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18节

  而赵云观袁术口风,他竟像是要将这等马骑重甲支援公孙瓒?

  袁术只笑吟吟回望他,意味深长。

  “非是许以公孙瓒,即便两家同盟,术也不会为此等以自家重器,资助外人的不智之举。

  但若使术有子如子龙,我与公孙将军亲上加亲,则无忧矣。”

  赵云:“???”

  赵云眼底满是懵逼,我不是来替公孙将军要赎金保住奉孝先生之命的吗?这怎么自己难道还要抵押在这?

  “袁公此话太过唐突,云敬谢袁公厚爱,实不能受。”

  “子龙,误会了。

  术非是要留下你,而是你也知道,此等重甲利器,一旦许以公孙将军,术也担心后患。

  但若是子龙为我义子,往后这些送往公孙将军处的重甲骑兵,悉为子龙统率。

  由我义子统率,与我亲自统率,有何不同?我自后顾无忧矣。”

  赵云没想到自己先前还在憧憬着能统率数万重骑,横扫百万大军的场面,转眼就要成真?

  可他不愧是赵云,梦想成真就在眼前,也依然忍住。

  他看向袁术,执礼虽恭,眸光冷冽。

  “袁公若是想以此为饵,诱云背叛公孙将军,绝无可能!

  袁公厚意,义子之名,恕云愧不敢当。”

  “世人对我偏见深矣。”

  袁术面露悲色,扼腕长叹。

  “我爱子龙,乃惜才而已,岂有要子龙叛主之理?

  我只问你:

  公孙将军可有取汉代天,称霸天下的野望?”

  袁术这话问的吓人,但没办法谁让赵云有求于人,是来替公孙瓒讨要支援的呢?

  因此尽管此前已被袁术吓得不轻,他还是只得作答。

  “公孙将军或可于北地争一时之雄,至于取汉而代,称霸天下?

  袁公说笑了,公孙将军岂敢有此等不臣之心?”

  袁术复问之。

  “倘使曹操、袁绍尽灭,我以大将军之身,摄政朝野,横扫天下,公孙将军可会与我为敌?”

  这话问的虽然隐晦,可赵云看着他身上明晃晃的龙袍,结合他此前的问话,已是明了。

  这话问的分明是倘若有朝一日,我袁术称帝,横扫天下,公孙瓒可会与我相争?

  称帝?

  公孙将军哪有这个心啊!

  便是争霸天下?界桥之战前的公孙将军或许会有,界桥之败后的如今,他能在袁绍兵锋下苟延残喘已是万幸。

  而找袁绍报仇,便是公孙将军最大的目标了。

  是以,赵云同样斟酌着言辞,答曰:

  “公孙将军身为汉臣,世食汉禄,自当代天子牧守一方,忠贞守节。

  倘使大将军能匡扶社稷,重整朝纲,天下莫能与之争。

  朝廷诏命,公孙将军岂有不尊之理?”

  其意:公孙将军牧守地方,明哲保身。

  若袁公果真能执掌社稷,重整新朝,使天下没有人能与你相争,公孙将军自尊朝廷诏命,不与为敌。

  闻听此话,袁术笑了,他目光诡谲望着赵云。

  “诚如是,公孙将军既没有一统天下的野望,也没有与我为敌的想法,子龙又何有担心背叛之理?

  汝既为我义子,同样可以在公孙将军麾下效命。

  两家同盟无论将来成败,始终不会为敌,子龙又如何背叛呢?

  难道是子龙方才虚言哄骗,公孙瓒其实有着称帝的野心?”

  “公孙将军绝无此意!”

  赵云赶忙出声打断,你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碍于南灭刘繇,北破曹操,东败刘备,除了西面的刘表,周围诸侯几乎被你打了个遍,大家才拿你没办法。

  可这偌大名头,自家公孙将军,可担待不起。

  “既如此,子龙你还在担忧些什么呢?”

  袁术笑语吟吟,一问问层层递进,直至此刻,赵云顿时被问住!

  是啊!

  袁术野心甚大,明摆着就是要开创新朝,取汉代天。

  而公孙瓒别说有这个心,他也没有这个实力。

  既如此,只需要在北边坐观成败即可。

  袁术要是狂妄自大,被曹操、袁绍灭了,也与公孙将军无关。

  倘使袁术成事,平定天下诸侯,到时候公孙将军率众以礼来降,也不失封侯之位。

  两边隔着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等各路诸侯呢,除非袁术能一路杀穿过来幽州,否则双方根本就没有为敌的可能。

  而若是袁术果真强的可怕,杀穿一众诸侯杀过来了,公孙将军也就没必要再跟他为敌了。

  这么一算下来,两家好像从始至终都会是盟友关系,那样的话,自己作为袁术义子,又在公孙瓒麾下效力,好像不仅算不上背叛。

  甚至有点质子的意思,可以作为沟通两家同盟的纽带。

  等等!

  不是?

  自己分明是来讨要奉孝先生买命赎金的,现在怎么过来一趟,回去就成了袁公义子?

  赵云的小脑袋瓜被说的有些糊涂了,总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

第156章 一声义父,生死相随

  “使术有子如子龙,于公孙将军麾下,统率重骑纵横北方,夫复何求?”

  这一次,面对袁术这个唐突的请求,赵云显然没有一开始果决。

  他犹豫再三,还是本能的婉拒。

  “袁公厚爱,无以为报。

  然,云只是公孙将军麾下一小小军侯,哪有资格统率此等重骑?

  类似的话,袁公切莫再提。”

  “军侯赵云不可。”

  袁术微微颔首,以目逼视赵云,其眸光湛然若神,其人龙章凤姿,恍如天日之表,口含天宪,曰:

  “术之义子,常山赵子龙,可也!”

  术之义子,常山赵子龙,可也!!!

  一句话,振聋发聩,响彻赵云脑海。

  一旦自己成了袁公义子,回去之后,将不再是那个不被重视的小小军侯。

  而是作为袁术于公孙瓒处的代表,袁术送来的一切支援物资,重甲骑具,都将由他常山赵子龙来支配。

  他将作为两家同盟之纽带,就此摆脱公孙将军麾下那些庸碌之人的掣肘。

  他利用这些义父送来的物资军械,上可尽心竭力,以报公孙将军恩遇,下可寻袁绍、鞠义,讨界桥白马之仇。

  他将是纵横北方,来去自如,视百万大军如同草芥的,常山赵子龙!

  古之名将,建功立业,莫过如是。

  其中最关键之处,是袁术竟然贴心的帮他把忠诚背叛的核心问题解决了。

  既为袁公义子,又为公孙瓒效命,对袁公尽孝,对公孙瓒尽忠。

  而两家之间的同盟关系,先前袁术也给他理清楚了,从始至终就没有为敌的可能。

  这下他连忠孝难两全的问题都不会有了。

  以义子身份,携大量袁术投资的物资支援公孙瓒,袁术能放心,因为这些物资都握在他这个义子的手里。

  公孙瓒呢,也能省心!

  有他这个忠心部下倾义父家资,为他征讨袁绍,他再也不用担心会被覆灭了。

  这么一合计下来,当义子这个提议。

  好像自己、袁术、公孙瓒三方共赢,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那么这个过程中,到底是谁受伤了呢?

  此时此刻,赵云深思熟虑下来,这才惊觉袁术看似随口提出的义子设想,一点都不唐突。

  分明是深思熟虑之后,远比公孙将军脑袋一热,拿人家谋主奉孝先生来威胁,要靠谱多的结盟方案。

  公孙将军与袁公之间从始至终既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为敌理由。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袁公以自己为义子纽带,公孙将军以奉孝为人质权衡。

  双方之间的这份同盟关系,将如金铁之坚,至死方休!

  要么公孙瓒被袁绍覆灭,要么袁术兵败身死。

  否则一旦袁公平定天下,又岂会少了公孙将军一个开国公侯之位?

  果真有那一日,那自己这个义子岂不是?

首节 上一节 118/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