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67节

  分到每一个人身上,有个四五十斤重,累得将士们气喘吁吁。

  除了白银、黄金,还有玉器、珠宝、字画。

  加在一起,折合一下估计得有个五六百万两银子之多。

  惊得李如松那是啧啧称奇呀。

  一个大家族,几十年就聚集了如此多的钱财,真是令人诧异啊。

  宁波府。

  刚刚到达宁波的陈寒,也很快接到了李如松送过来的信件。

  当他看到灭掉了冯家之后,居然查抄出将近六百万两百银的收入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看起来这些家族果然是财大气粗啊。

  他们拥有的财富是惊人的。

  这个家族屹立在台州几十年接近百年,三代人就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

  难怪当初的东南已经是进入到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看这些财大气粗的豪绅就知道了。

  难怪这些人要力保海外的走私生意。

  因为这都是他们的财富来源。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历史记载当中,从南美、日本流入到全世界的白银,最后都汇聚在了明朝。

  如此多的白银,最后到底是在谁的手上?

  就可想而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朝的国库里边白银那么少。

  因为大量的白银其实是流入到了这些豪绅的手上。

  豪绅拥有了大量的白银之后,并没有流入到市面上去,而是就地埋藏在了地下。

  这个冯家光是取出来的白银数量就多达二百多万两。

  而东南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家族呢?

  没有一千也有九百。

  那这个数量可就非常非常庞大了。

  要知道即便是到了万历年间,朝廷一年的国库收入也就只在两千万两左右。

  可是光抄了一个冯家,就弄到了白银二百多万两。

  加上其他的财产合在一起将近六百万两。

  这是何等的富庶啊?

  陈寒看完之后笑得合不拢嘴,这门生意真特么好赚啊。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然后他更加卖力地去安抚当地受了之前倭寇伤害的百姓。

  让宁波府拨出了五万两白银抚恤老百姓。

  宁波府知府拿出这么多白银来,心疼得他心都在滴血。

  ……

  浙江巡抚衙门。

  当公文递到了浙江巡抚的手上之后,他是大吃一惊的。

  “怎么回事?不是说小打小闹吗?

  不是说只杀百姓吗?

  怎么杀到了富户手上?

  冯家!

  冯家可是台州当地的大家族,每年给咱们巡抚衙门送的白银就多达十万两之巨。

  他们怎么好端端地被灭掉了?”

  下边送信过来的幕僚也很奇怪。

  “中丞,按理来说冯家也是东南商会一员,他们有暗号。

  而且那些倭寇即便不知道冯家是东南商会的一员,也应该明白冯家是何等的家族。

  那高宅大院和普通百姓的家有本质区别,怎么就能认错?

  东南商会那边早就对倭寇有过约束,不允许他们伤害权贵,这件事情透着蹊跷。”

  浙江巡抚点头的确如此。

  接着又有幕僚说道,“中丞大人,您可记得就在一个多月前,孙家一家二百多口子人被倭寇误杀的事?

  后经调查就是他们东南自己人搞的鬼。”

  浙江巡抚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幕僚回道:“听说是有一家专门走私丝绸的发现,在东南商会之外,有些人偷偷的也在走私丝绸,而且价格比他们还低。

  被他们查出来,他们就借倭寇之手,灭掉了那个孙家。”

  浙江巡抚气得抓起边上的茶碗,啪的摔碎在地上,大骂:“狗日的!都什么时候了,他们居然还搞内讧!

  难道不知道,这个陈寒下来是要咱们所有人的命的吗?”

  幕僚赶紧安抚,“中丞大人,现在可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得敲打敲打他们,不能让他们这么乱来。”

  浙江巡抚点点头。

  “你立刻带上我的手札去东南商会,问问这个东南商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赶紧把布政使赵孟安和都指挥使周奎叫来!”

  “是!”幕僚赶紧前去办。

  ……

  布政使衙门。

  当浙江布政使也接到了消息之后,惊得他往后倒退了几步,接着是放声大哭。

  他为什么会哭呢?

  因为这个冯家是他的亲娘舅啊。

  他的亲娘就是冯家的二小姐。

  他之所以在四十多岁平步青云,到了浙江布政使这个位置,外公家的家族没少出力。

  这些年来,舅舅家通过走私赚得盆满钵满,一直在用钱帮他打通官场上的关系。

  而他自己呢,也利用管理着浙江藩库的便利,把大量的官家买卖,交给了舅舅家来打理。

  如此官商勾结,他舅舅家才能够比他人先一步得到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政商家族互相成就的典范。

  可怎么都没想到,一夜之间,自己舅舅家就被杀得全家三百多口子人,连条狗都没有活下来,财产更是被掳劫一空。

  浙江布政使趴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

  他一方面哭的是这是他的至亲;

  另一方面没有了冯家的帮忙,就相当于断掉了他一条手臂,他想要再往上升可就难了。

  布政使大喊:“倭寇!倭寇!狗日的倭寇!我跟你们势不两立!”

  这才叫刀子扎在了自己的手上才知道疼啊。

  “立刻让都指挥使滚过来!!”

  明朝中晚期,文武失衡,在地方上一般都是文官节制武将。

  所以即便都指挥使和布政使算是平级,但都指挥使还要听布政使的。

  时间不长,都指挥使就过来了。

  看到布政使大人哭成那副样子就知道消息肯定是传过来了。

  他刚才也接到了消息,说是台州冯家被灭了门。

  而台州冯家可是布政使大人的亲娘舅家里。

  这可闹大了。

  不过他心里面却在窃喜。

  就在一年多前倭寇洗劫了台州的一个村庄,百姓死伤四百多。

  那也是东南商会为了抵制首辅高拱他们,推行一条鞭法的雏形制造的冤案。

  可是当时布政使原本应该加以抚恤,原本应该拨军饷给卫所军官,让官兵前去剿除倭寇。

  可他呢却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还说些风凉话。

  说什么刁民死也就死了,有什么关系?

  刚好可以用他们几百条命,抵抗朝廷的改革,多好的事情。

  可哪曾想,才过了一年而已,他自己亲娘舅家里边,就被杀掉了三百多口子了。

  这才叫天道好轮回呀。

  这个时候都指挥使倒是觉得,自己身为北方人是有好处的。

  自己虽在东南有些产业,但家族的人大部分还在北方,

  身边也只有自己的至亲,甚至他还有个儿子被他打发回老家照顾祖父祖母,就算是倭寇上岸了,也伤不到自己的根基。

  他来了之后,看到布政使大人如此模样,还关心起来:“藩台大人,这是何故啊?”

首节 上一节 67/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