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74节
毕竟一直高强度处理国事,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等他熟悉国政之后,便可择一二亲信臣子,直接在乾清宫组个小机构,专门处理国事。
恩~
不如叫军机处如何?
权力拿回来之后,万没有还回去的道理。
不过,一想到争权的龌龊事,朱由校头就有点痛,他拉住张芸儿的手,将其放在自己的太阳穴上。
后者驾轻就熟的帮着朱由校按摩,白嫩小手轻柔,皇帝的头靠在软嫩大腿靠垫上,嗅着些许少女体香,稍去疲劳。
未久,东暖阁外传来宦官的声音。
“陛下,定远侯邓绍煜、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已在阁外候旨。”
朱由校闻言,睁开假寐的双眼,缓缓起身,示意张芸儿出阁,之后对着阁外轻声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
三袭华贵蟒袍卷着沉水香踏入东暖阁。
定远侯邓绍煜玄色云雁补子下压着金丝攒珠革带,玉梁冠缨带垂在紧绷的下颌旁他借着躬身行礼的姿势,将掌心渗出的汗渍悄悄蹭在绛紫膝襕上。
永康侯徐应垣孔雀纹妆花纱袍随脚步泛起粼粼波光,却在瞥见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时骤然凝滞,手臂在袖中微微发颤,不知是兴奋还是惶恐。
最年轻的丰城侯李承祚不久前方才在圣恩之下袭爵,到底藏不住眼底精芒。
他玄青织金过肩蟒纹氅衣下隐约露出银鱼袋,蹀躞带上七宝坠子随急促呼吸叮咚作响。
“臣邓绍煜(徐应垣、李承祚),恭请陛下圣恭万安。”
“朕安,起来吧。”朱由校龙目生光,细细打量这三个勋贵。
侍奉太监搬来三个小凳,三位勋贵谢恩之后,这才敢虚坐小凳之上,但他们的紧张,却是肉眼可见的。
这也怪不得他们。
盖因这三个勋贵,都是落魄勋贵,和英国公、成国公这些掌权的显贵勋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定远侯始祖邓愈为明初名将,然自万历朝后,定远侯一脉无显赫人物,被排挤出军事要职。
如今甚至到了禄田被侵吞,家族财力薄弱,难以维持勋贵体面的程度。
便是这一身勋贵袍服,都是典卖了家当换回来的。
永康侯是靖难功臣徐忠的后人,然因家族长期未参与战事,渐失军事话语权,如今他这个永康侯任锦衣卫指挥佥事,还要对太监卑躬屈膝。
丰城侯的始祖李彬为永乐朝名将,但丰城侯府亦是衰落。
并且李承祚家中还有兄弟争爵,最后是皇帝钦点让他袭爵丰城侯。
如今各家的境地难堪,三人面对皇帝,如何能够泰然自处?
第82章 暗募亲军,钓鱼执法
东暖阁中。
朱由校看着御下坐立不安的三人,轻声道:“你们三人皆受祖上荫庇,方才有侯爵之位,然而,二百余年过去了,家族衰落,可觉得辱没了先祖名声?”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起身说道:“先祖功劳历历在目,当年靖难之役,祖上率三千铁鹞卫截断南军粮道,臣如今闻之,亦觉振奋非常,恨不得效仿先祖,为国尽忠。今家族衰落,臣正有振兴侯府之志!”
此刻不表现,何时表现?
他定远侯府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禄田被占,收入锐减。
不抓住这个机会,那定远侯府真要完了。
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亦是上前表忠心。
“陛下今日召见,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臣等都无二话,谨遵圣命,必为陛下效死,为大明尽忠,不辱没先祖风采!”
“好!”
朱由校颔首点头,眼中有欣慰之色。
他之所以召见这三人,是他手下确实缺少忠诚能用的人。
大明勋贵,尤其是落魄的大明勋贵,只要稍微任用,恩宠一加,其忠诚度,比之外臣肯定是要高出许多。
勋贵的利益与皇帝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尤其是在他落魄的时候。
朱由校事先已经让锦衣卫调查过这三人的底细,这三人能力不错,且没有什么狎妓吃花酒的坏习惯。
这算是还有得救的勋贵。
思及此,朱由校目露精光,缓缓说道:
“朕自御极以来,朝臣逼迫,勋贵推诿,边地凶懈,国事难行,四卫糜烂,京营难掌,大明朝到了朕的手中,已是风雨飘摇,朕怕哪一日,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三人老老实实的听着,手中的拳头那是越握越紧,激动的心砰砰直跳。
“京营要是烂一点,我大明朝就要烂一片,京营若是全烂了,各地百姓就要揭竿而起!是故,朕有整顿京营之心!”
此话一出,三人眼中俱是一亮。
但紧随其后的,便是担忧。
他们虽然是勋贵,但在京营之中早没了影响力,此番若是去整顿京营,恐怕有背后中三刀、畏罪自杀的危险。
“陛下,臣等便是万死,也要为陛下分忧,然整顿京营,我等便是搏命而为,亦难为之。”
京营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
这是个深坑。
“朕也不是要让你们去送死。”
朱由校看着眉头紧皱的三人,说道:“京营糜烂,难以入手,朕欲在西山设锐健营,在丰台设近卫营,统称羽林,诸位以为如何?”
募兵?
三人眼中当即一亮。
“若是招募兵卒,确实可行,不过兵部可会同意?”定远侯邓绍煜一时间又忧心忡忡起来了。
“此事乃朕密旨,无须通过兵部。”
当然
就算是过兵部,谁敢阻止?
众人闻之,一时间犹疑不定起来了。
朱由校见这三人的模样,顿时知晓他们的想法。
他当即嗤笑一声,目光扫视三人,冷笑着问道:“怎么,你们怕了?”
见三人懦懦不敢言的模样,朱由校继续讥讽道:“我大明的勋贵,何时变得如此瞻前顾后,畏畏缩缩?你们先祖能取得侯府的功业,没有锐意进取的胆子,能成吗?”
砰~
朱由校重拍御案,让三人一个哆嗦,差点从小凳上摔下来。
“看看你们的样子!若连这个胆子都没有,还想振兴侯府?我大明朝勋贵之所以到如今没几个堪用的,便是因胆小如鼠,瞻前顾后,未有先祖之志,已有鼠辈之怯,如此作为,焉能取得先祖功业?”
皇帝冷哼一声,长叹一声,道:“你们若惧,那便滚出东暖阁,朕倒也看清了我大明的勋贵的本事,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朕日后重用外臣罢了。”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们还敢抗命?
小命还要不要了?
定远侯邓绍煜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定远侯府已经落魄成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干了兄弟们!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起身,跪伏而下,高声喊道:
“微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或许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程度,他咬咬牙,又低吼道:
“若有违誓言,臣定身谢大明,定远侯府九族诛灭!”
好狠的军令状!
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对视一眼,也知晓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纷纷跪伏而下,说道:
“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若有违誓言,臣定身谢大明,永康侯府(丰城侯府)九族诛灭!”
这下子,朱由校才对三人的反应稍微满意。
“定远侯!”
“臣在。”邓绍煜等待皇帝命令。
“朕命你在北直隶招募精壮流民、良家子,组西山锐健营,将其家眷,一同安置在皇庄之中,兵额三千!之后,远赴山东,招募青壮七千人。”
流民盘踞京城之外,很有可能生乱,抽调其青壮,化为己用,未尝不是处理流民的好办法。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道:“臣领命!”
招募一万兵员,这是何等大权?
就算是不贪,漏点水下来,定远侯府的日子,都会滋润起来。
他定远侯府的兴盛,就看这一次的了。
朱由校再看向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说道:“你二人一人赴河南,招收灾民青壮;一人赴浙江义乌,招收矿工、青壮,组亲卫军,每人兵额一万。”
“臣领命!”
当然,朱由校也不是只下命令,不加后续的人。
“一应支出,无须你们烦劳,但丑话说在前面,朕对你们授予重任,便望你们不要做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事情,将差事搞砸了。
宫中太监会随行监督,锦衣卫更是昼夜亲随,汝等须尽忠尽责,莫要负了朕的厚望。”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