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36节

  虽然说人马过万,无边无岸,但善于用兵的人还是能够通过方阵的远近、宽度大概估算出地方投入战场的兵力。

  此时,魏军在江北的士卒已经达到了两万人,其中有五千人分成两个方阵,手持长矛大橹,就地列阵,专门是留作防备燕军骑兵突袭的。

  其余的一万五千人,全部列好队,准备轮流攻打坞堡。

  城头上的李元徽脸色十分的凝重,因为眼下这种军队,跟前年那支队伍,完全就不能同日而语。

  经过人员筛选,老弱被剔除,剩下的都是青壮。这些青壮在去年的一年里,一直在进行训练。

  行军列阵,武艺拳脚,军械操作,甚至是攀墙攻城。

  所以李元徽只看这些人前进的整齐步伐,就知道这支军队已经堪称劲敌了。

  不过,作为守城方,器械粮草充足,兵员齐备,有坚城据守,何惧之有?

  “先登破城者,官升三级,赏赐锦缎十匹,良田百亩,封侯爵!大魏将士们,立功受赏的时候到了!全军出击,上!”

  随着指挥攻城的前将军李雄一声令下,魏军士气高昂,立即发动了进攻。

  城头上,燕军万箭齐发,飞矢如蝗落在城下的魏军方阵之中。

  魏军顶着箭雨,不断有士卒中箭倒地,随后他们用早就准备好的梯子直接架在护城河上,然后在上面铺木板,这样就省去了负土填壕的过程。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简易的桥通过坞堡前的壕沟,直接进入到攻城环节。

  李元徽并非是不知道濡须坞的护城河挖的不算宽,但重修濡须坞的时候,耗费已经不小了,重新扩宽护城河所需要的功夫可不少,眼下还都是农忙时节,正是收冬麦的时候,附近的人丁还都迁到了东关以北,所以就没有重新扩宽。

  而魏军从过了护城河,才开始他们的噩梦。

  城头上的滚石、夜叉擂、狼牙拍这些守城的器械简直就是攻城方的噩梦。

  碰上就是个筋断骨折,脑浆崩裂。

  仅仅是第一日,魏军就在攻城战中死伤了一千三百余人。

  其中大部分是重伤,属于救活了也没什么用的。但为了人心着想还不能不久。

  基本上就是在伤兵营等死。

  第二日,攻城继续。

  魏军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意,前赴后继的想着濡须的城头上攀爬。

  燕军据城而守,毫不慌张,利用箭矢、滚石、擂木大量杀上魏军士卒。

  魏军在第二日战损甚至超过了第一日的伤亡,死伤一千六百余。

  第三日,攻势稍缓,但仍旧死伤千余人。

  战事不过进行了三天,魏军就折损了数千人。

  这同样给燕军带去了不小的压力。

  不多看着魏军满地尸首,燕军还保持着高昂的气势。

  第四日,东魏水师大船来往江面,将战损不小的前将军李雄部送完芜湖,又将早就在芜湖养精蓄锐的右将军朱浚部运抵至江北大营。

  东魏打起了车轮战。

第208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

  从第四日开始,东魏军的攀城攻势开始减缓。

  但他们打造了数十架投石机,开始不断的向着城内砸砲。

  连着被砸了好几天。这给燕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死伤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小的恐慌。

  李元徽在见到这一幕之后,立即让后面的水师紧急送来一批渔网,以支架固定好,放在挡板后面。用以防砲

  效果还是有的。

  石头就算砸穿了挡板,也无法在击穿渔网。

  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的李元徽也被砸出了几分真火,传令给东关濡须山驻守的几部骑兵。

  伺机出击。

  前面这些天骑兵都在后面养精蓄锐,本就是想着作为反击的后手。

  但现在李元徽也不想那么多了,不给东魏军一点压力,这城可就不好守了。

  刘聚、常雁衡、李玄道、王统以及罗士襄,这五人统帅六千余骑兵驻扎在濡须山东关之后。

  收到李元徽的军令之后。

  除了李玄道的罗士襄率领的重骑以外,刘聚、常雁衡、王统三人倾巢而动。

  光是这三人统领的骑兵,经过几轮扩军之后,已经超过了五千人。

  五千人的骑兵,两万只马蹄踏地的声音,足以产生让东魏军畏惧的声势。

  望见北面黑压压的一片奔涌的骑兵,漫山遍野,如同黑色的巨浪,接天连地。

  面对如此规模的骑兵,东魏军在江北的指挥者右将军朱浚连忙呼唤士卒结阵自守,或是撤回营垒之内。

  好在朱浚听从了前将军李雄的意见,在侧翼布置了两个步兵方阵,并用武钢车结阵,这才没让攻城的部队直面骑兵,避免了被直接冲跨的命运。

  但问题也来了,侧翼保护步兵的方阵虽然可以阻挡燕军骑兵的直冲,但他们的阵势是固定好的,完全可以绕过。

  攻城的步兵可以及时撤回营垒,但投石机那种笨重的家伙,就没那么幸运了。

  全部被燕军骑兵淋上火油,纵火烧毁,而后从容撤退。

  随后几日,燕军骑兵不定时的跑到阵前溜溜马。时刻给东魏军一些压力,甚至有时候在半夜都能让魏军在睡梦中被马蹄踏地的闷声惊醒。

  至于攻城战,也陷入了停滞,双方再度陷入对峙状态。

  夜间,江岸边,曹元静盘着腿坐着,手中拿着一支箭,箭上穿着一只条鱼,被刨成了鱼片,撒上了盐巴和佐料,直接在火上炙烤。

  周围几个大将,楚王曹成为首,左将军陆恭仁、右将军朱浚、后将军刘长彦,护军将军韩陵、领军将军王雄延,全都跟他一样,围坐着烤着火,吃着烤肉和烤鱼,喝着美酒。

  曹元静手上的烤鱼,已经烤的两面金黄,一旁的曹成一直盯着,“行了行了,在烤一会儿糊了。”

  曹元静笑道:“你急什么?别看这烤鱼外面已经烤的差不多了,但其实中间的部分还是有点生,在缓一缓,别急。”

  曹成道:“生就生吗,这生鱼咱们也不是没吃过。”

  曹元静摇摇头道:“生的有生的美味,熟有熟的味道,不能一概而论,这半生不熟最是难以下咽,就跟夹生饭一样.”

  “.看,这样火候最好,这就熟了”

  曹元静的话还没说完,曹成就一把夺了过去,然后就开始往嘴里送,第一口却烫了口舌。

  “嚯嚯嚯,”连着除了好久口大气,曹成又喝了一口酒,才觉得口舌没那么烫了。

  “哈哈哈哈”

  围坐的将领们全都笑起来,对此好像是司空见贯了。兄弟两人感情深厚,即便是曹元静当了皇帝,也自然不会在乎这种事。

  这些将领之中,除了陆恭仁和朱浚两个吴郡豪族,余下全都是早些年跟着曹元静一起贩过私盐,或者是刚起兵时候就投奔的老兄弟,什么没见过?

  笑过之后,曹元静道:“陆将军,你还有啥法子没,能把这濡须坞给砸开?如今打了十几天,损兵折将,快五六千人了,这么打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陆恭仁收敛了笑意,然后很认真的道:“无论是濡须坞还是历阳,都是坚城,自从李扬州就任江淮之后,就开始逐年修建城防,完善工事.其人虽然年少,行事却稳重宽仁,轻徭薄赋。治军理政,皆有建树,如今江淮人皆言恨‘李将军不早至’,足见人心归附”

  “且李扬州用兵,进退有度,行不弄险,称得上不动如山。加之有坚城依凭,我江东男儿虽有勇烈,却也难以破城.”

  右将军朱浚道:“或可想方设法,激他主动出城?”

  曹成道:“没用的,前年我们在外面叫骂了好几日,全无动静。反而是命人夜袭我大营,搞得我军人心慌慌”

  这时候曹元静道:“那不如留下一部人马,据守江北,跟濡须坞的燕军对峙。朕自率大军,会同苗大将军,进攻历阳,如何?”

  陆恭仁摇摇头道:“敌有骑兵之利,数十里转瞬而至。”

  他明白曹元静的意思,目的并非是攻打历阳,而是要以攻打历阳的动向,引得燕军出城作战。

  但濡须坞和历阳的距离,不过几十里,对于骑兵来说,多说也就几个时辰,江北各地全都有燕军的烽燧,以及大量的斥候。

  可以这么说,在没有把燕军的烽燧全都拔出,把燕军的斥候全都肃清之前,东魏军在大江北岸的动作基本上无所遁形。

  其实江淮燕军的动向,和大概驻防情况,江东这边也是心中有数。

  难就难在,如今在坐拥将近十万兵力的情况下,依然非常保守,牢牢的把守着各处的战略要地。

  东魏想要夺取,就得派兵死磕。

  人家有险阻和城池可以依托,兵力、粮食、军械全都足够富裕,还有强大的机动兵团--骑兵。

  想到这里,陆恭仁继续道:“诸位可知道当年诸葛武侯北伐之旧事?”

  就算之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

  曹元静摇头苦笑道:“这司马懿老谋深算,这李元徽如此年纪居然得其精髓?其弱冠之年,谁能跟他耗得起.”

  陆恭仁道:“其实也未必就没有机会。”

  曹元静道:“陆将军请说。”

  “我军无论攻打濡须口还是历阳,燕军都是以逸待劳,只需要守城,与我魏军消耗即可,但我若出兵豫章,那他还能坐得住吗?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咱们不能始终盯着江北这些要害地方,得让他们动起来”

  陆恭仁说完之后,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众人全都陷入思考当中。

  半晌之后,曹元静站起身来,“或可一试。”

  火光映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

第209章 难言

  濡须口鏖战之际,李二郎已经率军越过萧关道,只用了十日,就攻取西北重镇高平。

  李三郎出陇关道之后则也先后攻下了乌氏和朝那,两路大军合计七万余人,在临泾会师。

  临泾城外,东燕三面合围,只留下城南泾河方向没有围城。

  眼见李氏兄弟一路攻坚克锐,势大难当。围城三日后,安定太守出降,挡在李氏兄弟前面的只有一个漆县。

  过了漆县,就能直驱京兆。

  而此时李源还在不舍昼夜的猛攻陈仓。

  李源从汉中带出了将近八万大军,自领五万余人,猛攻陈仓。派遣侄子李怀真为统军,督李孝杰,刘文惠等诸部,合兵两万五千人,在岐山南麓,渭水北岸,扎营建垒。

  以防备关中的援军驰援。

  慕容盏派遣舅父宇文成业火速率军驰援陈仓,却被李怀真挡在岐山脚下,不得寸进。

首节 上一节 136/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