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第749节
最终,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那里面有不甘、有愤懑、有委屈、有强烈的羞耻。
所有的羞愧和动摇,都被这股滚烫的情绪强行转化为了更加偏执的自我辩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们等着!
我成功今天走出去,将来一定能爬得更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没错!”
成功如此想着,猛地转过身,挺起胸膛,硬着头皮,推开挡在身前的人群,大步流星地朝远处走去。
“诶……后世全连都知道连长的父亲是首长,成才不知道。
这次倒是只有我知道我们部队里有谁,但无论如何,这行为也把路走窄了。”
伍万里看着成功远去的背影,在心中感慨道。
“万里,你没事吧?”
刘汉青走道伍万里身边,低声问道。
“没事,这部队永远都是人来了和人走了嘛,无非是方式不一样罢了。
这酒到现在也没什么喝头了,回去早点休息吧。
老总让我和你明天去参与下一次战役的作战会议,咱们别迟到了。”
伍万里拍了拍刘汉青的肩膀说道。
“下一次战役的作战会议……也是,联合国军可不会消停。
估计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和我们大战一场洗刷之前失败的耻辱呢。
就是不知道,下一场仗会打的多大。”
刘汉青点了点头,说道。
“估计得有上百万大军厮杀的规模吧……”
伍万里想着历史上第五次战役的情况,笑着说道。
第五次战役中美双方调集的总兵力加上辅助人员,确实达到了百万大军的规模,这是二战后规模最大的一场热战了。
赫赫有名的铁原阻击战和华川阻击战,便是此战中打响。
“百万大军级别的血战,面对十七国联军调集的新精锐……我们能赢吧?”
刘汉青看向伍万里,带着一抹忧虑的问道。
“肯定能,但希望此战别牺牲太多同志了……”
伍万里深吸一口气,看着刘汉青自信的说道。
第323章 伍万里获坦克装甲营,推演第五次战役情况与作战方案!
晨曦初透,平壤城残留着昨夜庆功宴的喧嚣余温,清冷空气吸入肺腑,带着一丝硝烟和寒意。
伍万里和刘汉青并肩走出钢七总队设在城西建筑里的指挥部。
身后的院子里,整夜的喧闹归于沉寂,只有零星战士在清扫一片狼藉的庆功场地。
院门外,一辆军用吉普已在等候,开车的是警卫团熟面孔的小王。
两人未作寒暄,拉开车门准备上车,毕竟志司关于第五次战役规划的会议不能迟到。
就在此时,另一辆模样寻常的深绿色美式吉普车猛地减速,一个近乎横拦的姿势,“嘎吱”一声稳稳停在他们的车侧,卷起细小尘土。
副驾驶车门推开,下车的竟是陈首长的秘书,他朝伍万里和刘汉青快速做了个手势,后排车窗随即缓缓摇下。
老总的侧脸露了出来,线条分明,带着一夜未眠的深刻痕迹。
旁边的陈首长则微微探身,脸上带着和煦却不容拒绝的笑意,朝两人摆了摆手道:
“上来吧,顺路捎你们一程,会场见。”
这突如其来的“殊荣”让伍万里和刘汉青瞬间僵在原地。
跟首长同车去开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失措。
两人啪地挺直腰板,右臂“唰”地抬起,动作整齐划一,对着车窗内敬了标准的军礼,声音异常洪亮清晰道:
“首长好!”
“好了,上来,省得再发动一辆车。”
老总的声音低沉的说着,目光扫过两人带着血丝的眼底,显然对昨夜庆功了然于心。
秘书迅速拉开后排车门。
伍万里与刘汉青没有丝毫犹豫,侧身挤进了宽敞的后排。
车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晨风。
车内空间比想象中更宽敞些,深色的皮革座椅,一股淡淡的机油和烟草混合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两人坐下后,背脊挺得如同标枪直插椅背,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车窗玻璃。
吉普车平稳启动,沿着被战火洗礼过仍显破败的街道前行,碾过散落的碎石和弹壳,发出沉闷声响。
车厢里,一时间只剩下引擎的低鸣。
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在老总军装的肩头投下一块亮斑。
他微微蹙着眉头,目光沉凝地投向车窗外疾速倒退的残垣断壁,左手无意识地抬起,手指正用力揉按着太阳穴,仿佛要将压力从头脑中挤出。
那股历经百战、横刀立马决胜千里的雄浑气质即便在疲倦中亦未消减分毫。
“……老总最近头疼得很呐,从昨晚接完志司汇总的情报电文,就对着地图熬了个通宵,一根接一根地抽。”
陈首长叹了口气,说道。
老总没回头,鼻腔里沉沉地“嗯”了一声,算是默认了陈首长的说法,按揉太阳穴的动作又加重了两分。
“不能再拖了。
南边最新传来的确切消息,联合国军这段时间可不是在舔伤口休养生息。
他们补充兵员、物资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得多!
如今他们的前锋部队,顶着我们的阻击,已经再次北进推了过来。
就在昨夜拂晓前,其先头部队与我们最前沿的防御阵地发生了小规模交火试探。
战线,实实在在被压到我们鼻子底下了。”
陈首长说道。
刘汉青听得心头骤然一紧,屏住了呼吸。
前线态势,竟然已经危急至此?
“这还不算完,为了壮大声势,也为了给内部那帮‘盟友’一个交代,美国确实下了血本。
杜鲁门连敲带打,法军和荷兰都各自增派了一个齐装满员的整营参战。
当然,大头还是美国佬。
他们急调回本土休整、换装了新兵的重建部队,完整的美第七步兵师已经登陆支援。
更要命的是那个曾在长津湖……被九兵团基本打光的老冤家,美国陆战第一师,也被他们玩命的重建出来了!
现在番号是‘新陆战第一师’,兵员基本补足,装备据说清一色的新家伙。
另外,他们又把原本驻防在其他地方的美第四十五步兵师也塞了过来。
再加上南朝鲜那几个屡败屡战、但数量上一直在膨胀的军团……
综合所有情报部门交叉印证的结果,联合国军此番集结在‘三八线’以南,准备再次北犯的总兵力极强。
保守估计,已稳稳突破三十万人马。”
陈首长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透入的白光,缓缓说道。
“三十万?!”
“上次战役他们的主力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万吧?
这次……这次直接翻倍都不止了?
这美国是要和我们决战朝鲜不成?”
刘汉青倒吸一口冷气,一直紧绷的肩背猛地一颤,脱口而出道。
联合国军兵力膨胀的速度远超预估,如同一堵骤然拔地而起的钢铁高墙,沉沉压在即将燃烧的战线上。
“还有那什么新陆战一师?!
长津湖之战才过去多久?
他们美国人就硬是能把这支号称‘滴漏器’的部队重新凑齐了?”
刘汉青皱紧眉头问道。
“汉青,这其实……并不奇怪。
美国人拼的是国力,是不计成本的战争机器。
钱和装备对他们来说,只要国会老爷们咬牙批准拨款,问题就不大。
更何况美国握着那张开遍全球的庞大军事基地网和数量惊人的仆从军预备队。
只要抽调其他部队的精锐士官和老兵作为核心,再抽美国本土现役部队的骨架和肌肉填进去,用快马加鞭运来的全新装备一武装,就能贴上番号了。
短期内恢复战斗力虽然打折扣,但纸面上‘重建’出来并不算太难。
这法子,我们学不来,也没必要学。
关键在于他们付出的代价。
这种玩法,不是在耗费装备和兵员那么简单。
它真正吞噬的是两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要命的东西。
其一,是他们本土日益高涨的反战民意。
上一篇: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下一篇: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