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8节

  不过很快他就开始想着正事。

  自己玩游戏之所以拥有如此多拥趸,就在于通关速度快。

  解锁的旁支剧情多。

  之前大秦篇他用二十年统一全球。

  三国篇,用了十五年。

  那大明篇,就用十年吧。

  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

  上面两项纪录,都是陈寒创造的。

  那么第三项记录没理由让别人达成。

  看了眼把被子踢开了一角,露出香肩的小美人,陈寒心情大好地帮她们盖好了被子。

  然后,坐于中间,手在被窝,嗅着馥郁的脂粉香,浑身经脉通透,思路活络。

  张居正之所以能把万历朝弄得府库充盈,主要是税制改革。

  他做了两件事,丈量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将明朝杂七杂八地赋税,折合成一条征收。

  从而减少了各级官员从中贪污腐败。

  这大大地得罪了士绅阶层和官僚阶层。

  士绅阶层是因为丈量土地之后,按照土地多少来缴纳赋税。

  谁土地多?

  就是地主们。

  原本这些地主们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土地,现在全部丈量一遍,根本隐瞒不了。

  他们自然恼恨张居正。

  还有就是官僚阶层。

  原本全国的赋税一团乱麻,那他们就更好浑水摸鱼,可以随意地罗织赋税名目,从而中饱私囊。

  尤其是差役和徭役,以及赋税当中的岁办、杂办等,更是官员贪污受贿的重头戏。

  何为岁办、杂办?

  简单点讲,明朝中枢是不给地方政府下发办公经费的。

  那地方官府怎么办公呢?

  摊派到下层的百姓头上。

  于是官府衙门里不管是巡逻的、打旗的、打更的、抬轿子的等等都让老百姓来当免费的劳动力。

  什么?你居然敢不来?那你就是刁民,逃税,流放到岭南去。

  还有官府的办公用品,笔墨纸砚,以及府衙的瓦片、尿桶、杀威棍、衙役的衣服等等,百姓提供。

  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给木材、布片,官府不挑。

  甚至官员家里的家丁、吃喝拉撒都得百姓提供。

  所以明朝的官员看上去工资低,但很多时候是纯工资,包吃包住。

  但即便这样他们还要叫苦连天,为何?

  那是因为人家是士大夫嘛。

  我们士大夫阶层怎么能简单地满足吃吃喝喝呢,我们得要排场、得风雅、得吟诗作对、与妓女来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这些的花销才是大头。

  明朝到了万历朝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文官们早就过上了奢侈享受的生活。

  谁给他们买单?

  老百姓呗。

  而张居正的改革,咔嚓一下把他们这些贪污腐败的勾当切断了,他们能放过张居正?

  活生生咬死张居正的心思都有。

  但是陈寒觉得这还不够狠,他要速通,就必须推出个国富民强的明朝才行。

  明朝中晚期什么人最该死——文官也。

  他们奢侈成风,思想扭曲,以被皇帝打板子为荣。

  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被皇帝打死,必然青史留名。

  于是他们沽名钓誉,治国良策没有,谁干实事就骂谁。

  骂皇帝、骂首辅。

  最是惹人厌烦。

  所以陈寒来了,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这帮人。

  然后就是推出更极端的改革。

  ……

  翌日一早。

  午门外,六科抄报廊。

  文武官员围着公示栏正在窃窃私语。

  六科给事中们还有都察院的御史们,个个都非常的气愤。

  “怎么回事?冯保下去了?”

  “那是好事啊!”

  “好事?上来了个曹正淳,还不一样是大太监。”

  “这个陈寒又是谁?救驾有功封为忠护伯?如此大的事为什么不经过廷议,他张居正是干什么吃的?内阁首辅屁都不放一个?”

  “哼!这个张居正斗到了高拱之后,没想到如此没有立场,皇帝才十岁懂什么啊,一定是张居正培养的羽翼。”

  “不行,如此大事我们必须上折参劾。”

  六科和都察院都是言官,拜太祖朱元璋所赐,大明官场的监察制度相当完善。

  六科和都察院虽然品级不高只不过是七品官而已,但是他们的权力却非常大。

  尤其是六科给事中们更是能把六部的意见给封驳回去。

  这是典型的小官制衡大官制度。

  这群御史言官们上骂天下骂地中间骂空气,对谁都不客气,尤其喜欢拿能做主的开刀来显示自己的能耐。

  而他们的政绩也斐然,好几任内阁首辅都被他们或者他们的前辈弹劾下野的。

  这帮人看到了午门外的布告栏后,群情激愤。

  原本他们对太监干政、后宫干政就非常看不顺眼,现在倒好,如此重要位置的任命,居然不通过廷议,他们顿时火了。

  于是纷纷回去,准备写折子参劾张居正。

  而在张居正自己也知道,自己马上要被喷得狗血淋头的时候,而陈寒这边已经和曹正淳来到了冯保在京城的住所,准备抄家……

第9章 用《清明上河图》来贿赂陈寒!

  翌日抄家的队伍当中出现了一个让陈寒没想到的人——张四维。

  即时战略类游戏的玩家都有人才收集癖。

  但是陈寒现在对这个张四维却没有一丁点的要收集的想法。

  说起了,这个张四维也是个人物,他是张居正去世之后的下一任首辅。

  此人为了收买人心,不仅对张居正的改革不加以任何筛选的全部废除。

  导致轰轰烈烈的万历改革戛然而止。

  张四维自山西蒲州一个世代经商的家族,他是富二代。

  而这个身份只是他最简单的背景而已。

  在万历年间有两大总督的权力非常之大,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

  而此时的宣大总督,是晚明名将王崇古。

  王崇古就是张四维的亲舅舅。

  张四维的父亲是蒲州有名的盐商,外公是做竹木漆器,还兼着做军粮运输的。

  叔父经营着一家庞大的商贸市场;

  岳父也在各地倒买倒卖。

  他姑父、姨父,二弟的岳父,五弟的两任岳父,都是山西地区著名的巨富。

  就这么说,张四维家族的姻亲,撑起了当时山西一半的gdp。

  这还是在商业上面。

  后来张四维步入仕途,除了他宣大总督舅舅当靠山之外。

  严世蕃嘴里的天下四才之一时吏部尚书的杨博,是他的同乡兼儿女亲家。

  他两个儿子分别取了杨博的两个孙女。

  张四维不仅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身后更拥有着庞大的财富关系网络。

  由此可见,这个张四维之所以当上内阁首辅之后,就把张居正的所有改革措施全部废除。

  就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针对的就是这些有钱有势的士绅阶层。

  他张四维家族本身就是巨富之家,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阶层。

  他上来之后,怎能任由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挖自家的血肉呢?

  所以看到这个人,陈寒就不舒服。

首节 上一节 8/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