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272节
与此同时,朝廷的陆军也在城外集结完毕,完成了陆路的包围。至此,平安城彻底陷入了绝境。
城墙上的守军看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以前战斗即便再艰难,他们还觉得自己还有一条逃到海上的道路,但现在,这条唯一的生路也被断绝了。
平安城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息。士兵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头目们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纷纷寻找着自保的方法。树倒猢狲散,谁能跑得快,谁才有资格活下去。
“轰!”一声巨响打破了平安城的寂静。郑芝龙的部将黄绍,想着死老大,不死自己,打开了平安城的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扬起一片尘土。南明的禁军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涌入城中。他们训练有素,目标明确,快速地夺取了平安城的城楼、粮仓、钱库、武库等地。这些地方是城市的命脉所在,一旦被朝廷控制,平安城就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确定安全之后,侯恂这才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带领大军进入平安城当中。他身着一袭铠甲,神情威严而镇定。身后跟着一群武将,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末将拜见侯阁老!”黄绍看着骑着战马上的侯恂,急忙下马跪地行礼。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安。
祖大寿、祖大弼等人站在一旁,不屑一顾地看着黄绍等人。在他们这些军中将领眼中,出卖主将的叛徒是最可耻的人。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厌恶。
侯恂却下马,走上前去,伸手搀扶起黄绍,笑道:“将军能及时反正,可见心中是有朝廷有天子的忠义之事。老夫定会上告天子,上报朝廷,叙述将军之功劳,让朝廷重用将军。”
黄绍大喜,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道:“末将以后定为阁老效犬马之劳。”
侯恂点了点头,问道:“郑芝龙在什么地方?”
黄绍连忙道:“郑芝龙躲在郑家宅院,他手中还有不少亲卫保护。阁老如果想要他的人头,末将愿意为阁老取之。”
侯恂微微点头,道:“那就麻烦将军了。”
黄绍拍了拍胸脯,道:“请阁老等末将的好消息。”说完,便带着一队士兵匆匆离去。
郑氏宅院。
郑芝龙站在大厅中央,看着周围那些还在护卫自己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士兵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如今却要面临这样的结局。
“这里即将变为火海,你们各自逃命吧。”郑芝龙道。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与其被敌人俘虏,受尽屈辱,不如选择一条有尊严的死法。
亲兵们看着郑芝龙把一堆火药放进大厅当中,眼中满是不舍和无奈。他们对郑芝龙忠心耿耿,本想与他同生共死,但郑芝龙却不想连累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行了一个礼,含着泪逃离此地。
那些亲卫逃了没多久,有几队人马就把这里包围起来。为首的是杨老六,他曾经也是郑芝龙的结拜兄弟之一。
“郑老大,出来投降吧,大家兄弟一场,你现在败得一败涂地,兄弟借你首级保命,我也让你走的痛快一些。”杨老六站在宅院外,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嘲讽和得意。
郑芝龙站在大厅门口,大叫道:“杨老六,我郑芝龙的首级就在此,你有本事亲自来拿。”
杨老六冷笑一声,带着一群士兵冲了进来。当他们冲进大厅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厅里面堆满了火药,郑芝龙手中还拿着火把,眼神冰冷地看着他们。
郑芝龙看到他们冲进来,冷笑道:“当年我们十八芝结义,说了不求同年同月生同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天就是践行诺言的时候,有兄弟们在,我去了阎王殿也不寂寞。”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把火把丢在一个炸药堆当中。
“轰!”一声巨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炸开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缓缓升起,浓烟和火光冲天而起。整个郑家宅院在这一声爆炸中灰飞烟灭,碎片和尘土四处飞溅。
侯恂他们都被这声巨响惊住了,纷纷停下脚步,望向郑家宅院的方向。没多久,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仿佛下了一场冰雹。士兵们一开始被砸得哀嚎不已,但很快,哀嚎就变成了惊喜。原来,这所谓的冰雹,居然是一锭锭的银子。这些银子是郑芝龙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随着宅院的爆炸,被抛洒到了空中。
没多久,探马来报:“郑芝龙引爆了上千斤炸药,把郑家宅院炸得灰飞烟灭。”
侯恂听后,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郑氏集团之乱虽然被消灭,但他要做的事情依旧很多。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二月五日,泉州城,知府衙门。
郑芝龙炸了郑家宅院给侯恂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郑家的账册随着这声爆炸烟消云散。
郑家的银子在这声爆炸当中,炸的整个平安城到处都是,最终被重新找到的只剩下几万两,他原本想用郑芝龙的财富来填补朝廷的亏空,这下彻底没希望了,他现在只能另想办法了。
“拜见阁老!”杨魁奇,钟斌,黄绍等反正将领对着侯恂行礼道。
侯恂笑道:“几位将军快快请起,此次大战要不是有几位将军在,朝廷想要胜过郑芝龙这贼寇难矣,各位将军的功劳老夫已经详述记载,尔等稍后随老夫回京城。”
“阁老,东番岛还有夷人,朝廷南疆还少不得水师护卫。”钟斌等人听到这话一阵愕然,这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朝廷不应该任命他们做泉州总兵,或者是福州总兵,取代郑芝龙的地位。
“是啊,是啊,我等离开了谁为朝廷保护东海?”杨魁奇马上跟着说道。他们这种海盗出身的,去了权贵满地的金陵城,还怎么学习郑老大,组建商队排除异己,垄断南洋的商路。
侯恂严肃的看着几人道:“尔等放心,朝廷自有安排,你等功臣自然应该去都城接受封赏。”
都想要学郑芝龙,但就是因为有了郑芝龙这号人,朝廷才不能继续让你们待在福建。最终杨魁奇等人失望而出。
而后祖大寿,吴襄,祖泽润,吴三桂等人进入县衙。
侯恂神色轻松起来,也没有像刚才那样公事公办。
他说道:“消灭郑芝龙还只是朝廷正事的开始。吴三桂,老夫会向朝廷保举你为福建总兵,你招揽一部分郑芝龙的水手,组建福建水师。”
吴三桂激动道:“多谢阁老提拔。”
“同时清缴郑芝龙的残部,不能让他们祸害东南。”
这次他们俘虏了郑芝龙一小半的部下,还有一部分逃离了平安城,另一部分则是在在其他地方驻扎,躲过了这场大战,但如果不管他们的话,东南沿海盗匪会再次出现。
吴三桂道:“遵命!”
侯恂继续道:“吴襄,你把郑芝龙的部下吸纳到水师当中,增强朝廷水师的力量。”
吴襄道:“遵命!”
而后侯恂看向祖大寿道:“你把郑芝龙在泉州的粮食,布匹等货物,作为战利品赏赐给这次出战的士兵。”
祖大寿喜道:“末将代将士谢过阁老。”
侯恂道:“这是将士们应该得的。”
而后侯恂问道:“郑芝龙的那些商队船长回到了泉州?”
祖泽润道:“阁老,只有一半人回来了,余下的人或是躲在广州,或是躲在东番岛,他们还在观望。”
郑芝龙财富的核心不是他那些战舰,而是他那庞大的商船队,这些商船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上百万两的财富。
侯恂想了想道:“明天把他们带到府衙来。”
金陵有十三行,他想在福州也弄一个十三行管控海外的贸易。
祖大寿忽然有点难为情笑道:“阁老,平安旗可是个好买卖,朝廷不能就这样放弃,俺是个粗人,也不懂什么谦虚,就是举贤不避亲了,俺的四子祖泽洪,为人忠厚老实可以为阁老您看住福建的财路。”
侯恂严肃看着祖大寿道:“朝廷岂能做那盗匪之事,要收税也是正大光明的收税,朝廷将在福州设立市舶司,既然泽洪想要为朝廷效力,那就让他在市舶司当郎中,市舶司将会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源,关系重大,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做镇,老夫打算让史宪之来管理市舶司。”
而后他看向吴三桂道:“你要配好史宪之的政务,不要让那些奸商偷逃了税款,老夫可以给你一个政策,以后偷逃税款的海船,只要你们福建水师抓住,船和货物都是你们的战利品,可以由你们福州水师自行分配。”
吴三桂喜道:“多谢阁老抬举。”
有郑芝龙给自己打样,以后他们福建水师还不财源滚滚。
第376章 ,皇商与郑芝龙最宝贵的遗产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二月十五日,泉州城,知府衙门。
半个月前那场惨烈大战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但关于这场战事的消息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福建激起了层层涟漪。
所有人都在惊愕谈论着,称霸天南十余载的郑芝龙竟然被当今的首辅带领禁军消灭了。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福建,人们心中满是疑惑与惊叹,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效率了?禁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了?
而这场大战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祖大寿和吴三桂等人控制住了在平安镇、泉州、福州等地郑芝龙部下的家眷。他们把这些家眷召集在一起,软硬兼施,要求他们写信给自己逃跑在外的亲人。信中传达着朝廷的旨意:只诛首恶,他们只要驾船回来就可以既往不咎,原本是什么官职,以后依旧是什么官职。
那些家眷们为了亲人的安全,写下了这些信件。有一些人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归乡之路。
结果还真如朝廷所说,他们并没有受到处罚。为了起到表率作用,侯恂对最开始投靠的人连升 3级。这一下,就像一颗定心丸,彻底打消了郑芝龙部下们的疑虑。
当初郑芝龙他们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就是渴望过上安稳的日子。现在郑芝龙虽然被朝廷杀了,但朝廷把斗争范围控制在高层,他们该当兵的依旧当兵,该当军官的还当军官。于是,这些部下们纷纷又重新回到福建,这次他们成为了吴三桂的部下。他们重新穿上铠甲,拿起武器,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个上司而已。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选择了回归。只有一部分残存的人,他们觉得现在东南沿海没有敌人,野心开始膨胀起来,想要复制郑芝龙他们的路径,在这片海域重新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他们开着一艘战船重复了郑芝龙创业的过程。
还有一部分人是彻底不相信朝廷。他们或者没有家人的牵累,或者家人根本就不在福州。这些人驾驶着船只,毅然决然地直接北上扬州投靠大同社。当然,这部分人极少,只有一成左右。
最惨的就是郑芝龙一系的海商。他们只是出了一趟海,回来却发现老巢已经被朝廷攻占,东家也被杀了。他们原本是为福建总兵做事,这下一下子就变成了叛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叛逆,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仿佛一只惊弓之鸟。
好在没多久朝廷就派衙役给他们传来消息,朝廷只诛首恶,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而且阁老还邀请他们去府衙议事。这些人只能战战兢兢地来到泉州府府衙。
泉州知府府衙的后院大厅,十几个原本属于郑芝龙的海商掌柜,那些相熟的人聚在一起,脸上满是焦虑和不安。他们小声地商量着未来的出路。
“钱掌柜!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比较年轻的掌柜惶恐询问道。
钱掌柜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过阁老连那些当兵的都愿意放过,咱们这些只是赚钱的,想来也不会太过于责问。”
“只要不要我的性命,那就好,给谁做掌柜不是做掌柜。”另一个人无奈地说道。
他们不知道这次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整个府衙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这时侯恂带着祖泽润、吴三桂两人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府衙,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见过阁老,见过两位将军。”四周的掌柜看到他们,立刻整齐划一地行礼,脸上带着敬畏的神情。
侯恂神情淡然,当然坐在首位,祖泽润哗然吴三桂分站在两旁,侯恂微微抬手道:“各位掌柜请起。”
等众人都起身之后,侯恂清了清嗓子道:“劳烦各位前来,想来大家也清楚,郑芝龙因为不遵朝廷之令,加上私征税收,形同谋反,已经被老夫斩杀。郑芝龙的商船以后就归朝廷所有,也就是说尔等以后的东家是朝廷,以后你们可以算是皇商,为天子做事,为朝廷做买卖。”
他的目光扫视着众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这是掌柜刚听到郑志龙涉嫌谋反,每个人都是胆战心惊,后面听到他们成为皇商明显松口气。
侯恂接着介绍道:“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使祖泽润,以后你们需要什么货物贩卖到南洋,可以请求锦衣卫来帮助。”
“这位是新任的福建总兵,你们在海上遇到了海盗,在异域受到番邦的欺负,都可以找吴总兵,他会保护你们。总之你们记住一句话,以后你们的东家是天子是朝廷,没人敢欺负你们。”
“我等谢过阁老!”在场的海商掌柜一个个惊喜无比,成为皇商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意外的惊喜,更没想到朝廷会派遣锦衣卫指挥使和福建总兵,共同保护他们经商,天见可怜,朝廷第一次正视他们的需求。
侯恂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朝廷给你们这个身份是为了做事的,尔等一年上交500万两银子,能不能做到!”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内心一阵哀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愁容。果然这皇商不好当。
钱掌柜硬着头皮站出来,诚恳地说道:“阁老,我等不敢欺瞒您,海上贸易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极大,路上会遇到海盗,去外域遇到那些不讲理的贵族官员,可能就会血本无归,甚至连我等人都回不来,还会遇到风暴,人货全失,风险极大。
尤其是这两年,北方的大同社也开海,北方的朝鲜、日本、琉球等国贸易都被北方海商垄断,我等的利润已经不如前两年了。”
侯恂皱起眉头质问道:“金陵十三行他们光进行北方的贸易一年也能给朝廷上供500万两银子,你们占着整个南海怎么连500万两都拿不出来?”
海外贸易有多赚钱,他来到江南之后就知道了,这些江南的富商一个个真是富可敌国,侯家在北方也算是豪门大户,但家产在江南连个中等人家都比不上,天下财富大半集中在江南此言不虚。
一个海商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外面虽然疯传郑芝龙一年赚了上千万两银子,但这只是传闻,我等又不能像金陵十三行一样垄断北方的贸易,整个南洋的贸易是江南一起在做,我等只能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另一个海商哀嚎道:“阁老,整个南洋诸国加起来,那也比不上北方贸易的一根毫毛啊,我等怎么可能和金陵十三行比。”
都说他们这些海商赚钱,他们赚钱不假,但这都是拿命去换的,他们还羡慕金陵十三行,他们开海船去几千里外的南洋交易,一路上又是海盗,又是风暴,十艘海船去南洋就一两艘回不来,那里像十三行,开过十几里的长江就可以贸易,利润虽然不如他们大,但周转快,货物量大,贸易量也大。
钱掌柜小声道:“如果阁老允许我等也向北方贸易,或许这500万两银子能拿的出来。”
侯恂脸色难看,他当然清楚大同社为什么有钱,那里面的银子说不定还有他家的一份。
商贾看到侯恂脸色难看,又急忙解释道:“现在整个天下就大同社最有钱,他们花起钱来也毫不吝啬,这些年南洋最大宗的贸易,就是粮食贸易。以前我等去南洋,只能带回少量的货物,但现在装满粮食做压仓,利润能提升三成。”
以前他们还是能去北方贸易的,但郑芝龙因为日本航线的问题,和大同社闹翻了,长江航线又被十三行控制,他们敢去连人带货都会消失。
侯恂沉思片刻,说道:“好,老夫答应你们除了军事物资之外,你们其他外贸到北方的货物不受限制。”
“如此我等一年可为朝廷赚500万两。”钱掌柜咬了咬牙,最终答应下来了。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