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142节
“止痛针……止痛针在哪……”他失神地喃喃着,一双沾满了血和泥的手,在那些零碎的医疗用品里疯狂地翻找着,指甲缝里塞满了黑红色的凝块。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扁平的小纸盒。他颤抖着打开纸盒,从里面取出一支如同小号牙膏管一样的金属软管。
这是一种一次性吗啡注射器,也是苏耀阳兑现出来的急救药品,每一个士兵的急救包里都配有一支。
主要是给伤员止痛用的,同时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留给那些已经没有生还希望的重伤员,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走得不那么痛苦的最后慈悲。
这种吗啡的管内是32毫克的吗啡,管口用锡纸密封,前端装着一个双头针管。
使用时,只需用力下按针管,刺破内部的密封薄膜,然后将针头扎入伤员的皮下,挤压软管即可完成注射。
果然,当一剂吗啡下去后,那名原本还在挣扎的伤员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伴随着他放松的身体,几分钟后他也停止了呼吸……
…………
指挥部的正堂内,苏耀阳独自一人,坐在地图前的桌案后。
他的脸上,没有大捷之后的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和无法掩饰的心痛。
一份刚刚由参谋部汇总送来的伤亡报告,正静静地躺在他的面前。
上面那一个个冰冷的黑色数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曾经鲜活的、有家有口的生命。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捻起那张薄薄的纸,目光扫过上面的总计数字,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右手无力地一松,那份承载着千百个家庭破碎的报告,便轻飘飘地、如同落叶一般,落回到了桌上。
“只是一天的时间啊……”
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痛惜。
“就伤亡了上千人!”
苏耀阳的心忍不住的抽搐起来,连眼角都在不受控制地抽搐。
山西民团,经过他近两年的苦心经营,到处招兵买马、搜刮人才,如今满打满算,也才发展到了三四万人。
这已经是他尽力的结果了。
而这一次,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残日军的第24师团,他几乎是倾巢而出。
他亲自指挥的攻势,光兵力就出动了四个步兵团、两个坦克团和两个重炮团的兵力,这已经是民团三分之二的家当了。
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
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用巨大的伤亡,来换取一个快速的、决定性的胜利。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拖延下去,等到日军的第20师团从侧翼赶到,那他的部队,就会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绝境,到那时,处境将比现在艰难十倍!
就在苏耀阳为巨大的伤亡感到心如刀割之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总座!第五战区急电!”
一名通讯参谋快步走了进来,双手递上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第五战区?李宗仁和白崇禧?
苏耀阳微微一怔,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两位是他的贵人,也是他的合作伙伴,更是他在军界的靠山。
在这个时候发来电报,难道是祝贺胜利,或是要提供什么支援?
他伸手接过电报,展开那张薄薄的电文纸。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电文上那短短的几行字时,他脸上的疲惫和伤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难以置信的错愕,然后是……火山爆发般的滔天怒火!
“混账……”
一声雷霆般的怒吼,从他的喉咙里炸响,震得整个指挥部的房梁都在嗡嗡作响!
“啪……”
他狠狠地将那份电报拍在了桌子上,坚实的红木桌面,竟被他拍出了一道清晰的裂纹!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极致的愤怒,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
那份电报,正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名发来的、经由军政部批准的“商请”电文。
电文内容冠冕堂皇,先是对他忻县大捷表示祝贺,然后笔锋一转,言及宜昌战事紧张,第五战区兵力不足,为顾全抗战大局,“商请”他立即抽调二到四个步兵团和以及一部分空军,火速驰援第五战区……
这一刻,苏耀阳全明白了。
《大公报》《申报》等各个报纸的吹捧、阎锡山那反常的沉默、以及现在这份来自李白二人这份无法拒绝的“请求”。
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瞬间,串联成了一条完整的锁链!
这是一个阴谋……不看……这是一个把他架在火上烤的阳谋。
这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抽走他最精锐的兵力啊!
“阎老西……你好毒的手段啊!”
苏耀阳咬牙切齿,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
第232章 抓紧时间
就在苏耀阳发怒的时候,大门被人推开,皮若愚走了进来。
他一进门,就看到了苏耀阳那张愤怒的脸,以及桌案上那道清晰的裂痕。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那份被揉成一团的电报上,他伸手将电报捡起,只一眼,这位山西民团的参谋长便瞬间明白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总座。”
皮若愚没有多余的废话,他走上前,将那份电报捡起来,缓缓地抚平,轻声说道,“阎老西这一手,确实是又狠又毒,釜底抽薪,半点余地都不留。”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清泉,浇在了苏耀阳那即将喷发的火山上。
“毒?他这是要我的命!要我们数万弟兄拿命换来的战果付诸东流!”
苏耀阳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双目赤红地盯着皮若愚,“若愚,你说,这道命令,我能接吗?
我前脚刚把主力抽走,后脚筱冢义男就能缓过气来,我们这上千弟兄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皮若愚静静地听着苏耀阳的怒吼,直到他发泄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总座息怒。
这道命令,从军事上讲,我们不能接。但从政治上讲,我们……不能不接。”
他顿了顿,看着苏耀阳,眼神锐利而清醒:“拒了,就是不遵军令,就是不顾抗战大局。
这个罪名,我们担不起。阎锡山和重庆那边,巴不得我们抗命,正好坐实了我们拥兵自重、割据地方的口实。”
“那我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把我的心头肉挖走?”苏耀阳不甘地怒道。
“不。”皮若愚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总座,这件事,也并非全是坏事。”
“坏事就是坏事!哪来的好事?”
“总座,您想。”皮若愚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说服力,“我们山西民团,在山西打得再好,名声传得再响,在外人眼里,终究只是阎老西地盘上的一个地方武装。他们可以随意拿捏我们,就是看准了我们根基尚浅,名气不出三晋之地。”
“可要是我们去了湖北呢?在第五战区,在全国媒体的聚光灯下,跟日军硬碰硬地打一场漂亮仗,那就不一样了。”
皮若愚的语速开始加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到时候,我们山西民团,就不再是地方部队,而是全国闻名的抗日劲旅!这个名头,比一万条枪,十万发炮弹都管用!”
“只要名声打出去了,就是我们最好的护身符!日后,无论是重庆那边,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再想动我们,就得掂量掂量全国的舆论!掂量掂量我们这支‘抗日铁军’的份量!”
皮若愚的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苏耀阳心中的迷雾。
他脸上的怒气,渐渐褪去。
是啊……阎锡山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给自己下套,不就是仗着自己是二战区司令长官,而自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民团总指挥吗?如果是李宗仁、白崇禧,甚至是傅作义,借他阎锡山两个胆子,他敢这么做吗?
不敢!
因为那些人的名望,就是他们最坚实的铠甲!
苏耀阳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沉重的军靴踩在木制地板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咯噔”声。
虽然他的面色依旧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但眼神中的狂怒,已经彻底沉淀,化作了如同西伯利亚寒流般的冰冷与冷静。
皮若愚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他的思考。他知道,自家老板已经从被背刺的愤怒中挣脱出来,现在,他是一头正在计算如何反制对方。
过了许久,苏耀阳终于停下了脚步。他没有看皮若愚,而是盯着墙上那副巨大的、标注着敌我态势的山西地图,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坚定:
“兵,我们可以出。但不能全都出。”
他转过身,用手指在地图上狠狠一点,点在了太原的位置。
“经此一役,筱冢义男这个老鬼子,肯定会将我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我们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六个能打的步兵团,这点兵力,防守有余,但想要彻底撼动日军在整个山西的根基,远远不够。”
他的手指,又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更大的圈,将几个重要县城都圈了进去。
“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征兵!立刻发布命令,以忻县大捷的名义,再招募五个团的新兵!武器装备不成问题,我会负责解决”
这番话,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和对未来战局的精准预判。
“五个团?”皮若愚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便被了然所取代。他点了点头,随即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您打算,派多少兵力去湖北?”
苏耀阳沉吟了片刻,似乎在心中快速地进行着推演。
“太少了不行,会被人看轻,起不到扬名的作用,也对不起‘抗日铁军’这个名头。太多了……咱们没那个实力,家底会被掏空。”
他伸出三根手指。
“就派三个步兵团,外加一个炮兵团。空军方面,让海盗中队的那帮小伙子们去两个中队。
这个兵力,足以应对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也足够让第五战区和重庆那边,闭上嘴了。”
皮若-愚在脑中迅速盘算了一下这个兵力配置,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嗯,您顾虑得有道理。
这个兵力,既能打出威风,又不至于让我们在山西的防线伤筋动骨。毕竟,等到日军的第二十师团抵达后,筱冢义男肯定会第一时间就扑向我们,兵力太少了可不行。”
他思索了片刻,又问:“那……您打算派谁带队过去呢?”
这个问题一出,苏耀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理所当然的、带着些许自负的笑容。
“当然是我啦。”
他不假思索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出兵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亲自去,不说李长官和白长官那边会怎么想,恐怕重庆那边就有人说我敷衍了事了。”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