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06节

  “大将军,您若执意要去,我等引甲护从,切防不测!”

  “好了,不必多虑了!”何进一而再被人拦路说教,明显的不耐烦了。

  “大将军!”红衣小跟班依旧不饶的想要拦住何进,却被何进一把推开,挑眉轻笑道:

  “孟德,我记得你是宦官之后吧?”

  “怎么?你屡次拦我,还想让张让等人先行离宫,是不是要保他们啊?”

  “哈哈哈,孟德怀有私情,我也能体谅你嘛!”

  “你!”曹操双目瞪大,难以置信何进居然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待到何进离开半晌,他才久久回神,叹然一声:“乱我汉家天下者,必然何进也!”

  ......

  西汉武帝时期

  “曹操?”刘彻微微一愣,如果他没有记忆混乱的话,这个曹操应该是篡汉的曹丕之父吧?

  天幕上的曹操极力劝阻何进入宫,那态度和语气做不了假。

  任谁来看,都像是一个有志于报复国家的青年俊杰。

  “此人年轻时候居然这般赤胆忠心?”刘彻狐疑着嘟囔道。

  天幕上,画面一转,切换到了何进入宫的视角。

  一点警惕心都没有的何进直接大摇大摆的走进皇宫,当他行走在人影渐稀的宫道后,身后的宫门忽然关闭,一大群刀斧手涌出将他团团包围。

  幕后黑手的十常侍这时才出现,张让看见何屠夫的猪样,再也忍不住脾气了,当场破口大骂:

  “何进,你原本就是一个屠夫,若不是你妹妹进宫后有我等襄助,你哪来的今日富贵?”

  “我等身为你的恩主,你不思报恩也罢,居然妄图欺杀我等!”

  “似你这样的忘恩负义,目中无人的狂徒,也配做大汉的大司马大将军?”

  “你在最该与我等联手托举小殿下时,居然选择和世家勾结到了一起,你就不怕陛下成人之后拿你的项上人头吗?”

  “怎么,你是想做霍光还是当窦宪?”

  “就你这个狗脑子,当赵高都是抬举了你!”

  张让骂完,心底的怨气得到了释放,根本不给何进说话的机会,挥手示意刀斧手上去,“杀!”

  杂家这下就是被清算了,死了,也好受多了。

  天幕下,各朝时空的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百姓们好奇的朝堂风云,居然跟他们在菜市口跟人骂仗一样潦草。

  祛魅了,家人们。

  而汉朝的诸帝们,却笑了。

  硬生生的被天幕里的事件给气笑了!

  你要杀宦官,因为一句劝,不杀了。

  又因为一句劝,又想杀了。

  你妹妹给你讲明白了利益后,又不杀了。

  前脚离开皇宫,后脚回到家里就开始“密谋!”

  什么样的猪脑子才能相信“太后被十常侍威胁了,我等必须诏令外兵勤王,之后选拔世家贤能充盈朝堂,大汉才能海晏河清!”

  你确定这是密谋吗?怎么搞得像整个洛阳城都知道你的谋划了。

  刘宏的脸色都跟烧煤火的锅底一样,黑得能滴出墨水。

  刘辩果然不能做太子,就凭他这个蠢笨的舅舅,都会害了大汉。

  纵然他不喜欢皇后生的长子,但人家也姓刘啊,是自己的崽。

  肉再烂,那也是在锅里。

  江山还是他们刘汉的。

  他虽然摆烂了,对朝政没招了。

  可大汉的天命尽管已经是苟喘了,却依然能残息。

  啥时候出来个像中宗、世祖一样,啊不,能像明帝、和帝一样的皇帝,大汉就能扭转乾坤。

  “朕气啊!”本就掏空了身子的刘宏,一口气血涌上,苍白的脸色霎时憋得通红。

  “世家和豪强再强势,朝堂上却依然能保持着平衡,而世家向来不会是一条心的。”

  “明明可以,明明就......”

  “啊啊啊!何进气煞朕也!”

  「原本袁绍等人的谋划就是让何进和宦官集团两败俱伤、权力失衡,可以让世家往朝中塞更多的人,在地方和中央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万万没想到,何进居然把十常侍逼到了这种程度,而十常侍的反击更是激烈,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地把何进给捅死了。

  家人们!外戚没了,宦官没了,这天下还不就是我豪强世家说了算吗?

  孤儿寡母,嘿嘿嘿...」

  「老铁们,万万没想到,我等只是略微出手,就有这种意外收获!

  这还等什么!?」

  收到最新消息的世家们忍不住狂喜。

  黄巾之后,大汉本就疲敝,靠着一口气吊着。

  就算是一口气,这四百年煌煌大汉朝,也不是才发展了数十上百年的豪强世家可以撼动的。

  本来只是想让朝堂给他们多松松口,没想到这次居然连绳子都解开了。

  嘎嘎嘎嘎......

  顾不上庆祝的世家,急忙率兵和董卓、丁原等外兵一起破入洛阳,将宦官屠杀干净。

  而一直观望局势的董卓,原本是在慢悠悠的行军,听到人家都开始总攻时,他才开始着急,急忙下令加注。

  不能再看戏了,再晚点就抢不到肉吃了!

  更戏剧性的发生了,宦官们在外兵攻城前,就想赶紧带着太后和少帝潜逃,结果被董仲颖匆匆赶来的凉州军恰好碰到。

  自古,功大莫过于救驾!

第110章 吾剑也未尝不利!

  天幕下的各朝观众们,很多只是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

  但为什么要分三国,就是一问三不知了。

  纵然提到东汉为什么末年,也只能想起一个“黄巾之乱”。

  一个依靠豪强、勋贵、外戚等贵族势力的统治的古早封建王朝,底层人掀起的叛乱是有用的,但无法真正终结这样的王朝。

  他们,没有话语权。

  但他们来过...

  天幕上的画面仍在持续播放着。

  董卓因为护驾有功,又因为外兵入京之后火并了并州来的丁原。

  阴差阳错下,原本对局势持观望状态的董卓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就连他的恩主袁氏也被踩在了脚下。

  之前畅想的世家掌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汝南袁氏更是玩脱了自己一手设计的棋局。

  当初让董卓进京,就是为了保险起见。

  吃猪脑上头的何进虽然临时加了个丁原,他们也没太在意。

  一开始就想着,多啃点肉就行。

  现在情况发展成了这样,属于意外之喜,但这块肉怎么分,那就得大家坐下来好好开开会了。

  可汝南袁氏千算万算,就是没想过自己养的狗居然会噬主。

  「丁原的部队被董卓吞并,狼子野心的他想要更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权势。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

  然而,更高之则是从龙之功!

  董卓,他要废黜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纵然董卓提前放出了风声,百般的威胁,可群臣又怎能遂他的意?

  大汉养士四百年,虽有豪强盘踞地方,世家为己谋斗,但终有那么一批人愿意为汉室而奔波!

  于是,在朝会上,一场无法避免的唇枪舌剑发生了。」

  伴随着乐人吹响长号,演奏肃穆的乐府正音声中,画面的视角从俯瞰的汉宫向下直冲,一个长镜头的拉伸下,视角给到了太极殿。

  大汉朝堂上,香炉生烟,袅袅直上。

  赤色点缀的屏风前,是坐在上首的当今太师董卓。

  位于殿中,跪在地上分列在两旁的正是朝中的公卿们。

  膀大腰圆的董胖子目光扫视了跪坐着的公卿,万人之上的爽感涌上心间,他奔求了几十年,不就是求这一刻吗?

  天下,除了皇帝,再也没有比他权柄更重的人。

  而他,今天要做的就是废立皇帝!

  “诸位,今皇帝暗弱,不足以奉宗庙,我将效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董卓眼睛一凝,望向殿中的公卿们,语气更甚:

  “如有不从者,我当为田延年。”

  董卓霍然起身,重重的掷道:

  宽阔的大殿在设计时,本就要考虑上首皇帝说话的声音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听得到。

首节 上一节 106/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