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598节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景阳那些主战派这段时间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说服大王开战。

所以李斯兄啊,你要是想采取什么手段的话,那可得趁早一些喽。”

李斯一听,这可是个大情报啊。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这李园说的东西也就是楚王的倾向,甚至连个确定的说法都没有,也能算个大情报?

事实上,如果楚王的态度已经确定了,那反而不算是大情报了。

因为那样的话,赵国方面最多也就是晚几天知道而已,改变不了结果。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知道了楚王还在摇摆之中,赵国方面就可以针对这个情况来一波操作,很有可能就会让楚王彻底倒向赵国,从而改变整个战争的结果。

这一百斤黄金,花得值啊!李斯笑呵呵的和李园又喝了几杯,确认了李园已经没有什么遗漏。

刚好这个时候,从赵国使馆那边拉过来的金狮子和人参也已经到了,于是李斯就把这些送给李园的东西留了下来,自己坐着马车急匆匆的回到了陈城的赵国大使馆之中。

回到使馆的李斯立刻就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回邯郸。

李斯的心腹问道:“走官方渠道还是咱们的夜莺渠道?”

李斯瞪了心腹一眼:“难道你想让大王知道我们这边还有自己的夜莺渠道?

当然是走官方的!”

即便是官方的渠道,速度其实也就比夜莺渠道慢了半天。

很多时候,这半天时间就已经能够决定结果了,但李斯觉得这件事情上应该不至于如此。

第一个看到这封密报的并不是赵括一派的人,而是周少良这个赵国大行人。

但周少良知道这是国事,他也不敢怠慢免得被赵括找到攻击他的理由,立刻就进宫禀报了赵王。

然后,赵王又立刻召集了赵括在内的赵国重臣们,对这件事情进行商议。

既然是外交事务,所以作为大行人的周少良也难得有了一次开口的机会:“大王,臣觉得我们可以继续用重金贿赂李园,让李园出面去劝说春申君,然后春申君再去劝说楚王,应该就能够起到保持楚国不会参战的效果了。”

既然是走官方渠道,那么李斯肯定要说清楚李园这个情报的来源。

好在赵括对此也是早有准备,之前李园和赵国的合作记录现在都还记载在赵国宫廷密档之中呢,所以这一次李斯能再和李园接上头对于赵王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赵王在听到了周少良的话之后,陷入沉吟之中。

过了好一会,赵王才道:“武信君,你怎么看?”

碰到事情不先做决定,而是先询问一番赵括,这几乎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赵王的惯例了。

赵括不假思索的说道:“臣觉得,周大行的这个建议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可行性不高。”

周少良一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就不高兴了,他可不是他的哥哥周少奋,有什么话是不会忍的。

周少良当场反问:“武信君,你凭什么说我的建议可行性不高,难道只有你的建议才能通过不成?”

赵括并没有生气,而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做出了解释:“春申君这个人,和我有过不少的交往,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他确实很受楚王的信任,但是之前他和我们大赵打了一仗失败后,他在楚国内部的威望受到重创,现在楚王其实并不是那么相信他了。

也是因为春申君威望的衰落,所以现在楚国国内昭景屈三大家族的势力才是最强的,这件事情上三大家族正好又极力主张和我们开战,再加上楚王本身就倾向于和我们开战,单凭一个春申君是根本拦不住楚王和三大家族联手的。”

周少良听完赵括的这番话之后,不由一滞,讪讪的说不出反驳的话。

倒是周少奋开口了:“实在不行,就和楚国打一场也就是了。

以我们大赵的实力,难道还怕他楚国不成?”

赵括呵呵一笑,懒得反驳。

打仗也分值得和不值得,在赵括看来,灭亡韩国的仗很值得,但平白无故的和楚国打一场既不能够获得土地又不能够获得金钱,同时还会损失大量将士的仗,这就是傻子才干的事情了。

赵王没有去看周少良,而是对着赵括道:“这样说的话,难道就没有办法能避免和楚国开战了吗?”

赵括道:“请大王放心吧,避免和楚国开战的办法当然是有的。”

赵王闻言顿时一喜,道:“究竟是什么办法?”

赵括笑道:“这个办法很简单,臣愿意出使楚国一趟,说服楚王。”

第979章 楚国人很慌李园很生气

赵括的这个提议,显然非常的出乎赵王的意料之外。

足足过了好几秒钟之后,赵王才道:“出使楚国?”

赵括点头道:“对,出使楚国。”

赵王道:“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赵括道:“当然也可以派其他人出使楚国,但是在臣看来,如果臣亲自去,显然会更有把握一些。”

赵括并没有说这种把握来自哪里,但是赵王却很快就能想到。

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楚国和赵国之所以有过一段“蜜月期”,最主要的就是由赵括促成的。

换句话说,赵括在楚国内部有着不少的老朋友,这些老朋友能够帮助赵括完成事情。

赵王微微点头,道:“那也行,就这么办吧。”

赵王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因为在赵王看来,就算是真的不成,大不了就打呗。

赵王没有意见,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人就没有意见了。

周少良想要说话,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兄长周少奋却突然朝他给了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开口。

周少良不明所以,但冲着平日里对兄长的尊重,还是忍了下来。

廷议到此也就结束了,周氏兄弟并肩离开了大殿,周少良颇为不爽的说道:“兄长刚才为何不让我质疑赵括?

这赵括也太可恶了,明明是我大行人的事情,他也要越俎代庖!”

周少良现在的职位是大行人,也就是后世的外交部长,他自认为是赵国外交政策的真正一号人物,如今却在出使楚国这种事情上没有任何他插手的余地,心中自然是相当不爽的。

周少奋淡淡的说道:“我问你,如果你去了楚国,这件事情能办成吗?”

周少良一时语塞,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道:“也不是没有办成的希望。”

周少奋嗤笑一声,道:“你啊,就是喜欢嘴硬。

我们周氏和楚国那边的大臣一点联系都没有,如今楚王和三大家族都想要开战,我们怎么可能阻止得了?

如果你去了,然后楚国又和我们开战了,那赵括趁机发难,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就要落在你的头上,懂吗?”

周少良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才极为不甘心的说道:“那赵括去,岂不是又给他再多一份功劳?”

周少奋哼了一声,道:“武信君的功劳其实已经够多了,就算是没有这一次的功劳,我们也是比不过他的。

再说了,这次楚王既然很有可能开战,那么武信君去了也不是不会失败。

只要武信君失败了,那我们就能够趁机发起反击,扳回一城。

所以在表面上看我们好像是什么也没捞着,可实际上我们这是在以静制动,是在等待武信君犯错,明白了吗?”

周少良这才恍然大悟,道:“果然还是兄长高见啊,是我唐突了。”

另外一边,赵括一边走着,也在一边和自己这一派的几名心腹盟友交流。

赵括看了一眼庞煖,道:“庞卿啊,本候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可要注意一下周氏那边,别让他们搞出什么花样来。”

虽然赵括也觉得周氏那边应该不至于会弄出什么事,但有了之前李妃作为例子,小心谨慎总是没有错的。

庞煖呵呵一笑,道:“放心吧武信君,这一次绝对没问题。”

赵括点头笑道:“没问题就好,没问题就好。”

庞煖问道:“武信君,你觉得你这一次出使楚国,有几分把握?”

赵括想了想,道:“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

庞煖愣住:“啊?”

在庞煖看来,赵括应该都是谋定而动的,现在居然说出没有太大把握这种话,还真是让人相当的意外。

赵括笑道:“楚国那边的情况现在其实是有点复杂的,本候去了那边也是要随机应变,所以才说没有太大的把握。

不过庞卿你放心吧,本候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庞煖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老夫对武信君当然是有信心的,那么就坐等武信君成功的消息了。”

赵括要出使的消息,立刻就由人快马加鞭的传到了楚国的首都陈城。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在陈城之中的李斯不由一愣:“主君要亲自来?”

李斯是真的没有想到,赵括居然会亲自前来,因为楚国这边虽然看起来比较关键,但好像也没有关键到足以让赵括亲自出马的地步。

李斯想了想,突然得出来一个新的结论。

“莫非,所谓的出使其实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功夫,主君在暗中其实还有其他的计划要办?”

一想到这里,李斯也是立刻就热血沸腾了起来。

赵括南下,带的心腹肯定不多,像许历、庞煖这些都是要坐镇邯郸的。

换言之,就在陈城之中的李斯必然就会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啊。

只要这波做得好,还怕将来不发家?

李斯越想越是高兴,忍不住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由于赵国这边发出了外交公,所以说楚国方面也是基本上和李斯在差不多的时间得知了赵括即将前来的消息。

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楚王也是大吃一惊,赶紧召集了所有的楚国重臣,对这件事情进行商议。

“你们说说现在这赵括要亲自前来我们楚国,他究竟是安的什么心呢?”

对于赵括,楚王本身也是有着很重的心理阴影,谁让赵括这个家伙在过去的战争之中把楚国打得实在是太痛了,让楚国损兵折将。

听到了楚王的话之后,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开口说道:“大王,老臣觉得这其实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武信君这一次来是以外交使者的身份前来,这就说明了他其实并不是想要和我们楚国开战。

以现在的战争局势来说,赵国人很有可能是想要让我们楚国不要出兵去援助韩国,所以我们甚至可以想办法让赵国吐出一些好处来。”

春申君是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尤其是在上一次被赵括打得落花流水之后,他更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要和赵国开战,现在这种两国外交之间的对话,正是春申君一直以来都十分希望看到的。

但是春申君的话,也是立刻就遭到了景阳的反驳,只见景阳开口说道:“赵括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口蜜腹剑,狼子野心。

之前就曾经红遍过我们楚国和他签订了盟约,结果过了几年却背信弃义和我们楚国敌对,现在他来这里肯定也是有什么阴谋,大王绝对不能上当才是。”

景阳是对赵括一点好感都没有的,毕竟景阳的那么多兄弟和部下都是在和赵括打仗的时候,被赵括所率领的赵军杀死的。

首节 上一节 598/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