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90节
房间里的米面,鸡蛋,猪油,菜籽油,调料,山货,屋外挂着的鱼。要是进正屋,更不得了。糕点,花生瓜子,烟酒,糖果等等。
借厨房的理由拒绝不了,否则太不近人情了。这厨房都借了,干脆把旁边那间偏房也借了。他们也好有地方做一些准备工作。
然后就是他们带的吃食太差了,菜的话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咸菜。江成作为他们的堂哥和表哥,能不照顾一点嘛。
晒的鱼干,搞里头,猪油也让他们用一些。时不时的,给他们加一个菜。
其实江云堂那边也赶上这波红利了,儿子儿媳也天天来城里干活挣工钱。只不过他们知道,因为江燕的事情,算是得罪了江成这边。
一开始江云堂还以为江成会带着人找他们家麻烦,没想到江成这个大侄子也没卵用,也就是让亲戚不跟他们来往。
不来往就不来往,他们家日子还不是一样过,没有亲戚又不会死。
这大半年发生的事情,江云堂也知道。也就是用市场价格买了其他人要卖的统购粮,另外过节走动一下,会收到江成给的一点点礼物。
当然了,过年还能去江成家吃一顿丰盛的年饭。羡慕肯定是有点的,但也就那样了。
江成是不知道江运堂的想法,也不在意他的想法。他们的好日子最多还有一年多,公社成立后,出远门还有坐火车都要介绍信。
土地都成为集体的,干活听从大队安排。到时候就会给他好好安排。
关键是还会弄一个集体食堂,就算在干活上刁难他们,工分挣的少,也能吃集体食堂。得到集体食堂关闭了,就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日子不好过了。
第148章 人口红利
修路,在五十年代可以算是重体力活,什么都依靠人工。
比如路面压实,现在除了国家指定的重点道路上有使用压路机,其他道路都是人力用石磙压实路面的。
其实不用生产专门的压路车,拖拉机拉着石磙都能进行压路。
江成看了城里的修路情况,没打算再去生产其他类型的车辆了。汽车厂要造一些简单的道路建设工程车,真的不算难。就内燃叉车把前端升降货叉去除,装一个牵引装置,装上石磙或者铁磙,就能成为一辆压路车。
现在国内其实有压路车,压路车的要求其实是特别低的,能带的动石磙或者铁磙缓慢行驶就可以了。
这样的要求,别说内燃烧柴油的车了,就算是烧煤的蒸汽车都可以。
拿内燃叉车改造为压路车,汽车厂最多一个星期就能生产出来。
另外江成还看到了,昌江轻卡汽车已经在运输砂石和一些材料了。材料运输到达的时候,都是依靠人工在车上卸货。
江成其实修改一下结构,安装一套液压升举装置。当然了,还要添加操作系统,加强一些部位的结构。昌江轻卡汽车的后车厢能自卸,利用液压缸进行升举,跟千斤顶的原理一样,把后车厢升举到四十五度的斜角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只是自卸车的一种。还有侧翻式的自卸车,那结构就复杂多了。
关键是江成看到车子运输砂石过来,立刻有几个工人去卸货。江成就不想去把车辆升级为自卸车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大量汽车运输砂石,不光是减少运输成本,还缩短了修路时间,减少了运输方面的人工数量。
但现在昌城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工作,工人的成本低廉,这是人口红利时代。
国内工业落后,后来生产的很多产品能出口,不是质量有多好,技术有多强。是价格便宜,因为国内的人工成本占产品生产成本很低。
江成可以再建设一些车间,多招点人,生产出压路车和自卸车,但绝对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这不像拖拉机,拖拉机是可以用于开荒的,开荒种田是不嫌多的。
还有汽车运输,人力多并不能做到快速的运输和距离远的运输。国内之前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农业机械上面,是因为人力和畜力足够完成田地的种植。
后来又选择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可农民却看不到机械设备。其实都用在农场去了,农场是国家的,不是农民只交一部分公粮,而是除了少量储备其他全部归公。
~~
江成二叔家和姑姑家的子女,跑到城里去修路挣工钱。挣的是苦力钱,身体消耗大。建设局那边也没办法提供伙食,毕竟建设局的工人也都是吃定量,哪里有粮食多。
这一到收工的时候,这堂表弟弟和妹妹就饥肠辘辘的往江成家赶。
今天谭雅萱调休休息,江成上午也在家里陪着她。谭雅萱是正常调休,她五十块钱不到的工资,就算是加班不休息,也多挣不了两块。
而江成是不需要请假也能在家里休息,他只要下午去厂里就可以了。没有人会问他上午怎么没来,问的话就是用烂了的借口,在图书馆查资料。
江成只要不请假,厂里也不可能有人说他不需要加班。每个月都有四天加班费,他的加班费都能有谭雅萱半个月的工资多。
“老江,我这个嫂子当不了。煮多少能吃多少,一个猪油拌饭,上次吃了我们一斤多的猪油。”谭雅萱笑着对江成说道。
“吃就吃了,难道还能藏起来呀。他们在城里也干不了多少天活,城里的一些道路修好了也就不来了。”江成也是笑着回应道。
有一个好亲戚在城里,这能用的上,占一点便宜很正常。江成的那些堂表弟弟妹妹过来,他总要偶尔招待一下。
上次江成跟谭雅萱中午回来了一趟,看见他们吃的差,还吃不饱。就让谭雅萱给他们煮了一大锅米饭,然后临时也没什么菜招待的。是谭雅萱拿罐子里的猪油让他们拌饭吃的。
没有菜,就是米饭拌一点猪油,一锅饭加猪油全部吃光了。
现在混熟悉了,那些人也是一口一个嫂子喊着谭雅萱。江成和谭雅萱只是喜欢显摆,并不是抠门,让他们来这边不用太客气。
然后堂兄弟也的确是比较亲,人家也没太客气太生分。江成家的盐和一些东西都少了,但鸡蛋之类的不会少。
他们也不是光拿东西,厨房旁边的围墙角落里堆满了柴火,还有一些比较适合生火的稻杆,都是他们从乡里带过来的。也给谭雅萱在乡下抓了一只老母鸡过来。
现在谭雅萱也就是跟江成说笑,并没有嫌弃那些乡下的亲戚。
今天是又买了两斤偏肥的猪肉,用来熬猪油的。猪油渣可以炒辣椒和白菜,上午两人又拿着装备去弄了一次鱼。
这次准备红烧一锅杂鱼,算是招待那些‘饿死鬼’。
江成和谭雅萱也喜欢偶尔这样热闹一下,能说说笑笑。
“这几天厂里就要给你分干部房了嘛。”谭雅萱切着肥肉片询问道。
“下周就可以去看房,我们先挑。挑好了后,到厂里弄个车子,正好喊强子他们帮忙搬家。”江成回应道,他说的强子就是二叔家的大儿子江强。
谭雅萱笑着点了点头,等搬过去后,这边的房子要腾出来给江燕他们住。
不过只是借助,传儿不传女,这边整个院子都是江成家的。虽然江成跟江燕是兄妹,可哪怕江成的父母在,江燕也是没有权利分房子的。
嫁出去的女儿,江燕生的子女是姓杨,不是姓江。
谭雅萱肚子还不算很大,就已经想到子子孙孙了,几十年后,她要把房子全部收回来,给儿子和孙子他们住。
江成是不在意这个,计较这个没意思。真要是几十年后,改革开放了。他随便折腾点东西都能发大财,房子要多少有多少。
特别是国有企业能私有化的时候,江成都不需要下海,直接承包一个工厂,一代大佬就此诞生。
“老江,那个郑工结婚这样久了,怎么肚子还不大。”谭雅萱问道。
“你老关心她的肚子干嘛,也没见你跟她多熟悉呀。她肚子不大我难道还去问她,我也管不了人家肚子大不大呀。”
江成笑着说道,不过说真的,他跟郑可最近的关系更朋友化了。郑可也时候去他办公室谈产品生产的情况,聊着聊着就会聊一些日常琐事。
知道江成弄了一个电瓶,老是拿到厂里用充电器充电,隔一些天就带回去用一次。询问了一下江成拿电瓶去干什么,江成也没瞒着她,说是拿去电鱼的。
这郑可听到后,还说有机会带她去见识见识。
第149章 光观车
中午十一点多,江成的那些亲戚老表就来了。建设局的施工队不管饭,上午收工的时间也早一点。
他们一来,江成就让他们先去处理今天上午捞来的鱼了。可能是天气逐渐转凉的原因,鱼都喜欢往深水地方活动,今天捞的鱼并不多。
招待一下这些亲戚老表,剩余的也就够自己吃几天的了,之前江成捞了鱼都要给江燕和老丈人那边送一些过去。
以后要想捞鱼也不是没有办法,江成是没有船,只能电河边上的鱼。但这个年代有鱼的地方多着呢,一些池塘里也有鱼。
池塘里的水是比较静止的,就算鱼在塘中间活动,江成也有办法弄到它们。
到汽车厂里,弄一条汽车内胎,打好气套上一个木盆。在池塘里不用担心激流的河水,只要池塘里有鱼,就能电到。
只要吃鱼不吃腻,江成家就不会缺鱼吃。何况除了电鱼,还能带着气枪去打鸟。管它什么鸟,打到就吃,又不犯法。
江成的那些亲戚老表,看着停在院子中的边三轮和边斗里的电瓶。那是真羡慕,边三轮不说,主要是那能电鱼的电瓶,他们也想弄去捞鱼。
但家里连手电筒这样的家电都没有的,也就是想想,真给他们也不会用。
江成能弄到鱼,大家只能说他有本事,不会说投机取巧。
哪里会像后世的一些钓鱼佬,看见有人电鱼什么的,自己还是一个空军。就说自己有点不舒服,想回去休息一下。
等他们鱼弄好后,谭雅萱那边也熬好了猪油和猪油渣。猪油渣撒了点盐弄了一些给江成吃着玩,这可没给那些亲戚老表吃。给他们的话,一会就能吃光。
猪油渣要留着炒菜的,辣椒炒猪油渣,很下饭的。不过面对饥肠辘辘的亲戚老表,没有下饭菜,光大米饭都能让他们干掉几碗。
米饭其实已经烧好了,烧了两锅米饭,用木桶装好了的。
“你们身上这样脏,等会不要到我房间里吃饭。强子,你带人到那个房间搬一张桌子出来,就到外面吃。”江成看饭菜快要弄的差不多的时候,对着江强喊到。
这该嫌弃的就是嫌弃,但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八个人没有一个身上干净的,现在推车和板车都不够用,很多东西就靠人力挑,想干净都干净不了。
“知道了,老三,跟我去房间里搬桌子。”江强听到江成招呼,立刻笑着听从道。
按照年龄和辈分,江成跟他们是同辈。但在这边,哪怕相处见面很多次了。江成家的条件和地位,让这些同辈的亲戚老表无法把他看作同辈。
在态度上是真的有点把江成看成长辈,对谭雅萱这个嫂子也是恭恭敬敬的。
但像江强的弟弟和妹妹,对待他和他媳妇,算是亲哥亲嫂了,都没有恭敬的态度。什么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都是狗屁。爹娘不在了可能会那样,爹娘还在,江强和他媳妇算个屁。
桌子被搬出来,也不用搬凳子,就算凳子足够,他们也不愿意坐着吃。他们觉得蹲着吃或者站着吃更自在点,而且吃的多吃的快一些。
没多久,饭菜都弄好了。谭雅萱单独盛出来一些米饭和菜,她和江成不跟这一群饿死鬼一起吃。
论饭量,谭雅萱战斗力不比他们差,怀孕呢,本来就是胃口好的时候。但速度干不过他们,别看煮了两锅米饭,装在一起有一桶。可真要跟他们一起吃,谭雅萱跟江成还没吃饱,他们就全部吃光了。
这些亲戚老表在自己家里是分配好了,每个人吃多少的。吃的快也没有用,吃完了就没有了的。
在江成这边,江成不愿意讲那个规矩,他就喜欢看这些亲戚老表不要命的样子干饭。用大口碗装一碗满满的米饭,真跟饿死鬼一样几下子就吃光,江成也时候真怕会噎死一个。
跟谭雅萱干饭一样,江成也不知道怎么咽下去的。谭雅萱喉咙到底要多深,以后江成肯定会研究一下的。
不管这些亲戚老表怎么抢着吃饭,第一碗肯定是大家都要先盛好了。江成带头动筷子,大家才会开始吃的,这个规矩不管在哪里都是要有的。
当开饭后,摆放在桌子上的菜,还有旁边木桶里的米饭,那真是风卷残云。不是谭雅萱先留出米饭和一些菜,江成真会吃不饱。
吃过饭后,江成休息了一会,就开着边三轮带着电力不强了的电瓶回去厂里上班了。
这到了厂里,江成刚好看见厂里生产的第一辆车从他面前开过去。就是当初生产出来,想忽悠一些单位自己出材料,然后帮对方加工车辆换肉的那辆六轮车。
车子虽然简陋,其实挺好的。现在厂里车间多了,场地也比以前大好多倍。光一个机械组装车间,就二千多平方。
像手动托盘车和堆高车的生产车间都不算小,各种车间加仓库和食堂什么的。现在用腿走路转一圈得不少时间。
当初随意生产的一辆车,现在倒是成了接待参观车的。本来江成还提议过干脆再生产两辆的,不生产六轮了,就生产四轮的小型观光车。
但是被康书记否决了,现在汽车厂是重点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参观厂房都要弄一个观光车,这是享受主义,要不得。
只有一辆,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胡塞过去。但你有两辆,那就分明是刻意为之。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华娱从捡到玉女掌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