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127节

  蚊子等一众和玉墨一起从秦淮河来到五台县的姑娘们,此刻更是眼含热泪,为自己的好姐妹能有这么好的归宿而由衷高兴。

  约翰·米勒激动地将玉墨紧紧拥在怀中,他高声用生硬的中文喊道:“我爱玉墨!她是我心中最勇敢、最美丽的女人!我发誓,我会用我的一生来爱她,保护她!”

  玉墨依偎在约翰宽阔的胸膛里,泪水模糊了双眼,那泪水中,有辛酸,有释然,但更多的是无尽的幸福与感激。

  她知道,从今往后,她不再是那个在秦淮河畔瑟瑟发抖的孤女,她有了家,有了爱人,有了新的开始。

  今天,前来观礼的宾客阵容也极为热闹。

  除了民团内部的各级军官,如参谋长皮若愚、第二团团长黄观涛、三团团长卢少斌、四团团长李涛等一众军官外,就连飞行大队的一众军官,杜立特,独眼杰克、汤姆以及约翰的老朋友、第二装甲团团长弗尔,刚刚伤愈归队的第一团参谋长霍德尔,以及装甲团后勤处长佛兰德等一大帮金发碧眼的美国军官们,都纷纷前来捧场。

  “上帝啊……我简直不敢相信,约翰这个混球居然真的结婚了,而且娶的还是一位中国姑娘?”

  作为相识了二十多年的战友兼昔日的老上级,弗尔看着穿着一身笔挺西服站在礼台上的约翰和玉墨这对新人,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感慨。

  霍德尔也摇着头:“是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家伙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要不是以前和他找过站街女郎,我甚至还以为他不喜欢女人呢,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他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不提正在感慨的弗尔一行人,另一边受邀前来参加婚礼的伊丽莎白、安娜、玛格丽特、苏珊、凯瑟琳等一众女医护人员的视线则更多的聚焦在了这场婚礼的本身上。

  “哦,我的上帝!你们看新娘子坐的那顶轿子!太华丽了!简直像是一座移动的宫殿!”

  年轻活泼的苏珊指着那顶装饰着精美刺绣和流苏的八抬大轿,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她那双蓝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这种东方交通工具的好奇。

  “还有新娘身上穿的那件礼服!那鲜艳的红色,那精致的刺绣,还有头上戴的那个……那个叫什么?凤冠吗?真是太美了!比我们西方的白色婚纱,更多了一种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知性优雅的玛格丽特,仔细端详着新娘那一身华美的凤冠霞帔,由衷地赞叹道。她甚至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铅笔,快速地勾勒着新娘礼服的样式。

  “是的,玛格丽特说得对!”性格相对沉静的凯瑟琳也表示赞同,“我注意到,他们的婚礼仪式非常庄重,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礼节。比如刚才那个……拜天地?听起来就很有深意,仿佛是在向整个宇宙宣告他们的结合,而不仅仅是在教堂里向上帝祈祷。”

  “而且,你们有没有觉得,这种婚礼形式,比我们西方的婚礼更加……浪漫?”

  一向追求浪漫情调的安娜,眨着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有些出神地说道。

  “你看那些吹吹打打的乐手,那些沿途抛洒的花瓣和彩纸,还有亲朋好友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祝福……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不像我们的婚礼,有时候会显得过于刻板。”

  “如果我以后结婚,”

  年轻的苏珊突然异想天开地说道,“我也要举办一场这样的中式婚礼!我要坐八抬大轿,穿凤冠霞帔,让我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片唢呐声中来迎接我!那一定酷毙了!”

  她的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其他几位女性的积极响应。

  “好主意,苏珊!我也这么想!如果能找到一个愿意陪我一起体验这种浪漫的男人,那就更完美了!”安娜笑着说道。

  一行人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爱情的憧憬……

第219章 飞行员抵达

  十一月的五台,天气真正应了那句“孩儿脸,说变就变”。

  前几日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丝残存的秋日暖阳,洒在人身上带来些许惬意。

  然而,一夜寒风骤起,气温便陡然下降,刮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光秃秃的山岭和原野,将最后一片枯叶也无情地卷走,只留下满目萧瑟与一片深入骨髓的冰冷。

  尽管天气如此恶劣,金沙岭机场的建设工程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上千名从附近村镇招募来的青壮民夫,以及工兵营士兵们,依旧顶着凛冽的寒风,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的脸庞被冻得通红,裸露在外的皮肤也皲裂开一道道细小的口子,呼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然而,他们手中的工具却没有片刻停歇,号子声、锤打声、夯土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在这片荒凉土地上与天争时、与敌赛跑的建设交响曲。

  按照苏耀阳的设计蓝图,金沙岭机场建成后将拥有五条标准长度的战机飞机跑道和三条能起降重型轰炸机,以及配套的油料库、弹药库、坚固的机库、飞行员宿舍、食堂、甚至还有一个专供飞行员们休闲娱乐的俱乐部。

  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旨在将这里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的空军基地。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时至今日,八条规划中的跑道,也仅仅完成了四条。其余的配套建筑,更是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许多地方还只是刚刚打下地基,或者搭起了简陋的脚手架。

  这倒不是工程队偷懒,而是能起降重型轰炸机的跑道要求极高,以B-17亦或是B-24轰炸机为例。

  能供它们起降的标准跑道长度就得2000米,宽60米,跑道得用至少20厘米厚的高质量混凝土铺就才行,否则起降几次路边就有塌陷的风险,至于绰号空中堡垒的B-29轰炸机就更高了。

  至于那些平整度、排水、滑行道、停机坪和净空区就更不用说了,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就使得头一回修建它的工程队不得不小心翼翼,谁也不敢有半点松懈。

  而战斗机起降的跑道要求就简单多了,随便在稍微平整的草地上用双层PSP钢板铺上去就能起降重型战斗机。

  但这所有的一切,在今天,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刻,在那条已经完工的、也是整个机场中最长、最平整的一条主跑道旁,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群。他们是来自山西民团各级部队的军官代表,一个个都穿着厚实的棉军装,却依旧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不时地跺着脚,搓着手,试图驱赶身上的寒意。

  但尽管身体感到寒冷,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洋溢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期待。他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跑道尽头那片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降临。

  站在人群最前列的,正是山西民团的总指挥,苏耀阳。

  他身披一件厚实的呢子军大衣,领口竖起,挡住了部分寒风。

  他的脸颊在寒风的吹拂下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的光芒。他挺直了腰杆,如同一杆标枪般矗立在寒风中,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方。

  在他的身旁,站着几位同样引人注目的“老外”——他们正是以杜立特为首,包括“独眼杰克”·麦克唐纳、汤姆·金在内的一众来自美国的“雇佣兵”飞行员们。

  这些平日里桀骜不驯、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大兵们,此刻也收起了他们惯有的嬉笑怒骂,表情严肃地与苏耀阳并肩而立,同样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天空。

  他们在等待。

  等待那架承载着他们殷切期盼的C-47“空中火车”运输机,从遥远的昆明,平安归来。

  等待那批他们翘首以盼的,来自中央空军的精英飞行员们,顺利抵达。

  自从苏耀阳做出派遣运输机前往昆明迎接程如风等人的决定后,整个山西民团,尤其是飞行大队和相关的指挥层,就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关注和期待之中。

  他们深知,这次行动的风险极大。从昆明到山西,数千里的航程,不仅要穿越日军严密的空中封锁线,还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和地形。

  C-47虽然性能可靠,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一旦遭遇日军战斗机的拦截,或者遇到恶劣天气导致迷航或失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不仅仅是一架飞机的损失,更是十多名宝贵的、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生命!那是中国空军仅存的精英力量!是他们山西民团飞行大队未来能否真正腾飞的关键所在!

  因此,当负责此次接送任务的C-47运输机,在数日前从金沙岭机场起飞,消失在茫茫天际之后,苏耀阳的心,就一直悬着。

  他几乎每天都要亲自前往通讯室,询问最新的联络情况。每一个细微的消息,都能牵动他的神经。

  而今天,根据预定的返航时间,那架C-47,就应该抵达金沙机场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寒风依旧在呼啸。跑道旁的人群,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骚动。有人不时地抬起手腕看着手表,有人则踮起脚尖,努力地向远方眺望,试图在灰蒙蒙的天际线上,捕捉到那个熟悉而又令人期待的影子。

  “总指挥,你说……他们能准时到吗?”一名年轻的参谋军官,忍不住凑到苏耀阳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耀阳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坚定地望着远方,沉声说道:“会的。我相信我们的飞行员,也相信我们的飞机。他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把我们的英雄们,安全带回来!”

  他的话语虽然简短,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也像一剂强心针,让周围那些有些焦虑的军官们,稍稍安定了一些。

  杜立特也操着他那口带着浓重的加利福尼亚口音,对身边的美国飞行员们说道:“嘿,伙计们,打起精神来!我们很快就能见到那些来自中央空军的‘同行’了!

  我敢打赌,他们中间一定有不少厉害的家伙!到时候,我们可得好好跟他们切磋切磋!”

  “独眼杰克”摸了摸他那只标志性的眼罩,嘿嘿一笑:“没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些传说中的中国王牌飞行员,到底有多厉害了!希望他们别让我们失望!”

  就在众人或紧张、或期待、或议论纷纷之际,突然,从远方的天际,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引擎轰鸣声!

  那声音,初时还很微弱,仿佛是蚊蚋的嗡鸣。但很快,它就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如同滚雷一般,由远及近,迅速传来!

  “听!有声音了!”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

  所有人的心,在这一刻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终于,在众人望眼欲穿的目光中,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出现在了远方灰蒙蒙的天际线上!

  那黑点,起初还只有一个针尖大小,但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大,变清晰!

  渐渐地,人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它那熟悉的轮廓——那是一架双引擎的运输机!正是他们日夜期盼的那架C-47“空中火车”!

  “是它!是C-47!他们回来了!”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发出了一声喜悦的呐喊!

  紧接着,整个跑道旁,都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

  “回来了!他们真的回来了!”

  “太好了!太好了!”

  地面上的人看着越来越清晰的运输机,全都欢呼起来。

  苏耀阳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在看到那架C-47出现的瞬间,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紧握的双拳,也悄然松开了。

  杜立特等美国飞行员们,也纷纷吹起了响亮的口哨,用美国人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在众人的注视下,那架银灰色的C-47运输机,平稳地降低了高度,对准了跑道,缓缓地降落下来。巨大的轮胎与坚硬的跑道接触,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卷起一片尘土。

  飞机稳稳地滑行了一段距离后,终于在跑道的中段停了下来。螺旋桨卷起的巨大气流,吹得跑道旁的枯草东倒西歪。

  舱门,缓缓打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黑洞洞的舱门口。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C-47运输机那厚重的舱门被人从内部缓缓推开,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一道身影出现在了舱门口。

  那是一名身形挺拔的军官,他穿着一身略显陈旧但依旧整洁的黄绿色飞行夹克服,领口佩戴着闪亮的中校军衔领章。

  尽管经历了长途飞行的劳顿,但他依旧精神抖擞,眼中露出犀利的光芒。

  他站在舱门口,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微微眯起了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既陌生又充满希望的新机场,以及跑道旁那些热情的脸庞。

  他,正是原中央空军第四大队中队长——程如风!

  在程如风的身后,一道道同样身着黄绿色飞行夹克服的身影,开始鱼贯而出。

  他们有的佩戴着少校、上尉等不同的军衔标识,有的则显得更加年轻,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渴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凤鸣谦紧随程如风之后,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沉稳的笑容。

  叶启元,则显得更加兴奋和好奇,他一边走下舷梯,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随着他们一个个走下飞机,踏上金沙岭这片坚实的土地,跑道旁的人群中,已经有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小声地数起了下来的人数。

  “一个,两个,三个……”

  最初,一切都还在预料之中。十个,十一个,十二个……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之前苏耀阳通过秘密渠道得知的“十多人”这个模糊的数字。

  然而,从机舱里走出来的人流,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十五个……二十个……二十五个……

  数数的人,声音开始变得有些颤抖,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转变为惊讶,甚至是难以置信!

首节 上一节 127/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