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第129节

  杨暕的事情经不住查,而且还是杨广亲自出手。

  只要查出来一些,加上百姓大倒苦水。

  查出一些真相,那是必然的。

  “先生,孤现在怎么办?”

  杨暕急了。

  “先回京。”

  黄松直言。

  诏令下达,逃无可逃!

  若是不去,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

  “孤该怎么做?”

  杨暕又问。

  “主动承认错误反省,不过要说自己酒后糊涂,不是出自本意!”

  黄松叮嘱道。

  皇室已经查出证据,狡辩就是找死。

  “然后呢?”

  杨暕追问。

  “给那些百姓补偿道歉,一切都要做得很好!”

  黄松又道。

  这一系列,是为了补救。

  “这就行了?”

  杨暕又问。

  “皮肉之苦不可免,而且还要自己提。”

  黄松又道。

  “好,只要可以保住储君之位,孤豁出去了!”

  犹豫半晌,杨暕一咬牙,豁出去了。

  “做好这些,就可以稳住陛下。”

  黄松神情凝重。

  这些环节出一个问题,一切都是无用功。

  “放心,孤知道该怎么做。”

  杨暕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立马回京!”

  黄松拍案定下。

  “那四弟的事情如何解决?”

  杨暕咬着牙问。

  他面对如此困境,就是因杨铭的缘故。

  这一口恶气,杨暕可咽不下去。

  “殿下,先应对眼前难关再说,其他的都不在话下。”

  黄松劝道。

  现在,的确不是对付杨铭的最佳时机。

  “好!”

  杨暕点了点头,转身下令回京。

  他大批人马迅速整顿收拾。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些人全部准备就绪。

  杨暕匆匆下了雅间,直接踏上回京的路。

  “走了,雅间的人终于走了!”

  “他究竟是谁?”

  “还能是谁,肯定是那个齐王杨暕!”

  “不错,就是他。”

  “俺家闺女,就是受害者,这个畜生啊!”

  杨暕前脚才走,后面的百姓就怒骂不止。

  可见其民怨,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这可是民怨,而不是和世家矛盾。

  ......

  并州,太原。

  唐国公府,前院亭子。

  李渊正在和刘文静对弈,二人的注意力,全部在棋盘上。

  “唐公。”

  一道声音响起。

  随即便看见,一脸老态的裴寂走了过来。

  “原来是裴兄。”

  李渊抬起头来,立马变得热情起来。

  裴寂和刘文静一样,都与李渊关系不错。

  日后二人,必定是李渊的左臂右膀。

  “你可不知道,最近有一件事闹得风风火火。”

  裴寂人还没坐下,就先说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是说四殿下的事?”

  李渊好奇地问。

  “这算什么?”

  裴寂连连摆手。

  “哈哈,既然不是此事,那必定就是齐王的事了。”

  刘文静突然笑了一声。

  “齐王的什么事?”

  李渊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还能是什么事,自然就是齐王殿下那些不光彩的事。”

  裴寂回道。

  “不光彩,难不成一些传闻为真?”

  李渊装得很惊讶。

  他演技之好,连刘文静和裴寂都没看出端倪出来。

  “这些事全部为真,而且陛下彻查,更有百姓上京告御状。”

  裴寂喝了一口茶就继续说。

  “也不知道,谁有如此大的胆子,竟敢说出齐王的事。”

  刘文静有些好奇。

  李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紧张。

  “还能是谁,肯定是那四殿下。”

  裴寂放下茶杯。

  “不错,四殿下在怎么纨绔,还是有野心的。”

  刘文静附和着点了点头。

  闻言,李渊心中暗喜。

  就连刘文静和裴寂,都没怀疑到李家,更别说其他人了。

  “唐公,您对此怎么看?”

  两人同时看向李渊。

  “齐王的事情传出来也好,省的天下百姓继续受苦。”

  李渊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唐公深明大义,当真让人佩服!”

  裴寂连连拱手。

  “好说,只是本公担心,此事会让京城混乱不堪。”

  李渊又道,这话别有深意。

  裴寂眼光闪过一道精光,而刘文静则是心中明了。

  李渊以这种方式说话,主要是对裴寂有所顾虑。

首节 上一节 129/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