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40节

  无非是因为永安那地方自然条件过于优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态。

  好到不在那里设个关卡都有点对不起老天爷的馈赠。

  所以大概会保留一个“关都尉”的设置,却也只是个中下级军官。

  而李严早就超出这个层次,不可能看得上眼的。

  甚至,因为不曾发生夷陵之战。

  那地方至今还叫“鱼复”。

  连“永安”的说法都不存在。

  而基于同样的道理。

  江州的战略地位也不如原本的历史。

  那么回到眼前。

  汉中都督,李严肯定争不过魏延。

  其余北伐的位置上。

  张飞、马超这俩重号将军都还活着。

  赵云、黄权、吴懿甚至梓潼太守张翼,都是不错的备选。

  反正这批人死光之前,怎么着都轮不到李严扛起北伐大旗。

  而再考虑到刘巴刚刚接任尚书令,李严同样无法成为台阁的一把手。

  那算来算去。

  李严如果想“进步”一下。

  还真的只剩一个庲降都督能够惦记了。

  所以……这波轮到我坑爹了?

  麋威一时心情怪异。

  便道:“大人既然无心相争,想必李正方也孤掌难鸣。”

  “我听闻诸葛军师跟李正方私交不错,何不请他出面调解?”

  麋竺闻言,又是一叹。

第113章 新职位

  麋威:“怎么,此事还攀扯到诸葛军师了?”

  “孔明并未置喙此事。”麋竺摇头。

  “是李正方自知势单力孤,所以找了援手,正是马幼常。”

  李严勾搭上了马谡……这是什么坑诸葛亮的神奇组合。

  麋威表情一时难绷。

  不禁道:

  “我在路上听闻,马幼常因为不肯到郡赴任,已经被夺职?”

  麋竺颔首道:“他自负怀才不遇,最近去走孔明的门路。”

  “孔明惜其才,故引为上宾,常伴左右。”

  “李正方怕是看中这一点,才与马幼常一拍即合。”

  原来是想共同进步。

  这下麋威听懂了。

  然后便寻思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一帮父亲。

  但思来想去,发现症结主要在李严太想进步。

  偏偏眼下能给他进步的空间又不多。

  那只能往些歪门邪道上去碰运气了。

  就好比说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武阳赤水见黄龙”。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地方上响应“劝进”大势而搞出来的祥瑞。

  但细究下去,这个大新闻又是在谁主导下捯饬出来的?

  须知,武阳县乃是犍为郡的治所。

  而当下的犍为太守,正是李严。

  大王,我太想进步了.JPG

  可偏偏,自刘备定益州之后,因为各种机缘巧合。

  此人是目前唯一对南蛮有胜绩的戍边大将。

  在南中的问题上。

  分量绝对不轻。

  这时麋芳见父子两人同时沉默,不由急道:

  “近来人人都说兄长主张缓图南中,而诸葛孔明主张速战,此事成了麋安汉叫阵诸葛军师!”

  “师善啊,你素来善谋,快想办法救救你父吧!”

  “你给我住嘴!”麋竺回头怒叱一声。

  又对儿子道:

  “你父没有什么统御才干,大王知道,孔明知道,蜀中诸公都知道,绝无什么叫阵的说法!”

  “而李正方终究是外将,马幼常更是白身,只要我闭门不出,他们也奈何不了。”

  “等来日大王有了决断,些许非议自会过去,无碍的。”

  又道:

  “你好不容易在荆州拼杀出一番天地,就不要来趟南中的浑水了。”

  “早些歇息,明早面见大王,莫要耽误!”

  麋威一时确实也没更好想法,便应声告退。

  ……

  翌日,麋威带上整理好的“计薄”,还有关羽嘱托的那一箱“祥瑞”,正式入朝。

  王宫离家不远,很快就到。

  此时宫里也是人满为患。

  各处都是赶来上计的吏员。

  其实按照两汉旧制,上计必须在年末完成,然后在岁首大朝会上,由三公向天子做一个概括性的汇报。

  而眼下别说三公,连“天子”的名分都未曾定下。

  只能先凑合着应付一下了。

  有总比没有好。

  总之,麋威转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终于将“计薄”和“祥瑞”交付妥当。

  随后便得到诏令,转到一处偏殿。

  一进门,刘备正捧着一份“计薄”翻阅。

  旁边还有一个面容清隽的年老官吏,面无表情地写写记记。

  麋威看着有点脸熟,却一时记不起此公的名号。

  未等细想,刘备已经放下书简,抬头道:

  “卿可知庸人何故自扰?”

  麋威立即收起多余心思,正色道:

  “昔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军所灭。”

  “论者认为庸国久处山中,不识山外霸主,自作聪明导致灭国。”

  “但臣以为,庸国即便不主动出击,早晚也要被强国所吞,非楚即秦。”

  微微一顿,见那老吏也停笔抬头,麋威接着道:

  “归根结底,上庸山险而地寡,不向外拓地不足以喂养数万生民。”

  “无非是主动归附或者被动灭国,二选其一而已。”

  刘备道:

  “所以卿才送申氏一个州茂才?”

  麋威道:

  “只用一个虚名就能免除他日数万兵甲粮秣之耗,臣以为值当!”

  刘备凝目道:

  “所以卿也认为南中该以招抚为主,缓缓图之?”

  这……老刘的联想思维这么强的吗。

  麋威立即道:“臣不熟悉南中人情,不敢妄言。”

  刘备:“那就亲自去南中看看,如何?”

  麋威本想谦逊一番,表示自己没这个本事。

  但想起昨夜父亲困境,便改口道:

  “臣父子深受大王恩遇,自是大王需要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刘备:“不怕夷贼猖獗?”

首节 上一节 140/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