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26节

  既无静养,又要劳心,使他最近的头疼症越发厉害。

  纵有荀彧、荀攸等能臣辅佐,操仍常感精力不济,而无左右分忧。

  是夜,于相府处理政务间,他问之于荀攸。

  “昔日我尝问公达,除郭嘉之后,可有人能继志才者。

  公达荐之曰司马仲达,已命人去辟,不知时至今日,其人如何?”

  荀攸见他提及此事,抚须笑而,答曰:

  “司马懿?他倒也未曾明确拒绝主公征辟,只是腿断了,不能成行,是以拖延时日至今。”

  曹操色变,勃然大怒。

  “好胆,他这腿早不断,晚不断,偏偏我一派人征辟他的时候,腿刚好就断了?

  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荀攸见他动怒,忙为之解释。

  “主公勿恼,攸已派人去查,他倒也未曾虚言哄骗,而是其腿果真骨折,医者云需将养百日以上。”

  曹操一愣,怒气忽得怔住,尚有些不可置信。

  “事情当真如此之巧?我之征辟刚好就碰上他断腿?”

  荀攸回以微笑,意味深长。

  “却也未必真是巧合。”

  曹操领会他的深意,当时都气笑了。

  “子云:苛政猛于虎。

  今我曹丞相之诏令,甚之于断腿乎?

  此等狠人,我倒还偏要征辟他不可。

  河内司马家倒也不远,既是断腿,我当亲往驾车迎之。

  昔文王驾车八百步,以保周朝八百年。

  我今驾车将他自河内迎入洛阳,车行百里之远,便看他有太公几分本事,能助我颠倒乾坤。”

  与此同时,乐进九族尽灭的消息亦传至梁国。

  被软禁在梁国王宫偏殿内,正断食绝水,以昭忠烈的乐进惊闻此讯,其茫然惊怒,不可置信。

  他尚在袁营之中宁死不降,对袁术所谓的拉拢不屑一顾,视黄金台上的荣华富贵如同草芥,誓与袁逆不共戴天!

  可,为什么?

  臣正欲死战,主公诛我九族?

  乐进不明白,他想不通!

  待多番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并非袁逆伪造,乐进于殿中枯坐一夜,彻夜未眠。

  念及家中高堂白发,妻妾幼子,泪已流干,目眦欲裂。

  他仰天悲呼:

  “来人!

  来人!!

  来人!!!

  我要见袁公,带我去见袁公!”

  梁国王宫大殿,只听一声铜磬声响,香炉烟云缭绕,烛光明灭不定。

  乐进行至近前,俯首而拜。

  “袁公曾言,得乐某如燕之昭王得乐毅,可还做数否?”

  袁术高居王座,若隐若现,如龙隐雾中,垂眸而望。

  “乐将军想通了?”

  “曹贼者,自诩丞相,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随心。

  其爱者光五宗,恶者诛九族,此桀纣之暴虐,行之于当今也!

  明公者,兴汉之大将军也!

  奉汉讨逆,带甲百万,雷震虎步,列阵东南。

  顺天应命,若举炎火以灼腐草,大势所趋,似覆沧海以吞薪炭,是故何城不摧,何者不灭?

  今请袁公予我大军,进率马步军五万,必效乐毅之于昭王,北上伐曹以捣洛阳,助袁公尽得七十余城,囊除国贼,成就大业!

  曹逆诛我九族,与某不共戴天,此诚心诚意,誓杀曹贼,但请发兵,绝不相负。”

  见他言辞恳切,袁术笑而谓之。

  “乐将军能作此想,朕心甚慰。

  乐卿稍安勿躁,汝乃是朕亲封之平东将军,至于洛阳旨意,未盖传国玉玺,悉为矫诏,做不得数。

  来日朕自有灭曹重任予你,且退下候命。”

  虽然乐进此番一改常态,嘴上说的好听,但袁术也不可能轻易放松对他的警惕,让他统领大军。

  虽说有灭族之仇在前,但也保不齐万一这乐进就是个死忠愚忠,哪怕全族被灭,也要匡扶曹操,岂不就上了他的当?

  是以,还需再做观察,以观后效,待确认无误,再让乐进领兵,为时未晚。

  却说乐进有了这一番表态,加之灭族之仇在前,于袁营之中总算行动自如,比此前的软禁要自由的多。

  袁术对他的监察程度,大致类似于刘晔在袁营的待遇,没有明哨,都是暗卫,书信往来,也会暗中查验。

  而得到人身自由的乐进,他第一时间就喊上夏侯霸,一同给远在颍川的夏侯惇写信。

  【进,末学后辈,悔不听元让之言,早降袁公以致此祸。

  囊者我赐衣,对元让多有侮辱,实悔不当初,望元让念我为曹贼蒙蔽,不计前嫌。

  今上有灭族之恨,下有毁家之仇,当与元让同舟共济,同殿为臣,匡扶袁公,早灭曹贼!

  书不尽言,临表涕零。】

  夏侯惇:“.”

第167章 名称八骏,威震九州

  夏侯惇看着手中的乐进书信,久久无言,他张口想骂,想到乐进九族尽诛,却又欲言又止。

  其实他明白乐进寄来这封书信的意思,现在他已决意降袁,图谋报仇。

  无奈袁营之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他孤身一人在此势单力孤。

  纵使想劝袁公即刻让他领兵伐曹,也如他此前求见袁公的那次,根本不可能。

  当此之时,袁营之中,他们这些曹营降臣,自当报团取暖,同气连枝。

  若能结成袁营曹党,未来相助袁公,成就大业之后,未尝不失开国公侯之位。

  想法挺好的,问题是.他夏侯惇根本就没降啊!

  就这事到底上哪说理去?

  半晌之后,他方才长长一叹。

  “主公,我等非降,乃忍辱负重,营图反正,以效天下正朔,您又何至于此啊!”

  乐进之后,第二封是好侄儿夏侯霸的书信:

  【伯父!未曾想曹公竟是此等决绝酷烈,薄情寡恩之辈,幸得您有先见之明,救侄儿出于水火,舍己身以正大道!

  近闻乐文谦因投降之事九族尽灭,今我夏侯氏虽幸免于难,将来难免遭他清算。

  伯父志存高远,为义父所拜征北将军,统一军三万之人,镇颍川一郡之地。

  德隆望尊,功震南北,不知何时向义父进言,起北上兴兵之念,征讨洛阳以营救天子。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攘除国贼,还于旧都,不使我夏侯家亦遭牵累,复乐文谦之旧辙。

  若伯父带头起兵,霸虽不才,愿为帐下小兵,带头冲锋,往劝家父,百死无悔。】

  夏侯霸这封信的意思就很简单了,伯父呀,我听闻乐进因投降而九族被灭了,我现在很担心我老爹。

  咱们嘛时候北上洛阳,救我老爹哩。

  夏侯惇:“.”

  你个倒霉孩子现在才知道担心你爹?

  就这会你都当上袁术义子了,咱们才说这事,还有什么用啊?

  我可怜的兄弟,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倒霉孩子呢?

  当袁营之中一众曹营降臣皆因乐进九族遭诛之事而人心惶惶之际,远在荆州襄阳之中,有一人,名称八骏,威震九州。

  正是刘表刘景升!

  “报!城外有一人自称天使,携天子诏书至,正”

  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闻听此报,刘表脸色发苦,勉强挤出一抹笑意,谓群臣曰:

  “又来了,诸位,且随我来,我等跪听奉诏。”

  群臣也是一脸无奈,难掩疲惫之态。

  按理说他们在荆州,天高皇帝远的,一年都不定能接到一回天子诏,别提多快活了。

  可谁能想到,这两天自家这位州牧也不知道是不是捅了天子窝了。

  每隔两三个时辰,就是一道天子诏命送达,且一道比一道言辞酷烈。

  刘表斗胆拖延了七道令,此刻已是第八道。

  熟练的领了天子诏,将天使请入驿馆休息,刘表领群臣回至大殿议事。

  蒯良第一个拱手上前,曰:

首节 上一节 126/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