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216节
贾琅听后微微颌首。
“这些已经足够了。”
随后贾琅取来了文房四宝,太上皇强撑着身子下了床,亲笔手书了一份诏书。
诏书中将贾琅的身份原原本本写明,承认了他乃是义忠亲王世子的身份。
另外太上皇还在诏书中承认了当年自己是受隐太子和天佑帝蛊惑,冤枉了义忠亲王和皇后。
有了这封诏书,贾琅便有了起兵的正当理由,承继皇位的阻力也会小上很多。
这才是贾琅进宫面见太上皇的根本目的,至于说还收获了传国玉玺,那完全是意外惊喜。
对于自己的身份,其实贾琅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自己就是义忠亲王的儿子。
不过这个也并不重要。
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起兵,就算义忠亲王真的不是自己的生父,自己吃点亏也认了。
没看太上皇也是如此的态度嘛。
太上皇其实也不能确定贾琅是不是自己的孙子,不过这并不重要,太上皇只要确认了贾琅真的有谋反之心,会跟天佑帝对着干,这就足够了。
在诏书墨迹阴干后,贾琅将诏书稳妥的贴身藏好。
随后贾琅面向太上皇行了一礼后说道。
“今夜有劳太上皇了。”
太上皇摆了摆后说道。
“不妨事,孩子,朕最后告诉你一个道理,皇帝可以死,但皇帝永远不能承认自己错了,你明白吗?”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臣记住了,太上皇多多保重,臣告退了。”
随后贾琅便悄悄离开了大明宫中。
贾琅走后,太上皇心中无比的黯然神伤。
今夜贾琅送来的这份义忠亲王亲笔帛书,让太上皇的心中无比难过。
当年因为自己的猜疑之心,太上皇害死了自己最看重的嫡子以及与自己结发多年的皇后。
在被幽禁大明宫的这几年里,太上皇时常会被噩梦惊醒,义忠亲王和皇后的身影出现在太上皇的脑海之中,满脸怨恨的看着自己,质问自己为何冤枉他们。
此时的太上皇心中感慨许久,最后喃喃自语道。
“婉如,明儿,咱们夫妻父子,很快就要在九泉之下相见,你们会怪朕嘛。”
说到这里,太上皇情不自禁流出两行眼泪,感伤至极。
许久之后,太上皇的心情平复了一些,随后他便考虑起了善后事宜。
一夜无书,转过天来,贾琅收到了一个消息,戴权突然病故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贾琅也是心中感慨,还真是虎老雄风在啊。
太上皇做事当真是决断。
为了彻底抹除贾琅进入过大明宫的痕迹,太上皇直接把戴权这个经手之人给做掉了。
不过如此也好,太上皇动手了,倒免去了贾琅的麻烦。
毕竟就算太上皇不动手,贾琅也一定会动手除掉戴权的。
且不说保守秘密,就凭他之前收了三家黑钱,要致自己于死地,贾琅不弄死他,都难解心头之恨。
如今宫中的隐患彻底消除了,贾琅也是开始筹谋起了最后的计划。
贾琅忙个不停的时候,窦昭也没闲着,开始为贾琅操办起了纳妾之事。
这一次窦昭一次把盛明兰和薛宝钗的事情都纳入到了计划之中。
很快宁国府便会再添丁进口了。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两天。
这两天时间里,荣国府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族老们主持了分家后,荣国府二房被彻底分了出去,贾老太太也是不得不交出了手中大权,整日待在房中闭门不出。
事情闹到这一步,贾老太太也是心灰意冷了。
什么荣国府的延续,什么家族的未来,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对贾老太太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荣国府何去何从,已经不重要了。
趁着这段时间的混乱,王熙凤也是紧锣密鼓的追查,并且查到了蛛丝马迹。
荣国府的账务一直都是由王熙凤负责的。
这些年来,凡是王夫人身边的亲信报账,王熙凤从来都是草草一看便下账了。
但这次因为自己投靠了贾琅,为了搞一份投名状,王熙凤也是将过去的账务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王熙凤针对的主要就是林如海中毒前这三个月的账本,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在这段时间走了六七笔账,加在一起约莫有五六千两银子。
周瑞报销的理由五花八门,王熙凤顺着报销项目暗中派人调查了,这些事情,都是子虚乌有。
王熙凤在将这些银子报销的时间和锦衣卫沟通了一下后,十分惊奇的发现,这些时间跟给林如海下毒的小厮刘明家中出事的时间异常的吻合。
基本就是周瑞前脚走账,不超两天,刘明全家便死了。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对锦衣卫来说就很简单了。
锦衣卫开始对周瑞展开了严密的调查。
当然了,这些情况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自然都不知道,她们此时还在因为被夺走了荣国府的掌控权而感到无比沮丧呢。
不过对于这些而言,贾琅是不再关心了。
因为只要自己的计划顺利,到时候捏死荣国府简直不要太简单,大不了就是荣国府的人出门先迈左脚,判夷三族不就完事儿了嘛。
此时的宁国府的一架马车,来到了北镇抚司门口。
不久之后,赵盼儿便被送了出来,而后宁国府的亲兵引领着赵盼儿上了马车。
在来到了一处别院后,赵盼儿被带到了偏厅之中。
当看到了端坐主座的贾琅时,赵盼儿赶忙行了一礼后说道。
“盼儿见过公爷。”
贾琅温和一笑后说道。
“不必拘礼,坐吧。”
第150章 赵盼儿的想法
赵盼儿乖巧点了点头,而后坐到了一旁。
随后贾琅接着询问道。
“赵姑娘,这些日子在北镇抚司,一切还安好吧。”
“承蒙公爷庇护,北镇抚司的差人们对盼儿很是客气。”
“盼儿还未曾谢过公爷活命之恩呢。”
赵盼儿这一番话也是发自内心。
她在九岁时就和锦衣卫打过交道。
那一次,她从官宦人家的姑娘沦落成了教坊司的歌伎。
对于锦衣卫的手段,赵盼儿是深有体会。
这一次锦衣卫如此千里奔波寻找夜宴图,以赵盼儿的聪慧,怎么可能想不出夜宴图必然牵涉到了极为机密之事。
如果没有贾琅的关照,等待赵盼儿等人的下场绝不会太美丽。
哪怕不确定赵盼儿是否知晓夜宴图相关的机密,锦衣卫为了确保不走漏风声,多半都会杀人灭口。
正是由贾琅在赵盼儿身后支持,才让赵盼儿从北镇抚司这个令百官闻之丧胆的地方平平安安走了出来。
想到这里,赵盼儿心中对贾琅越发的感激。
贾琅见状淡然一笑后说道。
“赵姑娘是聪明人,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锦衣卫亲自出动,奔赴余杭寻找夜宴图,这其中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虽然说如今赵姑娘平安离开了北镇抚司,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赵姑娘心里要有一杆秤。”
赵盼儿赶忙点了点头后说道。
“公爷放心,从今日起,有关夜宴图的事情,盼儿会藏在心中,一直带到坟墓里。”
贾琅听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件事孙三娘并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回去想想,怎么打消她的疑虑。”
“如今你也离开北镇抚司了,接下来你准备作何打算呢。”
听到这里,赵盼儿心中不由得一阵感伤。
赵盼儿此番前来京师,原本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是有眼无珠,看错了欧阳旭。
在来到京师,找到了欧阳旭后,赵盼儿悬着的心也算是彻底死了。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欧阳旭算是完美的验证了这句话。
欧阳旭非但是悔婚另娶,甚至连最后的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明明赵盼儿已经和欧阳旭约法三章,打算了断此事。
但欧阳旭却事后反悔,甚至让欧阳德去找厢吏,打算仗势欺人,直接将赵盼儿等人赶出京师。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