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56节

  几乎已经躺平的慕容超是个耳根子很软的皇帝,几位宰相包括大将军郑果全都如此主张,慕容超也就同意了用兵。

  洛阳的冬天同样很冷,宫中寝殿内,光平皇帝躺在榻上盖着厚厚的毛毡。

  越到了寒冬腊月,慕容超的身体就越差,他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临近年关,走几步路都觉得虚。

  甚至身体虚弱的让他连充实后宫的心思都没有,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涌现。

  他是不是快死了?

  一想到这个,他就有些恐惧。一个正常人对死亡都是恐惧的。

  甚至身居高位者更甚之。

  不过在恐惧之后,他又有些期待,如果死了就整天不用烦心这些破事了吧?

  可死了之后,皇位该怎么处理呢?

  先帝交给他,是看他年长,宽厚。但事实证明了,他没有能力去挽救这个正在向深渊滑落的祖宗基业。

  老二造反,现在困在长安,早晚也是死。

  他的长子才十岁,性子跟他相差不大,何况还是个孩童,坐在龙椅上面是要被那群狼给撕碎的。

  老五是先皇的嫡子,也是前太子,可惜身在蜀中,不然他聪慧英果,是个不错的人选.

  好像唯一的选择,也就是老三了。

  老三的母妃是京兆韦氏出身的韦贵妃,几个舅舅都有不俗的才干,妻族宇文氏,跟慕容鲜卑同出辽东的鲜卑大族,根基深厚。

  但吴王妃家这个宇文氏,跟梁王慕容盏的母家,并非是一支。但只是同宗,并非同族。

  因此,慕容超立即就把这个想法确定下来,并且难得果断一回,命心腹太监秘密去宣召吴王慕容鞅回洛阳,就说是想念手足,要慕容鞅回京主持祭典.他要把这事尽早确定下来。

  他怕拖下去,身体顶不住。

  宣召的人一路换马不换人,疾行几日夜,迅速赶至了弘农见到了慕容鞅。

  慕容鞅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颇有些惊愕。

  他让信使先行休息,自己明日去见过大将军之后就动身回转。

  随后召见了表兄韦孝矩和长史梁崇礼。

  “圣人召见殿下回洛阳主持元日祭祖?”

  梁崇礼惊呼道,韦孝矩也是一脸错愕。

  天子病重,代替天子主持祭祖的只能是太子,或者是皇储。

  “难道是天子不豫,欲传位于殿下?”

第236章 拜年

  慕容鞅的脸上顿时精彩极了,各种复杂的表情溢于言表,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有兴奋,有恐惧,有不解,还有些悔意和羞愧。

  “不,不会吧这怎么可能绝不肯可能啊”

  梁崇礼拱手道:“大王出身高贵,先帝在时就颇有人望,如今梁逆作乱,先帝诸子之中,除了今上之外,就属殿下最长,今上自入冬以来,就听说常卧床将养,想必近来应该不太好,皇长子年不满十岁,年幼无知,圣人若有万一,只有大王年长,能安定人心,此番诏大王回洛阳,必然是托以后事。”

  慕容鞅的皱了皱眉,依然是不敢置信的表情。因为有些事,即便是眼前的这两位也是不知晓的。

  就比如,皇帝慕容超正值壮年,将近而立,就已经需要卧病在床的原因

  所以他现在很慌,他怕母妃在宫中的安排暴露了,那他回了洛阳可就万劫不复了。

  不过他随后想起刚才跟信使谈话之中问道晋阳如何,信使说晋阳去了江淮

  若是母妃暴露,晋阳肯定也脱不了关系,肯定不会被允许去往江淮李元徽处。

  所以,应该没问题?

  慕容鞅心里虚得很。但又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只能一边派出心腹人手连夜先行一步,回洛阳询问母妃。

  随后在第二天清晨禀报大将军段义弘之后,告知慕容超诏他有事返回洛阳。

  段义弘听闻之后,就派遣小儿子段武达率三百精锐护卫,加上慕容鞅吴王府的护卫数百,一同回转洛阳。

  慕容鞅赶回洛阳的时候,已经接近年底了,还有几日就过年了。

  中途他也收到了母妃的来信,告知他放心大胆的回洛阳,这才放下心来加快脚步。

  一回到洛阳的慕容鞅就被慕容超召见,一同召见的还有三高官官,也就是几位宰相。

  同时还有大将军郑果,娄居士,以及刚刚履职右仆射的韦苗,也就是韦贵妃的兄长。

  慕容超当着众人的面,看着急忙赶到寝殿的慕容鞅,指着他道了一句:“吾弟年长,当为监国。以继后事,吾百年之后,三弟年长,当兄终弟及”

  慕容鞅一听,当时激动的话都说不出了。

  “皇兄.我.”

  高士则直接出言反对,“吴王虽然是圣人的兄弟,但圣人既有子嗣,为何用吴王为嗣?老臣以为不妥。”

  慕容超道:“我儿尚年幼,当不得什么事,国赖长君,如今局势,岂是他一个小小顽童能够当得起的?高公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高士则还想再说什么,但听到这次慕容超如此果决的语气,只是皱了皱眉,只能拱了拱手表示默认。

  其余人,就都没有出言反对。毕竟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众人甚至已经开始是思考,若是慕容鞅继位,对他们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

  首先洛阳方面已经是风雨缥缈,高士则所谓有皇子何必用兄弟其实更多是想大权独揽。

  毕竟一个十岁的孩子可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眼下这种局面,高士则也明白,如果他强力硬顶,就要面对慕容超和慕容鞅的强力反扑。

  而且薛楚等人也未必能让他如愿,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毕竟,目前最为重要的其实是对江淮用兵,此时慕容鞅监国其实是有利于朝局稳定。

  而慕容鞅是在自己成为监国之后,才知道目前对江淮的布局。

  心里不禁的有些唏嘘,李四郎本是他妹婿,若他早一部主政,形势可能不会到这一部。

  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因为李元徽已经正式回绝了让他回洛阳的诏书,属于是抗诏,接下来的动作已经是师出有名了。

  刚刚回到洛阳不过几日的娄居士,被任命为行军大都督,使持节,随即动身返回了豫州前线。

  以兵部员外郎李药师参大都督军事,辅弼娄居士用兵。

  与此同时,由洛阳方面的一封密信,迅速送达了长安城外。

  李源看着书信的内容,也是愁眉不展。

  大帐之内,已经五旬上下的李源看着四子李元徽的书信,不住的叹息。

  “四郎在江淮苦矣”

  这封书信上,详细的写了朝廷对于江淮的布置安排,以及现在洛阳的形势。

  所以李源对于眼下的形势,也是感到十分为难。

  放弃李四这个嫡亲儿子是不可能的,救援是一定要救援的。

  但怎么救援,就成了问题。

  还有就是洛阳的长子,也不能不顾及到.

  得益于已故高阳王慕容颌的遗泽,李家家眷,宗亲等都提前转移到了蜀中,其中也包括的大儿媳郑氏和长孙李承安。

  李源实际上挂念的也就是大郎四郎两个嫡子。

  好在,四郎面对的形势虽然有些紧张,但江淮三郡之地也被他经营了数年,还跟当地强宗豪右建立了较为亲厚的联系,甚至关中能有如此迅速的进展,跟李四郎在江淮经营的也脱离不了关系,少不了策应。

  随后李源立即写信也蜀中留守堂弟李祝和大女儿,要他们从永安出兵,同时命令侄子李怀真和李孝杰率军两万人,走武关,佯攻南阳地区。

  两路兵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牵扯西魏。

  另外,李源还特意让女婿从安定郡前往渭水北岸,接替三郎。

  至于李三郎,李源命他返回蜀中,把蜀王慕容昌带到关中。

  李三郎立即就明白了父亲的打算,当即就率领亲卫往成都赶。

  同时,人在潼关的李二也收到了父亲要他出关佯攻策应,以及江淮被围攻的消息。

  此时,潼关有李二本人率领过来夺关的三千铁骑,以及之后宇文萧调过来的两千精锐,以及李三派遣过来的援兵两千人。

  李二带着本部的三千铁骑,和宇文萧部的五百精锐骑军,一共三千五百骑,随行的将领有李孝察,李孝勤,窦琮,薛仁美,侯浚,刘宗训,张谨,慕容鳞德等。

  三千五百骑军出了潼关直奔弘农一带,目的是牵制段义弘部大军,让洛阳方面感受到来自西部的威胁,从而也减轻一下江淮的压力。

  而以上的这些,其实都在李元徽的意料之中。

  关中的父兄最多能帮助他拖住西魏,刘元庆可以暂时帮助他挡住瓦岗军,只要粮食不缺守住相县三五个月应该没有压力。

  更不用说后面还有钟离这个战略要地。

  李元徽的部署是,以朱德裕为行军总管,率两营步卒进驻钟离。沿江一带重点防御濡须坞和历阳。

  自将六万余大军和全部的骑军,北上寿春,主动出击,先破娄居士部。

  之所以这么安排,并非是小瞧娄居士。

  那位老将军是从武帝入主中原一路打进来的老将,战功赫赫,作战经验相当之丰富。

  但他统率的部队,成分太复杂。

  虽然李元徽的部队成分也很多,但其中最少有四万余人是他的嫡系。

  这就避免了为外军所轻的局面。

  腊月二十三,是老朱大喜之日。两日之后,老朱率军前往钟离。

  腊月二十九,李元徽率军抵达寿春了,随后命令手下士卒架起了浮桥。

  大年三十,除夕夜,光平二年的最后一天,李元徽亲率六千骑军渡河北上。

  要在这个除夕夜,给豫州的“友军”拜个年。

  祝福大家龙年大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的传人,龙凤呈祥.

首节 上一节 156/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