春秋至战国,虽然战争的形式在变化,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还是有的,不至于像儒家那群书呆子说的“礼崩乐坏”那般严重。

  不然遭老罪了,得让人骂成啥样啊!

  后世的江东人要是真这么做,就是把路给走窄了,走绝了。

  以后打仗,屠城和滥杀平民就有了理由。

  也不对,自古以来过往的商人,尤其是敌对来的,更是过关的盘查重点。

  除了盟友不查,做做样子外。

  头脑风暴霎时戛息。

  范增猛然一拍大腿,他好像明悟了:

  “我没记错的话,他们之前是不是签了个《湘水之盟》?”

第128章 你从未见过先主,为何不肯投降。

  与此同时,各朝时空里对于“白衣渡江”的好坏十分有争论。

  有的人赞叹奇计定乾坤,有的人慕名英雄而对江东做法嗤之以鼻,破口大骂。

  【“计不分好坏,谋不辩善恶,成则王,败则寇。”

  “所以,我认为江东也没什么错啊!”

  “入关之后自有大儒辩经!”

  “吴国被黑这么惨还是因为只是割据政权罢了。”

  “那为什么没人给晋朝辩经呢?”

  “难道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难道晋朝没有终结乱世?回答我!”

  “假扮成商人的计谋把路走绝了吗?早在春秋时期,晋国荀吴灭鼓就让手下士卒伪装成商人,背着甲胄在城门外休息,最终趁其不备拿下了鼓国。兵不厌诈,愿赌服输而已。”

  “其实之前对吕蒙和东吴的评价都很正面的,之前都说人家国士无双,现代就成小人了。”

  “笑死,不要乱解读古代好吧?国人和野人的区别源于上古,但封建时代,城中居民是百姓,城外就是流民!”

  “楼上都是典型的诡辩论!”】

  「故事到此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常说季汉是一群极致的理想主义疯子组建的国家,从始至终充满了意难平和遗憾,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理由想让丞相再赢一次...」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汇聚了天下的理想主义疯子呢?」

  「刘备,季汉先主,汉昭烈帝的魅力就在于此!」

  天幕上将刘备的四字谥号以红色的草书形式浮现而上。

  季汉先主,大汉昭烈帝!

  初闻的刘备还有些迷糊,旋即反应过来,这说的不就是他自个吗?

  刘备疑惑的目光望向了诸葛亮,都不用他开口,诸葛亮就秒懂了:

  “主公,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

  “昭烈者,赞颂其功绩,也扬名其品德,此谥对于主公而言是十分合适了。”

  刘备微微颔首,随后燥热的心又冷静下去,天幕只是对历史上的刘备作出的评价,一种盖棺定论。

  如今的他基业不过新建,远远没有天幕上的那种高度。

  我不能只有历史上的高度,这样的功绩还远远不够。

  二弟不能死,大汉必须活!

  ......

  天幕上画面一转。

  无数帧蜀汉群臣的话语和先主的影像展示而出。

  有的在沙场,有的在明堂。

  镜头缓缓落在一处公堂中,“哈哈哈”的大笑声充斥于耳,屋里不分上下欢闹一团。

  张飞:“早知如此,何必争夺呢?”

  赵云哈哈一笑,镜头给到了堂中的其他人脸上,皆是不顾仪态的放声大笑,就连上首的刘皇叔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伏在桌案上用力的拍打。

  诸葛亮:“赵太守为其嫂做媒,也是一番好事嘛,子龙何必如此呢?”

首节 上一节 123/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