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76节
第361章 反攻
雪原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吉本贞躲在在一个灌木丛里,寒风刺骨,吹得他脸颊生疼。
他紧握军刀,盯着天空中盘旋的那些涂着青天白日徽章的战机几乎喷出火来。
天空中,程如风率领的海盗大队投下的炸弹在雪地上炸开一团团火光,碎片夹杂着冰雪四散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
日军士兵在雪地里跌跌撞撞,试图寻找掩体,但厚重的积雪让他们行动迟缓。
即便架设在火车顶部的高射机枪拼命的倾吐着火舌,一道道曳光弹划破天空,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火网,却也难以击中那些灵活的民团战机。
一名少佐跌跌撞撞的跑来报告:“司令官阁下,支那人的飞机太猖獗了,我们的飞机至今毫无踪迹,咱们要怎么办?”
吉本贞一咬紧牙关,低声咒骂道:“这些支那飞机,竟敢如此猖狂!”
他猛地转头,对副官吼道:“电告冈村将军,请求空中支援!立刻!”
副官慌忙点头,跌跌撞撞跑向了列车,来到车厢内的电报室,啪啪啪地敲击电报机,急促的滴答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这场空袭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天色将黑之后才停了下来。
吉本贞一赴任遇袭、伤亡惨重的消息,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刚抵华北的冈村宁次脸上。
怒火瞬间点燃了这位以“稳健狠辣”著称的帝国名将眼中冰冷的火焰。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华北方面军几乎所有将领来到石家庄开会,他在会议中宣布:山西民团,苏耀阳所部,已绝非疥癣之疾,而是帝国经略华北的腹心大患,头号死敌!必须倾尽全力,彻底碾碎!
冈村宁次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
他以最急迫、最强硬的措辞向东京大本营陈情:唯有压倒性的兵力,方能荡平盘踞山西山地的顽敌。
而大本营方面也被山西接二连三的惨败所震动,迅速同意了冈村宁次的要求。
短短三个月之内,四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常备师团(第36、37、41、42师团),被紧急从华北其他战场甚至关东军序列中抽调出来,他们通过铁路、公路强行军,如决堤洪水般涌向了山西。
日本对山西的大规模增兵后,兵力暴涨的第一军的总兵力,从之前的捉襟见肘,疯狂膨胀至骇人的二十余万,此前病历单薄的晋北、晋中、晋南的各地要塞、交通线此刻已经被重兵层层封锁,摆出了一副铁壁合围、泰山压顶之势。
不仅如此,冈村宁次还向西尾寿造申请,从各地调来了两百多架战机,加强到了山西境内,如此一来,山西境内的日军足足有了三个飞行战队,三百多架飞机。
都说兵是将的威,将是兵的胆,吉本贞一手里头有兵之后,便寻思起了要跟山西民团决战的念头。
但好巧不巧,这个时候,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一时间数十万八路军在华北大地上对日军展开了反攻。
最要命的是,不仅八路军对日军发起反攻,山西民团也没闲着,也朝着大同方向发起了攻击。
飞行大队数百架飞机率先对山西境内的各个目标进行了轰炸,一时间整个华北大地烽火四起。
尽管遇到了十年难遇的冬天,飞机起飞困难,但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还是咬着牙坚持起飞,对日军的补给运输线进行轰炸,这也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中日两国的空军在山西上空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空战。
“宋少杰驾驶着P-51野马战机在寒冷的高空中穿梭,从高处俯瞰下方的大同城,日军的防空炮火密集却无力地在空中炸开一朵朵白花。
戴着厚实皮革飞行帽的他一边呼吸着驾驶舱内冰冷的空气一边紧握着操纵杆,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容,回头望了一眼地面,不屑道:“就这点本事还想打老子。”
他一推操纵杆,猛地压低机头,战机呼啸着俯冲而下。”
此时,舱外的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多度,冰晶已经在机翼上凝结,伴随着飞机的俯冲,发动机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
宋少杰眯起眼睛,透过座舱玻璃看到下方一个日军弹药库,毫不犹豫地按下投弹按钮。
炸弹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正中目标。
轰然巨响中,火光冲天而起,碎片四散飞溅,周围的日军士兵像稻草人一样被气浪掀飞。
如今的宋少杰已经不再是那个击落敌机后因为太过高兴反被敌方击落的菜鸟了,经过这些日子的历练,他已经完全蜕变成了一个老练的飞行员。
炸飞了一个油库后,他不慌不忙的拉起操纵杆,战机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躲过密集的防空炮火,同时通过无线电喊道:“三号、四号机,跟我来,那边还有一个油料库!”
尽管日军紧急从本土增调了两百余架战机,但苏耀阳丝毫不怵,拥有物质转换器的他压根不怕跟鬼子打消耗战,可以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飞行员,他可以把小鬼子玩到破产。
财大气粗的他很快下达了针锋相对的命令。
在严寒条件下,双方飞行员都在以惊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搏杀。
而山西民团飞行大队不仅战机要比日本人先进得多,而且他们那种针对性极强的战术,给日军造成了惨重损失,这也使得制空权的争夺异常残酷激烈,吉本贞一期待的空中优势并未迅速确立。
山西境内的三百多架日机,便以惊人的速度损耗着,短短一个月,三百多架日机就减到了不足一百架的数量,而山西民团的损失却只有区区二十多架。
这个寒冷的冬季,山西乃至整个华北的天空和大地,都成了血肉横飞的巨大熔炉。
吉本贞一决战苏耀阳的野望,被八路军掀起的惊涛骇浪和苏耀阳精准狠辣的反戈一击彻底打乱。
华北的日军,正同时遭受着来自地面(八路军破袭)和空中的多重打击,疲于奔命,陷入了自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
华北的冬夜来得格外早,也格外漫长。
石家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壁炉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发出噼啪的轻响,将冈村宁次宽敞的办公室烘烤得温暖如春。
然而,这份暖意却驱散不了冈村宁次心头的阴霾。
傍晚时分,他的副官来报,“司令官阁下,西尾大将已经抵达司令部外,预计五分钟后将抵达您的办公室。”
“知道了。”
冈村宁次放下了文件,亲自起身,从茶具柜中取出精致的茶盏,动作缓慢而有条不紊地开始煮茶,滚烫的开水冲入茶壶,细长的水流在茶碗中激荡出白色的泡沫,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正当茶香在办公室内飘曳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身材高大的西尾寿造大步走了进来。
看到冈村宁次在煮茶,他不禁笑了起来,“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啊,可以品尝冈村君的手艺了。”
说完,他大步走了过来,在冈村宁次的对面坐了下来。
西尾寿造先是端起茶碗,轻轻呷了一口,忍不住赞叹道:“好茶,冈村君的手艺愈发的精进了。”
说完,他放下了茶杯,目光锐利地盯着冈村宁次,声音里带着低沉:“冈村君,这次帝国往山西增加了整整四个师团的兵力,可为何战局依然胶着?
大本营对此非常关注,华北战场的僵局,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放下茶碗,目光直视着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并未立刻辩解。
他缓缓将煮好的热茶双手奉给西尾寿造,手里的动作虽然依旧沉稳,但眉宇间却笼罩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抬起眼,目光迎向西尾寿造,“司令官阁下,”
冈村宁次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荡,“华北战局艰难,非我部将士不用命,亦非战术懈怠。”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抛出了他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
“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极度重视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致命威胁……山西民团的空中力量!”
“空中力量?”西尾寿造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方向有些意外。
“是的,空中力量!”冈村宁次的语气斩钉截铁,“经过数月惨烈交锋,尤其是这个寒冬,我部航空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后,我终于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冈村宁次的身体微微前倾,紧盯着西尾寿造的眼睛:
“山西民团苏耀阳所掌握的航空部队,绝非我们之前认知的‘小股骚扰力量’,它已经发展壮大为支那境内规模最为庞大、组织最为严密、装备最为精良的空中集群!”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令连他的判断:
“更致命的是,他们装备的主力战机……其性能之优越,远超帝国现役所有型号。
这些战机无论是速度、爬升率、火力以及防护都远超帝国的零式战机。
在多次遭遇战中,我方最先进的战机,无论是九七式还是新调来的零式,在同等条件下与之对抗,均处于明显劣势!损失率……极其惨重!”
冈村宁次看着西尾寿造骤然收缩的瞳孔,抛出了石破天惊的预言:
“司令官阁下,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一差距,如果帝国航空工业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足以匹敌甚至超越其性能的新式战机……”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吐出那个令人窒息的后果:
“那么,在华北的天空,乃至未来可能更广阔的战场上,帝国……将面临彻底失去制空权的巨大危险,而失去制空权,意味着什么……您比我更清楚!”
这番话,如同在冰冷的房间内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西尾寿造握着茶杯的手指猛地收紧。
他死死盯着冈村宁次那张毫无表情的脸。
这位以“稳健”著称的司令官,此刻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与此同时,在正太铁路的一段偏僻路段上,一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趴在冰冷的铁轨上,小心翼翼地将一捆用油布包裹的炸药安放在枕木下方。
他的脸颊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了白色的雾气,但他却丝毫没有理会这些,仿佛寒冷并不能对他造成影响。
身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道:“狗剩,手脚麻利点!这可是山西民团那边送来的好东西,威力大得很,别浪费了!”
狗剩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放心吧老班长,保证让小鬼子的火车上了天!”
随着一声令下,导火索被点燃,发出‘嗞……滋’的声响。
二十多分钟后,伴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撕裂了宁静的夜空,火龙冲天而起,坚固的铁轨被炸得像麻花一样扭曲着飞向半空,与此同时一列火车也冲出了轨道,在雪地上砸出一长串深坑。
办公室里壁炉的温暖和窗外呼啸的寒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冈村宁次和西尾寿造内心的焦灼与战场上冰冷的现实一样。
就在两人为前线的战局感到焦虑时,一名通讯参谋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甚至忘记了标准的敬礼姿势,声音带着一丝嘶哑:“西尾大将阁下,冈村阁下,前线急报,支那八路军突然对我们发起了反击,华北全境……全境告急!”
“纳尼?”
“西尾寿造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一把夺过电报,锐利的目光飞快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八嘎!”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电报上,一个个地名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从冀察全境到晋绥大部,再到遥远的热南地区,无数个红点连成了一片燎原的烈火。
八路军,这支他们一直以为只能打打游击的泥腿子部队,竟然在同一时间,出动了超过一百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帝国在华北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全面的、毁灭性的打击。
如今,整个晋察冀、察哈尔等地的交通线几乎陷入了瘫痪中。
第362章 大结局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太行山脉的暑气尚未完全消散,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五台县民团总部的院子里。
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不过一天,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狂喜与茫然的平静。
院子里的石桌旁,一身布军装,但眉宇间已满是岁月沉淀的陈旅长端着一个搪瓷缸,里面的茶水已经凉了。
他看着对面同样一身戎装,但气度俨然已是一方枭雄的苏耀阳,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问出了那句话。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