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10节

  刘树义看着他:“以长安县衙的力量,在长安县管辖范围内,寻找任少卿!沿街打探,是否有人见过任少卿,是否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虽然让杜构回大理寺询问具体情况,可刘树义不准备干等结果,他已经落后了一个时辰,现在是分秒必争之刻。

  如果任兴没有问题,如果任兴真的是因为公务离开……他也做好了向任兴道歉,并且承担一切的准备。

  可如果任兴有问题,现在耽误的时间,可能将直接决定最终的结果。

  他不能赌!

  王硅听着刘树义这两个任务,只觉得心跳如擂鼓。

  虽然他跟随刘树义也查了许多大案要案,但没有任何一个案子,有此案让他如此心惊。

  毕竟,随着自己开始行动,将代表刘树义直接对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出手。

  以前刘树义都是在查到足够的证据后,才揪出四品的凶手,可现在,完全是没有任何实证情况下的出手。

  任兴若真的有问题倒也罢了,可如果任兴没问题……他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后果。

  他忍不住道:“刘郎中,开弓没有回头箭,真的让下官这样行动?”

  刘树义明白王硅是关心自己,他说道:“一切后果有我承担,你只管执行便可。”

  见刘树义这样说,王硅一咬牙,当即道:“下官这就去做!”

  说着,他便迅速吩咐手下心腹率领衙役开始搜查,寻找任兴的下落。

  而他自己则亲自前往城门。

  刘树义见状,也不再停留,他重新登上马车,向莫小凡道:“去万年县衙!”

  马清风灭门案时,万年县县令顾闻曾误会过他,受孔祥算计阻挠他的断案,但他没有因此迁怒顾闻,也未曾在李世民面前说过顾闻阻挠他的事,所以顾闻欠他一个很大的人情。

  接下来,刘树义便要动用这个人情,让顾闻在万年县辖区内,也同时寻找任兴。

  只要任兴没有离开长安城,在万年县衙与长安县衙的联手搜查下,就有机会查到他的蛛丝马迹,甚至直接找到他的踪迹。

  就这样,随着刘树义又走了一遍万年县衙,对任兴的全城搜查,正式开始了。

  而刘树义重查饷银案,寻找任兴的消息,也有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

  …………

  司空府。

  钱文青一脸激动的走进了裴寂的书房。

  “叔父,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边走,钱文青一边道:“刘树义竟然要查饷银案!”

  “他真的是晋升的太快,已经飘了!什么案子都敢去查!”

  “而且他还直接让长安县衙与万年县衙寻找任少卿!这是什么?这分明是对任少卿的通缉!”

  “他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竟敢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通缉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他真是在找死!”

  “叔父,我们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现在就去找当年三司那些官员,去找御史,向陛下阐明刘树义这以下犯上之事!这一次,一定要将刘树义打入十八处地狱!让他不得翻身!”

  钱文青口水喷的哪里都是,整个人无比兴奋,原本今早被刘树义以权欺压,他还觉得人生无望,不知何时才能翻身,谁知转机这么快就来了。

  一听刘树义竟敢重查饷银案,还直接对任兴出手,他当即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连忙就跑来了司空府。

  可是,他激动的手舞足蹈,坐在主座上的裴寂,却只是闭着双眼,一言不发,好似沉睡一般。

  钱文青见状,忍不住道:“叔父?”

  裴寂这才睁开双眼,他深沉的眼眸瞥向钱文青,道:“你觉得这是对付刘树义的机会?”

  钱文青连连点头:“当然!刘树义重查饷银案,摆明了是对当年调查此案的三司官员不信任,三司官员若知晓此事,定对其十分不满,再加上他没有任何证据,就通缉贵为大理寺少卿的任兴,完全相当于把把柄送到了我们面前,到时候我们上百人一起出手,刘树义岂能有好下场?”

  谁知裴寂闻言,却是摇头,道:“你可知刘树义重查饷银案,乃是陛下的命令?你让三司去找刘树义的麻烦,你觉得陛下会认为三司是对刘树义不满呢,还是对陛下不满?”

  “这……”钱文青一愣,他忙道:“这不可能是陛下的命令,陛下闲着没事重查饷银案作甚?我听说刘树义去过卷宗室,这和刘树义一定脱不开关系。”

  裴寂淡淡道:“话是这样说,可旨意是陛下下达的,且旨意里没有任何一句话,提及刘树义要主动调查此案……你觉得你的话,三司那些官员会信?他们敢去赌?”

  “我……”钱文青话音一滞。

  裴寂又道:“你又可知……大理寺已经给刘树义明确回话?”

  “大理寺回话?什么回话?”钱文青听到消息后,就马不停蹄赶来,根本没有机会接收其他消息。

  裴寂眯着眼睛,语气冰冷:“任兴的离去,与大理寺没有任何关系……换言之,任兴现在的失踪,可能就是畏罪潜逃!”

  “所以,你说……刘树义现在让人寻找任兴,有问题?”

  “更别说,刘树义的理由,是怕任兴遇到危险,所以让长安县衙与万年县衙寻找,而非通缉,刘树义早已想过我们可能会借此机会对付他,他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法……”

  “他就和他那该死的爹一样,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找他的麻烦……你怎么找?”

  钱文青瞪大眼睛,他张着嘴,想要说什么,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看起来天赐的机会,竟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不甘道:“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这次机会?”

  “放弃?怎么可能放弃?”

  裴寂冷笑道:“如果真的被他推翻了饷银案的结果,再立大功,以后再有机会,或许就要冲击四品了!到那时,他便真正有威胁我的机会了,我岂能允许?”

  钱文青闻言,心中一动,忍不住道:“叔父难道已有计划?”

  裴寂眸光阴郁:“我的一个学生,当年参与了饷银案,他会联络其他人给刘树义施压……他们不能明面上找刘树义麻烦,但暗地里,他们能做的事就多了。”

  “这次的案子,可与刘树义以前查过的所有案子都不同,这是一个多数人都不希望刘树义有收获的案子,还想借助这个案子立功?”

  裴寂手掌一拍桌子,震得桌子上的水杯直接跳了起来,他冷笑道:“我会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从郎中的位子上跌落下去!”

第143章 完美的铁案?不!我已找到突破口了!

  外界流言风语甚嚣尘上,重查饷银案刮起的风暴正以恐怖的速度席卷整个朝堂,可刑部衙门,此时却静的可怕。

  刑部就好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般,各部门之间仍旧高效的运作着,且整个衙门内,都听不到哪怕只言片语关于重查饷银案的讨论。

  就好像刑部的官吏们,无人知道饷银案正在被他们的郎中重查一般。

  刑部司,郎中办公房。

  “真是怪了。”

  陆阳元向刘树义道:“下官想听听同僚们对重查饷银案是个什么看法,会不会有人因参与过饷银案,不满刘郎中,故意使坏。”

  “结果,下官走了好几个院子,愣是没听到任何议论的话。”

  端坐于书案后的刘树义闻言,眼睛都没有离开书案上的卷宗,淡淡道:“很正常,虽然说此案当时由三司共同调查,参与者众多,可多数人,都只是苦力。”

  “干活有他们的份,功劳与他们无关。”

  “他们没有在此案得利,自然也不会担心饷银案出现什么意外,毕竟再出现意外,也怪不到他们身上,更不会影响他们现在的利益。”

  “真正需要怕的,是那些在饷银案立功,并且借此得到晋升或者奖赏的人……如果饷银案的结果真的被我推翻,他们便要担心曾经被朝廷赐予的好处,会不会被收回,甚至因他们断案错误,导致上百人惨死、近千人流放的后果,他们是否要为之承担。”

  “而这样的人,皆是三司顶尖的那些人,是尚书、侍郎和郎中这一级别。”

  “可这些人……”

  刘树义声音顿了一下,这才抬起头看向陆阳元,道:“陛下登基后,还有几人留在三司?又有几人留在刑部?”

  “就算留在刑部,谁不知我是杜公的人,他们又岂敢在杜公眼皮底下与我叫板?”

  陆阳元听着刘树义的话,双眼顿时一亮。

  “对啊,虽然说刘郎中你重查饷银案,会让很多原本三司的人不满,可如刘郎中所说,真正能对刘郎中造成麻烦的人,其实没有几人。”

  他长出一口气,拍着心口:“刘郎中这样说,我悬起的心就放下了,我还以为这一次查案,我们要与整个三司为敌呢!”

  看着陆阳元放松的样子,刘树义笑着摇了摇头。

  说起来,他还要感谢李世民。

  毕竟若不是李世民登基后,基本上把武德朝那些重要位置上的重臣,杀死的杀死,边缘化的边缘化,使得三司的最高长官都换成了李世民的人……他可能真的就要与整个三司为敌。

  那样的话,即便他能查明案子的真相,之后也没法在三司立足。

  现在,他便没有这样的忧虑。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阻挠,毕竟哪怕当年三司的长官退了下去,可他们这些年,也必然积累了不少的人脉与势力。

  而且有些人,也还留在三司。

  不过能留下来的人,品级最高也就是任兴这种,影响力最大的,都被边缘化了。

  而官场是最现实的地方,讲究一个“人走茶凉”,在这个位置,与不在这个位置,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种种,自己有李世民当靠山,刑部又有杜如晦当后盾,此案虽艰难,但绝不是外人所说的那种举世为敌。

  他端起水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道:“万年县衙与长安县衙还没有消息吗?”

  陆阳元摇头:“没有。”

  刘树义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骄阳已经走到西南侧,距离他让万年县衙与长安县衙开始搜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

  以两个衙门的能力,这两个时辰,足以搜查许多地方,问询许多百姓,可仍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他看着卷宗里关于任兴大篇幅的记载,眉头微微蹙起。

  整个饷银案,收获最大的人就是任兴,若不能找到任兴,便很难复原饷银案的全貌。

  “刘郎中……”

  这时,赵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来。”

  嘎吱——

  赵锋推门而入,他将一份书簿递给刘树义,道:“刘郎中让下官整理的当年参与饷银案的三司人员名单,因参与人数太多,下官暂时将官员以及立功的流外官整理出来了,至于其他的吏员与流外官,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行。”

  刘树义打开书簿,看着上面十分清晰的字迹,以及很有条理的信息,微微颔首:“辛苦了,就这样吧。”

  “本官时间有限,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见一面,有这些领导者,以及立功之人的信息,足够了。”

  赵锋自然不会有异议。

  刘树义目光第一页看去,便见第一页上有三个名字。

首节 上一节 310/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