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923节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蠢的政策。

几乎具体实行的时候,都是地方上都会将官员与生员所有土地都免税,如此一来,就有不少人,将土堆诡寄在官员生员的名下。

这样一来。朝廷的财政就不可问了。

在嘉靖年间,就有人发现,大明征税土地,比开国之初整整少了一半。都哪里去了?

这个漏洞,朱祁镇早就想补了。

只是事情要一步步的来,如果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而今朱祁镇感觉时机慢慢的成熟了。

虽然而今看起来,大明内外都有问题,比如南洋的征战,比如内部藩王的南迁。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比得上当初也先直逼北京城下吗?

自然是比不了的。

土地第二轮清丈就要开始了。处于事实上的准备期了。

朱祁镇感觉到,他已经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推行第三次清丈了。

所以这一次清丈,他就要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藩王要南迁了,这些藩王的土地自然也细细清丈,将来是要纳税的。而废除免税政策,士大夫所占据的土地,自然也要交税了。

项忠说道:“陛下,此事干系重大。一个不好,就引得天下纷乱,臣以为当慎重为之。”

朱祁镇说道:“项卿,朕记得你是江南嘉兴人?”

项忠微微一顿,说道:“有劳陛下挂念,臣不胜感激。”

朱祁镇说道:“你说,江南士绅会为了这一件事情造反吗?”

项忠说道:“陛下,何出此言?臣不敢听。”

朱祁镇轻轻一哼,说道:“既然如此,无非是其他方面多做补偿而已,朕宁可而今多加俸禄,也要将这个窟窿给补上。”

如果说,朱祁镇江南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不是别的,就是认识了士大夫集团的软弱性。

可以说,如果从偏学术的划分之中,士大夫集团是存在的。但是在实际政治之中,却是从来不存在的。

因为地域,学术,以及其他各种观念的,所谓的士大夫集团,是无法联动的。

既然士大夫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本质上是分裂的。那么朱祁镇还忌惮什么?朱祁镇的力量面对联合起来的士大夫集团,或许有些问题。但是单一压制某一个区域的士大夫集团,那么是满朝半江西的江西人。也是手到擒来。

朱祁镇明白这一点,自然是内心之中平添了无数的勇气。也有了这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

项忠见朱祁镇如此坚决,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明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也只能接下来了。

否则项忠担心,他在这里前脚拒绝,后脚这个首辅位置就不是他的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项忠上位

第一百四十三章 项忠上位

项忠反应并不慢。

能进内阁之中的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虽然他事先没有想到,朱祁镇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片刻之间,内心之中,就有了权变的办法。

项忠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臣以为单单如此,是堵不住隐田的口子的,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大弊,即便没有免税之事,依然有贪鄙之人,不思为国家着想。即便是免除免税,也不过是治标之策。”

朱祁镇知道项忠所言并没有什么错处。

的确,在利益面前,很多人什么事情都敢做。

朱祁镇即便是去除免税这个漏洞,也不过是让他们多付出一些代价而已。

项忠察言观色说道:“陛下之意,臣是明白的,不过凡事都有谨慎为之,更何况关于如此大事,总要一步步的来,立一世之制,当存百世之心。而大明之大,东西南北各数万里,地不同,民情也不同,京官与地方官不一样,地方官与地方官也是不一样的。臣以为这一次确定俸禄制度,也应该秉承沿用百年之心,臣以为制定俸禄体制,应该分地分官,而且也将吏员计算在内,以免上下不均,内外失衡,同样也要考虑今后有所更易。”

“同样也将陛下所提的事情,考虑进去。”

“不当急于求成。”

朱祁镇听了项忠的话,心中轻轻一笑,项忠所言没有道理吗?

当时不是。

但是朱祁镇却听出了项忠内心之中的真实声音,不过是拖而已。

有足够的时间,项忠才能有更多的办法,将朱祁镇的意图贯彻下去。

项忠对免除官员士绅免税待遇这一件事情上,并不存什么偏见。他家里固然是嘉兴望族,但是他已经官居大学士,也不在乎家里几亩土地,有什么收益了。

而且江南一带,比起他们地方还有不同,那就是大量士绅参与商业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征收商税,还遇到这么大反抗。

大部分江南士绅虽然还爱好囤积土地,但是并不是想从土地上赚钱,而是一种本能的用来传家的产业而已。

这一件事情虽然难,但是项忠却可以摆平身后的支持者。

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士绅是不一样的。

江南富有,来钱的路子多,也不是一定要得这免税的好处。但是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就不一样了。

如西北,情况就不好说了。

朱祁镇并不觉得项忠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朱祁镇岂能不知道?

项忠真一口答应下来,朱祁镇反而有一点担心了。

朱祁镇需要的是大臣,而不是奴才。

虽然有时候大臣太有大臣体,为了心中的理念与朱祁镇打擂台,让朱祁镇感觉很难受,但是如果首辅对朱祁镇的任何命令,百依百顺,俯首听命。让朱祁镇更加警惕。

朱祁镇自己都不保证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正确的。当有自己对天下大事的判断,如果对朱祁镇无限度的服从。与一个奴才有什么两样。

项忠不是不明白,这一次问对的重要性。但是他选择的是拖,而不是立即答应。

朱祁镇岂能也明白,这么大的事情,关乎天下各地,真要雷厉风行的推行下去,不是不能推行,大大小小都要出一点乱子的。

这是事务的必然。

在古代中国,凡是关系到土地的事情,都不得不慎重,不能不慎重。

朱祁镇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既然韩卿临去时候推荐了先生,朕也就将天下交托给先生了。”

项忠听了,浑身一震,退后一步,说道:“臣不敢有负陛下,定然舍生忘死,为朝廷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项忠此刻也有几分恍惚之意。

内阁首辅,乃是人臣之首。执宰天下。谁不心动,项忠也不例外。

此刻正式确定之后,饶是项忠的城府深沉,也有几分失态。

只是朱祁镇的话,立即让他从这种失态之中拉了过来。

朱祁镇说道:“韩卿说过三事,重新清丈,推行商税,南洋封建。都是当务之急,重订百官俸禄,自然当做,却可以放放,项卿作为首辅,要将心思放在这三件事情上面。”

“这三件事情上面,项卿有什么想法吗?”

项忠立即说道:“陛下,重新清丈,乃是朝廷固本培元之大事,重塑朝廷根基,乃是第一等之大事,不过已经清丈过一次,这一次只需御史督促,萧规曹随就行了。天下吏员都出学校,这一次清丈,要比上一次清丈容易多了,臣以为能在两年之内,清丈完毕。”

“南洋封建之事,固然朝廷大事,不过此时关键不在朝廷,而在南洋,在于太子。内阁只是配合即可。”

“至于推行商税,乃是朝廷开源节流之大事。只是赋税上的问题很多,单单推行商税,并不能概括一切,臣以为当为赋税整理。”

朱祁镇听了,微微有些惊讶,说道:“哦,何为赋税整理?”

清丈土地的事情,上一次清丈在十几年前,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年清丈的很多人不在了。

比如清丈江南的寇深,早已亡故了。

但是还有很多人都在,比如项忠清丈的时候,他已经是湖广巡抚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配合,他可以说深度的参与进入清丈这一件事情。

而如项忠这样的人,在大明官场之中,决计不算是少数。再加上吏员改革,这一次清丈,虽然同样是任务繁重。

但是大明行政效率,提高了不少,在执行层面,也不是一件难事。

唯一困难的是监督而已。

上一次清丈的问题很大,朱祁镇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这一次朱祁镇要求更好,之前得过且过的问题,就不行了。

而南洋封建,项忠所言的也不错,这个问题重心不在朝廷,朝廷不过协助移民。出钱而已。而且不是一下子出钱的,真正让这个政策能不能推行下去。

是大明藩王们能不能在南洋站稳脚跟。

在这个问题上,朝廷能做的事情并不是太多了。

项忠说道:“陛下当政以来,不论是草原军兴,还是吏员改革,同时都在进行赋税改革,自从周忱开始,无不以多征赋税为要。”

“当时的确是是救时之策,然非治天下之正道。”

“国家以钱粮为血脉,这是不错,没有钱粮,则,何事都不可为。但是治国以理财为本,却是本末倒置。”

“而今商税之额虽然没有没有尽数征收,但是估计,等商税全部征收齐之后,朝廷一年赋税可以超过前宋最高之时,即一亿两千万之数。”

“此刻,朝廷赋税最大的问题,就不是征收不足,不够国家用度,而是朝廷征收太多,朝廷治国以民为主,不是以钱为主。”

“无民则无国,从未听过无钱则无国。”

“论语,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而今陛下,揽九边之将士,为京营三军,带甲百万,天下之大,无可抗衡。可谓足兵。太仓谷物,四千万石,每年进出不尽。可供京师数岁之食,太仓,内库丰登,以至于出兵海外,耗资千万,而民不觉也,可以足食。”

“然民生疾苦,陛下可曾闻?”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国强而民弱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国强而民弱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故患无所救。”

“隋帝聚天下之粮于各仓,而唐食之。前宋聚天下之财于汴京,而金用之。陛下不可不察。”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股怒气上涌,说道:“卿以为朕是亡国之君。”

项忠说道:“臣不敢,陛下当宣德之末,国家粗安,外患横行,九边被敌,乃有猫儿庄之败,丧师十万,陛下承父祖之业,振天下之士气,十几年而逐瓦刺于下,令孛儿只斤家族为殿前之舞。古之明君所不能及也。”

“然时过境迁,星移斗转,此一时,彼一时也。”

“正统初,年入三千余万石,银不足千万之数,卫所崩溃,有入不敷出之势,陛下重立钱粮之制,令大军长驱万里,而民不乏用。修建驰道数万里,而百姓不觉困。只是而今陛下求金银何用?钱粮何用?”

首节 上一节 923/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