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如此多骄

红楼如此多骄 第467节

赵姨娘如何不知这个理儿?

当下迟疑道:“难道说,你舅舅去刨坟掘墓了?”

说着,又忙把珍珠项链放回了盒子里,又劈手去夺探春手上的镯子,嘴里道:“这可见不得光,你小孩子家家的别沾这个,我先收起来,等过几年风声过去了,再给兄弟媳妇儿做见面礼。”

探春一缩手避开,冷笑道:“姨娘真以为舅舅有这胆量?实话不瞒你,这应该是焦大哥假托他的名头送来的!”

“他送的?为什么?”

赵姨娘愕然。

探春悄默声的把那镯子掩进袖子里,淡然道:“自然是这次咱们示警的回礼。”

“回礼?”

赵姨娘顿时又欢喜起来,美滋滋的道:“也是,除了他还有谁会这么大方?当初我果然没挑错人!”

探春听的只翻白眼,当初明明是因缘际会误打误撞,怎么让她一说,倒好像是母女两个主动投怀送抱似的?

赵姨娘把那珍珠项链戴到脖子上,在梳妆台前得意洋洋的转了好几圈,才突然又想起那玛瑙镯子来,待要向探春讨要,却被探春抢先道:“有道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姨娘既喜欢,就更该想个法子让彩霞闭嘴。”

“这……”

赵姨娘略一迟疑,便抬手在脖子里比了比,眼神也瞬间变的凶戾起来。

探春见状大吃一惊:“姨娘也太狠心了,她明明是为了你才去打探消息的!”

“怎么是我狠心,明明是你说要让她闭嘴的。”

赵姨娘不满的嘟囔着,又拨弄着那珍珠项链琢磨了一阵子,突然两眼放光道:“有了,要不干脆也拉她下水得了!”

探春一开始还没听明白,但很快就领悟这话里的含义。

当下看母亲的眼神愈发古怪:“她可是环哥儿的……”

“这不还没收用么?”

赵姨娘不以为意的道:“再说了,就算环哥儿已经收用了,一个丫鬟而已,给他使使怕什么的?要不是宝玉把晴雯给了他,他能上赶着给宝玉搭梯子,讨皇帝老子的欢心?”

“那晴雯一个破鞋,还换了这天大的好处,咱们把彩霞给他尝了头汤,他难道还能不补偿你弟弟——这买卖合算的紧!”

探春:“……”

她实在不知该如何品评赵姨娘这段话了。

半晌才下意识的质疑道:“你怎么知道晴雯就已经……”

“这还用问?”

赵姨娘鄙弃的一撇嘴,顺势把项链收回盒子里,抱起来边往外走边道:“就宝玉那色中饿鬼,连袭人、麝月她们都不放过,怎么可能放着最漂亮的晴雯不收用?这必是喜新厌旧,才拿她换了好处!”

说着,一边开门一边道:“我一会儿找机会试探试探彩霞,等有了结果咱们再细说!”

说着,也不等探春回话,便推门风风火火的去了。

------题外话------

t,为了创造文明城市,执法局把电信的光纤剪了,电脑打出来没法上传,这章我是用平板打的,明天修好了继续加更,修不好……

幸亏618新买的键盘有蓝牙功能!

另:这章补上了昨天的400缺额。

第467章 资源再利用

【傍晚才通网,明天再继续为盟主加更。】

那礼物当然是焦顺送的。

毕竟是与赌毒不共戴天的男人,旁的事情他或许会拖沓迟疑,在女人身上下本钱时却从不犹豫。

却说以赵国基的名义送出礼物,又在堂屋里陪徐氏用了午饭,他就回了东厢补觉,一直睡到申正【下午四点】才迷迷糊糊起身。

被司棋玉钏伺候着简单洗漱完,他忽然想起还要湮灭证据,于是忙支开司棋,把事情简单跟玉钏说了。

其实上次在栊翠庵被王夫人撞破之后,玉钏被吓的魂不附体,回来就想过要把那些‘旧衣服"丢掉,无奈自家大爷变本加厉……

如今听说要销赃,她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当下就准备去西厢把东西取来,然后送到厨房里付之一炬。

然而玉钏刚一转身,焦顺突然就又改了主意:“先不急着烧,你回去打包收拾好,等爷一会儿出去的时候,捎带给扔了就是。”

玉钏一听这话,就知道大爷必是别有用途。

心下虽然一百倍不乐意,可又怎敢违拗焦顺的吩咐?

只能不甘不愿的应了,自去西厢把几件小衣裹进了包袱里。

焦顺因琢磨着晚上多半要在外面过夜,便想去南屋跟邢岫烟打声招呼,顺带也逗弄一下女儿。

结果到了南屋里,就见邢岫烟、香菱、红玉三人正围坐在一起盘账,噼里啪啦的把算盘拨弄的山响,他便了然道:“香料的账目送来了?”

“午后送来的。”

邢岫烟起身递过一张纸条:“这是约略估算出的收支,有些细碎的账目上可能还有些出入,但大体应该相差不多。”

焦顺微微颔首,接过来随意扫了几眼,发现因为八月缘故,这个月的收入相当可观,总数约在两万两出头。

其中单只是卖水产,就净赚了小四千两银子。

这都是各省河道衙门送的,毕竟焦顺上半年刚主持了河道请款送批,各省河道衙门若连这点儿人情往来都没有,那也忒不会做官儿了。

近的省份送鲜货、远的省份送干货,海的淡的都有,少的三四百斤,多的上千斤起步。

就焦家这十几口人,别说是吃了,放都没地方放。

好在京城就有专司收购这些土仪的,和后世回收高级烟酒是一个路数,处理起来倒不算麻烦。

虽然中间抽头略多,但好处是从不过问卖家的身份,而且钱货两讫绝无拖欠。

所以王熙凤说的没错,司务厅主事这样一等一的肥缺,就算不直接贪污受贿,靠逢年过节的‘土仪"和夏冬两季的冰敬炭敬,一年也能攒下十万身家。

这还是因为焦顺守规矩的缘故,若不然只需要略略把嘴张大些,万两银子唾手可得。

不过……

他近来的开销也着实不小,增资扩产要七八千两,用在女人身上的银子也足有七八千两。

再加上紫金街新宅眼见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到时候置办家具也还要花不少钱,这里外里一盘算,今年八月是白过了。

“唉,清官难做啊。”

焦顺把那收支数据放回桌上,又屈指在上面敲了敲:“太太要问起来就先少报两千两。”

邢岫烟也没问为什么,只点头应了,又取出众女的文章,递给焦顺道:“我照着爷的意思做了批注,您看可还使得?”

焦顺的字这二年虽然有所长进,但若和荣国府这些文艺女青年比,就实在是拿不出手了。

何况遣词造句引经据典他也力有不逮。

故此都是交代下大体方向,然后委托邢岫烟进行具体批注。

焦顺大致过目了一遍,见没有什么明显的谬误,便又还给了邢岫烟:“你一会儿直接送去潇湘馆吧,让她们今明两天再改一改,初二之前务必要定稿。”

这次报复梅家的具体计划,和焦顺最初的设计大致上区别不大。

但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改变的。

譬如原本打算把这些暗藏瑕疵的文章同时刊载出来,但经过反复协商之后,改为了分批次投放。

即:初一只在夏报上刊载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然后再把其它有瑕疵的文章,投到几家十刊发的报纸上,与此同时设法把那篇随笔抛出去。

这样有利于让事件持续发酵。

而且随笔先于有瑕疵的文章出现,也更有利于事后反转。

后世某些无良媒体就会先把‘真相"悄悄发到网上,然后再大肆进行反面宣传,等到事件大肆发酵之后,再引导吃瓜群众‘发掘"出早就准备好的‘真相",借以制造所谓的反转,最终达到炒作的效果。

说白了,就是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

现在虽然没有‘互联网记忆",但只要提前打好埋伏,一样能弄出类似的反转效果。

闲话少提。

处置完这些琐碎事情,焦顺又守着邢岫烟和女儿温存了半个多时辰,直到来旺散值回来,这才表示晚上要外出赴约,提上包袱,驾着自家老子的骡车,低调的出了荣国府后门。

…………

与此同时,牟尼院内。

为了到底要不要做‘佛媛",而纠结了两天一夜的妙玉,还没能做出决定,就又迎来了新的烦恼。

临近傍晚。

两个中年尼姑敲开了主持禅房,进门见妙玉正闭目打坐,便面面相觑迟疑着不知该不该开口。

一旁静仪见了,便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了,师姐……主持听了自会定夺。”

那两个中年尼姑又你推我搡了一阵子,其中一个这才开口道:“我们本不敢打搅主持清修,可事关咱们牟尼院的生计,也实在是拖延不得。”

“生计?”

静仪奇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你把话说明白些。”

先说话的中年尼姑拱了拱微胖的同伴,那胖尼姑只好接茬道:“就是下个月斋会——以往老主持在时,都是她亲自登门邀请各家居士,如今……”

当初在牟尼院落脚的时候,静仪也听说过斋会的事儿,知道这是牟尼院每个月固定化缘募捐的名目。

再一想方才提到的‘生计"问题,她立刻皱起眉头问道:“咱们账上还有多少善款?”

“这……”

两个尼姑对视了一眼,又同时低下头去,嗫嚅道:“只有不到三十两银子。”

静仪瞪圆了眼睛失声道:“诺大个牟尼院,账上怎么可能只有三十两银子?!”

“是、是不到三十两。”

胖尼姑讪讪的更正,又解释道:“庙里向来有两本账,一本是主持的私账,一本是庙里的公账,每月的进项都先入私账,再定量往公账上拨用——如今老主持起单去了别处,这私账自然也……”

静仪自然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忙又追问:“那私账且不论,往日斋会所请的居士可有名录?就算没有名录,那些常客你们总该认识吧?”

瘦尼姑苦着脸道:“往常斋会的时候,我们不过是在外面打杂罢了,出面的知客都是老主持的亲信弟子,可如今她们也都跟主持一并起单了……”

“难道你们就一个都不认得?”

首节 上一节 467/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反派被听心声,女主人设全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