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61节

  在场的记者顿时眼睛一亮,纷纷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更向前围了一步。

  “王总编,你是说唐砚章大师为故渊的新书作了序?”

  总编辑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唐老在看完稿子后,只说了一句话:‘此子已得文学之三昧’。”

  “不仅如此,我们做出了一个可能有些大胆的决定:首印六十万册。”

  “我们相信,这本新书将不仅仅是在重复《你的名字》的畅销奇迹,它更将向所有人证明,故渊的笔下的世界,有多么辽阔和深刻。”

  王总编辑这番“状若无意”的透露,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各路媒体瞬间做出反应,引得互联网爆炸。

  【爆炸新闻!唐砚章大师破例为故渊新书作序,盛赞“得文学三昧”!】

  【长江出版社豪赌故渊新作,首印六十万册剑指年度冠军!】

  【从琼鹿奖到唐砚章:故渊新书未卖先火,被誉“叫好叫座”代名词!】

  而网友也是议论纷纷。

  “唐老都亲自下场了!故渊牛逼!”

  “首印六十万?快开启预购渠道啊!”

  “唐砚章是谁?”

  “原来是泰斗中的泰斗!他都能这么夸,这书得成什么样?”

  而借着如此声势,长江出版社官方账号也是正式官宣了故渊即将发售新书的消息。

  “他笔下有烟火,文章见真情。——唐砚章”

  “一部让文学泰斗如此评价的作品,即将揭开面纱。故渊新作,敬请期待。”

  这番神秘姿态却是彻底勾起了网友的好奇心。

  “不是?说了这么多,叫啥名啊?”

  “谁教你们这么宣传的啊?”

  “时间未知,书名未知,类型未知……”

第74章 拿唐老当噱头?

  “没事儿,咱最起码知道作者名。”

  “也就知道这个了……”

  业内受到的震惊一点不比外界小。

  因为他们更能清楚地知道一位畅销作家居然能获得文学泰斗的亲笔作序的含金量。

  “长江出版社这帮人走了什么狗屎运!”

  “故渊这等稀世珍宝居然让他们捡去了!”

  “别嫉妒,人家这营销方式你就学吧。”

  长江出版社。

  “部长,你这营销方式简直无敌了!”

  市场营销部部长也是呵呵一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要多亏了唐老先生的作序了。”

  “首印60w册,他的亲笔作序就抵20w。”

  在这样的宣传下,“故渊新书”的讨论度不断上升,似乎一切欣欣向荣,所有人都无比满意。

  然而,一个人除外。

  顾远坐在文学社办公室里,面色阴沉。

  得益于上次的愉快合作,顾远在将《云边有个小卖部》交给长江出版社后就没再注意,任由他们进行宣传。

  自己则是专注于《斗破苍穹》的更新以及校辩论赛的筹备。

  刚刚忙里偷闲,顾远上网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长江出版社这几天的动作。

  “该死……他们怎么能把唐老架到火上去烤?”

  “这成了什么?利用唐老的清誉来为我的书吆喝?”

  顾远当初请唐老给他作序,动机非常纯粹。

  一则是唐老是他在这个文学世界最敬重的人,请序是弟子对老师最高的请教和致敬。

  二则是他希望自己这部用心之作,能得到真正大师的评判。

  这关乎文学,而非商业。

  并且顾远深刻知晓,无论怎么说,自己这本书都是一本通俗小说。

  被唐老作序吸引而来的传统文学爱好者,在看完这本书后,恐怕会给唐老引来一些非议。

  比如说“你这个老头是不是缺钱花了”、“现在作序也能成为营销手段”之类的话。

  想到这里,顾远郑重地拨打了唐老的视频电话。

  很快打通,屏幕那边,唐老清正的面庞依旧挂着慈和的笑容。

  顾远的声音带着一丝艰涩:

  “老师,我刚看到王总编的采访……他提到您作序的事,还用了那么高的评价来为我的新书造势。”

  “学生真是无地自容。”

  “我请您作序,是真心想请您为我把关,想知道我这条路,走得对不对。在我心里,您肯为我的拙作提笔,已是天大的勉励。”

  “可我万万没想到,出版社他们会……他们会把您的话,当成吆喝的噱头。”

  顾远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坚定:

  “这绝非我的本意,也绝不是我对您应有的尊敬。老师,对不起,打扰了您的清静。”

  “老师,您放心,我会立马要求出版社停止一切相关的宣传。”

  电话那头的唐老眼神越来越满意,当顾远说完最后一句话,他终于忍不住笑了。

  他发出了不符合慈和清润外表的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小顾啊,你多虑了。”

  “我既然答应为你作序,便知道这篇序言一旦公之于众,就不再仅仅是你我师徒之间的事了。”

  “文章发表出来,就是给读者看的。”

  “出版社用其宣传,是他们的本分,只要所言不虚,便无伤大雅。”

  他的语气转为温和而深邃:“你记住,好的文学,从来不怕被人知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推广给更多读者,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俗事。”

  “关键在于,你的心思要放在哪里。”

  “你若因此沾沾自喜,或从此心思浮动,那便是入了歧路。”

  “但你若能将这一切喧嚣视为过眼云烟,依旧沉下心来琢磨下一部作品,那么,这些宣传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它能让你的文字,去照亮更多的人。”

  “所以,不必介怀。你的心意,老师明白了。”

  “现在,把你的心放回你的‘云边镇’里去,那才是你的根本。”

  唐老展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格局,并借此机会给顾远上了“如何面对名利”的一课。

  体现了真正的大师风范。

  挂断电话,顾远思考了一下唐老的深意后,又给长江出版社打了个电话。

  他没有打给宁编辑,而是打给早就知晓电话号的王总编辑。

  电话接通,顾远冷静而坚定地说道:“王总,采访我看到了。宣传的效果很好,辛苦团队了。”

  “不过,关于唐老序言的部分,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如此突出地用于市场宣传。”

  “唐老于我,是恩师,不是宣传工具。”

  “我理解出版社需要卖点,但请将焦点放回到书本身。”

  “我希望大家是因为书好看而买它,而不是因为唐老说了什么。”

  “彼此尊重作品的格调,这是我们能长期合作的基础。”

  这番话,顾远既表达了不满,又给予了对方台阶,同时划清了底线。

  电话那头,王总编辑听着顾远如此严肃的话语,立马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虽然在内心惊叹于顾远远超年龄的成熟与掌控力,但还是立马拿出了专业的态度。

  “实在抱歉故渊老师,是我社考虑不周。”

  “在此我代表长江出版社郑重承诺,未来任何重大宣传策略,必先与您进行沟通,充分尊重您的意见。”

  “并且为了以表歉意,我们决定向您和唐老支付一笔诚意金。”

  王总编辑听着对面的顾远似乎是要拒绝,连忙补充道:“这不是赔罪,而是为共同维护品牌价值而进行的深度绑定。”

  顾远嘴角一抽,将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

  这帮人的嘴是真能说……

  挂断电话,王总手指轻敲桌面。

  “将老李给我叫来。”他吩咐着。

  市场营销部部长喜气洋洋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王总?故渊新书的宣传目前非常成功,一切在稳步进行中。”

  “成功你个鬼!”王总一拍桌子,大声道:“给我调整宣传策略!谁让你敢拿唐老当噱头的!”

  “人家故渊都把电话打到我这里了!”

  老李憋屈着退出了办公室,在内心暗骂:“你这个王八蛋。”

  “当初是谁听说这个方案后抢着要去媒体面前显摆的……”

首节 上一节 61/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