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14节

  甚至要把他们专门列入内务府特供的皇商?

  就这么说吧,当年满清入关,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将偌大的汉人地盘收入囊中,除了汉人内部内斗之外,这些山西商人提供的粮草、军械补充,也要占据五六成的功劳。

  陈寒正是了解这些,所以杀这些山西商人一丁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所以现在这些个晋商要引鞑靼人入关杀百姓,从而警告皇帝陛下,不要率性而为。

  陈寒当然是将计就计。

  你们那么喜欢把鞑靼当做你们手上的武器,那你们就尝一尝被这些鞑靼挨个灭门的下场。

  平时你们这些商人对于百姓被鞑靼杀得流血千里,一丁点都不在乎,甚至故意勾结这些鞑靼人来杀百姓。

  那也很好办,你们也得尝尝这种痛苦。

  于是乎,在第三天的半夜,另外的三千鞑靼人开始行动。

  大同知府已经被控制。

  掌握军队的大同总兵麻贵,又在暗中策应。

  大同府里边的那些个有钱人的噩梦就来临了。

  这一夜又有三家被灭门。

  杀的是鸡犬不留,血流漂橹。

  等第二天大家发现的时候,也不知是哪一个带头,居然在大街上敲锣打鼓。

  接着整个大同府里面卖烟花爆竹的发了大财。

  因为还没有到过年,烟花爆竹就被买空。

  城里面比过年还要开心,舞龙舞狮,烟花爆竹爆得满地都是碎纸。

  大同知府吊着一只手,开始主持分田到户的行动。

  暗地里面那些大地主们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们却不敢行动,只能私底下商量。

  ”怎么办?到底怎么办?我严重怀疑就是这个大同知府和那些鞑靼人勾结这一块,要把我们都给灭门。

  没看到这个家伙居然自己主动站出来主持,分灭掉家族的那些田地给百姓。

  这个王八蛋平日里收了我们这么多好处,现在居然敢如此行事,他不怕我们报复他吗?”

  另外一人说道:“报复?!也不看看咱们现在什么处境?我们能活下来再说吧。

  现在是第四天,估计消息已经传到了太原府晋商总部!”

  “传到了又怎么样?咱们家大业大的,在这里待了几十上百年,难道还能搬走不成?”

  有商人说道:“别提搬走了,大同知府那王八蛋居然封城了?我们这些人许进不许出啊。”

  所有商人脸色都发白。

  ……

  第五天。

  又一队三千人的鞑靼人出动了。

  这一次大同府地面上,所有晋商家族都被灭门。

  那些家族也联合起来出动自己家里训养的几百私兵,组合在一块。

  可是还没有碰上鞑靼人,就莫名其妙被某一股强大到无与伦比的力量,杀得是血流成河。

  在那一股强大的力量之下,他们的私兵没有任何反抗。

  私兵被杀掉之后,鞑靼人立刻像疯狗一样地扑上去。

  然后很干净地把他们所有的财产搬空,人全部杀光。

  那些鞑靼人到了后边听话的程度,简直不需要明军精锐发号命令,就会非常整齐划一地扑上去杀人抄家,然后打包装箱,整整齐齐地迭好,码放得如尺子画好一般。

  麻贵只能机械般地看着他们到了半夜就开始忙碌起来,白天休息。

  三支队伍轮流上场,杀得大同府里边那些地主们没有任何反抗。

  仅仅用了五天,曹正淳就利用鞑靼人把大同府里边的地主们,全给收拾干净。

  到了第六天的凌晨,大同知府的脑袋,也被曹正淳给摘了下来。

  这个大同知府比那些地主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就该死了……

第130章 盘点收获!一个大同府居然就搞出来

  两千多万两白银!!

  大同知府被杀掉,新的大同知府马上就走马上任。

  原来曹正淳虽然直接杀人但却不是凭白要杀掉他,选择的时机也很取巧。

  是在扫除了大同府所有的地主,找到了大同府清官的情况下干掉的他。

  原来大同府也并不是洪洞县没好人,至少人家下面还有十来个知州知县因为不满大同府知府被革职待参。

  这些官员都被曹正淳从家乡给请了回来,以他钦差的名义直接任命,走马上任了。

  接下来的情况就很好说了。

  曹正淳杀光了那些鱼肉百姓的奸商,贪官污吏焉能放过?

  于是乎鞑靼人这群没有人性的东西居然敢刺杀官府老爷。

  大同府上上下下知县知州十三个,其中居然有九个被杀。

  一时间大同府里面那是家家摆酒席。

  不知道还以为有什么大喜事呢。

  被杀掉的这些知州知县很快就有替补。

  百姓们还在睡梦中那些官员们也在睡梦中。

  不过曹正淳还有他手下的一千精锐却清醒得很。

  因为不清醒不成啊。

  那么多财产需要清点和整理。

  大同总兵府后院。

  这里已经成为了曹正淳堆放抢来的财物的临时存放点。

  看着数百个规格整齐的大木箱子堆在后院,麻贵这五天来已经是看得眼睛都麻木了。

  他在大同府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原来山西商人真的这么有钱。

  幸好他这个后院以前是一座寺庙改的,要不然真没有占地足可以容纳千人的院子。

  可是现在这个院子已经快要被这几百个箱子给放满了。

  麻贵甚至都担心,这才扫平了一个大同府而已,山西还有四个府,最富裕的太原府还没有开始动呢,就已经如此之多,那要是全扫平了不知道要堆积多少。

  麻贵看着那些大箱子封条上面写明的情况,不寒而栗。

  每一张封条除了写明被钦差收缴之外,还额外地写明了财产的数目、来源。

  几十个家族的财产固然是最多的,但是上到大同知府下到知县、卫所军官等等的财富也不少。

  曹正淳坐在院子里听着精锐们的汇报,麻贵也在一边听着,一边听一边牙酸。

  原来光是抄出来的白银就有一千四百万两之巨;

  黄金二百一十二万两;

  珍珠玛瑙,古董花瓶等等无数。

  田产虽被分给了百姓但是也有数目,大致是三百九十多万亩。

  这帮狗日的兼并土地真是厉害。

  要知道大同府所有耕地合在一块不过才八百多万亩。

  他们这一小撮人,占的土地达到了一半。

  难怪他们的土地被分给了穷苦百姓之后,百姓们会如此的高兴。

  至于剩下的房产、商铺,则全部暂时存放在大同知府衙门。

  总的来说这一次大抄家光是从大同府就搞出来两千多万两以上。

  这还是浮财,商铺里面的那些货物还没有清算呢。

  甚至这些地主们在外省甚至外国的财产都没有来得及清算,这些陈寒都要派人前去搞定,估计得要花个一两年才能弄清楚。

  麻贵在边上听得眼睛都冒金光。

  他们这些当官的从来都觉得朝廷那是穷得很。

  要不然也不会俸禄定得那么低。

  可是没想到下面的奸商如此有钱。

  一个府抄出来的钱财,居然达到了两千多万两。

  他虽然不知道全天下的赋税是多少,但也知道两千万辆是个什么概念。

  陈寒却知道。

  因为到了明中晚期的时候,明朝一年的国库财政收入,就单纯以白银来算,已经很难突破一千万两的门槛。

  而现在就光是从大同府抄这些奸商和贪官的家,就搞到了两千万两白银。

  谁要是还说明朝不富裕,那真的该将脑子寄存掉。

  只能说明朝的朝廷不富裕,不能说民间不富裕。

  听完了数目之后的曹正淳还是很满意的,一个大同府就搞出来如此多的钱财,那剩下的几个府,还不得更多。

  多弄几个府的话,就足够养活大明好几年了。

  曹正淳这边是一片兴高采烈。

首节 上一节 114/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