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358节

  黄台吉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

  “等汉明军赶到大板城,只会发现这里只剩一片焦土,而他们的物资,早就成了咱们的囊中之物。”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借大板城的火,钓明军的鱼。

  想不和我八旗精锐野战?

  门都没有!

  ps:

  6400大章!

第283章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莽古尔泰捏着黄台吉传来的令信,脸色很是难看。

  “这个四贝勒,真当自己是储君了?”

  他粗声粗气地骂道,铜铃大的眼睛里满是火。

  “若非他水攻沈阳弄巧成拙,损了咱们进攻沈阳的势头,沈阳城早成了囊中之物!如今倒好,凭着劫掠草原这点功劳,倒摆出统领的架子了!”

  月色惨白,映着莽古尔泰虬结的肌肉和脸上的刀疤,更添了几分凶戾。

  阿敏骑乘在战马上,手指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他比莽古尔泰沉得住气,却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三贝勒少说两句吧。王汗此次让他牵头劫掠草原,明摆着是给了他重任。咱们前些日子在沈阳外围吃了败仗,损了两千余人,父汗本就动怒,此刻哪敢违逆?况且,听探报,大板城火光冲天,黄台吉应该是打赢了。”

  莽古尔泰猛地转头瞪向他,唾沫星子喷了满脸。

  “若不是咱们在阿巴嘎哈喇山死死咬住林丹汗的左翼,挡住喀尔喀五部那伙反复无常的杂碎,他黄台吉能在大板城捡便宜?

  那些仆从军,科尔沁的骑兵、乌拉的降卒,哪个不是跟着咱们浴血奋战过?

  现在跟在黄台吉屁股后面了,他不过是占了咱们牵制主力的便宜!”

  他越说越气。

  “若是把大板城的差事交给我,我不仅能端了林丹汗的老巢,还能把那些明军的物资一并抢回来!轮得到他在那里发号施令?”

  阿敏看着他赤红的眼睛,心里何尝没有怨气。

  但奈何,他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不能继承大金的基业,如今,有气也只能自己咽下去。

  至于原因,很简单。

  储位之争早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当年萨尔浒之战后,代善、莽古尔泰、黄台吉这兄弟几个便各显神通,谁都想成为王汗身后的继承人。

  黄台吉靠着“智计”出头,可这次水攻沈阳,明明是他力主,结果堤坝溃决,差点淹了自家营地,王汗当时气得摔了茶盏,连骂三声“废物”,他们都以为黄台吉的储位之争算是完了。

  可谁能想到,努尔哈赤汗对黄台吉的失望,竟抵不过对他们前线战败的怒火。

  莽古尔泰没能战胜明军骑兵,并且折损了德格类,两相比较,努尔哈赤反倒觉得黄台吉“虽败犹勇”,竟让他牵头劫掠草原,收拢各部人心。

  这分明是在给黄台吉重新铺路。

  不过,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走!”

  莽古尔泰猛地一拍马背,战马吃痛地人立而起,前蹄刨着草地,发出一声嘶鸣。

  “若是能把明军给林丹汗的物资抢过来,或是多砍几颗明狗的脑袋,回去照样是大功一件!”

  他最恨明军龟缩在沈阳城里,靠着那坚城厚墙作威作福,如今听说这些汉人竟敢走出“王八壳”,反倒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凶性。

  谁给的胆子?

  敢在草原上跟大金叫板!

  阿敏在一旁勒紧缰绳,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劫掠物资事小,能杀杀明军的锐气,让王汗看看他们两蓝旗的厉害,才是正经事。

  “传令下去,加速前进!”

  命令一下,两蓝旗的精锐当即加速行军。

  阿巴泰与阿济格各领一支正白、镶白旗的偏师,紧随其后,骑兵的洪流滚滚向前,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这支队伍堪称建奴的利刃。

  莽古尔泰的镶蓝旗擅长攻坚,阿敏的正蓝旗精于奔袭,再加上阿巴泰与阿济格带来的旗兵,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手里的弯刀早就渴血了。

  他们沿着被车轮碾出的辙痕疾驰,胯下的战马喷着白气,连呼吸都带着奔袭的灼热。

  未过半日,前方的地平线上便出现了一道灰黑色的巨影。

  那是长城。

  只是此刻的城墙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姿,许多地段的砖石塌陷,露出里面的夯土,像一道道丑陋的伤疤;有些地方甚至被风沙蚀出巨大的豁口,连孩童都能轻易翻越。

  “这就是明国的屏障?”

  阿济格嗤笑一声,一马当先冲进最近的豁口,马蹄踏过城砖的碎块,发出“咔嚓”的脆响。

  莽古尔泰紧随其后,望着城墙上斑驳的箭孔和坍塌的敌楼,眼里满是轻蔑。

  想当年,明军靠着这长城还能抵挡一阵,如今却成了摆设,连像样的守军都没有。

  看来那些汉人是真的怕了,连自家的门户都守不住。

  穿过长城的豁口,眼前的景象渐渐变了。

  草原的枯黄被荒废农田的褐色取代,远处隐约可见村落的轮廓。

  “先在此处扎营歇息,养足马力,同时探清十方寺堡的底细。”

  时间流逝飞快。

  夜色旋即降临。

  莽古尔泰这才率部趁夜色出发,轻装简行,又奔出十余里,一座土堡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是十方寺堡!”前锋的斥候高声喊道。

  莽古尔泰勒住马,眯眼望去。

  那堡子不大,夯土筑的墙顶多两丈高,城头上隐约有明兵的身影在晃动,却不见多少动静。

  城外则是一片一片营寨。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露出一口黄牙,眼底的凶光更盛了。

  “明狗就在里面。”

  不过莽古尔泰没有急于下令进攻,而是眯着眼打量着远处的土堡。

  多年的征战让他明白,越是看似容易的猎物,越可能藏着致命的陷阱。

  “等着。”

  他低声对身旁的阿敏说了句,目光扫向十方寺堡方向。

  那里,是他一早派出去的斥候该回来的方向。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几道黑影便从枯草丛里窜了出来,为首的斥候翻身下马时,甲胄上还沾着草屑和泥土,显然是一路狂奔回来的。

  “启禀贝勒爷!”

  斥候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

  “十方寺堡外扎着明军的营寨,栅栏围着,帐篷密密麻麻,看不清里面到底有多少人马,只看到营门口有巡逻的兵卒,甲胄齐整,不像防备松懈的样子。”

  “营寨?”

  莽古尔泰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心里的疑团更重了。

  按黄台吉的消息,明军应该去支援大板城了,怎么还在十方寺堡外留着营寨?

  他勒转马头,望着那座被营寨护在身后的土堡,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

  若是明军真去了大板城,十方寺堡必然空虚,营寨不过是摆出来的幌子。

  可若是没去……

  那营寨里藏着的,说不定就是明军的主力。

  “到底有没有去支援大板城?”莽古尔泰沉声追问,马鞭在掌心啪地抽了一下。

  斥候面露难色:“小人绕着堡子转了两圈,又抓了当地人,他们说没看到大队人马离开的痕迹,营寨里的炊烟也旺,不像是空营……”

  莽古尔泰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黄台吉在大板城那边已经抢得盆满钵满,父汗的赏赐怕是早已备下。

  而他若是在这儿空手而归,别说储位之争,怕是连现有的爵位都要被削去几分。

  前线战败、德格类战死的账还没算清,这次再无功而返……

  他不敢想下去。

  “咬咬牙,总能啃下来。”

  莽古尔泰猛地攥紧拳头,眼底闪过一丝狠厉。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阿巴泰(七弟)和阿济格(十二弟),扬声道:“七弟,十二弟,你们各带两个牛录,先去试试那营寨的底细。”

  “若是营寨空虚,就直接冲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物资;若是有埋伏,就且战且退,我在后面带着主力接应。”

  “凭什么让我们去?”

  阿巴泰猛地勒住马,脸上的横肉拧成一团。

  “要去也是你的正蓝旗先上!我们镶白旗凭什么当探路石?”

  阿济格也跟着冷笑,手里的马鞭往地上一抽,。

首节 上一节 358/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