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诸天普渡

诸天普渡 第909节

  “嗯?”洪玄机眉头微皱。

  淡漠地瞟了洪辟一眼,便已收起拳架,一身如烈日般的气息顿时收敛。

  洪辟也在同一时间收起剑指。

  垂天剑气顿消。

  院中众人顿时浑身一松,心灵上都得到了解脱。

  “呵呵呵,”

  一个身材削瘦,脸上无须,面白肤滑的老者笑着走了进来。

  看穿着,分明是个宦官。

  理国公见了此人,哈哈大笑:“喜公公,你怎的也来凑热闹?”

  “咱家见过国公爷,圣旨在身,还请恕奴婢失礼。”

  这位喜公公笑了笑,便板正脸色,目光在院中扫过,落到洪辟身上,一双目中似有异光闪过。

  旋即露媚笑:“陛下有旨意,只是口谕,诸位站着听便是了。”

  他拦住要跪下的理国公、李神光等人。

  才道:“朕闻,今有大贤著下圣道之书,不朽篇章,得诸子共鉴,百圣同光,乃天下之幸,大乾之幸,”

  “朕欲赐封太子少保之位,召请新圣入朝,时时以国事请益,令天下共沐圣道教化。”

  洪辟此时头发散落肩后,却不显凌乱,反多了几分出尘脱俗之气。

  听这宦官说完,脸上倒也没有什么吃惊的神色。

  今夜这么大的动静,若是这乾帝还装聋作哑,毫无作为,那他才真要奇怪,也要失望了。

  洪辟微微一笑,不卑不亢拱手道:“这位大人,请回禀皇帝陛下,在下不过龆年之童,如何能居此尊位?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嗯?”

  洪玄机眼泛寒光,叱道:“黄口孺子,能得陛下赐封,已是天大恩典,圣旨已下,又岂是你能抗拒?”

  “果然是无君无父,目无纲常的小贼!”

  “洪太保且息怒。”

  喜公公陪了一笑,又对洪辟道:“哈哈哈,陛下果然所料不差,”

  “陛下说了,新圣年岁尚幼,虽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大贤大圣,也不以年岁而论,但赤子天性纯真,殊为难得,”

  “陛下早有所料,新圣怕是不愿奉召,丢弃了赤子天性,入了那沉闷的朝堂,”

  “陛下是这么说的:小圣人当不会奉召,那也无妨,为了朕的小圣人,朕愿意等,告诉朕的小圣人,朕给他十年时间,待其长大成人,亲为小圣人加冠,”

  喜公公滑稽地学着腔调,媚笑地看着洪辟:“陛下还让奴婢代问一问:小圣人,十年时间,总该玩够了吧?届时定不可弃朕。”

  洪辟目光微闪,心中已有成算,拱手肃容道:“皇帝陛下抬爱,在下若再拒,岂非不识好歹?还请回禀陛下,十年后,必不相负。”

  “好好好!”

  喜公公大喜,又转向洪玄机:“还有洪太保,陛下也有话给您。”

  洪玄机板正地躬身肃容道:“臣洪玄机恭请陛下训示!”

  喜公公又学起腔调:“朕知学文道之争,乃道理之争,不容退却,新圣之学,与太保殊为不同,”

  “只是所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如今新圣年岁尚幼,十年之后,陛下欲在帝宫金殿之上,亲为小圣人加冠,同时将广邀天下宗师、有识之士,于冠礼之上,开文道盛会,为小圣人贺,若是洪太保有意,大可与新圣于圣驾百官,宗师名士之前,辩论大道,为我大乾,辨出一条光明正道来,也是一桩千古美谈。”

  “臣洪玄机遵旨!”

  洪玄机恭声应答,端端正正地施了礼。

  喜公公又看向洪辟:“小圣人之意如何?”

  洪辟神色安然:“敢不从命。”

  喜公公大喜:“如此,咱家便可以回去向陛下复命了,诸位留步。”

  拦住众人见礼,他独自来,也独自去。

  洪玄机此时才站直身来,冷冷地扫过洪辟:“既然今日有这陛下恩护于你,便先饶你这小贼一遭,”

  “只盼你好生谨记今日教训,他日善用上天赐与你得天资,回归正途,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陛下今日圣恩。”

  “呵。”

  洪辟已懒得去看洪玄机这副嘴脸,喷出一个音节,便转向谢文渊、李神光等人:“诸位前辈,既然陛下有此决断,那在下也想请诸位前辈共鉴。”

  谢文渊最先道:“圣人请讲。”

  李神光等人相视一眼,又道:“新圣但说无法。”

  洪辟笑道:“所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我如今父母俱丧,只一兄弟,虽过得清苦,却也能自得其乐,虽有遗憾,却也无可奈何,”

  “我所行所为,倒是自诩俯仰无愧,”

  “此三乐,我已得其二,尚缺其三,本是自觉年岁尚幼,德才不足,不过既已有十年之辩,那小子也顾不得自谦了,”

  洪辟拱手道:“诸位前辈共鉴,今日之后,吾当立儒门,广传吾道。”

  转眼看向洪玄机,冷笑道:“十年之后,当有儒门三千贤人,毁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邪说歪理,匡扶天下,解黎民倒悬。”

  “狂妄不自量。”

  洪玄机眼中寒光闪烁,却一现即敛。

  冷冷说了一句,便拂袖转身离去。

第798章 有教无类 (二合一章)

  随着洪玄机与玄衣卫士的离去,小院中终于不再剑拔弩张。

  李神光与一众文人学士,这才一拥而上,纷纷拜见。

  此时,已无人再疑洪辟是否那位引得诸子百圣共鸣的文道新圣。

  洪辟连忙道:“诸位大人,不必如此,我只是市井一小儿,哪里敢当诸位大人如此大礼?”

  李神光肃容礼拜道:“虽未能与小圣人畅谈,但这短短半夜,却已得数句圣人之言,寥寥数言,得益匪浅啊。”

  “李大人折煞小子,小子虽书读得不少,但圣人之说,如今还言过其实,”

  洪辟拱手环礼:“我名……陈辟,诸位大人直呼其名便是,实不敢当圣人之称。”

  他倒不自谦,只说如今,未说往后。

  如他所言,如今确实言过其实,可再过不久,他会让这个称呼当之无愧。

  “不然!”

  李神光正色道:“圣人之名,乃诸子百圣共鉴,出陛下金口,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我等怎能擅越?”

  “且以阁下之能,圣人二字,当之无愧,还请圣人不必过谦,为文道将盛,受我等一礼。”

  说罢,也不管洪辟答不答应,就率一众文人学士肃容躬身下拜。

  眼见洪辟面露无奈,谢文渊连忙道:“哈哈,这礼也见了,”

  “李大人,既然圣人不喜繁,依老朽看,便折个中,往后称一句先生足以,既足见对圣人尊重,也不令圣人为难,如何?”

  李神光眉头微蹙,还真的认真考虑起来。

  眼前之人虽是圣人无疑,但纵观史书,似乎诸子先圣,也还真没有当面一口一个圣人称呼的。

  可若效诸子,称其一声陈子,那也是不能的。

  诸子之名,不仅是有能传世的不朽精神与道理,还有着能影响天下、足以为万世规尺的德行,和教化万民的传世功绩。

  立言、立德、立功,有此三不朽,方才被人尊称为“子”。

  如今这位小圣人却只是得诸子百圣共鉴,算得上是立言,称一声圣人无妨。

  功与德却未能见,当不得一个“子”字。

  而且小圣人确实年幼,太过招摇,也未必就好。

  李神光当即便道:“既如此,我等恭敬不如从命,便依小先生之言。”

  他一发话,别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再者对方虽说有名有实,但毕竟是一稚童。

  话说的是学无先后,真要让一群老头子对着一个几岁稚童一口一个圣人的喊,莫说对方别扭,他们也有些不自在。

  “小先生,适才所言,可是当真?”

  定下称呼,一文士才迫不及待地问道。

  他所问的,自然是适才洪辟说要立儒门一事。

  且不说要毁洪玄机理学之说这种“大话”能否实现,有这份心就已经足以令他们欣喜。

  至少新圣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洪辟点头道:“自然。”

  “可有章程?何人能入小先生门下?”

  一众文士都期盼地看着他。

  能在此时赶到这里的,不说都是一心向学,却也是心中有坚持,醉心学问之人。

  自然想要一窥那能令诸子百圣都共鸣的文章道理。

  但学问道理,并非轻传。

  哪怕一部普通经书被人得到,也会奉为至宝,轻易不使外流,代代传家。

  世上多有人得一部经书,三两代后,便成为治学世家,书香名门。

  何况是得诸子百圣共鉴的圣道经典?

  在场之人,都还算是有德行的,还没有那个脸面开口讨要。

首节 上一节 909/9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废土特产供应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