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69节
无需更多命令!
如同木偶被无形的提线猛地拽起!
参谋长原田义和第一个睁开赤红的双眼,猛地拔出腰间的军刀,刀尖直至燃烧的汽油桶,发出不似人声的凄厉狂吼:
“全员!上刺刀……目标……敌阵中央!‘玉碎’……冲锋!”
嘶哑而尖锐的声音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冰块!瞬间炸裂!
帐篷被粗暴地掀开!
十几名将佐级军官,如同濒死的野兽,抽出了腰间的军刀或手枪!脸上的绝望被一种病态的狂热和赴死的癫狂所取代。
他们冲出了帐篷,用尽全身力气、喉咙撕裂般地嘶吼:
“‘玉碎’……‘玉碎’……”
这嘶吼如同瘟疫般在拥挤着残兵、被恐惧压垮的峡谷中瞬间引爆!
无论是不知所措的士兵、还是躺在地上哀嚎的伤员……
无论是指挥官,还是最低级的辎重兵……
在这穷途末路、最后时刻降临之时,听到这贯穿灵魂的“玉碎”之令!
一种集体性的歇斯底里和末日狂欢般的气氛席卷了整个被压缩的包围圈!
“‘玉碎’!‘玉碎’!板载!”
杂乱的吼叫声、哭嚎声、毫无意义的尖叫混杂在一起。
数千名形容枯槁、疲惫不堪的日军士兵,如同被无形的电流击中,纷纷在疯狂的吼叫声中举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工兵铲、甚至捡起的石块……
毫无章法、不成建制,却又透着一股绝望的气息,朝着早已层层布置好防线、严阵以待的四面八方山坡、如同黑色的钢铁森林般扑了上去!
“冲啊……”
“半载!”
在日军发出野兽般嘶吼的同时,早已严阵以待的阵地上,突然响起了阵阵沉闷的炮声,一枚枚照明弹被射上了天空,瞬间便将山谷照得通亮。
就在照明弹亮起的瞬间,无数机枪、迫击炮以及各种武器朝着一个个恍若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开火了……
第355章 我自己干
漆黑的夜,如同倒扣的巨碗,将整个死亡峡谷牢牢罩住。
凛冽的山风呼啸着穿过山谷。
27师团凝聚了最后疯狂与绝望意志的“玉碎”冲锋的声浪,如同决堤的潮水冲向了山西民团和八路军组成的包围圈。
黑夜中,密密麻麻的灰黄色人影,在狂热而嘶哑的“板载!”与“玉碎!”交叠的吼叫声中,如同被无形的巨力猛然推搡,汇成数道混乱而又密集的人潮,朝着山坡上那层层叠叠的死亡阻击线,亡命地扑了上来!
刺刀的寒芒在黑暗中星星点点地闪烁,像一群绝望的萤火虫扑向焚身的烈焰。
而回应他们的,不是枪响,而是一道道光。
“咻……嘭……”
第一发照明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猛地从一处隐蔽的炮筒里窜起,刺破浓重的夜幕,拖着耀眼的光芒直冲天空。
紧接着,“咻……嘭!咻……嘭!咻……嘭……”
第二发、第三发、数十发照明弹从四面八方相继升腾而起,在高空炸开。
刹那间,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点亮。
数十枚燃烧的小太阳悬停在谷地上空,将整个昏暗的峡谷山涧照耀得一片惨白,纤毫毕现。
如同舞台骤然被点亮,上演的却是一场真实的死亡剧!
那些刚刚还在黑暗中隐现冲锋身影的日军士兵,瞬间暴露在了这片强光之下。
原本脸上那些狰狞、狂热、迷茫、恐惧的表情在这些刺目的光芒下变得如同油彩般僵硬。
冲刺的动作也变得笨拙起来,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
但这致命的静止感仅仅持续了一瞬!
真正的死幕,随之拉开!
“嗡……嗡嘎嘎嘎嘎……”
“轰……轰……轰……”
盘踞在包围圈最外沿,由一百多辆“谢尔曼”坦克群组成的包围圈,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群,猛地睁开了它们的“眼睛”。
安装在坦克前端的车灯被突然打开,一道道雪亮的灯光突然照向了前方。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嘎嘎嘎嘎嘎……”
安装在炮塔同轴位置的勃朗宁7.62毫米并列机枪最先响起。
清脆、急促、如同死神叩击丧钟的密集点射,如同鞭子般抽打在冲在最前面的日军。
紧接着,安装在炮塔顶部的M2HB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发出了如同撕裂厚帆布般的、沉重、沉闷、极具穿透力和威势的咆哮声!
“咚咚咚咚……”
如同地狱的油锅被彻底掀翻!
无数道肉眼可见的、由曳光弹指示剂构成的粗壮赤红色弹链,在强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炫目、更加致命。
这些弹雨组成的死亡飓风,毫无怜悯地“刮”过了照明弹下暴露无遗的日军士兵。
在这无差别的、密不透风的火力覆盖下,日军士兵就如同割麦子般纷纷倒下。
“噗噗噗噗噗……噗嗤……嗤啦……”
子弹钻入血肉骨骼的闷响,骨骼被瞬间撕裂折断的脆响,脆弱的人体在大口径弹头冲击下毫无抵抗能力地崩解、撕裂。
被7.62毫米子弹点射命中还好些,最多如同触电般剧烈抽搐着倒下。
而被12.7毫米穿甲燃烧弹或全金属被甲弹扫中的目标,则是另一种景象了。
躯干被击中后,瞬间就会炸开一个巨大的空洞,肢体如同被无形的巨力硬生生撕扯下来、抛向空中。
一旦头颅被击中那就更恐怖了,硕大的脑袋就会如同西瓜般爆裂开,内脏混合着骨渣血肉的碎片四处散开。
包围圈内外,坦克之间彼此间隔约五十米,火力线交错,形成了覆盖整个谷口的交叉射杀区。步兵排在后侧壕沟,用捷克式和布朗宁机枪点补残余空隙。爆炸声、枪声、尖叫声混在夜空,震得谷壁上的碎石簌簌往下落。
本间雅晴就混在无数正在冲锋的人群当中,身上的军官大衣早已被泥水和血迹染得发黑,佩刀也挂在一侧。
眼神赤红,脸上充斥着疯狂与倔强,一边挥着军刀嘶声喊叫一边拼命奔跑。
身边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倒下,在灯光和照明弹的照耀下,他的身影显得他格外矮小孤单。
直到一挺车载机枪的火舌掠过,那影子骤然一顿,僵直了身体。
鲜红的血液喷洒在他后面一名士兵的脸上,本间雅晴手中的军刀还没掉落,就整个人被跟在身后的洪流推翻在地,淹没在乱尸里。
数千名日军残兵发起的决死冲锋看似浩浩荡荡锐不可挡,其实连外围的防线都没碰到就已经被火力打得七零八落。
有人跌倒后再无力爬起,有人失去半边手臂仍然往前蹭几步,却被再次扫倒。
谷底逐渐出现了一层由身体铺成的“地毯”,鲜血顺着地面向山坡底部汇聚,染红了低洼处的泥水。
这一夜,山谷里的惨烈持续了将一个多小时。
被日本人奉为圭臬的“玉碎冲锋”,在现代火力和完善的防线下,像飞蛾扑火般悄无声息的熄灭了。
等到最后一发照明弹熄灭,白光从空中被风吹散,山谷重新归于暗夜。
黑暗中,谷底的声音只有断断续续的呻吟和哀嚎声,一股股血腥味顺风飘来,浓烈到让人作呕。
天色彻底放亮,晨雾被阳光一点点剥开,盘龙岭脚下的峡谷终于在众人眼中完全显露。
昨夜的硝烟味和血腥气混合在一起,空气里依旧带着灼热和铁锈的腥甜。
八路军战士和山西民团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踏入山谷,脚下的土地有些发软,那是血水与泥土混合后的触感,每一步都能感到鞋底像是沾上了什么黏稠的东西,一提脚就能听见“咕叽”的黏腻声。
李云龙一手托着绑过的伤臂,另一手挥着手,带着独立团跟进。
昨夜硬顶下来的阵地,如今已成为满眼碎肉的山谷。
不少战士们一边前进,一边死死盯住散落了满地的残肢断臂。
这些尸体们有的挂在被炸裂的岩石缝上,肠子从裂口里溢出,赤红的内脏黏糊糊倒在灰白的石地上。
有战士用刺刀拨了拨,腥酸气瞬间更加浓烈了,他不得不马上捂住口鼻干呕。
李云龙皱着眉,骂骂咧咧:“娘的,日本鬼子昨夜是真不要命啊,这地上横七竖八的,老子眼睛都看花了!”
身后的赵刚虽然也算是经历了好几年战斗的老兵了,但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尸堆,也忍不住低声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尸山血海,人间炼狱啊……”
张大彪带着几个战士冲在了最前面,他们的动作比谁都快,如同蝗虫过境般四处搜寻。
地面上散落的大量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以及还冒着黑烟的九二式重机枪只要被他们看到就会被他们立即被拖走,用推车装起来。
掷弹筒一个个扔到板车上,旁边还有几发未被引爆的迫击炮弹头,战士们小心地用麻袋裹住,生怕炸裂。
要不怎么说打扫战场是会上瘾的,许多八路军战士的眼神开始变得炙热起来,越搜越上瘾。
如今的八路军几乎是什么都缺,尤其是武器装备。
昨天夜里,27师团倾巢而出,如今全军战死在了山谷里,这些散落遍地的武器自然成了他们最好的战利品。
八路军战士们打扫得非常仔细,有的干脆扒去了鬼子尸体的衣服,什么子弹带、刺刀、望远镜乃至怀里的军粮全都被翻了出来。
山风吹过,本来就没多少衣物遮掩的尸体成片裸露出来,那些被剥干净的身体只剩一块裹腰的布条,看上去既狼狈又惨烈。
张大彪背上已经横了三支三八大盖,脖子上套着一条撕下来的鬼子军刀,将掷弹筒背在肩膀,笑嘻嘻对李云龙喊:“团长,还好咱们下手快,否则连根毛都不会剩”
“给我收干净点,一丝都别剩!”李云龙挥着右手喊着,胳膊上虽然缠着血布,那股子狠劲依旧不减。
有战士蹲下来,把鬼子遗体的怀表和军需袋抠出来。
也有人把还带血的军帽直接拍在自己脑袋上。
更夸张的是,有人甚至扛走了一具还算完整的尸体身上的军靴,一边脱一边骂:“鬼子鞋还挺结实的,比咱们的草鞋好走多了!”
清理战场的行动进行得热火朝天却又暗藏无声的规则。
山西民团的士兵们对那些将武器装备和物资,甚至衣物都扒下的八路军战士的行为,默契地选择了“视而不见”。
行动前军官们早已传达了上头的命令,所有枪械、弹药、被服辎重,优先让渡给更需要这些物资生存和发展的八路军兄弟。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