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7节

  “侯爷所言极是,那这些勋贵子弟,就听天由命吧。”

  在简单的讨论了一下之后,应国公和史鼎便各司其职,开始了北疆的战线安排规划。

  几日后,在经过长途跋涉以后,神都的勋贵子嗣终于来到了千里外的北疆前线。

  此时的许多勋贵子弟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觉得家里已经给自己铺垫好了。

  自己来到北疆就是走个过场,只需要留在大营内划划水,等击退北疆蛮族后就可以返回神都了。

  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就是来北疆公费旅游一趟,和平日去郊区踏青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远了一些。

  现在许多的勋贵子弟还饶有兴致的交头接耳说笑着。

  很快,一名中年武将带领着一队士兵来到了北疆大营门前。

  在命人搬开拒马以后,中年武将策马来到众人身前。

  “军营之前,不得喧哗吵闹,肃静。”

  “本将乃北疆行营副将万松柏,奉元帅之命,迎接诸位入营。”

  “诸位都是勋贵子弟,七律五十四斩想必都烂熟于心。”

  “应国公治军严格,望诸位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严格遵守军令。”

  “现在是未时初,诸位长途跋涉,下面本将手下的士卒会带各位入营帐内修整。”

  “申时,诸位务必到帅帐前集合,否则军令无情。”

  “好了,诸位入营吧。”

  而后一众勋贵子弟在士兵的带领下开始陆陆续续入营了。

  在分配好了临时的营帐之后,一路劳累的众人便休息了起来。

  营帐内,贾琅正整理着自己的行李。

  得益于霸王之体的超强体魄,尽管连日奔波,但是贾琅却没有丝毫疲惫之感,依然精神抖擞。

  一旁的顾廷烨见状不由得感叹起来。

  “贾兄,你这身子怕不是铁打的吧。”

  “连日赶路,大家都消瘦了不少,唯独你仿佛没事人一样,真是令人咋舌啊。”

  贾琅听后淡然一笑。

  “顾兄,比起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赶路奔波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这样都坚持不住了,接下来的连番大战,要拿什么应付呢。”

  一旁的宋墨微微点头后说道。

  “贾兄所言甚是,我舅舅收到了消息,今年的北疆,匈奴会举国南下,到时候整个北疆都会变成一个无比残酷的绞肉机。”

  “这里即将爆发的,是一场六七十万人马放手厮杀的大战,直接决定了未来数十年匈奴和我大夏的态势啊。”

  听到这里,顾廷烨面色不由得凝重了些。

  顾廷烨知道宋墨的家世,宋墨的舅舅乃是定国公,位高权重,深得天佑帝信任,所掌握的消息,自然也是远超常人。

  看着顾廷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宋墨淡然一笑说道。

  “怎么,顾廷烨,你怕了,你若是怕了也无妨,你叫我一声好听的,我帮你找找关系,给你运作到后勤押运粮草,怎么样。”

  顾廷烨一听顿时不服气了。

  “你放屁,你怕了我也不会怕。”

  “我这次来北疆,就是为了功成名就来的。”

  “若不在北疆混出一番名堂,我绝不回京。”

  “贾兄,你怎么说。”

  贾琅气定神闲说道。

  “我的事情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若是此番不能有所成就,如何能凯旋回京报仇雪恨呢。”

  “再说了,我离开神都之前,给东西二府下了个大套,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报复我的。”

  “你们等着看吧,我什么都不用做,必然会被分配到最危险的位置的。”

  宋墨和顾廷烨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说道。

  “既如此,那我们也跟贾兄去一处。”

第9章 分配任务,从中作梗

  贾琅略显惊讶说道。

  “你们何必如此呢,便是想建功立业,也不必跟我如此冒险。”

  “兵凶战危,我并无把握能够护住你们。”

  “宋兄有定国公照拂,顾兄家里也不会对顾兄不闻不问的,何必要跟我一起呢。”

  宋墨慷慨激昂说道。

  “贾兄,我舅舅可不是那种爱走后门的人,我宋墨更不是孬种。”

  “我自幼习武,可不是为了在神都横行霸道的。”

  “贾兄放心,虽然我武艺不如贾兄,但这股视死如归的劲头,我绝对半点不差。”

  顾廷烨也是附和着说道。

  “没错,贾兄,男子汉大丈夫,自有双手打天下,咱们一路之上引为知己,难道说动了真格的,反倒就胆怯了不成。”

  “咱们三个合力,什么龙潭虎穴不敢闯上一闯,我倒想看看,匈奴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到底有多么厉害。”

  贾琅见状不由得心中一股豪情壮志涌现。

  “好,既如此,那咱们弟兄就一起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三人将手叠在一起,彼此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志趣相投的默契,而后爽朗笑了起来。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申时,经过半个多时辰的修整后,勋贵子弟们的状态好了不少,陆陆续续都来到了帅帐之前。

  在整队完毕以后,帅帐亲兵开始按照名册清点人数。

  “东平郡王府穆安。”

  “到。”

  “北静郡王府水元。”

  “到。”

  、、、、、

  “荣国公府贾琅。”

  “到。”

  、、、、、、

  数百人点卯完毕之后,镇北军元帅应国公走出了帅帐。

  一旁的亲兵赶忙走到应国公身旁。

  应国公看了亲兵一眼问道。

  “点卯结果如何?”

  “回大帅,勋贵子弟名册共363人,实到363人。”

  应国公微微点头,环视众人后面色威严说道。

  “本帅张壁,蒙陛下信任,执掌镇北军帅印。”

  “此番匈奴犯边,陛下征召尔等入伍。”

  “尔等都是勋贵子嗣,耳濡目染,想来对军规应该有所了解。”

  “本帅不管尔等在神都是何等作风,但在镇北军中,十七律五十四斩,军法无情。”

  “本帅希望尔等都能够严格执行军令,省的死了也给自己的家族丢脸。”

  “接下来,监军会给尔等分发任务,尔等遵令行事便是,本帅还有军务在身,就不逗留了。”

  “末将等遵命,恭送大帅。”

  众人赶忙拱手行礼。

  在应国公离开后,监军便前来分发任务了。

  四位郡王家的子嗣不用多说,自然是分配了一个十分安全的任务,他们每日主要就是负责巡视北疆行营。

  其他国公府,分配的也多是运输后勤粮草等危险性较低的任务。

  到了贾琅、宋墨、顾廷烨之时,三人来到了监军身前。

  监军看了看三人被分配的任务,脸色瞬间有些古怪。

  “宁远将军贾琅,昭武校尉宋墨、致果校尉顾廷烨,入斥候营,率三千轻骑兵进入漠南草原,清理北疆沿线千里范围匈奴部落及斥候。”

  此时的场中之人听到任务安排后,看向贾琅三人的眼神,俨然就如同看死人一般。

  按理说,作为四王八公这种顶级勋贵,即便荣国公府没有给军内打招呼,就凭着身份,贾琅也不会被安排这么九死一生的任务。

  现在很明显,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给贾琅安排了这么一个危险的任务。

  至于是谁使得坏,贾琅用脚后跟想也知道,肯定是宁荣二府。

  不过这本身也在贾琅的预料之中了,毕竟自己让宁荣二府爵减一等,他们只怕恨疯了自己了。

  此番参军作战,贾琅本就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来。

  原本贾琅还担心宁荣两位先国公掌兵多年,军中有太多故旧门生。

  保不齐就有哪个将领受过宁荣二府的恩惠,为了保证贾琅的安全,给贾琅找一个后方的任务,这就和贾琅的初衷有了偏差。

  宁荣二府看似摆了自己一道,实则是让自己有了放开手脚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首节 上一节 7/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