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04节

  只要生儿子,就是给男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谭雅萱以后就算生女儿,也没人敢说她肚子不争气了,这能不高傲嘛。

  江成坐到床上,看了看小孩,挺好看的。毕竟一个月了,不像刚出生的小孩,皮肤皱皱的,有些孩子跟小老头一样。

  “牙仙,我去洗一个澡,等会回来给你检查一下身体。”江成说道,今天开了一天的车,身上不少汗。

  “你呀,一回来就惦记这样的事情。”谭雅萱笑着瞄了江成一眼,她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自然不会拒绝。

  江成笑了笑,立刻去厨房洗澡了。

  不过谭雅萱是真困了,带一个小孩,晚上要起来好几次。见江成去洗澡了,她也躺下了,盖上了只有被套的被子。然后被套出现了翻动,一会的工夫,一条短裤从被套里被谭雅萱甩了出来。

  江成洗完澡回到房间,看见媳妇竟然睡着了。等他进被子里后,发现媳妇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嘿嘿~~。

  ‘啪,啪啪~’,次日清晨,屋外的阳台传来雨水的拍打声。

  “老江,不要再玩了,等下我妈要来了。”

  “行,起床。”

  江成放开了谭雅萱,她生下儿子后,都是丈母娘来伺候坐月子的。白天有丈母娘照看小孩,谭雅萱也能补一下觉。

  等再过一个月,谭雅萱去上班,小孩也是带去单位里的。厂里有哺乳室,婴儿可以放在那边,有专门的人照料的。哺乳期的女职工,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喂奶一次。

  所以过一个月后,也就不用丈母娘上门来照应了。

  见到江成放过了自己,谭雅萱立刻坐起身子穿衣服,不过穿衣服的时候看见江成还一直盯着自己看。

  “你是真不要脸,穿个衣服还盯着看。”谭雅萱笑着说道。

  “过些天我看腻了,你让我看我都不看。”江成回应道。

  天天在一起的人,就算谭雅萱长的好看身材好,江成也不可能因为女人走不动道。只有感兴趣了的时候,才会盯着不放。

  对于这种大实话,谭雅萱也不跟江成争辩。反正一个月内能迷住自己男人很多回就够了。

  谭雅萱起床后,江成也跟着起床。起床后走出房间,才看见客厅有一个蛮高的木盆一样的东西。

  这东西叫摇窝子,昌城这边很多地方直接叫摇床。白天不想抱的时候,或者小孩睡觉,就把小孩放摇床里面。

  只要小孩哭,逗不好那就摇,不睡觉也摇,摇篮和摇床就是带婴幼儿的神器。

  江成起床后,抱着自己的儿子逗弄了一会。孩子身上一股奶味,很好闻。就在江成逗弄小孩的时候,丈母娘来了。

  谭雅萱的父母没儿子,自然也就没孙子。因此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外孙,那是疼爱的很。

  “江成,你回来拉,这真是太好了。”

  丈母娘刘芳见到女婿回来了,高兴的说道。今天是外孙满月,江成要是不在的话多少不圆满。

  “妈,昨天晚上回来的。这算是回来的巧了,今天中午要多弄一桌,我请一些同事过来。”江成对丈母娘说道。

  儿子过满月,江成不在的话也就算了。既然回来赶上了,肯定要喊一些同事过来。

  而能被江成邀请的,基本上都是厂里领导和技术干部。

  “那是应该的,你放心,两桌饭而已。我跟牙仙今天上午肯定能准备好。”丈母娘刘芳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跟老丈人和丈母娘他们不必要太客气,过节过年的时候多孝敬点就可以了。

  谭雅萱很快就煮好了早饭,白粥加鸡蛋。煮好早饭的她抱过江成怀里的孩子,让他去吃早饭。

  江成是吃过早饭就立刻开车去厂里了,孩子的满月酒席要办,但今天早上就得立刻开一个会。

  一百六十五辆汽车的订单,厂里正在生产的昌江轻卡,悍马越野和拖拉机运输车。这倒是不用担心产量的问题,最多把计划生产中的车辆优先安排出口。

  关键是四十三辆皮卡,二十辆巴士还有二十二辆轿车。

  先不说要不要建设生产线的问题,真要建设生产线再来生产,最快都得两三个月才开始生产了。

  江成为了拿下订单,很多车辆给人承诺今年十月份之前就会交付,太久了人家也不愿意等。

  像巴士,谈好的是分批次交货。八月份就要先交付五辆,然后每个交付五辆。不断的交付期间,九龙巴士公司那边要是发现有明显的质量问题,后面的货直接就不用交付了。

  九龙巴士公司那边也愿意这样的交付方式,因为在收到第二批货的时候,第一批巴士已经运行了一个月了。有问题的话,不要了也能减免损失。

  虽然江成承诺真有严重问题,汽车厂会召回,退回他们的购车款。但为了出现扯皮的事情,九龙巴士那边还真不想几个月后一次性交货。

  为了保证顺利交货,江成必须到厂里,以副厂长的身份召开一次会议。

  江成开车到汽车厂,没有去找周厂长和康书记。现在汽车厂里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厂里别说厂长和书记了,很多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是忙碌的状态。

  江成不想等大家开展了工作后,再去打扰大家。把车停在了行政楼下面,江成就直接往二楼走上去了。

  因为江成把技术部门全部迁了出去搞了一个技术研发办公楼,也算是办公楼了。等于厂里有两栋同时在使用的办公楼。

  为了让来厂里办事的人员好区分,之前的办公楼就叫行政办公楼,江成那边就叫技术办公楼。

  江成现在上二楼,是直接来到厂里宣传部的广播室。现在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多分钟,江成打算让广播室这边通知各部门的负责人到会议室开会。

  “江~江总工。”

  广播室里的广播员见到江成进来后,有点紧张的打着招呼。

  一个女的广播员,江成记得之前是男广播员的呀,而且长的竟然还不错。

  厂里的广播员六点多就要到厂里的,来这边就放广播,让来厂里的职工舒缓情绪。到了七点五十五的时候,就会播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听到这个,大家就知道要开工了。

  “把广播先停了。”江成吩咐道。

  “哦,我立刻停掉。”广播员听从吩咐回应道。

  “通知各部门的负责人,来这边二楼的会议室。八点十五分开会,你差不多隔五分钟通知一遍。”江成说道。

  “各部门负责人,八点十五分,在二楼会议室参加临时会议。对嘛,江总工。”广播员望着江成确认式的询问道。

  “对,就这样通知。你叫什么名字,以前广播室不是小张嘛。”江成询问道。

  “我叫唐海玉,是广播室的实习生。”唐海玉说道。

  “嗯,好好干,我们汽车厂福利不错的。”江成点了点头说道。

  听到江成的鼓励,唐海玉露出了笑容,牙齿很洁白。

  汽车厂发展起来了,职工多了,就算女职工比例少,但职工基数高了也会有不少女职工。这女职工多了,自然也会因为比例问题出现一些长的不错的姑娘。

  如果不是唐海玉长的不错,江成才没那闲工夫问一个广播员的名字,所以长的好看的姑娘,在职场上也是有优势的。唐海玉这不就是让一个大领导认识了嘛。

  江成从广播室离开就去了会议室等待,还没走到会议室,就听到广播传来临时会议召开的声音。

  临时会议,一般都是紧急会议。要不然就提前通知了,不需要通过广播来通知大家。

  不过通知的是负责人,负责人就是部门类的最高管理者。像车间里的车间主任都不属于负责人,因为他们只是负责订单生产的,而副厂长是生产负责人。

  食堂主任也不是什么负责人,他们是听后勤的,也没有资格参加这临时会议。现在工厂的职工多了,范围也大了,食堂都建到第五食堂了。所以有了一个食堂主任,管理所有的食堂。

  但食堂主任也就跟车间主任差不多,没有什么级别的。

  听到广播的临时会议,周厂长倒是楞了一下,能直接召开临时会议的人,好像就他和康书记。其他部门有紧急的事情要召开会议,也是向他们汇报才对。

  可刚才他还跟老康打了一下招呼,没看他说有什么事情呀。

第170章 大干一百天

  昌城汽车厂,销售了一百六十五辆车辆到国外。哪怕是大部分是港澳地区的,这也绝对是振奋人心的事情了。

  汽车厂只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制造汽车让国内减少车辆进口,到现在却能逆向出口出去。

  可以说这是为国争光,全厂要全力以赴来完成这次订单。

  江成召开的临时会议就是这个订单生产的会议,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一百六十五辆车辆的订单。

  因为大部分订单是要在三个月内交付的,最迟的也就是四个月。就算是四个月交付,起码要提前半个月生产出来。

  最后临时会议,在各部门的领导讨论之下,演变成了动员大会。提出了大干特干一百天的口号。

  这个年代工厂和单位很少加班的,不是大家不愿意加班,是想加班没的加。

  当订单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招工,多解决一些人就业的问题。

  而普通职工,他们除了上班,很难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他们是愿意通过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挣更多的工资来改善家里条件的。

  从广交会那边接来的订单,不属于计划订单,那就不能按照正常计划订单来大量招工。

  所以汽车厂决定通过三个方面来完成这次的生产计划,第一个方面就是从省内各厂借调技术工人。

  钣金工,锻工,钳工,磨工,镗工等等,十几个工种,找省劳动局安排人调。

  另外就是那个机械工业技术学校,上一年不是招了五百学生,并且因为一些领导开开口,学生差不多招了六百人。

  还有一个月,这学期等于学完了,就要进入第二年的学习了。只要是专业相关的,全部喊过来实习打下手。

  连暑假也不放了,当然了,因为不是正常的毕业前实习,工资也不用给。一个中专应届实习生,工资都要三十多呢。

  一个学生每月发十二块钱的伙食补贴就行了,也不发现金,直接搞一个饭票菜票代金券就是了。

  一天四毛钱的伙食补助,对于这些中专生正涨身体的时候,那是吃的嗷嗷叫。

  最后厂里也扩招一部分工人,就算没有这广交会的订单,工厂每个月都会招一些人。汽车厂的扩张就没有停止过,有时候这个产品添加一个车间,有时候另外又有一个产品要添加车间。

  随着国内的工业发展,堆高车和托盘车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内燃叉车基本上是生产出来一辆拖走一辆。

  工业车辆的生产,一直是康书记带过来的一个副厂长负责的。车间建设了不少,因为托盘车和堆高车还有液压千斤顶体积小,现在都直接在建设一个大厂房了。

  单层的车间太占用地面积了,现在汽车厂要建两三层的大厂房。

  汽车厂在上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六千职工,年后又多了一条悍马组装生产线。到现在快六月份,四个月内又招了二千多职工。

  汽车厂现在是有八千多职工,江成是建议多招一批人的,直接突破一万人。广交会又不是举办一次,厂里的产品一直是高需求状态。

  一个汽车厂,还不是一体化的汽车厂,能有上万职工,等于就是承担了上万个家庭的生活。

  而且汽车厂只要保持发展,解决的不单纯是一万个家庭的生活。产业链上的工厂也是在招工的,第一汽车厂能提供三万个职工岗位,昌城这边的产业链也能。

  现在因为汽车厂有机械组装车间,所有车辆产量其实已经在追赶第一汽车厂了。第一汽车厂可是花了六亿组建的大型央企重工业工厂。

  除了汽车产业链这些工厂,因为昌城汽车厂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给昌城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了。

  昌城钢铁厂正在建设,发电厂也在扩建,机械设备制造厂,涂料厂,皮革厂等等。很多行业都在扩张。

  以点带面,对于一家上限很高的企业,它是能做到的。

  就像后世的华为,靠它存活的企业数不胜数,不光能带动很多行业,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

  汽车厂的上限还没在外省铺开,现在就走出国内了,虽然只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但可以间接的走向其他地区。

首节 上一节 104/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华娱从捡到玉女掌门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