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15节

  “江成,你家里不是有那么多粮食嘛,怎么还收粮食呀。”

  收粮食的事情,江成和谭雅萱没背着郑可说。而且郑可去过江成家很多次了,也知道他家有一个房间里堆放了十几麻袋的粮食。

  所以这次听到他们还要收粮食,郑可也是忍不住询问着。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嘛。要存上三年的粮食,我内心才安稳。郑可,你要是乡下有亲戚,也收一些粮食到家里,听我的准没错。”江成回应道。

  这也就是把郑可当好朋友,甚至属于比较‘亲密’的那种。江成在这个时代也就告诫过康书记和老周存粮食。

  但是老康的老家不是这边的,他是赣省其他市的。因为之前担任兵工厂的厂长,所以才搬到昌城来的,那时候还是郊区外面的一个地方。

  老周的亲戚也是下面县城里的,不像江成这样,亲戚都在郊区。

  不过就算他们的亲戚在郊区,他们也不会去大量的存粮。最多在亲戚那边买个几十斤大米,他们多吃点细粮。

  “郑姐,别听老江的,我是嫁给了他没有办法。我娘家和他妹夫家都被他忽悠的存了不一些粮。但现在我们家里粮食是存的最多的。你是不知道,我们现在还在吃着上一年的粮食。”谭雅萱笑着说道。

  谭雅萱不会因为这个生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自己的男人有些怪异的行为,只要不过分,也只能支持。

  江成喜欢打鸟喜欢捞鱼,只要有空,谭雅萱就算是大着肚子都陪他一起去。

  谭雅萱感觉很幸福开心的时刻就是江成打到一只大点的鸟了,就会高兴的来跟她分享喜悦的心情。捞到一只几斤的大鱼了,也是跟一个孩子一样在她面前炫耀。

  谭雅萱喜欢吃是没有错,但她其实不喜欢天热的时候钻树林,蚊虫多。喜欢跟着江成去河边电鱼。可当江成要去树林里打鸟的时候,她也没有一次反对的。因为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把自己的喜好跟你分享。

  “我是有亲戚是乡下的,而且还不少,可我以前又不是昌城的。”郑可笑着说道。

  “对哦,忘记你不是昌城的。你在昌城待一年多,昌城话都说的这样好了,都忘记你是分配过来的。”江成开着车子说道。

  不过郑可虽然不是昌城的,但她也是赣省的,鹰潭那边的人。

  赣省这边是一个地方一个口音,相近但不相同。甚至一个县和一个县的口音都有很大不同,别说是市区之间了。

  但是同样一个省,很多话可能说词不一样,听的话还是能大致的听懂的。

  比如昌城话说做什么,方言是‘做犀利’,但在下面的某县城是‘做十里’。不过除了一些特殊的词语说法,还是有很多口音类似的,所以是能交流沟通的。

  郑可现在在昌城待了快一年半了,只要学着说昌城话一阵子,很快就能融入进来。

  江成是说完话又在认真开车,郑可也没再打扰他开车。不过郑可内心倒是有了一个想法,她就是要听江成,老家也就两百公里不到。

  不就是跑两趟嘛,不就是要多花点钱运到昌城来嘛。郑可现在一个月也是一百三十多块的工资,又没有其他负担。花一百多块钱就能存一千多斤稻谷,也跟着存呗。

  下午三点多,到达了丰城,五点左右就能回到昌城了。在丰城买了不少冻米糖,谭雅萱要给家里人带一点,给江燕那边带一些。

  十一月中旬,在昌城这边已经开始天气慢慢转凉了,如果是在北方,已经说是已经开始冷了。

  五多点钟回到昌城后,去饭店里吃的面条。然后江成开车把郑可送回去,再开车回的自己家。

  ~~

  十一月十一号,清晨。

  江成开着汽车带着媳妇和孩子去汽车厂上班,这早上的天气也有点凉。开汽车还好,那边三轮得停一阵子。

  在汽车厂大门口,江成看到几十个人在门口侧边等待着。

  “小刘,门口那边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呀。”江成坐在车里询问着保卫科认识的一个职员道,而且还掏了一根中华香烟给对方。

  “江总工,你这实在是太客气了。那边都是来报道的工人,现在不是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嘛。等会人事科的办事员过来,就会让他们登记好,带他们进厂里的。”保卫科的小刘双手接过江成给的香烟恭敬的说道。

  一根华子,对于江成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可是能在别人面前显摆的东西。

  江成听到是来报道的工人,点了点头就开车进去了。没有送谭雅萱和孩子去哺乳室那边,让谭雅萱抱着孩子走路过去。江成是直接去行政办公楼,又跟上次一样,先去宣传科通知大家开临时会议。

  在宣传科的广播室,江成又看见了唐海玉,挺漂亮的一个小姑娘。

  让唐海玉跟上次一样停掉了正在播放的广播,然后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开会。

  康书记和周厂长听到广播后,直接猜想是江成那小子回来了。

  现在厂里可以说是全面进入紧急生产当中,本来这个月要安排给职工分的房子,也暂停了分配。

  全国各地都有技术工人涌向这边,光这住房问题就难的很。现在一个一居室的职工楼,最少住四个工人。

  而且之前分下的房子,如果现在还是一个人居住的,都在要求他们让出一些地方来。让外地的一些调派过来的人先有个地方睡觉。

  这次根本不是六月份招点工人,再把学校的实习生弄过来那么简单。

  光外调过来的技术工人,现在都有一千五百多人,而且每天还在增加。而汽车厂也在本地大量招工,各种配套人员也要招齐。

  周厂长现在忙的嘴角都起泡了,因为除了汽车厂这边的事情,水泥厂建设的事情也批下来了。位置就选择在郊区一块地段上,也调配了很多制作水泥的技术工人过来。

  现在周厂长是要两边跑,他的管理能力其实是有欠缺的。也可以说是太负责了,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的,什么都亲力亲为。

  工厂小的时候,周厂长这种责任感就是优势,能把很多小事都做到很不错。但汽车厂规模这样大了,光产品都这样多。职工上万,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管的过来。

  江成这一回来,哪怕厂里再怎么忙碌,周厂长是心安了。

  周厂长听到广播后,喝了一口刚泡好的茶。在其他人面前他可能会要强,但在江成面前,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其实天生就是一个管理者。

  光开会动员大家,周厂长是一直认为江成比他强很多的,江成经常能短短的几句话就煽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在解决问题方面,江成也总能有条不紊安排人员去解决。

  关键有一点,周厂长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用自身的力量去克服,不给上面的领导和其他部门添麻烦。

  但是江成的做法风格跟他不一样,他经常用的是价值理论法。

  脸皮厚,喜欢把自己创造的价值摆出来,然后敢越级乱提要求。很多事情在周厂长看来搞不了的,在江成眼里就不那么觉得。

  因为在江成眼里,有些事情他可以搞不了。但其他单位能搞的了,就等于是自己能搞的了。都是国企,为什么不开口问人家要帮助。

  这也是为什么江成能把一条汽车产业链带动起来,别人就不能的原因。

  碰到材料和技术的问题,就逮着人家飞机制造厂不放。飞机制造厂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看到四九城那边科研所有技术,立刻安排人去学习过来。

  人家魔都那边弄了一个防砸玻璃,马上派人过去要求人家强行给汽车厂做玻璃配套服务。要是有意见,说自身有什么计划,江成就站在各种道德制高点,跑去上级部门反映问题。

  魔都那边人家地方部门根据需求弄出来的玻璃厂,硬生生的被江成搞成汽车厂的玻璃加工厂了。

  现在魔都耀华玻璃厂那边,已经有人在传了,这个厂主要就是给昌城汽车厂那边生产玻璃的。

  再这样发展下去,就要出现有人询问耀华玻璃厂在哪里不知道,但有人问给昌城汽车厂生产玻璃的工厂,可能大家一下就明白过来是问的什么工厂了。

  江成的‘拿来’主义太强了,周厂长哪怕看透了他的做法也学不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他真的不好意思哭呀。

  就像江成这次去广州找那曙光无线电合作社弄收音机,也是做了好几手准备去的。先直接跟那边谈合作,好在是直接就谈成了。

  要是没谈成,江成二话不说就要去找广州的地方领导,会说这边有技术不协助汽车厂的发展,拖汽车厂成为国际一流的后腿。

  如果广州的地方领导要敢说他昌城的汽车厂跑来广州要求强行‘合作’,那江成就要告到‘天庭’去了。

  诶,汽车厂就这样牛逼,车子能卖到国外,全国各地都想要昌城汽车厂的汽车。只要是昌城汽车厂看上的,你地方领导也阻挡不了。

  在江成看来,好好说话,那是给你们面子。能跟汽车厂合作,其实是翻你牌了,你应该感到荣幸。

  这也是为什么江成现在没事也喜欢看报纸的原因,国内现在的情况又是搞出来什么东西就喜欢上报纸,江成就喜欢大家都上报纸。

  之前汽车厂还是省企,江成还收敛一点。现在是央企,直达天听了。以前还会想着缺什么,派人去学过来,现在是知道你能生产,你他娘的赶紧给我这边生产。

  这也是为什么外贸易部让汽车厂多接订单后,江成直接要工人的营养补助。这补助可不是给一些大米,让大家吃饱点饭就行的。

  江成是要全国点菜的,云南的蘑菇,内蒙的牛羊,大连的罐头,想到什么要什么。想要马儿跑,就得喂的好。

  (昨天答应今天日万的,可能有点难了。在电脑面前时间长了就迷糊,可能最近因为~~才导致的。但我起码放在了心上,我昨天回复也是尽量,没说一定呀。)

第186章 洗脑坐镇

  在广交会那边,江成是直接电话跟周厂长联系的,那时候江成也不知道具体的订单量。

  当全国各地调技术员过来的时候,周厂长也只知道有一千多辆车辆的订单,然后听从了江成的安排,实行了两班倒的生产政策。

  在国内,加班都很少,更别说通宵的干了。

  这次江成召开临时会议,说外贸订单高达五千多辆的时候,会议上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了。

  要知道汽车厂的所有车辆加在一起,月产量不过是六百多辆,五千多辆的外贸订单,那不得干到明年去。

  但江成的要求就是三个多月完成,要求所有的机器设备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转,人歇机器不歇。

  从今天开始,食堂必须保证天天有肉菜,可以分量不多,但必须有。联系肉联厂,在外省的猪肉没调配过来之前,压缩其他单位的肉类配给。

  要是肉联厂有意见,就让国Z委出面。不光是肉,其他菜品也必须丰富。

  工作达到十二个小时的职工,必须免费吃一顿饭菜,安排在晚上八点那个时间段。

  供销部立刻给各合作的单位下发订单,务必要让产业链上的各厂家配合完成订单任务。有困难就立刻提出来,真的要是零配件生产不出来,要么迅速扩招工生产,要么找外省能生产的工厂协助生产。

  反正这次开会就一个宗旨,所有部门所有人都动起来。

  奖金,加班费,福利一样都不会少。

  江成在会议上,一个大饼一个大饼的画下去,有些是能吃到的,有些真的是精神上的大饼。但真真假假,而且这两年不到的时间,的确是他带领着大家把一个普通市企业加工厂做成了央企。

  周厂长也在会议上直接宣布放权,在订单完成期间,只要是跟生产相关的事情,一律直接向江副厂长汇报。

  因为这是管理权限,让权也不能由总工程师这个身份来接管,副厂长本来就是可以主抓生产的。

  周厂长让权的意思就是只要江成认可,就可以直接实行。要是出了问题,周厂长愿意承担连带管理责任。

  周厂长不让权也管理不过来,而且水泥厂那边在建设,他实在是分身乏术。

  周厂长在会议上宣布外贸订单的所有事物由江副厂长负责,康书记也跟着表态,厂里从现在开始,一切事物以外贸订单为核心。谁要是在这事情上拖大家后腿,那一定会从严处罚。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在生产方面,光凭后世的见识,依样画葫芦,江成都能成一个不错的管理者。

  会议一开完,江成直接让宣传科的科长留了下来。让他立刻找两个会吹冲锋号的人,就到广播室里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吹一下冲锋曲。

  后世很多热血青年一听到冲锋号冲锋的声音,都热血沸腾,更别说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

  口号必须每天早上都念一遍。

  谁要是思想不积极,就让组织部的人上,让组织部的人去给他们讲大道理。

  在跟宣传科的科长交代完之后,江成就回自己的科技办公楼了。

  会议开完,现在江成要做的就是坐镇汽车厂,任何部门有困难就立刻上报。江成在会议上说的很明白,发现困难,在一两个小时内想不错好的办法,谁要是钻牛角尖浪费时间去各种尝试,耽误了时间就处分谁。

  江成也是刚坐下没十来分钟,老康带过来的副厂长吴向东就来汇报情况。

  厂里搞两班倒,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年代很多人有夜盲症。厂里虽然在各车间增加了灯光,但多少还是有影响,晚上的效率比白天差很多。

  江成听到汇报后,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他在这个时代也快两年了,住在大院那边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夜盲。

首节 上一节 115/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华娱从捡到玉女掌门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