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08节

  “刘树义听令……”

  突然,李世民手指动作一顿,声音响起。

  刘树义连忙行礼:“臣在。”

  李世民双眼深沉的看着下方的刘树义,道:“朕治国,一直以公正清明为准则,既然已经知晓饷银案存在诸多问题,那就不能对其放任不管。”

  “此案已有百余人丧命,更有近千人流放,若此案当真别有内情,那便意味着上千人蒙冤受难!”

  “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十之一二,朕也不能让忠诚大唐的将士蒙冤而不理不睬。”

  “故此,朕决定,即刻起,重查饷银案!”

  “此案之问题既然是你发现的,那便由你负责,朕给你最大权限,尽你所能调查此案,朕要知晓真相,朕要知道……最后的贼人,究竟是否是冯木!”

  刘树义眸光一闪,心中长出一口气。

  目的……终于达成了。

  他没有任何迟疑,当即朗声道:“臣遵旨!臣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以报陛下之厚信。”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拿起毛笔,迅速写了一封手谕,而后拿起玉玺盖在了上面。

  他拿起手谕,轻轻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字迹,将其交给刘树义,道:“持此手谕,你可调动任何人辅佐你,也可让任何人配合,若有人故意为难你,不愿配合你,你若不方便动手,就来找朕,朕给你做主!”

  李世民知道当年调查饷银案的人地位都不低,刘树义一个五品的刑部郎中未必能镇得住他们,但论起查案的本事,没有人比刘树义更厉害,饷银案已经过去了快四年,且其中牵扯的隐秘恐怕极深,除了刘树义外,他也想不到还有谁能有机会查到真相。

  所以,他便专门叮嘱刘树义,自己会成为刘树义最大的靠山。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知道饷银案的真相,要知道那幕后贼人的目标,究竟是否是自己。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他,不能容忍任何对自己有恶意的人,藏于自己身旁!他可不希望自己也经历一次玄武门之变。

  刘树义要的就是李世民这句话。

  他声音更加清朗:“臣必不让陛下失望!”

  …………

  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

  刘树义快步走出了皇宫。

  正在宫门外等待的陆阳元和莫小凡见刘树义出来,连忙迎了过去。

  不等他们开口,刘树义直接道:“陛下有令,命本官重查饷银案。”

  他看向陆阳元,道:“陆副尉,你立即赶回刑部,去找赵主事,让赵主事整理一份名单,本官要知道武德七年所有参与饷银案调查的三司官员后续的情况,包括他们在饷银案中立下的功劳,是否升迁,以及现在他们是什么身份。”

  “赵主事若是遇到困难,可找崔员外郎帮忙,让他们以最快速度将名单整理出来。”

  陆阳元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当即道:“下官这就去做。”

  说罢,他便快步转身,就要离去。

  “等一下。”

  刘树义又叫住了他。

  陆阳元疑惑看向刘树义,便听刘树义道:“稍等我一下。”

  说着,他直接登上了马车,马车比较宽敞,上面有一个小桌板,刘树义利用小桌板,迅速写了一封十分简明扼要的信。

  之后他将信装进信封,递给陆阳元,道:“将我的话转告完赵主事后,你就去找杜公,将这封信交给杜公。”

  于公,杜如晦是他刑部最大的领导,于私,杜如晦是扶持他的贵人,也是他未来的岳父,所以于情于理,他都要将自己重查饷银案的事第一时间告知杜如晦,这既能体现自己对杜如晦的尊重,也能避免后续若发生什么意外,杜如晦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无法及时出手。

  身在官场,多做一些准备,百利无一害。

  做完这一切后,确认没什么疏漏,刘树义看向莫小凡,道:“小凡,我们去……大理寺。”

  大理寺?

  莫小凡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底神色微微闪烁了几下。

  他因坐在车辕上赶马,背对着刘树义,所以刘树义没有发现他神情的变化。

  他低着头,没有问刘树义去大理寺做什么,直接甩动鞭子,赶着马车迅速离开了宫门。

  不到一刻钟,马车便抵达了大理寺衙门。

  刘树义走下马车,看着威严肃穆,十分庄正的大理寺,微微点头。

  大理寺与刑部算是兄弟单位,彼此之间经常有公务上的往来,他对大理寺不算陌生。

  “见过刘郎中。”

  看守大理寺的侍卫见到刘树义,连忙上前行礼,询问道:“刘郎中,您要找杜寺丞?”

  刘树义和杜构关系亲近的事,刑狱体系的人都很清楚,故此一见到刘树义来到大理寺,侍卫就觉得刘树义是来找杜构的。

  可这一次,他猜错了。

  刘树义道:“劳烦通传一下,本官要见任少卿。”

  饷银案的转折之人,是时任大理寺正的任兴。

  自己兄长能够立功,后续得以提拔的贵人,也是任兴。

  所以现在既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命令重查饷银案,那任兴,就是避不开的人。

  既然避不开,迟早要见面,不如第一个就查任兴!

  自己刚刚得到圣命,消息还没有传出,任兴如果真的有问题,便没有时间去准备和思考。

  故此,自己现在去见任兴,或许就能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第142章 诡异的消失,四方动向!

  “刘郎中要找任少卿?”

  谁知侍卫听到刘树义的话,却是道:“那刘郎中可能要等等了。”

  “等?”

  刘树义想到了什么,道:“任少卿不在大理寺?”

  侍卫点头:“任少卿今日朝会之后,只是来到衙门点了个卯,就离开了,至今未归。”

  任兴竟是一早就离开了……

  刘树义微微蹙眉,自己想打任兴一个出其不意,谁知没堵对门。

  若是等任兴慢悠悠回来,那时消息很可能早已传开,就无法出其不意了。

  他沉思片刻,道:“不知任少卿去了何处?”

  侍卫苦笑道:“小的就是个守门的小兵,哪里敢询问任少卿要去何处?”

  刘树义明白侍卫的处境,他没有为难侍卫,道:“劳烦替本官找一下杜寺丞。”

  侍卫听到熟悉的名字,连连点头,他就说刘郎中来到大理寺,怎么可能不找杜寺丞,瞧……这不还是找杜寺丞了?

  他为自己的机智暗自窃喜,没有任何迟疑,道:“刘郎中稍等,小的这就去找杜寺丞。”

  说着,他便快步跑进了衙门内。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便快步传出。

  “刘郎中,你怎么来了?”

  杜构早上时,刚见过带来刘树义任务的陆阳元,没想到才过去不到两个时辰,刘树义竟又亲自来了。

  刘树义没有与杜构寒暄,开门见山道:“陛下命我重查饷银案,我现在要见任少卿,可任少卿不在大理寺,我想知道他去了何处?”

  重查饷银案?

  要找任少卿?

  刘树义这句话字数不多,可所含内容却是足以在三司这个平静许久的湖泊上,掀起巨大波澜。

  饶是杜构见多识广,此刻也感觉有些晕眩,他很清楚重查饷银案,对刘树义而言,意味着什么。

  他忍不住低声道:“你真的要重查饷银案?这可是三司当时结定的案子,你若真的查出点什么,岂不是得罪了他们?”

  刘树义看了一眼周围的大理寺侍卫,没有如杜构一样压低声音,只是苦笑一声,道:“我也不想重查什么已经结束的案子,对我来说,未结的悬案更有挑战性。”

  “但这是陛下之令,我也没办法,我总不能抗旨吧?”

  陛下之令?

  杜构可不是其他人,对刘树义不了解。

  联想到刘树义早上询问刘树忠的事,而饷银案是刘树忠晋升的契机……要说这里面刘树义没做什么,他绝对不信。

  不过他心思敏锐,很快就明白刘树义这样说的意思。

  他迅速配合道:“原来是陛下之令,陛下之令不可违,刘郎中你可不能懈怠,万不能辜负陛下之信。”

  刘树义见杜构如此默契,心里给杜构点了个赞。

  他点头:“杜寺丞说的是,陛下信任本官,本官自当全力以赴。”

  刘树义的背后有李世民支持,虽然刘树义重查饷银案,仍会让一些人不满,但这些人不会将主要不满放在刘树义身上,若是刘树义真的能查出些什么,在陛下那里立了功劳,被陛下更加器重,那便是值得的。

  想到这些,杜构也放下心来。

  他不再耽搁,直接道:“任少卿去长安县衙了。”

  “长安县衙?”

  杜构道:“大理寺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去地方府衙检查案件之事,长安县衙不同其他地方县衙,地位特殊,所以需任少卿亲自前往。”

  刑部也会抽查地方的刑狱情况,刘树义对此倒也熟悉。

  他说道:“不知任少卿什么时候会回来?”

  “不好说。”

  杜构说道:“如果长安县衙没什么问题,最多也就一两个时辰便能结束,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其他事耽搁了,那就未必了。”

  看来想要找任兴,还是不能干等,得去一趟长安县衙了。

  刘树义看向杜构:“杜寺丞不知今日忙否?”

  杜构瞬间明白刘树义的意思,他没有任何废话,直接道:“等我取来马匹。”

首节 上一节 308/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