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71节

  而是烙印在我们民族思想当中的忠孝礼义来传陈。

  纵观历史风云,有多少英雄,他们是秉承着这个信念开疆拓土;

  秉承这个信念,保家卫国。

  在面对异族入侵之际,文有文天祥,武有岳飞等人。

  平民当中有崖山数十万军民,投海殉国!

  他们为何坚贞不屈,宁死不降?

  为何那么努力地要恢复一统?

  便是在这几个字的支持之下,强撑下来的!

  孔家!我们的百姓,从来没有亏待你们,

  不是因为你们有多伟大,而是不愿看着孔圣人的血脉,就此断绝。

  然而今日,为何本都要在这里绝了孔家?”

  百姓们看着陈寒在高台之上声泪泣下,心中也是格外的被带动。

  正如陈寒说的那样,我们之所以尊重孔老夫子,就是因为他为整个民族烙印下了忠孝仁义的思想。

  下边那些读书人,听完陈寒这番话,恍然大悟。

  对呀,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孔老夫子?

  不正是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吗?

  在这几个字的倡导之下,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就有了思想的背书,就有了坚定的后盾,就有了往前奔的念头。

  他们听完陈寒的话,顿时知道了为什么陈寒会如此痛恨这个孔家。

  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陈寒。

  一刹那之间,他们大彻大悟。

  有读书人扑通跪倒在了地上,几度哽咽,然后大声吼了出来:“钦差大人,晚辈愚鲁!”

  接着更多读书人跪了下去,对着陈寒磕头。

  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误解了陈寒。

  陈寒虽然一路血腥过来,但却是地藏王菩萨一般的雄心壮志——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人世之间太多恶鬼,需要的就是陈寒这样敢于横扫一切污浊的铁腕人物。

  要当这个铁腕人物,就要成为孤臣,就要成为所有敌人恨不得撕碎的对象。

  这当中需要付出多少勇气,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陈寒没有管这些读书人,而是大声的吼了起来,“我之所以痛恨你们孔家!

  就因为所有人都可以跪下去!

  所有人都可以因为生存,放弃原则!

  在不可抵抗的强力之下,一味地拼死抵抗那叫不懂变通!

  然而唯有孔家不可以跪下去!

  因为孔家是天下文人的表率,是天下文人所寄厚望的儒家宗师圣人血脉!

  你们弯下了膝盖,打断的却是天下文人的脊梁!!!

  从此以后,‘文人风骨’这四个字,便被利益污染。

  曾经的文人,向往的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讲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然而现在,就因为你们这些文人的代表,向异族弯下了骨头,抛弃了尊严,断掉了气节,

  使那些原本就意志不坚定的文人,从此作恶便有了更多的理由和借口。

  你们是天下文人的表率呀,谁都能跪,你们怎能跪?

  你们这一跪,跪断的是天下文人的最有力的那根脊梁!

  从此往后,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文人,那些出卖民族大义的文人,都找到了借口。

  他们会说:看,连孔圣人的血脉都跪下去了,我们何必端着?我们何必坚持?

  他们找到了做坏事的最好借口!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们跪了下去!

  往后你们可以看一看,女真人屠戮汉人、蒙元虐杀,四等化百姓之时,那些文人心安理得地为异族歌功颂德,为他们谋害汉人出谋划策。

  甚至遗毒至今!

  天下有多少文人不再以安邦治国为理想,而是以升官发财为理想。

  他们不再以文人风骨自居,而是党同伐异,文人风骨全无,君子之风荡然无存。

  这便是你孔家的第二大罪!!!”

  ……

  PS:第三更!!如果觉得小作者说得对的,请投一张月票,或者评论个赞同也行,谢谢!!

第190章 现在的孔家与孔圣人根本就没关系!

  全场哗然!!

  陈寒之所以这么愤怒,还真的就是因为孔家的这一跪,

  尤其是跪向了异族,带坏了多少风气。

  曾经的文人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他们想到的永远是治国安天下,读书就是为了造福百姓。

  虽然到了两宋的时候,的确是重文轻武让人非常的不爽。

  但是却又不得不提,那些文人当中,也是出现了许许多多让人佩服的大人物。

  辛弃疾,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包拯,欧阳修。

  他们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时候孔家人还没有向女真人下跪。

  所以那个时期的文人依旧意气风发,依旧以治国安邦,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为志向。

  那时候的武将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被文官压抑着,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们很少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他们有放弃过吗?

  因为他们也都觉得忠孝仁义,乃是一个人活着的根本。

  可是自从孔家跪在了金朝,也就是女真人的铁蹄之下之后。

  文人就变得越发的自私自利了。

  那些蝇营狗苟的文人,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最好的背书。

  他们一下就醒悟了过来,既然连天下文人的代表孔家都可以跪下去,我为何不可?

  就犹如现在的社会风气一样。

  原本扶老人那是一件多么大的传统美德。

  可就因为出了这么一个讹诈事件,使道德滑坡了几十年。

  这便是风气的影响。

  风气影响了无数文人。

  他们从此之后不再以治国安邦为理想,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从此之后天下的文人,再难出唐宋八大家之时的大家风采了。

  南宋时候的文人,所写出来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悲秋伤春,大多都是小国小家,大多都是吟风弄月。

  的确是风流了,的确是雅致了。

  可是大气何在?

  国家命运何在?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气,已经被折断了。

  转而向着自我内心发展。

  你可以说这是国家沦丧之后的无奈。

  但是这种风气被带坏之后,可真的就从此再也没有提振起来了。

  接着孔家为代表朝蒙元人跪下去了。

  或许第一次跪还有点犹豫。

  但是第二次跪的时候就已经顺手许多。

  尤其是孔家内部之间,为了向元朝统治者献媚,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连忽必烈这种连汉字都认不得,汉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都可以被儒家冠以儒家大宗师的名号。

  文人的风骨被糟蹋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风气的带领之下,儒家的学子们早就已经放弃治国安邦。

  出卖国家大义,出卖民族利益就做得非常的顺手。

  如今是大明王朝的万历年间。

  可是几十年之后,大明覆灭之际,那些文人的可笑场景,那是多么的讽刺悲哀。

  那时候的礼部尚书钱谦益被称作文坛领袖。

  那是要带头作用的。

  而他带了个什么头呢?

首节 上一节 171/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