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69节

  刘树义道:“刚刚进来时,我仔细观察过书房外面墙壁位置,与书房内部的空间情况,书房的大小与外面的墙壁基本一致,这说明它与户部库房墙壁之间藏有秘密空间不同,密室应不是在哪个墙壁的后方。”

  “而书房就这么大,既然墙壁后面没有空间,唯一能藏匿密室的地方,也就只有……”

  他低下头,脚尖向地面点了点,道:“地下!”

  “地下?”

  众人连忙低头看去,便见书房的地板是木制的,所有木板严丝合缝,难以找到入口。

  “入口会在哪?”丁奉问道。

  刘树义摇了摇头,书房是杨万里亲自参与建造的,密室在建造时,杨万里定然考虑过如何避免被其他人发现,再加上杨万里平日使用密室时足够小心,并未在地板上留下任何痕迹,这让刘树义一时也难以发现破绽。

  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问题。

  刘树义道:“密室的入口定然在书房地面上,既然找不到机关,那就不用耗费时间去寻找了,用笨办法吧。”

  李新春道:“刘郎中所说的笨办法是?”

  刘树义嘴角勾起:“刨!”

  …………

  砰!砰!砰!

  衙役们按照刘树义的命令,将桌子书架都搬出去后,便开始刨起了地板。

  他们抡着板斧,用力一砸,砰地一下,地板就被砸出了一个洞,而后他们便用力一扳,原本严丝合缝干净整齐的地板,就迅速被拔了出来。

  随着一块块木板被破坏,一块块连着泥土的木板被运出,原本明亮宽敞的书房,就和狂风席卷过一样,满地狼藉。

  看得杨氏眼皮狠狠跳着,可杨氏已经明白自家老爷很可能犯了大事,也不敢阻拦,只能紧紧地抿着嘴,心疼的看着好好的书房被拆的七零八落。

  “找到了!”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突然大喊。

  门外的刘树义等人闻言,眼眸皆是一动,他们没有任何迟疑,快步走进了书房之中。

  “这里!”蹲在墙边的衙役向他们摆手。

  刘树义迅速走去,到了墙边,便见这个衙役刚刚刨开的地板下,不再是泥土,而是一个方形的铁板。

  铁板一侧有着类似折页的东西,看来这应该就是通往地下密室的门了。

  “这是要手动开门?”李新春也凑了过来:“怪不得我们找不到机关,杨万里压根就没有设置机关。”

  刘树义颔首:“机关有被误碰的可能,但手动的门,只要不挪开书架,不掀开木板,就不可能误碰打开。”

  李新春咂舌:“这杨万里真是谨慎到极点了,宁可天天费力自己开启,也不给其他人发现密室的机会。”

  丁奉不管杨万里是否谨慎,发现了通往密室的门后,他便再也等不及了,连忙道:“快打开!”

  “我来!”

  陆阳元来到铁门前,门上有一个圆形的拉环嵌在铁板上,陆阳元拉住拉环,用力一提——

  只见他粗壮的臂膀瞬间鼓起,手臂上的青筋有如钢筋般盘绕,随着陆阳元的用力,铁门顿时发出“吱呀”声响,没多久,这扇看起来很是厚重的铁门,就被陆阳元轻松开启。

  铁门的下面,是一个如同水井一样,垂直向下,黑漆漆的看不到底的暗道,不过石壁上嵌着梯子,可以顺着梯子向下爬去。

  “你们跟在我身后,我先去探路。”

  陆阳元见看不清下面的情况,便自告奋勇,在前面带路。

  刘树义没有阻拦,陆阳元的武艺和反应力,是他们所有人中最强的,若下面真的有危险,只有陆阳元能解决。

  “小心,慢一些,我们时间没那么紧急。”刘树义递给陆阳元一个灯笼,叮嘱道。

  陆阳元咧嘴笑道:“刘郎中放心,下官惜命的紧,会十分小心的。”

  说完,他接过灯笼,便顺着梯子向下爬去。

  李新春见状,直接向衙役道:“还愣着干什么?陆副尉承担了最大的危险,你们难道还要躲在我们后边?”

  衙役们缩了下脖子,哪敢迟疑,连忙紧跟着陆阳元也爬了下去。

  “我们也快去吧。”丁奉心里惦记着舞弊案,恨不得马上进入密室查找。

  刘树义眸光微闪,道:“丁御史不会武艺,年龄也比我们大不少,面对意外会比我们更加危险,不宜前面犯险,所以你还是走在最后吧,我在前面,李县令、袁灵台、杜姑娘在中间,你走最后。”

  丁奉闻言,只觉得刘树义当真是一个值得深交的好人,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

  他心里流过暖流,道:“好,我听刘郎中的,刘郎中也务必要小心。”

  刘树义笑了笑:“有陆副尉和衙役们在前面打头阵,就算有危险应该也轮不到我们,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面对未知之境,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说完,他也不再耽搁,同样提着一个灯笼,顺着梯子向下爬去。

  还未到底,就听下面传来陆阳元的声音:“下面没有危险,放心下来吧。”

  刘树义松了口气,杨万里在书房门口设下了钢针机关,这让他总担心杨万里还会藏有什么危险的机关。

  好在杨万里可能觉得前面有两道保险,这里不会被人发现,反而是最不设防之地。

  迅速下到底部,就见前方是一个门洞,门洞的后面,是一个房间。

  刘树义抬头看了一眼,李新春等人还在向下慢慢的爬,丁奉位于最后,爬到这里还需要一点时间。

  他没有耽搁,抓住这难得的时间,快步进入了门洞。

  过了门洞,便见这是一个面积比书房要小上一半,但也不算拥挤的密室。

  密室高曰一丈半,哪怕位于地下,也并不显得逼仄,四周墙壁用石头垒砌而成,看起来十分坚固。

  密室内,有着许多东西。

  紧挨着右侧墙壁的,是一排书架,对面墙壁靠着的,是几个柜子,左侧墙壁则靠着一张书案……这些家具都不算小,不知道杨万里是将它们零部件带进来后自己组装的,还是在建造密室时,就把这些家具提前放了进来。

  这些家具都紧靠着墙壁放置,中间宽敞的地方,则是一个个炉子。

  这些炉子形状各异,有兽首样式,有祥云飞鹤样式,还有端方鼎状,只是一看,就知价格不菲。

  “炼丹炉吗?”

  果然不出刘树义所料,炼丹所用的器具,都在这里。

  不过他只是看了一眼这些炼丹炉,就迅速移开了视线,现在对他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原身留下的把柄才重要。

  他目光扫过密室,迅速来到书架前,提着灯笼在书架上快速扫过。

  “没有!”

  书架上的书簿,好多都是十分古老的,纸张发黄的书簿,甚至还有竹简,明显是杨万里不知道从哪里淘来的道门玄学一类的书籍。

  “不在书架……那是……”

  刘树义直接转头,看向靠墙的柜子。

  他没有丝毫耽搁,来到柜子前,直接将柜盖翻开,目光向下看去。

  而这一看,他眼眸便是一眯。

  只见这个柜子里,放着很多金银珠宝,全是十分贵重之物。

  同时一个小木箱,位于一旁。

  刘树义拿出木箱,木箱并未上锁,他将木箱打开,便发现木箱里,放着几本书簿。

  拿起书簿,迅速翻开,然后……

  刘树义眸光一闪,嘴角轻轻翘起。

  “账簿!”

  只见这本书簿上,每一页都写着一个人名,人名后面则是一定数量的钱财,钱财下方,是具体事情。

  比如刘树义翻到的这一页,是这样写的:

  “赵河,南阳士子,四百五十贯。”

  “求武德七年考核通过,得一官半职。”

  这就是丁奉心心念念的证据!

  没想到杨万里竟真的留下了这堪称铁证的证据,不仅收人钱财,还一一做了记录。

  不知道杨万里是怕自己收了钱忘记办事,还是想留下证据,待以后求长生时没有钱财,以此威胁他们……

  以杨万里现在这花钱如流水,动辄万贯炼丹的情况来看,刘树义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他已经听到李新春等人的声音了,他们都到底了,丁奉也马上就要到了。

  他迅速翻页,很快就将这本书簿放了下去。

  他发现这本账本记录的,都是武德七年考核之事,也就是说,杨万里是按年份记录的。

  他是武德八年参加的考核,要找武德八年的书簿。

  拿起下一本,将其翻开,而这一次,他找对了书簿。

  “这密室好是宽敞,没想到杨大夫竟然能偷偷建造出这样一间密室来。”李新春感慨的声音响起。

  李新春已经进来了,丁奉也应该已经下来了。

  刘树义翻动账簿的速度越来越快,但脸上神色却没有丝毫变化,他以柜子遮挡其他人视线,在其他人看来,他就好像在寻找线索一样,而不会知道,他正与下半生的命运在斗争,翻书的手都快成残影了。

  “找到了!”

  这时,刘树义手上动作一停。

  只见书簿上的这一页,赫然写道:

  “刘树义,长安人士,刘文静之子,四百贯。”

  “求武德八年考核通过,衙门不限。”

  妙音儿势力果然暗中收买了杨万里,在原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埋下了一个足以死亡葬身之地的隐患。

  好在,自己提前一步发现了这个隐患。

  “炼丹炉果然在这里,杨万里一定贪污了许多钱财!”

  这时,丁奉的声音响了起来:“快搜!看看能否找到杨万里贪污的证据和线索。”

  因杨万里的贪污已成事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所以丁奉也不再隐瞒了。

首节 上一节 369/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