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72节
“妾身没有骗公爷吧。”
贾琅微微点头后轻吻了一下秦可卿,对这件事倒也并不意外。
其实原本贾琅对于秦可卿的情况并不算太了解,也不确定这件事。
但贾琅还是将秦可卿留在了宁国府,毕竟这是身负红楼气运的十二金钗,女主之一。
若是按红楼原著来说,秦可卿还是警幻仙子的妹妹,也是仙女。
就凭着这个,只要能够成功将秦可卿的亲密度拉到八十,贾琅觉得自己肯定能收获一波丰厚的签到奖励。
至于说秦可卿的完璧之身,则完全是个意外之喜了。
对此贾琅大概也能猜测到事情的来龙去脉,肯定是贾珍这个老东西控制欲作祟,不许贾蓉与秦可卿同房。
结果还没等老家伙完成自己的龌龊勾当,宁国府就被查抄了,贾珍和贾蓉也被流放到了九霄云外。
如此一来,倒是让贾琅捡了个大便宜。
对于秦可卿的身份,贾琅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毕竟唐太宗李世民收弟媳,唐玄宗李隆基收儿媳,自己又没有威逼,只是帮一个守寡的女子不要再守活寡而已,跟前者比起来,贾琅觉得自己就算不算圣人,也差不了太多。
在和秦可卿温存了片刻后,贾琅看向秦可卿说道。
“我知道,你有话跟我说,说吧。”
秦可卿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公爷,妾身并非自甘下贱之人,只是,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归宿而已,我、”
贾琅握住秦可卿的手后说道。
“我并未有其他想法,人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做出选择很正常,你并没有伤害到谁,也不必心里觉得过不去这个坎。”
“我想跟你说的,也不是这个。”
“前两天你爹给你送信了对吧。”
秦可卿有些诧异说道。
“公爷都知道了。”
贾琅点了点头说道。
“府里的事情怎么会瞒得过我的眼睛呢。”
“我原本以为,你会来求我帮你,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秦可卿依偎在贾琅怀中说道。
“公爷收留妾身在府中,已经是十分仁厚。”
“妾身实在是没有底气继续请求侯爷做出更多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女人为了求一个依靠,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能侍奉公爷,是妾身之幸,妾身只求公爷怜惜一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第58章 正中下怀
秦可卿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受限于身份,秦可卿能且只能做个贾琅的地下情人,所以秦可卿是不可能获得什么名分的。
对此秦可卿也并未在意这些,对于她而言,能够保证自己的安稳生活,还能顺带着帮扶一下娘家,这已经很好了。
至于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
贾琅温和的抚摸了一下秦可卿的秀发后说道。
“你放心,今后我会好好待你的。”
“妾身谢过公爷。”
在得到了贾琅的承诺之后,秦可卿也是心满意足了。
一夜风流无需多言,转过天来,贾琅早早便离开了秦可卿的房中,而后便安排了一下,给秦家送去了五百两银子和一封推荐信。
贾琅用自己的名帖将秦钟推荐到了白鹿山书院就读。
白鹿山书院是京师附近赫赫有名的学堂,多少才子大儒,都曾在白鹿山书院求学。
秦可卿转过天来便收到了老父亲秦业捎来的口信,在得知贾琅对自己娘家的事情如此上心,安排的这般到位妥当之后,秦可卿对于贾琅更加的心怀感激。
时间一晃,转眼便到了赴宴的日子。
应国府上,应国公张壁正和夫人刘氏一起聊着天。
张壁略显无奈看向夫人说道。
“夫人啊,你可真会给我出难题。”
“回来若是宁国公误会了,这多尴尬啊。”
刘氏摊了摊手说道。
“我那老姐姐这么多年都没跟我开过口,就这次找上了我,我怎么好意思驳她的面子呢。”
“话又说回来了,咱们这又不是拉郎配,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成与不成的,全在他们两家,咱们不过是牵线搭桥而已。”
“宁国公不至于这么小气吧。”
张壁微微点头后说道。
“这倒是,算了,就这么着吧。”
“等会儿宁国公来了,我呢,先探探他的口风,若是他有意的话,那一切都好说。”
“若是他没这个意思,我就果断掐断话题,窦家的人也不用再出来了,免得双方面子都过不去,你说呢。”
刘氏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那好吧,我听你的。”
夫妻二人商议了一番后,小厮来到正堂行了一礼后说道。
“公爷,夫人,宁国公到了。”
张壁淡然说道。
“知道了。”
“夫人,你先回后宅吧,我去迎一迎宁国公。”
“好。”
刘氏回了后宅后,应国公也是起身往外走去。
虽然说应国公已经年过花甲,且之前是贾琅的上官。
但是官场之上,从不以年纪分尊卑。
如今贾琅和应国公都是国公爵位,且应国公这次凯旋之后已经进入了半退休状态,而贾琅则是实权在握。
所以应国公也没有摆什么老前辈的架子,很是坦然的就出去迎接贾琅了。
等来到了府门口后,贾琅也下了马车。
两人不约而同拱手一礼后笑着说道。
“公爷。”
贾琅则是连连摆手说道。
“大帅,您可是折煞我了,在您面前,我不过是个后生晚辈,怎敢当您如此称呼。”
应国公轻笑一声说道。
“好了,你也不必过谦,北疆之战,你厥功甚伟,若非是你,只怕北疆糜烂,老夫这颗人头能不能保住都是两可,更别说凯旋回朝了。”
“这样吧,老夫比你年长些,既然不以官职爵位相论,那老夫拖个大,喊你一声贤侄,这总可以了吧。”
贾琅听后笑了笑说道。
“如此甚好,伯父,请。”
“请。”
两人说笑便进入了府邸。
对于应国公这般的称呼建议,贾琅倒也没有被占便宜的感觉,毕竟贾琅的父母若是活着,也才不到六十。
反观应国公,年过花甲,头发胡子全白了,贾琅喊一声伯父,不说占便宜,肯定是没吃亏。
在两人来到了正堂之后,丫鬟奉上茶水茶点,随后应国公把丫鬟下人打发了下去,和贾琅聊起了家常。
应国公微微一笑说道。
“贤侄啊,你回京比我早一段时间,如今家里都安顿好了吧。”
贾琅点了点头后说道。
“承蒙陛下如天恩德,对我封赏有加。”
“如今家里的事情还算和睦,我也能腾出手来,整顿一下殿前司了。”
应国公略一思考后说道。
“殿前司不比边军,情况要复杂不少。”
“贤侄处理殿前司的事情,便不能如同在边军治军一般了,得刚中带柔。”
“我们家老二,也在殿前司任职,改日我让他去宁国府拜访你,你们聊聊殿前司的事情。”
贾琅听后轻笑一声后说道。
“那感情好,我还正发愁没有合适的人来掌握殿前司的具体情况呢,伯父这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应国公摆了摆手说道。
“谈不到谈不到,你们年轻人多亲多近,我老了,以后还是得看你们的。”
两人聊了聊殿前司的事情后,应国公也是很有耐心的给贾琅梳理了一下脉络。
在聊了会儿天后,应国公兜兜转转,也终于是聊到了正事儿上。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