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66节
贾代行当即大包大揽道。
“家主放心,老朽一定协助家主操办好此事。”
在一片欢快的氛围之中,今日的晚宴结束了。
晚上,金陵薛家府上,薛宝钗正与母亲薛王氏一起聊着天。
薛宝钗看向母亲有些疑惑询问道。
“母亲,都这般光景了,怎么还不见大哥回来啊。”
“大哥该不会又去找那些狐朋狗友鬼混去了吧。”
薛王氏摆了摆手道。
“放心吧,你大哥今日去你王仁表哥家中了,也许两个人喝多了,住在那也不稀奇。”
听到这里,薛宝钗微微点头后道。
“这就好,这就好。”
“母亲,这些时日你可要好好约束我大哥,千万别让他到处乱跑。”
“宁国公返乡祭祖,人已经到了金陵。”
“我听人说,今日声势浩大至极。”
“大哥素日里在金陵张狂惯了,可别犯到宁国公手里,否则的话,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薛王氏笑了笑道。
“看你说的,你大哥又不傻,好端端的,他去招惹宁国公做什么。”
“再说了,宁国公那种大人物,跟你大哥过不去,他不怕人家看笑话啊。”
眼看着母亲一副并不在意的模样,薛宝钗赶忙郑重说道。
“娘,女儿不是在跟您开玩笑。”
“宁国公跟荣国府不对付,特别是跟姨母,矛盾很深。”
“为此宁荣二府都分宗了,金陵的贾氏一族也是一分为二。”
“您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要真的出事了,到时候咱们哭都哭不出来。”
第117章 贾雨村的惊讶,史鼎登门
听到这里,薛王氏也是不敢再大意了,起初她倒真没有想那么多。
听女儿薛宝钗这么一说,薛王氏有些担心起来。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从小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薛蟠在金陵城作威作福惯了,从来都是横行霸道。
而且薛蟠这个人脑子缺根筋,万一真的在这个时候出了事,那可就要坏菜了。
薛王氏点了点头后,赶忙吩咐下人去王家看看薛蟠的踪迹,催促薛蟠早些回家。
与此同时,金陵府衙内,金陵知府贾雨村此时正看着自京师荣国府送来的信件,一时之间不由得有些挠头。
贾雨村以前是林如海府上西宾,负责教导林黛玉读书。
要说起来,这贾雨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十年寒窗苦读,而后高中进士授官。
这官还没做两年,贾雨村便因为贪酷徇私被革职了。
在此之后,贾雨村辗转来到林如海府上。
后来通过林如海牵线,贾雨村靠上了荣国府,被荣国府一番运作之后重新起复,任金陵知府。
荣国府花了那么大力气扶持贾雨村,自然不可能白费功夫。
这一次荣国府来信,便是要让贾雨村办事了。
只是看完书信之后,贾雨村心里都不由得一阵感慨。
贾雨村自认为自己不算个什么好东西,但跟荣国府的操作比起来,瞬间就小巫见大巫了。
荣国府这边让贾雨村想办法给薛家设个套,让薛家吃上一个难以摆脱的官司,剩下的,就无需贾雨村来管了。
对于荣国府和薛家的关系,贾雨村还是心中有数的。
不提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多年来共进退,单单是薛家夫人,那可是王夫人的亲妹妹。
这样的关系,荣国府都要算计薛家,可见荣国府穷凶极恶到了何种程度。
贾雨村是聪明人,略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荣国府算计薛家能有什么好处的,再简单不过,薛家皇商出身,穷的就剩下钱了。
而偏偏薛家家主英年早逝,空有财富,没有相应的权力保护,这在他人眼中,就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大肥肉,谁见了不想来上一口啊。
薛家这边只要惹上了官司,想摆平的话只能是去求助荣国府。
但你薛家空着两只手,好意思进荣国府的门。
如此一来,荣国府拿了好处,薛家还得谢谢荣国府愿意出手相助。
想通了这些后,贾雨村不由得感慨,荣国府真是好算计啊。
虽然对荣国府的嘴脸有些鄙夷,但这丝毫不影响贾雨村配合荣国府的计划。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贾雨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自己不过是荣国府养的狗而已。
至少现在,自己是没有能力违抗荣国府的决定的。
再说了,荣国府要坑的是薛家,又不是自己。
薛家惹上了人命官司,求上荣国府肯定要大出血。
到时候荣国府捞大头,自己也跟着喝口汤,多好的事情啊。
贾雨村打定主意后,便开始构思着该如何针对薛家动手了。
薛家是金陵的坐地户,贾雨村初到金陵,便对薛家有了详细的了解。
如今的薛家大房只有三人,薛王氏这个寡妇以及一双儿女。
薛王氏这个人精明有余胆魄不足,干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薛宝钗乃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没什么好下手的机会。
想来想去,薛家最好算计的就要数薛蟠了。
首先薛蟠是个草包,脑子不灵光。
其次薛蟠这个人很招摇,整日里在金陵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贾雨村到任金陵后,薛家为了给薛蟠收拾烂摊子,都求着贾雨村帮忙了好几次。
看来这次的事情,还是得落在薛蟠头上了。
在思考了一番后,贾雨村心中基本有了计划,随后便安排开始实施了。
转过天来上午,在贾琅吃过了早饭之后,亲兵来到房中行了一礼后道。
“公爷,忠靖侯前来求见。”
听到忠靖侯这个名字后,贾琅若有所思。
忠靖侯名叫史鼎,出自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
值得一提的是,荣国府的贾老太太也是出自史家,其父便是初代保龄侯,尚书令史老太公。
而史鼎则是史老太公的孙子,贾老太太的亲侄子。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史湘云,她父亲本来是二代保龄侯的嫡长子,按理来说,应该是史湘云的父亲承袭爵位。
但是由于史湘云的父亲早早亡故,保龄侯的爵位传到了史鼐的手中。
在荣国府和薛家衰败的不像样子的时候,史家却成了一门双侯,可以说兴盛不衰。
按理来说,凭着荣国府和史家的关系,史家的人知道贾琅和荣国府过节很深,应该不会前来拜访贾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忠靖侯史鼎这个人了。
史鼎是二代保龄侯的三子,而且他并非军伍出身,他能获封侯爵,完全是因为当了二五仔。
太上皇临朝之时,开国元勋一直都是辅佐隐太子一派,如贾赦,他担任过太子伴读,师从太子少保,位列詹事府从六品左赞善,司职驳正启奏,辖崇文馆及太子惕隐司。
不过不同于其他开国元勋,一门心思把宝押在了太子身上。
史家在布局的时候留了个心眼,保龄侯史鼐支持太子,而史鼎暗中追随还未登基的天佑帝。
在最为关键的天佑帝宫变之中,正是史鼎提前窥探到了太子的布局,告知了天佑帝。
天佑帝才把握时机,直接发动宫变,把太子一家斩尽杀绝,而后操控禁军幽禁了太上皇,奠定了胜局。
在天佑帝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史鼎获封忠靖侯,任江南大营统帅。
也正是有史鼎的这层关系,红楼梦原著里,后来的史家跟其他三大家族渐行渐远,来往极少。
最后在王家、薛家、荣国府都败了的情况下,史家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PS:这里解释一下,87版红楼梦电视剧设定史家被抄家,这个和原著是不符合的,原著里史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保龄侯史鼐外迁做了封疆大吏,史湘云也并没有沦为游船娼妓,只是嫁人之后丈夫早死,做了寡妇。)
由此可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何等的智慧。
因此忠靖侯史鼎,是绝对的天佑帝一派臣子,跟贾琅有着天然的亲近。
在得知贾琅前来之后,他拜访贾琅,自然是理所应当了。
随后贾琅便安排人带忠靖侯史鼎进来了。
不久后,史鼎来到了堂中恭敬行了一礼后道。
“下官史鼎,见过公爷。”
贾琅微微抬手后道。
“忠靖侯免礼,请坐吧。”
史鼎坐下后笑着说道。
“听闻公爷返回故乡祭祖,原本昨日便想前来拜会。”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