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206节

  李云龙当场就愣住了,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以前打仗,全靠两条腿,一天能跑个百八十里路就算急行军了。现在,居然有汽车坐着去打仗?这待遇,他李云龙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站在他身边的赵刚也是一脸的震惊和惊喜,他看了看周围同样目瞪口呆的战士们,再看看那名军官笃定的神情,终于确定这不是在做梦。

第294章 见怪不怪

  李云龙愣了半晌,他用手指了指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卡车长龙,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犹豫了几秒钟后,重新询问:“你是说,你们要用汽车送我们去太原?”

  “是的!”

  张有山的语气十分肯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太好了!”

  李云龙一巴掌狠狠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激动地抓住旁边赵刚的胳膊,兴奋得满脸通红:“老赵,听见没?有了汽车,咱们再也不用靠两条腿走着去太原了,而且这四个轮子,可比咱们两条腿快多了!”

  “那是肯定的。”

  赵刚也被苏耀阳的大手笔给镇住了,但他表现得更为内敛,只是微笑着点点头,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快,更是背后所代表的、山西民团那强大的机械化实力。

  “那还等什么?赶紧让战士们上车啊。”

  李云龙是个急性子,一秒钟都不想耽搁。

  他扯着嗓子冲不远处的张大彪吼道:“张大彪……你小子还愣着干嘛?赶紧的,通知你手下的部队集合队伍,他娘的,都给老子排好队,上车!谁他娘的要是磨磨蹭蹭,老子踹他屁股!”

  命令一下,整个独立团瞬间沸腾了。战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刚才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们兴奋地冲向那些钢铁巨兽,有的人还好奇地摸着冰凉的车身,敲敲厚实的轮胎,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喜悦。

  在各级指挥员的呵斥和组织下,战士们背着枪,扛着弹药箱,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宽敞的车斗,整个场面虽然喧闹,却井然有序……

  夜幕降临,庞大的卡车车队如同一条钢铁巨龙,在崎岖的华北土路上颠簸前行。

  车灯划破黑暗,照亮前方不断起伏的路面和漫天扬起的尘土。

  从五台县到太原,全程约莫四百多里地。

  刚出发时,车队行驶在苏耀阳下令修建的平坦水泥路上,战士们还兴高采烈,扒着车厢板,新奇地看着飞速倒退的景物,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速机动。

  然而,当车队驶过襄定县的界碑后,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被牛车和炮车碾压得坑坑洼洼的土路。

  安逸瞬间变成了折磨。

  整个车斗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起来疯狂摇晃的筛子,每一次颠簸都将车里的战士们狠狠地抛起来,再重重地摔下。

  底盘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车斗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呻吟和低声的咒骂。

  不少从未有过这种“体验”的八路军战士,胃里翻江倒海,脸色变得和军装一样的灰黄色。

  一些人已经忍不住,死死扒着车厢板,将晚饭吃的东西吐得稀里哗啦。

  在其中一辆卡车的车尾,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正经历着他军旅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之一。

  “老李……你行不行啊?要是不行的话就到前排去坐。”

  赵刚扶着摇晃的车厢,凑到趴在车尾栏杆旁的李云龙身边,担忧地劝道。

  此刻的李云龙,那张平日里红光满面、吼声震天的脸,已经白得像一张纸。

  “我……我能行……呕……”

  李云龙刚想逞强说句场面话,一股强烈的恶心感直冲喉咙,他再也忍不住,猛地扭过头。

  “哇”的一声,将肚子里仅存的酸水和胆汁全都吐了出去,在车后扬起的尘土中拉出一条细长的水线。

  看着吐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腰都直不起来的搭档,赵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在战场上生龙活虎,壮得像头蛮牛的李云龙,居然会晕车晕得如此狼狈。

  刚出发的时候,在水泥路上,这家伙还神气活现地吹牛,说民团的卡车就是比小鬼子的好。

  可等到出了襄定县,一踏上这颠簸的土路,晕车的反应立刻就找上了他。

  偏偏这家伙还要死要面子活受罪,非要发扬风格,硬是把相对平稳的驾驶室位子,让给了一位同样晕车的小战士,自己则跑到颠簸得最厉害的车尾来“享受”。

  结果没过半小时,就光荣地化身成了“喷射战士”,把今天吃的那点东西全都还给了山西的黄土地。

  关于晕车的问题,赵刚早先也特意跑去请教过开车的民团司机。

  那位黝黑健壮的司机师傅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一边咧嘴笑着告诉他,这玩意儿真没什么好办法,纯粹看个人体质,跟身体壮不壮没多大关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多坐车,坐得多了,身体习惯了这种颠簸,情况自然就会慢慢好转,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看着趴在车尾吐得面色蜡黄的李云龙,以及其他几个同样挤在车尾栏杆边、脸色难看的战士,赵刚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看来,这机械化行军,有利也有弊啊。

  好处是快,坏处是……费团长。

  不过,也确实是快得惊人。

  赵刚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心里默默计算着。如果独立团靠两条腿步行赶往太原前线,紧赶慢赶,至少也得走上三四天。

  可乘坐这些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他们只用了短短六七个小时,就已经抵达了太原外围。

  透过车厢的缝隙,他已经能隐约看到前方有灯火闪烁,那是山西民团的前沿阵地。

  当天夜里九点三十分左右,在一阵减速的颠簸后,庞大的车队终于缓缓驶入了一个叫做遮阳镇的地方。

  这里显然已经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前线指挥部,镇子入口设置了重重关卡,到处都是来回巡逻、精神抖擞的民团士兵,他们的装备精良,神情肃穆。

  卡车在一片开阔的场地上依次停稳,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平息,只剩下引擎冷却时发出的“噼啪”声。

  “到了……大家快下车!”

  伴随着车尾栏杆被“哐当”一声放下,司机们粗犷的吆喝声也响了起来,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

  终于脚踏实地的感觉,让车上的战士们如蒙大赦。

  他们互相搀扶着,一个个从车斗里跳了下来。

  那些没晕车的还好,只是被颠得骨头快散了架。

  而像李云龙这样晕了一路的,双脚一沾地,腿肚子还在发软,整个人晃了两下,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幸好被旁边的赵刚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他娘的……”

  李云龙撑着膝盖,深吸了一口带着硝烟味的冰冷空气,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几分神采,“总算是到了……这坐车,可比跟小鬼子拼刺刀还累人!”

  “哈哈……老李……你们也到啦?”

  李云龙那句抱怨的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声音就在不远处的灯火下响起。

  他跟赵刚一同扭头望去,只见一个同样穿着八路军军服的身影正大笑着朝他们走来,那人身形挺拔,步履稳健,不是新一团的团长丁伟又是谁。

  看到丁伟那张满是调侃笑意的脸,原本还像软脚虾一样站得歪歪斜斜的李云龙,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猛地一把推开赵刚搀扶他的手,强行把腰杆挺得笔直,双眼一瞪,盯着丁伟道:“老丁……你什么时候到的?”

  “也没多久。”

  丁伟走到李云龙跟前,也不急着回答,而是绕着他走了半圈,把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番,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物件,最后才憋不住笑,乐呵呵地说道:

  “老李啊老李,没想到你李云龙也有这一面啊,居然晕车?啧啧,看来我必须要把你今天的英雄事迹,找个机会好好说给老孔和程瞎子他们听听,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咱们李大团长是怎么威风凛凛地吐了一路的!”

  “老丁你敢?”

  一听到要把这糗事宣扬出去,李云龙当场就急了,脸都涨红了几分,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晕车后遗症。

  丁伟得意洋洋地一扬下巴:“我有什么不敢的?你再这么对我说话,信不信我马上就给老孔发个电报过去?

  你可别忘了,哥哥我现在可是有三部电台的人,想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

  “嘿……你……你信不信等老子缓过劲来,立马找你练练!”

  李云龙气得指着丁伟的手指头都在抖,可腿肚子还是软的,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我怕你啊?”丁伟夸张地一撇嘴,满脸不屑,“大家当了这么多年战友,我还不知道你啥水平?

  三拳两脚就把你撂倒了!”

  两个加起来过了六十的老战友,就在这大战前夕的集结点上,当着两边部队战士们的面,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起了嘴炮。

  旁边的赵刚看着这一幕,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脸上却带着一丝笑意,对于这两个老战友的相处模式,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虽然两人经常打打闹闹,但晋西北铁三角的名头可不是白喊的,李云龙和孔捷、丁伟三人的感情好着呢。

  丁伟之所以打趣李云龙,估计是想转移老战友的注意力,让他尽快回复状态而已。

第295章 我不同意

  “老李、赵政委,咱们走吧。”

  跟李云龙又斗了一会儿嘴皮子,看到自家老战友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至少能站直了骂人,丁伟便不再开玩笑,一把拉着他的胳膊,招呼上赵刚,朝着镇子深处走去。

  “老丁,要去哪啊?”李云龙被他拉着,还有点不明所以。

  “别废话,跟我走就对了。”丁伟的没有理会李云龙,拉着他就往里面走。

  三人穿过喧闹的集结点,来到了一座由青砖砌成的大院子前。这院子门口站着四名荷枪实弹的哨兵,他们穿着笔挺的德式M36军服,头戴钢盔,手持的也不是普通步枪,而是一种造型奇特的短管自动武器。

  他们站得笔直,眼神锐利,看到丁伟等人,只是行了一个标准的注目礼,便由一名军士上前核验身份,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充满了现代军队的森严气息。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光是这门口的哨兵,就比他们见过的任何一支国军精锐部队都要有气势。

  进入院子,正对面的屋子灯火通明。

  推门而入,一股混杂着烟草、汗位的热浪扑面而来。

  屋子极大,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地图,上面精细地还原了太原周边的地形地貌。

  十多名军官正围着沙盘低声讨论着什么,他们身上穿着和门口哨兵一样的德制军服,肩上的领章和肩章闪闪发光,李云龙扫了一眼,就没发现军衔低于中校的。

  而更让李云龙吃惊的是,在这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军官中,还赫然站着好几名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白人,他们同样穿着民团的军官制服,正指着沙盘,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旁边的中国军官激烈地讨论着。

  整个房间里,气氛紧张而高效,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肃杀之气。

  丁伟领着两人走上前,指着其中一名身材挺拔、面容坚毅的中年上校介绍道:“老李,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山西民团步兵一团的团长,李高远上校。”

  他又转向那两位最显眼的白人军官:“这两位,分别是装甲一团、二团的团长,约翰上校和弗尔上校。”

首节 上一节 206/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